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視頻設計 > 形體舞九兒教學視頻

形體舞九兒教學視頻

發布時間:2021-01-05 20:32:35

❶ 形體課上老師要求我們自編舞蹈

形體老師也太過了吧,形體屬於舞蹈最最皮毛的東西。而舞蹈編導屬於舞蹈最高深的東西,一般人編舞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實在要做就到網上找視頻吧,男生也只能街舞或爵士了。如果准備的時間不長的話建議六個人有一個老大,就是說話算數的,不然眾口難調、由這個人去網上搜視頻,一個通宵應該能找到了。這段視頻要符合兩個條件才能用,一好看,二就是簡單。不要最求復雜,越簡單越好,在沒有老師的情況下,非舞蹈專業的人能把視頻上動作學下來,已經等同於奇跡,所以千萬不要追求高難度,不然吃不了兜著走、

❷ 形體舞蹈教學 形體舞蹈教學視頻 怎樣減肥最快最有效

我不知道你練舞蹈的目的只是為減肥還是其他,舞蹈都適合女生跳。如果單從減肥的角度內肚皮舞容,和街舞的都可以。如果練體型芭蕾和國標就好。其實有沒有舞蹈基礎不是非常重要的,重點是熱愛和執著。很多老人家很晚才接觸國標被國標深深吸引照樣走出了自己的一條路,在上海衛視的一檔舞蹈節目中三個大男人把肚皮舞演繹的也非常的精彩。他們靠的就是熱愛和執著,如果您只是抱著玩玩的心態,你大可都嘗試一下愉悅一下你的生活也未嘗不可。

❸ 什麼是形體舞

形體舞蹈是一種綜合性的形體訓練舞蹈,具有收腰、健胸、美腿的作用,能內讓人在明快、優美的音韻中美化容身心、陶冶情操。

(3)形體舞九兒教學視頻擴展閱讀

使人們在優美的音樂中達到收腰、健胸、美腿作用,並可修身養性,增強氣質、風度、儀表,使您在工作的繁忙中擺脫緊張情緒,進入美的環境中。

舞蹈則是不但要做動作還要表達一定的內涵,就是所謂的舞蹈感覺和肢體語言,二者結合在一起就是形體舞蹈,顯而易見就是動作一定不要很復雜,但又有一定的內涵,重在培養氣質,就是當別人看見你,會給人一種高雅,舒服,很有活力的感覺。

❹ 網上有沒有教戲曲形體基本功是怎麼練到的視頻

戲曲表演的四種藝術手段,也是戲曲表演的四項基本功。唱指歌唱,念指具有音樂性的念白,二者互為補充,構成歌舞化的戲曲表演藝術兩大要素之一的「歌」。做指舞蹈化的形體動作,打指武術和翻跌的技藝,二者相互結合,構成歌舞化的戲曲表演藝術兩大要素之一的「舞」。
戲曲在長期發展的過程中,逐漸融合唱念做打各種藝術手段,為搬演故事、塑造人物服務。早在漢代百戲中就有《東海黃公》的節目,通過武術和雜技,表演簡單的故事。唐代盛行歌舞,以載歌載舞著稱。宋雜劇演出分「艷段」、「正雜劇」、「雜扮」三部分,把歌舞、戲劇、雜耍集於一台,起了相互影響和融合的作用。元雜劇在表演上已有簡單的武打。明代弋陽、崑山諸腔勃興以後,在聲樂和舞蹈技藝的結合方面漸趨完善。清乾隆、嘉慶年間,徽調與漢調合流,繼承昆、弋的傳統,吸收各種地方戲的優點,逐步向京劇演變,大致到了同治、光緒前後,一個以唱念做打多樣統一的完整藝術形式才臻成熟。
戲曲劇種為數眾多,表演上運用的藝術手段各有側重。大抵搬演生活小戲的花鼓、採茶等系統的劇種,載歌載舞;由坐唱形式搬上舞台的灘簧、曲子等系統的劇種,側重說唱;崑曲、高腔、皮簧、梆子系統的劇種,唱念做打四功並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各劇種相互促進,共同提高,上述差別已逐漸縮小。目前,各劇種大都具備了唱念做打的藝術手段。
戲曲演員按照傳統的規程,從小就從唱念做打幾個方面接受嚴格的基礎訓練,充分掌握了基本的技法和程式,熟悉了各種音樂語匯和舞蹈語匯,而後才能進行藝術創造。戲曲諺語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領進門」是指口傳身授的傳藝,「靠個人」則指個人的揣摩、發揮與創造。戲曲演員幼時一面苦練基本功,一面拍曲學戲,學會幾出或十幾出傳統摺子戲後,就開始登台演出,在藝術實踐中逐漸學會體驗角色,熟悉並發揮唱念做打的藝術功能。缺少基本功,就失去創作的手段;僅擅基本功的技法和程式,也是難於創造鮮明的藝術形象的。

