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視頻設計 > 鄭伯克段於鄢教學反思

鄭伯克段於鄢教學反思

發布時間:2021-01-07 04:29:01

『壹』 鄭伯克段於鄢讀對後世影響

讀《鄭伯克段於鄢》有感

中國淵源五千年文化造就了浩浩盪盪且沉沉甸甸的文學瑰寶。展開悠遠的中國文學的長卷,不能不深刻地感受到:中國古典文學的知識如浩瀚無垠的大海,無人知曉這中間究竟孕育了多少的能量。

在學習完《鄭伯克段於鄢》這樣一篇文章後,真真是感悟頗多。好的文章正是如此,如
同茶香一樣慢慢潛入我們的心底,滲透進心間的每一條罅隙。越是品味,就越能覺得文章的精妙,就越能看清自己對於這樣一篇短短文章的真正感受。

中國有句古話,曰「橫看成林側成峰」,用在這篇文章更是恰當不過。山嶺山峰之間,便有了我的諸多感悟。就讓我一訴痛快罷。

通讀全文後,首先令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關於姜氏對於同樣出生於自己肉身的兩個孩子的不同對待。母親對於鄭庄公厭惡之明顯實在讓我著實氣氛,而原因僅僅因為鄭庄公出生之時讓母親受了一些肉體上的痛苦。不僅如此,姜氏在零落鄭庄公的同時卻是百般嬌寵公叔段,屢次求先王武公立公叔段為太子,又屢次求請鄭庄公為其封地。母親如此的教育方法,最終導致了鄭庄公的因為缺少母愛而變得的冷血無情,也導致了公叔段的恃寵而驕,進而後來的胡作非為。此種帶有偏見的眼光和教育之方法,實在令人不敢苟同。

反觀當今社會,這種偏見的目光難道消除了嗎?答案一定是否定的。殊不見,農村的女孩只有圍著灶頭轉的權利,根深蒂固的「重男輕女」思想讓她們不能巴巴地走向近在咫尺的學堂念書;殊不見,現今中小學中的一部分教師甚至僅僅以學生的家庭背景作為評判一個學生優劣的標准;殊不見,職場求職女性精英屢屢碰壁,只是因為一句「非男性員工」不予錄用„„諸如此類因為一些以現在眼光看起來非常荒誕不羈的理由而造成的不平等現象的存在,最後導致讓人難以理解的後果出現,這樣的情形是不是應該存在?或許它根本不具備存在的理由。因此,我不得不問一句:一些現象和後果的造成,究竟是「自然如此」,還是因為「人為如此」呢?

全文之中,最有爭議的人物非鄭庄公莫屬了。身為公叔段的哥哥,面對自己的親身弟弟不斷地「在太歲頭上動土」,鄭庄公一再地退讓。但卻是在退讓過程中不斷地說出「多行不義必自斃」(不義的事做多了,必定自取滅亡)、「無庸,將自及」(不用,他將會自己招致禍殃的)、「不義不昵,厚將崩」(不忠義就不能團結人,土地擴大反將走上崩潰)」諸如此類的對於形式看得徹徹切切的話。我不經要問,鄭庄公你為何不和弟弟將這些坦白說出?為什麼非要逼到最後以極為血腥的方式解決才肯罷休呢?有時候的忍讓只能導致最後悲劇的發生。

不可否認,鄭庄公的有勇有謀,鄭庄公的不驚不懼,鄭庄公的從容不迫,讓他在政治上得到了完勝。但是,所謂「有得必有失」,在親情上,毫無疑問,鄭庄公失去了偉大的母愛和血濃於水的手足之情。於是,我不禁為鄭庄公感到深深的悲哀:這樣的勝利能夠稱之為真正的勝利嗎?當然不能!勝利永遠不會和親情畫上等號,因為沒有一個人會用勝利作為形容詞來形容世間最偉大的親情的!

