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五年級上冊《開國大典》閻晶晶老師的公開課的教學設計和教學實錄。
簡單點行嗎???
⑵ 26課開國大典教案
《開國大典》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1、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十月一日是什麼節日嗎?
生:國慶節
師:國慶節是舉國歡慶的日子,1949年10月 1日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日子,是我們國家的生日。這一天,在天安門廣場舉行了盛大的開國大典。
今天,我們通過學習課文《開國大典》體驗當年的盛會。
(板書:課題)
2、看圖片回顧歷史背景
看完圖片後讓學生說說他們的感受,
教師補充(結合圖片)中國共產黨自1921年成立以來,領導全國人民為推翻壓在頭上的三座大山進行了可歌可泣的頑強斗爭。八年抗戰,多少英雄兒女前赴後繼、保家衛國;三年的解放戰爭,中國人民終於推翻了蔣介石的反動統治,迎來了全國的大解放,迎來了「開國大典」的盛況。
3、通過默讀、朗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從整體上把握理清文章的脈絡。
1) 默讀課文,畫出生字詞和不懂得字詞。
教師帶讀、學寫生字詞。學生再讀生字詞,並要求認記。
B. 初步理解詞義。(詞義的深入理解在以後的課文講解中再滲透)
重點理解題意。
開國:建立新的國家;
典:典禮,鄭重舉行的儀式;
大典:隆重的典禮。
開國大典:創建國家的重大典禮。
擎:舉。
匯集:會合,聚集。
瞻仰:恭敬地看。
2) 聽錄音朗讀課文,想一想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記敘開國大典的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的內容。
小組討論按記敘順序可將課文分為幾部分,請代表說說你們小組的分法,你們為什麼這樣分。(比較各組分法,言之有理即可)
(板書:典禮開始前、典禮+閱兵式、群眾遊行)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學習第一部分:典禮開始前
1、全班一起有感情地朗讀第一部分,感受典禮開始前的場面,並說說自己的感受。
2、默讀第一自然段想一想為什麼文章一開始就交代開國大典的時間、地點、人物。(讓學生體會記敘文的敘事特點)為什麼最後特別說明觀禮台上還有外賓。
3、看圖片了解天安門廣場然後閉上眼睛聽老師朗讀第二、三自然段,想像一下你身處當年的天安門廣場,看看會場的布置是怎樣的一種氛圍。
4、全班齊讀第四第五自然段說說你感受到參加開國大典的群眾怎麼樣的心情,你是從哪裡體會到這些心情的。(早上六點鍾起,就有群眾的隊伍入場了、直奔會場、五更天摸著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趕來都體現了群眾熱切的心情)
分析句子:
a.人們有的擎著紅旗,有的提著紅燈。(誰能來做一做這兩個動作嗎)讓學生親身體會生字擎的意思。擎:舉。
b他們清早到了北京車站,一下火車就直奔會場。
c.三十萬人的目光一齊投向主席台。
學習第二、三部分:典禮+閱兵式
(看視屏聽朗讀,體會典禮與閱兵式的過程和人民群眾的心情)
1、快速默讀第二部分理清典禮過程,並用自己的話總結這個過程。
板書:(典禮開始,領導就位——奏國歌——毛主席宣布政府成立——升國旗,鳴禮炮——宣讀公告)
2、全班朗讀課文,劃出反映人們心情的句子,說說你感受到人民群眾怎樣的一種心情。
3、你覺得那些句子,表現了大典庄嚴、隆重、熱烈的氣氛。大聲地朗誦你選的句子。
分析句子:
「這庄嚴的宣告,這雄偉的聲音,使全場三十萬人一齊歡呼起來。這庄嚴的宣告,這雄偉的聲音,經過無線電的廣播,傳到長城內外,傳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國人民的心一齊歡躍起來。」(有感情地朗讀句子體會排比氣勢。)
4、觀看閱兵式視屏,體會閱兵部隊的整齊、威武、雄壯。
5、用學習第二部分的方法自學第三部分,理清閱兵式過程,概括出人民群眾觀看閱兵式心情的句子,體會後有感情的朗讀,讀出閱兵部隊的整齊、威武、雄壯,讀出群眾情緒的熱烈。
學習第四部分:群眾遊行
1、請同學朗讀,劃出概括節日夜晚北京城景象的一句話,說說這樣描寫的作用?(襯託了人們仍舊沉浸在開國大典的喜悅氣氛之中,從側面表現了中國人民當家做主人的無比幸福的心情。)
分析句子:兩股紅流(遊行隊伍)分頭向東城、西城的街道流(走)去,光明充滿了整個北京城。
兩個流字可不可以換,為什麼說光明充滿了整個北京城。
(流字寫出了一種動態的景象。光明充滿了整個北京城",不僅是指燈籠火把照亮了北京城,而且象徵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使北京城永遠擺脫了過去的黑暗統治,獲得了光明。這是人民群眾心裡的光明。)
小結與作業
2、摘錄、朗誦最令你激動的句子,背誦第七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