基本功之一:唱
學習唱功的第一步是喊嗓、吊嗓,擴大音域、音量,鍛煉歌喉的耐力和音色,還要分別字音的四聲陰陽、尖團清濁、五音四呼,練習咬字、歸韻、噴口、潤腔等技巧。當演員掌握了這一切時,更重要的則是善於運用聲樂技巧來表現人物的性格、感情與精神狀態。幾百年來,戲曲美學中一直有傳聲與傳情的分歧,有的演員側重音色和唱腔旋律的美,講究唱出韻味;有的演員則著重中氣充沛、字正腔圓,主張首先要唱出感情。卓越的演員大都把傳聲與傳情結合起來,通過聲樂的藝術感染力,表現劇中人的心曲。
戲曲的唱,從來不是穿插在戲里的獨立的聲樂表演,而是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之一。一些優秀劇目,安排唱段是根據劇情的需要,人物性格、思想、情緒發展的需要。通過優美的音樂形象來豐富和加強文學形象,訴諸觀眾的聽覺感官,正象做和打通過優美的舞蹈形象訴諸觀眾的視覺感官一樣。因而戲曲的唱,演員的技巧和修養都是決定藝術創造得失、高下的重要因素。對同一劇目的同一角色,由於演員的體驗、理解不同,也由於唱腔唱法不同,逐漸形成了演唱上各種意趣不同的藝術風格。
不同的劇種,對唱的運用也有所不同。有的唱得多,動輒三五十句,甚至超過百句。有的唱得較少,在劇中人動情的時刻才設置大段的唱腔。唱得多的劇種,往往以唱代念,或介乎唱與念之間,潤腔較少。唱得少的劇種,大都在聲樂藝術上刻意求工,對行腔度曲,進行高度的提煉。
從戲曲發展的過程來看,唱腔的伴奏是由簡到繁的。古老劇種弋陽腔,採用一唱眾和的幫腔形式,僅用簡單的打擊樂伴奏。明嘉靖年間正式形成的崑山腔,發展為兼用笙、簫、笛、琵琶等管弦樂器伴奏,音樂效果大為增強。近代戲曲更加重視伴奏的襯托作用,逐漸增多了樂器的種類,並密切了聲樂和器樂的配合。也有些劇種在主要唱段中停止器樂伴奏,由演員獨唱「清板」,以突出聲樂的表現力。幫腔形式,目前在一些高腔系統的劇種中仍舊保留著,作為烘托氣氛、揭示人物內心世界的手段。
由於唱詞都是詩詞體,句法緊湊精練,文學性較強,因此更便於集中地抒發情感。此外,在敘事、寫景、爭辯、斥責等場合,一般也常發揮唱的功能,以增強藝術效果,並給人以美感享受。為了便於傳達感情、喚起共鳴,曲詞的文學性不尚典雅,而在於雅俗共賞、簡潔明快、涉筆成趣。
在戲曲里,唱作為主要藝術手段之一,它不是單獨運用的,而是和念、做、打等藝術手段有機結合,融為一體,為塑造人物服務。

基本功之二:念
念白與唱相互配合、補充,是表達人物思想感情的重要藝術手段。戲曲演員從小練基本功,念白也是必修課目之一。掌握了口齒、力度、亮度等要領之後,還須結合具體劇目,根據人物的特點和情節的開展,妥善處理輕重、緩急、抑揚、頓挫的節奏變化,達到既能悅耳動聽,又能語氣傳神的藝術境界。
戲曲念白大體上可分為兩大類:一種是韻律化的「韻白」,一種是以各自方言為基礎、接近於生活語言的「散白」如黃梅戲的安慶語、蘇劇的吳語、京劇的京白等。無論韻白或散白,都不是普通生活語言,而是經過藝術提煉的語言,近乎朗誦體,具有節奏感和音樂性,念起來鏗鏘悅耳。唯其念白也是音樂語言,在傳統劇目中,唱和念才相互協調,而無鑿枘之感。
幾百年來,在戲曲研究方面,有人重唱而輕念,有人重念而輕唱。明代戲曲理論家徐渭主張:「唱為主,白為賓」,並把念白稱為「賓白」。清代戲曲理論家李漁則極重視念白,認為「欲觀者悉其顛末,洞其幽微,單靠賓白一著」。近代和現代戲曲演員亦各有側重,戲曲界流行「千斤話白四兩唱」的諺訣,說明念白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實際上,戲曲演員塑造人物,大都善於充分調動和發揮各種藝術手段的獨特功能,而不局限於一得之功。唱和念不僅並重,而且要求安排妥貼,相互銜接,彼此和諧。在長期演出實踐中逐漸生發出一些過渡形式,如叫頭、哭頭、起唱之類。