雖然文後鄭庄公與母親勉強「冰釋前嫌」,但母子之間血濃於水的情,畢竟被稀釋得如此淡薄!這不能不說是帝王之家的真正悲哀所在。世界上究竟有些什麼是需要我們一定懂得珍惜的?是權利嗎?不是。是金錢嗎?也不是。在這個世界上,我始終堅信,只有真正滲入血液的情感才是我們活著的價值。若是一人將所有的感情通通抽離,僅僅抬頭觀賞自己得到的權利和金錢,那麼,這樣一個人一定就是世界上最最悲哀的人了。幸而我們生活在充滿著情感的世界當中,真是應該好好珍惜。

而「不義不昵,厚將崩」這樣短短的一句話也讓我頗有感觸。不論對於人,社會,團體,領導者還是被領導者,忠義與團結的奉行,才是前進與進步的唯一保證。只有眾人齊心協心,團結一致,牢牢地團結在一起,取得踏踏實實的進步和發展。而不義之事,只會是惡果的催速劑,任何人都應該堅決杜絕。

另外一方面,從公叔段的身上,我們亦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個人貪婪與無知的劣性。在公叔段的身上,完全看不到情字的體現。如果他懂得感情,珍惜感情,就會小心翼翼,盡善盡忠地做好自己,當好自己的京城太段;他會感恩自己周遭的一切,絕對不會應了他哥哥的「多行不義必自斃」的預言了。

在這篇文章中我還注意到了一個所謂的「小人物」,他就是潁考叔。此公不僅自己孝順
老母,更機智,巧妙地替鄭庄公解了不能與母親會面的心結,在當時「伴君如伴虎」的社會
體制之下,著實是一位睿智勇敢之忠良之士。從潁考叔的身上,我不難發現我國古老文化悠久歷史一直以孝為重,推崇孝道的精神,印證了《詩經》上這樣一句名句:「孝子不匱,永錫爾類。」光是這一點,就很是值得我們現代人類在精神文明與社會文明高度發展的同時,以更為謙虛謹慎的態度地向潁考叔學習,並力爭將這樣一個流傳了千年的美德一代代地傳將下去!

我從文中各個人物的言行之中引出了自己的一些拙見。我想,在這個世界上,只有注重
自己精神上的富足,才能過得快樂,過得有意義。切莫為了一些「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
身外之物而忘卻了本應最為珍惜的東西。

『貳』 大學語文 《鄭伯克段於鄢》問答題 急!

原因:
可以說,兵戎相見的根本原因是對權力的渴求。而主觀原因是姜氏偏愛共叔段。版
客觀原因是:1)武姜欲立權共叔段,公弗許;2)共叔段憑著母親的溺愛肆意妄為,終於多行不義必自斃

。歷史教訓:1.封建制度的弊端性(這個大多歷史題都用得上)2.一個先進制度在代替落後制度時會遇到很多矛盾問題

希望能幫你

『叄』 鄭伯克段於鄢讀後感

這篇課文記敘了發生在公元前722年5月,鄭庄公在鄢打敗其弟共叔段的歷史事件。文章結構完整,情節波瀾起伏,人物形象鮮明生動。尤其是把鄭庄公老謀深算的性格刻畫得淋漓盡致。用現代人視角來看,它更像一部歷史大片,與《夜宴》、《滿城盡是黃金甲》故事情節相近。這就是歷史的魅力,一段故事給人以無限遐想。但再怎麼看,也掩飾不了其「勝利者的歷史」的痕跡。鄭伯是勝利者,歷史就由鄭伯來寫。所以,鄭伯的一切都是正確的,既是一些不合常理的做法,也成了預謀的、智慧的;不正確的,當然就上不了書面。勝利者就是英雄,而英雄是無錯的。在此,我想從另一個角度談點個人的想法。
鄭庄公先封叔段於京,又聽任叔段「不度」,「「命西鄙北鄙貳於己」,既而「收貳以為己邑」,最後「伐諸鄢」,有人認為表現了庄公的「仁慈」和「忍讓」,有人卻認為他是有意「養成其惡」。我覺得應該是無奈,或因鞭長莫及,或因條件不成熟而無能為力。當時,說起來他也是一國之主,不敢說是英雄,至少也是位霸主,被大國欺負了能忍,被自己的臣民、兄弟欺負了肯定不能容忍。完全是「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祭仲、公子呂等謀士、忠臣的勸讕,說明形勢危機,已經對鄭伯公不利,而鄭伯卻在等待共叔段「不義不暱 ,厚將崩。」這合理嗎?從結果上看,最終還是大動干戈,刀槍相見。早知如此,為什麼不先下手為強,長痛不如短痛呢?難道是顧惜母子兄弟情誼?那又為什麼口口聲聲「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不義不暱 ,厚將崩」?可見滅叔段之心早已有之。再者他就相信「多行不義,必自斃」、「不義不暱 ,厚將崩」?壞人干盡壞事就會自己滅亡?顯然是不可以的。所以,只能歸結為滅叔段的時機不成熟,根本不是什麼「仁慈」,而「忍讓」才是預謀的、智慧的。在統治者或成功者的腦海里是沒有「仁慈」一說的。那麼就會有人說,「隧而相見」說明他憐惜母子之情,其實他還是想給世人以「仁慈」來偽裝其霸王野心。
就本文來說,表達極其簡練,重點揭露統治者的殘酷無情,骨肉殘殺。為了表明這個主旨,對戰爭前共叔段的活動,庄公的態度,寫的十分詳細,細到說的什麼話都寫得明明白白;戰後幽禁姜氏及採納潁考叔的計策,也寫得十分詳細,這都是為了要突出主題思想。而克段於鄢的戰爭過程因為與表現主題關系不大,因此一筆帶過,寫的十分簡略。觀照現實,中國人總是這樣,本性不變,卻給自己戴上各種各樣的面具,去逢場作戲,為自己的不爽冠以動人理由,而其觀眾也事不關已,高高掛起,順水人情,恭手相送,落得個皆大歡喜。其實呢,懲惡勸善無時不在,爾虞我詐無處不在。這不是嗎?以共叔段貪婪狂妄,襯托庄公的老謀深算;以姜氏的昏憒,襯托庄公的精明;以蔡仲,公子呂為國除害的急迫心情,襯託了庄公的城府之深,手段之高。生活,真的要多問幾個「為什麼?」

