導航:首頁 > 視頻設計 > 五年級教學設計學情分析

五年級教學設計學情分析

發布時間:2021-01-08 23:22:04

1.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中的學情分析怎麼寫

參考書上有。
主要寫本節課是在學生前面學了哪些關聯知識的基礎上進行的,重點,難點是什麼,依學生特點怎樣解決等等。

2. 小學五年級古詩教學設計怎麼說課

《古詩詞三首》說課稿
一、說教材
本課是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二組的課文。該組教材是以童年為專題來編排教學內容的。本課是本組課文的第一課,第一首詩《牧童》是唐代詩人呂岩所作,整首詩向我們展示了一幅鮮活的兒童晚歸休憩圖:草場、月夜、笛聲、牧童,像一幅恬淡的水墨畫,使我們的心靈感到寧靜。全詩意境優美,用詞活潑,情趣盎然。生動的表現了牧童悠閑自在、無拘無束的生活。
第二首《舟過安仁》所寫的就是作者楊萬里乘舟路過安仁縣時所看到的一個充滿童趣的情景這首詩淺白如話,充滿童趣,短短的16個字卻展示了孩童無憂無慮的童年生活,以及從他們的行為中所透出的只有孩童所具有的奇思妙想。
最後一首《清平樂·村居》是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寫的一首描寫農村生活的詞。作者通過對農村清新秀麗、樸素恬靜的環境描寫以及對翁媼及其三個兒子形態的描繪,抒發了對鄉村田園生活的熱愛和嚮往之情。
根據學生實際的學習情況,結合本單元教材分析、教學要求和本課教學要求,依據課程標准中的「三個維度」,在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水平的基礎上,我確定了一下的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認識本課4個生字,會寫7個認識的字。理解「弄」、「怪生」、「相媚好」、「亡賴」等詞語在詩句中的意思。
(二)過程與方法
有感情地背誦課文,熟讀並背誦古詩,感知古詩大意,默寫古詩,能用自己的話表達詩詞的意思。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體會詩詞的意境,豐富學生情感,從詩句中感受童年的快樂。 根據以上教學目標,我設計了本課的重點和難點, 重點:體會詩詞的意境; 難點:感受童年生活的快樂。
二、說學情
五年級的學生已學過很多古詩,他們能藉助注釋、工具書、想像畫面等多種方法來讀懂古詩的 大意。對學習古詩抱有一定的熱情,但有時,則對詩歌背後蘊含的詩人情感不能深刻的體會到。
三、說教法與學法
(一)教法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是用色彩、形象、聲音來思維的。」在教法上,我主要運用對話法和情景創設法。教師是引導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因此我會通過對話的方式引導學生深入地理解詩歌。寓教於樂,通過情景創設,不僅能讓學生如親臨般體會詩歌,且能激起學生的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教法:「情景教學法」、「設景想像教學法」 「誦讀法」、「重點字詞剖析教學法」等。 (二)學法
現在的學生的學習大多依賴於家長和老師,現代教育倡導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要培養他們在學習上的獨立能力和合作能力,強調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
學習古詩,首先要多吟誦,再根據詩詞與吟誦去理解詩意。因此,在學法上我主要採取合作交流法和誦讀法,學生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和與同學之間的交流,且多次的誦讀,從而初步理解詩意。
四、說教學過程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語文綜合性學習有利於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於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應該積極提倡。」根據教材編寫的意圖和學生特點,我設計了如下教學過程:
(一)總說三首詩
童年是純真、難忘的歲月。身處童年,我們每天都在編織著美麗的故事。一隻昆蟲,一個玩具,一次發現,一場爭執„„看起來微不足道,卻飽含著我們的快樂、夢想和追求。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我們童年那些事。本課我准備按兩課時進行教學,第一課時,講《牧童》和《舟過安仁》,第二課時講《清平樂村居》。

閱讀全文

與五年級教學設計學情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