基本功之三:做
做功泛指表演技巧,一般又特指舞蹈化的形體動作,是戲曲有別於其他表演藝術的主要標志之一。
戲曲演員從小練就腰、腿、手、臂、頭、頸的各種基本功之後,還須悉心揣摩戲情戲理、人物特徵,才能把戲演好。演員在創造角色時,手、眼、身、步各有多種程式,髯口、翎子、甩發、水袖各有多種技法,靈活運用這些程式化的舞蹈語匯,以突出人物性格上、年齡上、身份上的特點,並使自己塑造的藝術形象更增光輝。如在各種步法中,狼狽掙扎時走跪步,少女在歡樂時甩著辮梢走碎步,就不僅是純技術性的表演,而能起到渲染氣氛和描繪情態的作用。同樣是翎子功,用在不同人物身上,有的表現英武,有的表現輕佻,有的表現急躁,有的表現憤怒。在髯口功中,彈須、理髯、甩髯口……各具特定的內涵與表象。卓越的演員表演時既有內心的體驗,又能通過外形加以表現,內外交融,得心應手,而不流於形式。

基本功之四:打
打,是戲曲形體動作的另一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傳統武術的舞蹈化,是生活中格鬥場面的高度藝術提煉。一般分為「把子功」、「毯子功」兩大類。凡用古代刀槍劍戟等兵器(習稱「刀槍把子」)對打或獨舞的,稱把子功。在毯子上翻滾跌撲的技藝,稱毯子功。演員從小練武功,需要付出艱苦的勞動。拿頂,一練就是一柱香的時間;小翻、旋子,一走就是幾十個;耍刀花、耍槍花,不到精疲力竭不止。只有苦練,才能打下堅實的基礎。但技術功底還只是創作素材,演員還必須善於運用這些難度極高的技巧,准確地顯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神情氣質,並分清敵對雙方的正反、勝敗和高下。

戲曲的做和打,也從來不是穿插在戲里的獨立的舞蹈表演。毯子功的一些項目,單獨地看,近乎雜技;把子功的一些套數,單獨地看,類似武術。但連貫起來,組合在戲里,卻成為具有豐富表現力的舞蹈語言,能夠出人、出情、出戲。一節開打結束時,雙方亮相,不僅勝敗判斷,而且分出了正反。戰勝者要下場,顯示了神采飛揚的風貌。武二花連摔錁子,狼狽相畢露。竄毛表示下水,跺泥體現沉穩。馬童的小翻,襯託了主帥的氣勢。某些戲里的倒扎虎、雲里翻,則突現精神失常者的瘋癲迷亂,等等。當這些技術功底與情節相結合時,就有助於刻畫人物,闡釋劇情,並使觀眾得到藝術享受。

唱、念、做、打是戲曲表演的特殊藝術手段,四者有機結合,構成了戲曲表現形式的特點,是戲曲有別於其他舞台藝術的重要標志。

❺ 你們跳舞么我上了一個形體舞蹈課。一個星期一次,可是我經常忘記動作。問老師有沒有視頻,他說網上有。

你可以問你老師,這個視頻叫什麼啊

❻ 零基礎學習舞蹈免費的教學視頻網站

你是想學什麼舞?想學形體的話 自己在家裡可以壓壓腿 下叉之類的
你要是想學現代舞的話 你去優酷找一下 丸子控 那裡的舞蹈教得很好 免費的 而且有分解動作的

❼ 古典舞蹈簡單的 教學視頻

教學視頻好像都是找不到的,你可以選一個簡單一點的古典舞劇目,然後屏幕對著鏡子,照著裡面學動作,這樣扒也挺快的。

❽ 芭蕾形體蹲的動作要領,要具體點,

蹲是腿的屈伸的聯系,鍛煉大腿,小腿,踝部的肌肉,增強跟腱的彈性和韌帶的柔韌性,使帶蹲的動作更為穩定,他是起跳和落地的常用動作。

一、做法:

1. 正步蹲:在正步的位置上,膝蓋對著腳尖方向,上身保持正直往下蹲,不踮起腳跟的最大限度為半蹲(如下圖),踮起腳跟繼續到臀部接近腳跟時為全蹲。還原時,腳跟逐漸落地,經半蹲慢慢直起。腳尖打開一位。

(8)形體舞九兒教學視頻擴展閱讀:

蹲的練習:

半蹲(正步位、一位、五位、二位)

8拍一次:1-4拍半蹲,5-8拍直起。單手扶把,另一手由一位經二位到七位

全頓(正步位、一位、五位、二位)

16拍一次:1-8拍全蹲,單手扶把,另一手撩起至按掌。9-16拍直起,手慢慢拉山膀位。

立半腳尖

16拍一次:1-4拍全蹲,手按掌。5-8拍直起,手拉山膀。9-12拍立半腳尖,13-16拍落腳跟

半蹲和半腳尖連起來做,反復訓練,直接為跳做准備。

1-2拍半蹲,3-4拍直起,5-6拍立半腳尖,7-8拍落下,反復4次

參考資料:形體芭蕾-網路

❾ 誰知道網上有沒有比較詳細的教入門的形體(民族舞)視頻訓練 重點:入門,形體(舞蹈)

我建議你去看一下,北院中國舞基訓教材,希望對你有幫助

閱讀全文

與形體舞九兒教學視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