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大家有關於愛鳥周的教案嗎
愛鳥節與愛鳥周
從1981年至今,愛鳥周活動已經走過了21個年頭。今天,北京愛鳥周的序幕又在和煦的春光中拉開,其它各省市的活動也將陸續開展。我們期望通過愛鳥周的宣傳,能使人們更加了解和愛護身邊的野生動物,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
鳥類與人類,自古就是親密的朋友。自從人類在地球上出現之後,在向大自然爭取生存和發展中,就與鳥類建立了情同手足的關系,在生產和生活中與鳥類結下了不解之緣。
世界上很多國家政府為了普及愛鳥知識和提高人民對護鳥的認識,根據本國的季節氣候規定了愛鳥日、愛鳥節或愛鳥周、愛鳥月。
1981年,國務院批轉了林業部等8個部門《關於加強鳥類保護,執行中日候鳥保護協定的請示》報告,要求各省、市、自治區都要認真予以貫徹執行,並確定在每年的4月至5月初的一個星期內為「愛鳥周」,在此期間開展各種宣傳教育活動。由於中國幅員遼闊,南北氣候不同,各省、市、自治區選定的愛鳥周時間也不盡相同。到1983年底,全國已有28個省、市、自治區選定了「愛鳥周」的日期。
凡是美好的東西,大凡都來自自由的生命。人們可以將一隻沒有了生命的小鳥作成標本,也可以將那隻小鳥的叫聲制錄音帶放給人們聽。但是,這一切只能稱得上是小鳥的「影子」……
享受自然的全新方式——觀鳥
愛鳥周快到了!倡議大家去觀鳥!觀鳥可以使你的生活更多彩
在我們生活中你注意到除了烏鴉和麻雀以外還有其他的鳥類嗎?你注意到烏鴉羽毛的顏色真是純黑色的嗎?你注意到身邊小鳥的趣事嗎?自從我們一家利用業余時間觀鳥之後,發現了自然界中有關鳥的許許多多,我們的生活比以前更多采了。
首先是在我們的眼裡多了一個生動的畫面,每次出遊或出差,以至在院子里散步都隨身帶著一個小望遠鏡,隨時尋覓鳥的身影,觀察鳥的動態,聆聽鳥的叫聲。此時才發現在我們身邊有許多可愛的鳥存在,不僅看到烏鴉、麻雀還能看見大喜鵲、灰喜鵲、啄木鳥、老鷹和燕子。隨著季節的變換,小鳥們也來來往往。春夏之季雨燕快樂的鳴叫著在空中盤旋,家燕、金腰燕也在空中飛舞;高空中有夜鷺成群結隊的往返,稻田裡有池鷺忙著覓食;樹上的柳鶯唱著歡快的歌,大山雀,銀喉長尾山雀,棕頭鴨雀也不示弱地爭鳴;灰頭綠啄木、斑啄木忙個不停地捉蟲;在低矮的灌木叢中可以看到北紅尾鴝(qú,<名>鴝屬鳥[myna],身體小,尾巴長,嘴短而尖,羽毛美麗。如:鴝鵒,qúyù(又叫「八哥兒」,全身黑色,頭及背部微呈綠色光澤,能模仿人說話);鴝眼(鴝鵒眼))、紅脅藍尾鴝、藍歌鴝的美麗身影。秋冬之季成群的太平鳥從西伯利亞來到北京,成群地站在高大樹的枝頭上,面對太陽鳴叫,帶來美妙的「風鈴」聲;草地上成群的雲雀拔地而起,直飛高空;灰鶴帶著自己孩子們從北方飛來;美麗的大天鵝在遠離人們的湖上覓食等等。有了這些可愛的小精靈,自然界在我們的眼裡就更生動了。有一次在家裡突然聽到院子里喜鵲的叫聲四起,就好像是大合唱。發生了什麽事?我們急忙跑出家門,只見幾十隻喜鵲急匆匆的飛過,一會兒它們又飛了回來這時只見一隻老鷹被它們追趕著在空中飛來飛去。老鷹實在太累了,剛落到一棵樹上休息,還沒站住腳,喜鵲們又叫直著沖它飛來,老鷹急忙起飛倉皇逃竄。這是我們親眼看到自然界中弱小的動物為捍衛自己的領地而向兇猛的老鷹英勇斗爭的精彩的一幕。
