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老鼠娶親中什麼不曾是鼠爸鼠媽為女兒物色的對象
肯定是貓不曾是鼠爸鼠媽為女兒物色的對象。
Ⅱ 老鼠娶親的剪紙藝術
剪紙作品是由中國著名漢族民間剪紙撕紙藝術家陳子豪先生根據中國神話故事《老內鼠娶親》歷時容兩個月精心創作完成的一幅藝術作品,「老鼠娶親圖」上剪有82隻老鼠、16匹馬、5輛車,共分馬隊、樂隊、儀仗隊、喜轎、嫁妝、送客等多個部分,畫心凈長18米,加上裝裱共計20米。這些鼠形的「美」,首先是美得極富人情味兒,又不失老鼠的原型特色,僅寥寥數筆,就使它或踞或立,似人似猴,儀態可掬。「老鼠嫁女」、「老鼠娶親」的年畫和剪紙在中國漢族民間被視為「吉祥物」。其作品現已被河南博物館永久收藏 。
Ⅲ 以老鼠娶親故事為材料的作文 很急的!馬上就要!!!
老鼠結婚了,老師sb了
Ⅳ 《老鼠嫁女》這個小故事告訴我們一個怎樣的道理
通過老鼠爸爸在與一連串的「偉大的人」的交談後,我們不難發現原來這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所謂的「最偉大的人」,因為再偉大的人也不能在每個領域一枝獨秀。金無赤足、人無完人,我們既要看到事物的長擅的方面,亦要理智地發現其不足之處從而避免盲目崇拜。
老鼠嫁女又稱鼠娶親、鼠納婦、老鼠娶親等,這一古老的傳統民間傳說在中國很流行。作為中國民間俗信,是中國傳統民俗文化中影響較大的題目之一,是在正月舉行的祀鼠活動,其情節「版本」不一。
具體日期因地而異,有的在正月初七,有的在正月二十五,不少地區是正月初十,也有的是夏歷正月十四的夜半。山西平遙縣初十日將面餅置牆根,名曰「賀老鼠嫁女」。
在江南一帶的民間傳說中,說老鼠是害人的,不吉利,所以舊歷年三十夜要把它嫁出去,以確保來年平安吉祥。上海郊區有些地方說老鼠嫁女是在正月十六,這天晚上,家家戶戶炒芝麻糖,就是為老鼠成親准備的喜糖。
民間藝術
1、剪紙年畫
「老鼠嫁女」、「老鼠娶親」的年畫和剪紙在我國民間視為「吉祥物」,過年過節時貼在牆上和窗戶上。四川綿竹印製的《老鼠嫁女》年畫,表現一夥老鼠掮旗打傘,敲鑼吹喇叭,抬著花轎迎親。騎在癩蛤蟆背上的是「新郎」,頭戴清朝的官帽,手搖摺扇,雙目注視著一隻大金箱,顯出一副貪婪的樣子。
正當這伙丑類大搖大擺,招搖過市之時,等待它們的卻是一頭大黃貓。前面鳴鑼開道的一對鼠兄鼠弟,其中之一已被利爪抓住,另一隻則咬在貓的嘴上。此時,坐在花轎里的「新娘」,自知末日來臨、淚流滿面。這幅年畫反映了人民鮮明的愛憎。
2、武強年畫
武強年畫《老鼠嫁女》武強年畫中的老鼠娶親,其娶親隊伍儀仗皆為人間婚嫁風俗之寫照,燈籠火把吹吹打打,新郎已經幻化成人形,以青蛙帶馬,新娘穿紅衣坐花轎中,但前方狸貓已經捕捉了最前方的老鼠,看來全隊都不免被貓吞食。整幅畫妙趣橫生,令人觀之忍俊不止。
十二生肖的來歷
《十二生肖的來歷》稱,玉皇派貓通知牛虎等禽獸上天排行次第。老鼠偷聽到貓的傳話後,捷足先登,糊塗的玉皇封之為十二生肖之首。貓反被擠出生肖之列,從此與鼠結下深仇。老鼠欲同貓化解怨恨,便請黃鼠狼做媒,將自己最漂亮的女兒許配給貓。
貓滿口應允。於是老鼠擇定吉期,又偷了一隻小孩的虎頭鞋充花轎,把女兒送至貓窩。結果老鼠嫁女,嫁到貓公的肚子里。
《老鼠嫁姑娘》稱:鼠王選定臘月二十四嫁姑娘。辦喜事的那天,正值人間忙著辦年貨,人們推磨舂碓,鬧個不停。鼠王大怒:「人鬧我一天,我鬧人一年!」人們吃了大虧,遂每逢鼠婚日不準推磨舂碓……
Ⅳ 老鼠嫁女的文化含義
