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裡面有兩個靜靜地分別說明了什麼
第一個說明身患重病的小錢因為缺乏生命力,奄奄一息地躺在病床上。
第二個是台灣青年內心堅定沉著的反映,他為了海峽彼岸的小錢不再「靜靜地躺在病床
上」,而將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
『貳』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原文
1999年9月22日,早晨時30分,陽光灑滿了美麗的杭州市,桂樹還沒有開花,晨風中已經飄來甜絲絲的香氣。
小錢靜靜地躺在病床上。燦爛的陽光沒有使他蒼白的臉紅潤起來。這個剛滿18歲的年輕人,患了嚴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將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這朵生命之花綻放。然而,要找到適合移植的骨髓,又談何容易。如果沒有親緣關系,大約在十萬人里才有可能找到一個有適合骨髓的人。小錢是幸運的,幾經輾轉,終於在台灣找到了這樣的人。
在同一時刻,海峽彼岸的台灣慈濟醫院,骨髓移植專家李博士正步履匆匆地走進手術室。一位青年躺在病床上,等候著他來抽取骨髓。就在昨天,一場里氏7.3級的大地震襲擊了台灣地區。此刻,大地仍在餘震中搖晃。
在這場災難中,病床上的青年沒有受傷,他的家人是否平安無事,目前還不清楚。但是,他知道,在海峽的另一邊,有一位青年正滿懷著十萬分之一的希望,期待著他的骨髓。
針頭向皮膚刺去,一陣突如其來的餘震,使針頭從肌膚里脫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此時此刻,跑到空曠的地方才比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著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靜靜地躺在病床上。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動暫停的間隔,台灣青年的骨髓,終於從身軀里涓涓流出……
骨髓的保存期只有24小時。李博士帶著剛抽取的骨髓,經過十幾個小時的奔波,趕到杭州,和當地的醫護人員一起連夜為小錢做了骨髓移植手術。
小錢得救了。兩岸骨肉同胞用愛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也許,小錢和這位台灣青年永遠不會見面,但這並不重要,因為兩岸的骨肉同胞,心是連在一起的。那血脈親情,如同生命的火種,必將一代一代傳下去,永遠不會熄滅。
『叄』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主要內容
主要內容:《跨越海峽的生命橋》講述了大陸青年小錢患了嚴重的白回血病,台灣同胞冒著生命危險答,用愛心挽救了錢暢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文中的白血病俗稱「血癌」,是一種惡性程度極高的血液病。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可以用化療、放療等方法遏制病變的白細胞,延長病人的生命。但是這種方法的副作用大,復發率高,不但給病人帶來極大的痛苦,而且對家庭、社會造成了沉重的負擔。
國際上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將骨髓移植運用於白血病的治療,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世紀80年代起,幹細胞移植術在臨床應用中獲得了成功。
(3)跨越生命的橋教學設計擴展閱讀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這篇課文先後描寫了同一時間海峽兩岸的兩個不同場景:第一個場景是在杭州某醫院的病床上,躺著生命垂危的小錢,他在靜靜地期待著那來自海峽彼岸的救命骨髓;
第二個場景是在台灣花蓮的慈濟醫院,李博士正在餘震的危險中抽取台灣青年的骨髓。他們冒著生命危險,做著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直到青年的骨髓涓涓流出。所有的這一切,為的是挽救海峽彼岸一個年僅18歲的生命。兩岸同胞相距雖遠,心卻是緊緊相連的。
『肆』 誰有四年級語文22課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教案
22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一、教材解讀
1
『伍』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課文內容
人教版課文內容如下:
1999年9月22日,早晨7時30分,陽光灑滿了美麗的杭州市,桂樹還沒有開花,晨風中已經飄來甜絲絲的香氣。
小錢靜靜地躺在病床上。這個剛滿18歲的年輕人,患了嚴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將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這朵生命之花綻放。
然而,要找到適合移植的骨髓,又談何容易。小錢是幸運的,幾經輾轉,終於在台灣找到了這樣的人。
在同一時刻,海峽彼岸的台灣花蓮慈濟醫院,骨髓移植專家李博士正步履匆匆地走進手術室。一位青年躺在病床上,等候著他來抽取骨髓。
就在昨天,一場里氏7.3級的大地震襲擊了台灣地區。此刻,大地仍在餘震中搖晃。在這場災難中,病床上的青年沒有受傷,他的家人是否平安無事,目前還不清楚。
但是,他知道,在海峽的另一邊,有一位青年正滿懷著希望,期待著他的骨髓。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動暫停的間隔,台灣青年的骨髓,終於從身軀里涓涓流出……
骨髓的保存期只有24小時。李博士帶著剛抽取的骨髓,經過十幾個小時的奔波,趕到杭州,和當地的醫護人員一起連夜為小錢做了骨髓移植手術。
小錢終於得救了。兩岸骨肉同胞用愛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的大橋。也許,小錢和這位台灣青年永遠不會見面,而那血脈親情,如同生命的火種,必將一代一代傳下去。
(5)跨越生命的橋教學設計擴展閱讀
課文教學:
1、讀懂課文,理解「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2、應引導學生認真品味語言,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可以讓學生畫出喜歡的語句或段落反復朗讀,說一說自己喜歡的原因,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評價能力和表達能力。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體會李博士和台灣青年一心為他人著想的高尚品質,感受海峽兩岸人民的血脈親情。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陸』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中心思想
主要講了:大陸青年小錢患了嚴重的白血病,台灣青年冒著生命危險,用愛心挽救了小錢的生命。搭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柒』 四年級課文《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作者:竹林的資料
竹林,原名王祖鈴,1949年生於上海。以「知青文學」進入文學創作領域,曾得到當時文壇泰斗茅盾的鼓勵與支持。現為國家一級作家,上海市作協專業作家。
課文先後描寫了同一時間海峽兩岸的兩個不同場景:
第一個場景是在杭州某醫院的病床上,躺著生命垂危的小錢,他在靜靜地期待著那來自海峽彼岸的救命骨髓。
第二個場景是在台灣花蓮的慈濟醫院,李博士正在餘震的危險中抽取台灣青年的骨髓。他們冒著生命危險,做著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直到青年的骨髓涓涓流出。所有的這一切,為的是挽救海峽彼岸一個年僅18歲的生命。兩岸同胞相距雖遠,心卻是緊緊相連的。
(7)跨越生命的橋教學設計擴展閱讀: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講述了大陸青年小錢患了嚴重的白血病,台灣同胞冒著生命危險,用愛心挽救了錢暢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課文的第3至6自然段是幫助學生體會海峽兩岸骨肉親情的重點段落,應指導學生抓住重點語句仔細研讀,認真感悟。
從大地震剛過,台灣青年「靜靜地躺在病床上」,沒有考慮家人是否平安無事,沒有考慮是否延期手術,沒有選擇空曠安全的地方等細節,體會台灣青年一心只為他人著想的美好品質;從李博士抽取骨髓時的鎮定沉著,運送骨髓中的刻不容緩,植入骨髓時的不分晝夜,體會其不顧個人安危、急他人之所急的高尚醫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