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麻辣灌腸的家常做法大全怎麼做好吃視頻
食材用料
香腸 芹菜
藕 干香菇
干辣椒 花椒
醬油 花生油
生抽 辣醬
郫縣辣醬
麻辣炒灌腸的做法
1
將灌腸上屜大火蒸20分鍾,取出涼透,切成小塊
2
1炒鍋燒熱入油,油溫熱時放入兩三根干辣椒和花椒若干,炒出香味再放入一大勺郫縣辣醬,炒出紅油
3
2干香菇用涼水泡發,藕去皮切小片,香芹去葉洗凈切成寸段
4
依次放入香菇、藕片翻炒均勻,然後加適量開水沒過菜,再放入灌腸片繼續翻炒
5
湯汁收干時,放香芹,調入生抽翻炒幾下即可起鍋
烹飪技巧
藕:止瀉、健脾、生肌
干香菇:補虛、健脾、化痰
花椒:溫中、止瀉、止痛1.灌腸的成分是用澱粉,蒸熟以後很粘,要等涼透了再切,可提前一天蒸好。
2.切過灌腸的刀和案板粘粘的,要馬上洗,否則澱粉幹了不好洗。
3.干炒灌腸極易沾鍋,所以要先加點水。
4.郫縣辣醬本身很咸,不用再加鹽,只加點生抽提鮮調色即可。
2. 如何灌腸
看喜歡什麼口味了,瘦肉多一點肥肉少一點,五比一差不多,瘦肉越多越硬就是了,然後切成塊,調味。有灌腸的機器,不想買就去賣肉的專櫃一般也給灌的,回家掛起來就好了,吃的時候蒸熟。
3. 人宿便灌腸的做法大全視頻
(1)這次拿出來做了50%的雞蛋面,加了雞蛋的面條會比只加水的面來得更加筋道哦~回
(2)做面條答不比做麵包,做麵包水份越大越軟越好吃,做面條水要少,面團越硬越好,我的水粉比是2:5。
(3)壓面片時,記得在旁邊放上半杯麵粉,面片過幾遍壓面機後就會越來越光滑,越來越濕,所以,當面片開始出現濕潤感時,就要在上面撒上少許麵粉,以防止面片越來越濕,太過濕潤的面片在過壓面機面條檔時會卡在裡面糾結成團,不會順利出條的。
(4)在家裡壓面條不是演雜技,不用把面片撐得老長老長再用手忙前忙後的來抻他,大可以把面片對半切開,改短小一點再過機器出面條。
4. 家灌腸的做法大全視頻
自製灌腸的抄做法
1.
豬肉切塊准備好
2.
絞肉襲機教成肉末
3.
倒入白酒
4.
簡單攪拌一下
5.
加入白砂糖
6.
十三香加進去
7.
繼續放鹽和姜粉
8.
澱粉和紅曲粉放進去開始攪拌,可以用手抓勻
9.
清洗灌腸,泡好灌腸後安裝灌腸到灌腸器上面去
10.
開始塞肉
11.
第一次做,做的不是很好,好像有大有小的
12.
懸掛晾幹了一個晚上,第二天入開水鍋煮熟的
13.
取了一根煎了下,嘗了一口還挺好吃的
5. 安利灌腸方法視頻教程l
咖啡灌腸是很不錯的養生方法,我以前就嘗試過
不過公司不是那麼好做了,如果沒有做過這個行業的話,
現在最主要的是如何解決人脈問題和培訓問題,這個在網上做起來非常好做
人脈非常多,不缺人脈,學習培訓在家上網可以完成!
所謂問對人方可做對事,學會問路才不會迷路
你可以網路 「瑞一銘一老一師」 讓專家幫你把脈指點,祝你生活愉快!!
6. 清炒灌腸的家常做法大全怎麼做好吃視頻
食材
主料
灌腸
500g
豆芽
100g
輔料
油
30ml
鹽
6g
蔥
10g
蒜
20g
姜
5g
醋
10ml
醬油
5ml
雞精
3g
步驟
1.將灌腸准備好
2.將豆版芽洗凈
3.將灌腸切斜塊過水權
4.將蔥姜切好
5.將蒜拍碎放碗中加涼開水,將醋、醬油、鹽、雞精加入混合
6.將油加入鍋中熱至8成熱
7.放入蔥姜和豆芽翻炒
8.豆芽六成熟時將調好的調味汁倒入,然後將灌腸放入,不要攪動燜一分鍾
9.然後翻炒均勻就可出鍋了
小貼士
1.沒有豆芽也可以用土豆代替,但最好吃的還是豆芽炒的
2.蒜一定要多才會香
7. 你好,請教灌腸的方法和步驟。謝謝!