觀鳥的時間長了還發現鳥的生存與環境息息相關。2000年春我們去懷柔水庫觀鳥,以往經常看到的綠頭鴨,琵嘴鴨,針尾鴨,蒼鷺等已寥寥無幾,只見水面上人們為捕魚用的「迷魂陣」比比皆是。99年初在電視里看到11隻瀕危動物東方白鸛在順義潮白河覓食,這在北京已有三十多年不遇了,這讓我們很興奮。可沒過多久得知由於河上遊人們捕魚,東方白鸛的食物不夠,僅剩下的4隻,有一隻已餓死了。當我們看到剩下的三隻無精打採的站在乾枯的河床上,時而扇動著碩大的翅膀勉強起飛時,心裡十分難受。於是許多人自發地組織起來進行救護,直至開春,它們與自己的同類一起飛回北方。
在觀鳥中經常有許多孩子參加,他們大都是上四五年級、初中、高中的學生。在活動中孩子們喜愛動物的天性得到發揮,同時也提高了他們觀察事物的能力,培養了他們熱愛自然關注環境的好品質。我的女兒是初一與我們一起觀鳥的,她不僅學會了觀鳥的方法而且還認識了許多植物,將課堂上的知識具體化。參加了雨燕的「環志」後,他不僅懂得了「環志」對鳥類研究的意義,而且學會「環志」的方法和測量工具的使用。在97年春節期間,我們全家利用廢舊木料製作鳥巢,她學的幾何知識得到了實踐,看圖紙,取材料,用工具,樣樣自己動手。我們將這些鳥巢掛在十三陵水庫旁。最有意思的是,我們親手製作的鳥巢中,其中一個被一對北紅尾鴝夫婦選中,在那裡生兒育女,這讓我們非常欣慰。
在每年一度的愛鳥周之際,我們把自己的觀鳥體會講給大家,希望有更多的人關注鳥類及其生活環境,讓我們的生活更精彩,讓孩子們的生活更愉快。(自然之友會員孫大真)
Ⅱ 生命教育的教學設計方案怎麼寫
心理健康教育優質課教案——生命——美麗的旅程
設計理念:
長期以來,生命教育的缺失使孩子們對生命缺乏最基本的了解和思考。一樁樁血的教訓告訴我們,引導未成年人走出誤區,教育他們珍愛生命、理解生命的意義,建立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已成為現代教育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
活動目標:
1、引導學生認識到生命的寶貴和生命的價值,學會悅納自己生命,了解自己的生命多麼的美麗,從而學會珍惜生命。
2、通過簽訂生命盟約,達成珍惜生命的承諾,培養學生熱愛生命、熱愛生活的積極人生態度。
教學過程:
一、講述故事,引入課題
有個叫阿巴格的人生活在內蒙古草原上。又一次,年少的阿巴格和他的爸爸在草原上迷路了,阿巴格又累又怕,到最後快走不動了。爸爸就從兜里掏出五枚硬幣,把一枚埋在草地里,把其餘四枚放在阿巴格的手上,說:「人生有五枚金幣,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你現在才用了一枚,就是埋在草地里的那一枚。你不能把五枚都扔在草原上,你要一點點的用,每一次都用出不同來,這樣才不枉人生一世。今天我們一定要走出草原。世界很大,人活著就要多走些地方,多看看,不要讓你的金幣沒有用就扔掉。」在父親的鼓勵下,那天阿巴格走出了草原。長大後。阿巴格離開家鄉,成了一名優秀的船長。
1、這個故事,說了什麼?