一般認為,老鼠嫁女日的行事與禁忌實質上是一種祀鼠活動,而各種鼠婚故事、歌謠以及年畫剪紙等漢族民間工藝品,是對祀鼠活動所作的解釋。老鼠何以成為人們奉祀或崇拜的對象呢?大約有如下兩種原因:一、圖騰崇拜,如有人認為古代的偃姓以鼠為圖騰。二、關於鼠的感生神話,如漢族《十二屬的傳說》稱,鼠有打開天地、化生萬物的神通。彝族神話《葫蘆里出來的人》稱,人類起源於葫蘆,而葫蘆原是密封的,是鼠在葫蘆上咬開一個洞,人類得以出世。瑤族神話《穀子的傳說》、畲族神話《稻穗為何像老鼠尾巴》稱,是鼠幫助人類取來了稻種。這些傳說均反映出鼠在古人的動物神崇拜中的特殊地位。至於老鼠嫁女與鼠崇拜之間的關系,仲富蘭認為這是古人對老鼠表示尊敬或友好的習俗的遺留。
有人認為,作為民俗文化事象的老鼠嫁女,表達了民眾根絕鼠患的願望;之所以採用「遣嫁」方式,是因對鼠患充滿畏懼,於是以提供食物、熄燈禁光等迎合鼠類習性喜好的獻媚行為來掩飾真實目的,這是一種在矛盾心態中的趨利避害的選擇。如王樹村認為,古代沒有統一的「滅鼠日」,立春之後為老鼠繁殖期,為免遭鼠害,人們繪制「老鼠娶親」圖,實際行動則是夜晚熄燈滅火,騙稚兒早睡,以誘老鼠出洞捕殺之(《老鼠娶親》,《中國文物報》1996年2月18日)。馬昌儀認為,嫁災觀念,由來已久。《方言一》:「嫁,往也。自家而出謂之嫁,由女而出為嫁也。」所謂嫁災、嫁非、嫁鼠,包含有把災禍、是非、鼠蟲逐出家門的意思。漢族民間俗信中為鼠擇日婚嫁的日期大多在臘月二十三到正月二十五,此時正是鼠類繁殖的高峰季節,送鼠出嫁,意味著送鼠「自家而出」,從人們的心理來看,便可達到杜絕鼠患的目的;另一方面,老鼠嫁女又是歲時文化中對子鼠母神信仰的產物。鼠屬子,為十二支之首,「子為陰極,幽潛隱晦,以鼠配之」。子鼠為極陰的象徵,而臘月至正月,正是新舊歲時交替時刻,故選擇這一時段嫁鼠,還具有除舊布新、送陰迎陽、祛災納吉的象徵意義。
Ⅵ 中班體育游戲貓捉老鼠教學反思。
貓捉老鼠(中班體育)
目標:
1、通過游戲,提高幼兒跑和鑽的能力。
2、培養幼兒協同一致的情感,發展靈活性。
准備:
貓頭飾每人一隻,老鼠頭飾10--12隻,錄音機和磁帶,設三處鼠洞。
過程:
1、部分幼兒戴上貓頭飾。聽《黑貓警長》的音樂從教室開「摩托車」到活動場地,四散站立。
2、聽音樂做上肢運動(貓理鬍子);手腕和腳腕活動(磨爪子);下蹲後跳起活動(捕鼠)。
3、做兩個模仿動作:大象走和小兔跳。
4、教師講解示範「貓捉老鼠」游戲的玩法:老鼠鑽在洞里,貓在洞外的家裡。聽到游戲開始的信號後,老鼠要鑽出洞到外面偷東西,不能一直躲在鼠洞口。被捉到的老鼠立即站在邊上。
5、部分幼兒(10人左右)戴上老鼠頭飾,然後游戲開始,同時播放《黑貓警長》音樂。教師巡迴觀察、指導,隨時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6、游戲一遍結束後,教師肯定成績,進行鼓勵,並請2--3名幼兒再次示範,提高跑和鑽的動作的質量。同時,指出遊戲中應改進的事項。
7、調換角色,由原扮貓的扮老鼠,進行第二遍游戲,教師巡迴指導。
8、游戲進行3--4遍。每次游戲結束,教師都進行簡單的小結,鼓勵姿勢正確、鑽得迅速、跑得靈活的幼兒。
9、游戲結束,教師進行講評:小貓的本領練得真好,天快亮了,我們捉了一個晚上的老鼠,現在要回家休息了。讓我們把精神養得好好的,下次捉更多的老鼠。
Ⅶ 老鼠娶親的故事的大概意思
很久以前,有一對老鼠夫妻,他們的年紀都已經很大了,而他們的女兒也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
眼看就要過年了,鼠爸爸和鼠媽媽急著要為女兒找一位世界上最偉大、最有本領的丈夫。於是,第二天一大早,鼠爸爸和鼠媽媽便走出家門,開始為女兒尋找如意郎君。
這時,太陽公公從東方冉冉升起,給大地帶來一片光明,鼠爸爸和鼠媽媽相視一笑,不約而同地說 太陽公公正是我們所要尋找的理想對象呀!