『肆』 鄭伯克段於鄢 賞析

本文有一個很大的難點, 就是怎樣評價鄭庄公, 怎樣譯價「鄭伯克段於那」。《穀梁傳》也寫了這件事, 加以評論道: 「何甚乎鄭伯? 甚鄭伯之處心積累, 成於殺也。」「甚」是厲害的意思, 鄭伯怎麼那樣厲官? 1 這里就是批評鄭庄公「失教屍,或署批評鄭庄公厲舍, 都具有貶斥的意思。因而後來有些文章都把鄭庄公說成陰險詭通、暗截殺機什麼的, 把鄭庄公的形象搞歪曲了。我們要知道, 經書的第一篇都是開宗明義, 既然《鄭伯克段於邵》是《左傳》的第一篇, 它就講了「忠」、「李」、「仁」、「義」四字, 鄭庄公正是完成「忠,』.「李」、「仁」、「義」的君主。鄭庄公的君位是鄭武公傳授的, 用今天的話說, 鄭庄公是法定繼承人, 姜氏「亞請於武公, 公弗許, 可見武公態度之堅決」 , 鄭庄公應該而且必須忠於法統, 不能輕易喪失政權。鄭庄公一方面有著對母親的孝,另一方面有著對弟弟的涕。孝、梯乃仁義之本,若處理不恨, 輿論上就過不去, 因此要等到「多行不義」的時候才給予打擊, 這眼春秋時代禮制壓倒一切有關。鄭庄公關他母親的禁閉, 母親自有不義不忠不慈之處, 但這樣處理總是缺憾,因此要「縫而相見」 , 「母子如初」。同時也是從孝順從大局出發, 即所謂「仁」、「義」。姜氏和共叔段是不忠不仁不義, 共叔段又是不孝其父, 而《春秋》大義是以忠孝仁義治理天下, 這也就是《鄭伯克段於鄢》的主題
本文敘事有頭有尾有重點, 線索分明, 過渡自然, 而且有穎考叔巧為攝合的一個生動有趣的插曲。從主要人物看, 鄭庄公的語言個性鮮明, 善於決斷。

『伍』 鄭伯克段於鄢的問題

1.庄公寤生,驚姜氏中的驚是使什麼什麼受到驚嚇的意思嗎? 是
2.無使滋蔓 這里是不是無內使之滋蔓? 是,之指容代禍根
3.厚將得眾 和 厚將崩 中的厚是一個意思嗎?是什麼意思呢? 厚,指所佔的土地擴大 第二個是使....厚,使擴大..
4.大叔完聚 完和聚分別是什麼意思?還是完聚一起翻譯? 〔完聚〕修治(城郭),聚集(百姓)。完,修葺(qì)。
5.繄我獨無 裡面的繄是取 「惟」還是「是」的意思? 〔繄(yī)〕語氣助詞,用在句首.不翻譯 而獨才有惟的意思

8.這篇課文記敘了發生在公元前722年5月,鄭庄公在鄢打敗其弟共叔段的歷史事件。
全文結構完整,情節波瀾起伏,人物形象鮮明生動。尤其是把鄭庄公老謀深算的性格刻畫得淋漓盡致。

閱讀全文

與鄭伯克段於鄢教學反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