(學生會有各種回答,預計會涉及:生命,生命的過程,生命的意義等)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抓住關鍵的詞語,逐詞出示課題:生命,美麗的旅程
2、引入:世上的每個人,甚至每個生命體,都有自己的生命旅程,只有經歷所有的歷程,我們的生命才算完整。今天我們來討論這個話題,一起走進這個旅程,一起暢想,一起去經歷美麗的生命旅程。
設計意圖:用故事引發學生對生命的思考,初步認識生命的意義,喚起學生探索本次主題的需要和願望。
二、展示美麗畫面,欣賞生命
1、首先讓我們走進豐富美好的生命世界,感受生命的美好
欣賞大千世界的視頻
分享:欣賞了這樣的片段,你有什麼感受?
設計意圖:用優美的畫面音樂,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歷,喚起他們對自然、對生活的熱愛之情,從而感受生命的美好可愛。
三、生命體驗游戲,激發對生命的珍愛
1、音樂冥想
從你出生開始,你的生命旅程就開始了,現在請保持最舒服最放鬆的姿勢坐好,然後閉上眼睛。請隨著音樂,跟隨老師的提示,對自己不同生命階段的自己的生命狀態進行想像。
設計意圖:調動學生形象的體驗自己生命的美麗旅程,使課堂中的每個學生都發現和感受自我存在的過程,以開放的心態悅納人生,並為下面的抉擇游戲做好鋪墊。
2、心理體驗游戲——《生命的抉擇》
①從你現在的年齡開始算,你的人生之路還有漫長的60年、70年甚至80年,在這么長的時間里,你想做些什麼事情?(請學生回答)
生命數軸: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0100(歲)
②請選擇其中的6件事寫下來——這6件事應該是你經過思考後,發自內心的認為是你人生中最應該去做、最有必要做、最值得做的事情。想好後,請用簡短的語言快速地寫下來。寫的文字自己能看懂就可以了,不需要告訴別人。(播放音樂,請學生動筆完成。)
③進行抉擇游戲。
教師渲染:
*受日益惡劣的環境威脅,你只能再擁有30年的生命了。生命縮短,你能做的事情也只剩4件了,請用筆把另外2件劃掉。劃掉的事情將永遠不再有機會完成,即使是你十分不願割捨的,也再不能實現了。
*因為疾病的侵擾,你被迫還要在舍棄將近20年的生命,從餘下的4件事情中再減掉2件吧。請開始行動,劃掉的事情今生將與你無緣了。
*因為戰亂的原因,你的生命只有1年的時間了,短短的一年中,你只能做好1件事情,請你把你無力去做的事情劃掉。劃掉意味著永遠的舍棄。
*因為災難的不期而至,你的生命只有1天了,你已經無力再做任何事情了,請舍棄最後一件事情吧。這件事情的消失意味著,你什麼事情都無法實現了。
3、分享:生命旅程中你曾有許多美好的願望,可是現在它們都無法實現了,你願意嗎?你有什麼感想呢?能跟大家分享嗎?
設計意圖:失去後才知道他的寶貴。這個游戲讓學生在艱難的選擇中,切身體驗生命既美好又短暫、既有目標又不可預見,喚起學生好好把握和珍愛生命
四、悅納生命,呵護生命
1、啟發思考
生命是如此珍貴、豐富而又不可重復,不禁讓我們肅然起敬。我們該如何對待我們的生命呢?
①出示不珍愛生命的有關圖片。看到這些揪心的圖片你有什麼感受?
②欣賞舞蹈《千手觀音》
這些舞者和我們有什麼不同?我們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應該怎樣做,才能使我們的生命更精彩?
2、分享感受
設計意圖: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升華對生命的認識,使其認識到痛苦和磨難是生命的重要一部分,有生命就有樂趣,從而懂得悅納生命,呵護生命,讓生命更精彩。
五、生命盟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