灌腸分以下幾種情況,供你參考
灌腸是將一定量的溶液通過肛管,由肛門經直腸灌入結腸,以幫助病人排便、排氣。也可借輸入的葯物,達到確定診斷和進行治療的目的。
(一)不保留灌腸法
1.大量不保留灌腸
(1)目的①軟化和清除糞便,排除腸內積氣。②清潔腸道,為手術,檢查和分娩作準備。③稀釋和清除腸道內有害物質,減輕中毒。④為高熱病人降溫。
(2)用物治療盤內備灌腸筒一套(橡膠管和玻璃接管全長120cm),肛管,彎盤,止血鉗,石蠟油,棉簽,手紙,水溫計,調劑棒,橡膠布和治療巾(或一次性尿布),便盆、輸液架,屏風。
(3)常用溶液生理鹽水,1%肥皂水。
(4)液量及溫度成人每次用量為500-1000ml,老年人用量為500-800ml,小兒用量為200-500ml.液體溫度39-41℃,降溫用溫度28-32℃,中暑病人可用4℃等滲冰鹽水。
(5)操作方法①備齊用物攜至病人床邊,向其說明目的,消除顧慮,以取得合作,囑其排尿,大病室用屏風遮擋病人。②協助病人取左側卧位(根據腸道解剖位置,藉助重力作用使溶液順利流入腸腔),脫褲至膝部,右腿屈膝,左腿自然伸直,臀部移至床邊,將橡膠布和治療巾(或一次性尿布)墊於臀下,彎盤置臀邊。如病人肛門括約肌失去控制能力,可取仰卧位,臀下置便盆,勿暴露病人下肢,蓋好被子。③掛灌腸筒於輸液架上,液面距肛門40-60cm,潤滑肛管前端,將肛管與灌腸筒上的玻璃接管相接,放出少量液體,排出管內氣體,用止血鉗夾緊橡膠管,左手持手紙分開病人臀部,顯露肛門,囑其張口呼吸,使肛門括約肌放鬆,按解剖特點插管,即先向前,再右後,輕輕插入直腸10-15cm,松開止血鉗,固定肛管,使溶液緩緩流入④觀察內液面下情況,如溶液流入受阻,可稍移動肛管,必要時檢查有無糞塊阻塞。若病人有便意,應將灌腸筒適當放低,減慢流速,並囑病人深呼吸,減輕腹壓。⑤待溶液將流盡時,夾住橡膠管,用衛生紙包住肛管拔出放入彎盤內,擦凈肛門。囑病人平卧盡可能保留5-10分鍾後排便,以利糞便軟化。⑥不能下床的病人,給予便盆,將衛生紙放在病人易取處。⑦便畢,協助虛弱病人揩凈肛門,取出便盆、橡膠單和治療巾。幫助病人洗手,整理床鋪,開窗通風。觀察大便情況,必要時留取標本送驗。⑧整理、洗凈灌腸用物,並消毒備用。⑨記錄結果,在當天體溫單的大便欄內記錄。
(6)注意事項①掌握灌腸液的溫度、濃度、流速、壓力和液量,為傷寒病人灌腸時,溶液不得超過500ml,壓力要低(液面距肛門不得超過30)。②降溫灌腸,可用28-32℃等滲鹽水,或用4℃等滲鹽水,保留30分鍾後再排出,排便後隔半小時再測量體溫並記錄。③灌腸過程中注意觀察病人的反應,若出現面色蒼白、出冷汗、劇烈腹痛、脈速、心慌氣急、應立即停止灌腸,通知醫生進行處理。④肝昏迷病人禁用肥皂水灌腸,以減少氨的產生和吸收。⑤禁忌症:妊娠、急腹症、消化道出血和各種嚴重疾病晚期病人。
2.小量不保留灌腸
(1)目的①軟化糞便。為保胎孕婦、病重、年老體弱、小兒等病人解除便秘。②排出積氣。為腹部及盆腔手術後腸脹氣病人排除腸道積存氣體,減輕腹脹。
(2)用物治療盤內備注洗器,葯杯或量杯盛指定溶液,肛管,溫開水5-10ml,彎盤,衛生紙,橡膠布和治療巾,潤滑油,止血鉗,便盆,屏風。
(3)常用溶液①「1、2、3」溶液即50%硫酸鎂30ml、甘油60ml、溫開水90ml,溫度為38℃。②油劑,即甘油50ml加等量溫開水,多用於老年、體弱、小兒和孕婦。
(4)操作方法①備齊用物攜至病人床邊,其它准備工作同大量不保留灌腸。②潤滑肛管前端,用注洗器吸取溶液,連接肛管,排氣後夾住肛管,輕輕插入直腸內10-15cm,松開止血鉗,將溶液緩緩注入,灌畢,將肛管末端抬高,使溶液全部注入,然後反折肛管,輕輕拔出,放於彎盤內
③囑病人平卧盡可能保留10-20分鍾後排便。
3.清潔灌腸
(1)目的①徹底清除滯留在結腸內的糞便,為直腸、結腸檢查和術前做准備。②稀釋腸內毒素,促其排出。③物理降溫。
(2)用物同大量不保留灌腸
(3)常用溶液1%肥皂液,等滲鹽水。