太陽公公知道了他們的來意以後 ,不禁笑著對他們說我雖然能夠光芒普照大地,給大家帶來溫暖,但是,當烏雲來的時候,我就會變得黯淡無光了。因此,烏雲才是天下 最偉大的。而且我已經這樣一大把年紀了,實在不適合做你們的女婿。
鼠爸爸和鼠媽媽覺得太陽公公的話很有道理,因此打算去找烏雲。
當他們正要離開去找烏雲的時候,天空忽然暗了下來。原來,烏雲正好來拜訪太陽公公,當他得知鼠爸爸和鼠媽媽的來意後,急忙說:「啊!不不,雖然我可以擋住太陽公公的光,但是,我可不是最有本領的,風才是你們理想的對象,因為只要他一來,我就會被吹得七零八落,暈頭轉向,他才是世界上最偉大的。」
說時遲那時快,突然, 呼 地一聲,風揮舞著他的大披風,神氣活現地飛了過來。
當時大家都被吹得東倒西歪,感覺到風的威力的確如烏雲所說,非常強大。
太陽公公和烏雲極力推選風作鼠爸爸和鼠媽媽的女婿。
風被他們的話說得有些不好意思了,說道: 你們別看我有時候非常威風,但是只要有一堵牆,就可以將我彈倒在地,摔得渾身是傷!所以,在我看來,牆才是世界上最有本領、最偉大的,你們應該去找牆作你們的女婿。
鼠爸爸和鼠媽媽聽了這話,看看四周一片廣大的草原,對風說:「這里一片空曠,你讓我們到哪裡去找牆呢?」
風說:「你們順著這個方向一直往前走,到了一個村子以後,就可以找到一面大牆了。」
鼠爸爸和鼠媽媽只好繼續往前走,走了好幾天,終於來到了那個村子,鼠媽媽眼睛一亮,大聲說: 那兒果然有一堵大牆!
他們急忙跑過去,正准備開口請求大牆娶他們的女兒為妻時,卻看見牆愁眉苦臉地說:
「看哪!你們這些老鼠,就是喜歡在我身上打洞,我真是拿你們沒有辦法。」
原來,這時有一隻年輕力壯的老鼠正在大牆底下挖洞呢!
直到這時,鼠爸爸和鼠媽媽才恍然大悟,原來,他們也有讓別人羨慕和無奈的才能。於是,就把女兒嫁給了這只年輕力壯的老鼠。這天正好是農歷正月初三,因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稱為「老鼠娶親」的日子。
(7)老鼠娶親的教學反思擴展閱讀:
老鼠娶親是流傳廣泛的中國民俗故事。民間歷史上曾有過老鼠嫁女節。據說一般在正月二十五晚上,而台灣則傳說初三晚上是老鼠結婚日。同時,民間剪紙中的「老鼠娶親」就是這種信仰的反映。
在該晚人們為了不打擾老鼠娶親的好事,都會盡量提早熄燈就寢,並在家中的廚房或老鼠常出入的角落,撒上些米鹽、糕餅或迷你小餃子與老鼠共享新婚的歡樂和一年來的收成,這些東西俗稱「米妝」,或稱「老鼠分錢」,希望通過這樣與老鼠打好交道,以求今年的鼠害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