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列哪一項敘述跟"設計教學法"有關
首先要吃透教材,把教材的編寫意圖弄明白,讀懂參考教學用書很重要.
其次要備學生、備課文、備自己,有教學思路
教案的格式:一教學內容分析;二教學目標(分為認知目標,技能目標,情感目標)三教學重點與難點;四學習者特徵分析;五教學策略與設計;六教學過程(重點);七教學評價設計;八課後反思及自我評價.
❷ 設計教學法的提出者是誰
克伯屈。抄
設計教學法最襲早是由克伯屈提出的,也叫單元教學法,目的在於設想、創設一種問題的情景,讓學生自己去計劃去執行解決問題。他作為杜威的學生,沿襲了杜威的主要教育思想,在1918年詳細地論述了設計教學法的理論基礎和實施步驟,並成為這一教學法的代表人物。
(2)設計教學法之實際擴展閱讀
克伯屈把學校里的各種設計活動分為四類:
第一類、是以外在的形式體現某個思想或某個計劃為目的的設計,如:做小船,寫信,演戲等。
第二類、是以美的享受為目的的設計,如:聽音樂,欣賞繪畫作品,聽故事等。
第三類、是以解決疑難為目的的設計,如:探究某一個自然現象為什麼出現,查明一個城市如何超過另外一個城市等。
第四類、是以完成某項任務或獲得某種知識、技能為目的,如:學習語法知識,掌握協作技巧等。
❸ 設計教學法的優點
設計教學法的本身除了能達到使學生由思考及活動中之一貫有意義的學習之外,還有專許多特別的價值是屬其它的教學法中所未能提供的,譬如:
1.能引起並刺激學習的動機。
2.學習過程不易陷於呆板與沉悶。
3.能促進團隊學生解決問題的分工合作與堅忍的精神。
4.能促進團隊學習中各學生之間的默契與情誼。
5.能培養學生們彼此接納、包容的美德。
6.能加添學生相互幫扶與成全的學習態度。
7.能達到學生之間共同集思廣義、同心解決問題的目的。
8.能提供學生創作的機會,並滿足他們求知、好奇與發表的慾望。
9.能養成學生自動、創造、思考和負責的精神。
❹ 如何在背影一文中體現設計教學法
從父親的角度:表現父親對兒子的一片深情。這種親子之愛,是一種特定條件下的專特有的愛,帶有那個屬時代特有的印記,帶有那時父親特有的境遇所賦予的情調,還帶有年老的父親送子遠行所特有的情緒。因此,這種感情,既有慘淡、哀傷的一面,又有關懷體貼的一面,具有相當復雜的內涵,不能作簡單的理解。
從兒子的角度:表現兒子對父親的懷念、憐惜和感傷之情。正是兒子的這種復雜的感情,才襯託了父親的那種復雜心情。這兩種感情在文中是互相依存、互相映襯的。
從社會價值的角度:《背影》是作者在清華大學任教時寫的,它描寫了自己在祖母亡故回家奔喪之後與父親在車站別離時的情景。作者憑著自己敏銳的觀察力,看透了時代和社會的痼疾,《背影》正是通過描寫家庭遭逢變故後,父親送「我」遠行時的情景,通過描寫父子之情的藝術閃光,從而映照出當時社會的黑暗。
❺ 比較德克樂利教學法、格雷制,道爾頓制、文納特卡制和設計教學法的不同之處(找出論據支持你的觀點)
道爾來頓制:帕克赫斯源特。內容:自學+獨立作業;特色:1.個別教學制度 2.內容:自學與獨立作業 3.課程:無課表,無年級制,無課堂教學(三無) 4.教學:教師記錄進度文納特卡制:華虛朋。 課程:自學(公共知識)+小組教學(社會性活動);特色:1.個別與小組結合 2.內容:自學與活動結合 3.課程:有課程: 4.教學:a.自學:記錄進度後考試檢驗 b.活動:無考試
❻ 德可樂利教學法,道爾頓制,文納特卡制和設計教學法的異同
1. 觀察。其目的:①養成兒童注意各種現象的習慣。②使兒童了解生活上種種復雜的情形。③使兒童了解生物界種種演進的現象。
訓練觀察的方法:①尋常的觀察:使兒童在學校中注意日常生活現象,例如注意氣象的變遷,動植物的發育和生活現象,校中所養動物的生活等。②興趣中心有關的觀察:就是照課程上所規定的內容從事學習,這種觀察教學的步驟有三:第一步「預備」,教師用問答法,喚起有關的舊經驗,以引起對於新功課的興趣;第二步「提示」,提出各種相似的事項,使兒童比較推證,以便求出一種結論;第三步「活動」,使兒童照著結論去做。
觀察之後,要用比較的方法去推證,以便求出一種結論,而比較又多半為數量的關系,所以在觀察之後,還要做計算的工作。
2. 聯想。其目的在於擴大兒童經驗的范圍,使兒童明了所觀察的事物與舊經驗中事物的關系。教學的步驟有四:①示例。以兒童的舊經驗為根據,用畫片、地圖和講故事等方法以擴充其想像,啟發其好奇心。②比較聯想。即以舊經驗和新事實相比較,找出其異同之點。③結論。使兒童進一步推求新舊經驗異同原因之所在。④實行。求得的結論,若是要實行的,便使兒童實行。
3. 發表。其目的,在於把觀察和聯想所得的經驗,用模型、動作及文字元號表示出來,以加深兒童的印象,並增加其適應環境的能力。發表的方法有二種:一是抽象的發表,如說話、寫字、作文等;一是具體的發表,如繪畫、製作、剪貼等。
❼ 設計教學法的注意點
設計教學法重在學生們的自學工夫;然而,身為教師的,除了要回有豐富的經驗及有答關知識之外,還得對各個年齡學生的發展特性有所了解,並掌握學生們的學習心理;除此之外,教師也得具備指導學習過程中的種種能力。由於設計教學法沒有固定的教材,沒有死板的教學過程,教師得運用靈活的思想和應變的能力去作好指導的工作。這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亦需教師從旁予以不斷的鼓勵,以加增學生們的學習熱誠和興趣,並有助減少學生們的學習挫折到最低的程度。教師事後的評估與補充更是不可少的。
❽ 選擇與設計教學模式與策略時應考慮的因素有哪些
在選來擇教學模式和教學策略時,源教師要重點考慮以下問題:
第一,教學目標。在選擇教學模式時,必須考慮教學目標的具體要求。當知識掌握是教學的核心目標時,可以更多採用以教師活動為主的教學模式,突出系統講授和系統訓練。如果教學的核心目標是實際能力或方法的培養,那就要在教學中更多採用以學生活動為主的教學模式,突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主動探索。如果教學的核心目標是讓學生形成某種態度或價值觀,那就要更多採用突出社會互動、情感體驗的教學模式。當然,一門課、一個單元的教學往往同時會涉及多個目標,所以,要在教學中適當對不同模式加以組合。
❾ 教師如何設計教學方法
更具不同的對象來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案,學生的層次不同接受教育的能力也版是不一樣的。 教學其權實也是一種藝術,有很多種方法,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怎麼樣能很好的引導你的學生朝著你想要他們達到的方向走,這個過程很漫長,在這過程中你要採用很多不同的方法來教育你的學生。不同的科目的教學方法也是不一樣的,理科類要求學生能很有條理的去思考問題,想辦法去解決問題,和文科的學生的教育方法也是不一樣的,真正好的教學方法是你在平時的教學工程中不斷的總結出來的,你比如你通過講課的順序不同而達到的效果不一樣們,你就能選擇你覺得效果好的方式來講。祝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