(4)操作方法反復多次進行大量不保留灌腸,第一次用肥皂水灌腸,排便後,再用生理鹽水灌腸,至排出液清潔無糞塊為止,注意灌腸時壓力要低(液面距肛門不超過40cm)。灌腸應在檢查或手術前1小時完成,禁用清水反復多次灌洗,以防水與電解質紊亂。
(二)保留灌腸
1.目的自肛門灌入葯物,保留在直腸或結腸內,通過腸粘膜吸收,達到治療目的。常用於鎮靜、催眠及應用腸道殺菌劑等。
2.常用溶液
(1)鎮靜、催眠用10%水化氯醛,劑量遵醫囑加等量溫開水或等滲鹽水。
(2)腸道殺菌劑用2%黃連素,0.5%~1%新黴素及其它抗生素等,劑量遵醫囑,葯量不超過200ml,溫度39-41℃。
(3)腸道營養劑用10%葡萄糖溶液或牛奶等。
3.用物同小量不保留灌腸,選擇較細肛管。
4.操作方法
(1)備齊用物攜至病人床邊,向病人解釋,以取得合作。
(2)保留灌腸前囑病人排便或給予排便性灌腸一次,以減輕腹壓及清潔腸道,便於葯物吸收。
(3)腸道病患者在晚間睡眠前灌入為宜,灌腸時臀部應抬高10cm,利於葯液保留,卧位根據病變部位而定,如慢性痢疾病變多在乙狀結腸和直腸,故採用左側卧位為宜,阿米巴痢疾病變多見於回盲部,應採取右側卧位,以提高治療效果。
(4)其它操作同小量不保留灌腸,但入肛管要深,約15-20cm,溶液流速宜慢,壓力要低(液面距肛門不超過30cm),以便於葯液保留。
(5)折管拔出後,以衛生紙在肛門處輕輕按揉,囑病人保留1小時以上,以利葯物吸收,並做好記錄。
5.注意事項
(1)灌腸前了解病變部位,以便選用適當的卧位和插入肛管的深度。
(2)為提高療效,灌腸前囑病人先排便,掌握「細、深、少、慢、溫、靜」的操作原則,即:肛管細,插入深,液量少,流速慢,溫度適宜,灌後靜卧。
(3)肛門、直腸、結腸等手術後病人,排便失禁者均不宜作保留灌腸。
8. 灌腸的方法和步驟
()備齊用物攜至床邊,向病人解釋,囑其排尿,屏風遮擋。
(2)病人取左側卧位,雙膝屈曲,露出臀部,墊治療巾及橡膠單於臀下,彎盤放於臀邊。不能自我控制排便的病人可取仰卧位,臀下墊便盤。蓋好被子,只暴露臀部。
(3)掛灌腸筒於架上,液面距肛門40~60cm,潤滑肛管,並排氣,夾緊肛管。
(4)將肛管輕輕插入直腸(成人7~10cm,小兒4~7cm),松開夾子,使溶液緩慢灌入。
(5)觀察液體灌入情況,如灌入受阻,可稍移動肛管;有便意時,適當放低灌腸筒,並囑病人深呼吸。
(6)液體將流完時,夾緊橡膠管,用衛生紙包住肛管拔出,放彎盤內,擦凈肛門。囑病人平卧,保留5~10分鍾後排便。
(7)清理用物,並做好記錄,如1/E表示灌腸後大便一次。
注意事項
(1)掌握灌腸的溫度、濃度、流速、壓力和液量,如為傷寒病人灌腸,溶液不得超過500ml,壓力要低(液面距肛門不超過30cm);降溫灌腸應保留30分鍾後排出,排便後30分鍾測體溫,並記錄。(2)灌腸過程中注意觀察病人反映,若出現面色蒼白、出冷汗、劇烈腹痛、脈速、心慌、氣急等,立即停止灌腸並通知醫生進行處理。(3)禁忌證:急腹症、消化道出血、妊娠、嚴重心血管疾病等不宜灌腸。(4)操作時盡量少暴露病人肢體,保護病人自尊心,並發防止受涼。(5)肝性腦病病人禁用肥皂水灌腸;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或鈉水瀦留病人禁用生理鹽水灌腸。
用物准備
(1)治療盤內備灌腸筒一套,肛管,血管鉗,潤滑劑,棉簽。
(2)治療盤外備衛生紙,橡膠或塑料單,治療巾,彎盤,便盤,便盤巾,輸液架,水溫計,屏風。
(3)灌腸溶液:常用0.1%~0.2%的肥皂液,生理鹽水。成人每次用量為500ml~1000ml,小兒200~500ml。溶液溫度為39~41攝氏度,降溫時用28~32攝氏度,中暑用4攝氏度[1]
2.病人准備 了解灌腸的目的,過程和注意事項,並配合操作。
3.環境准備 關閉門窗,屏風遮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