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高一寒假課程導學73頁:氨氣的噴泉實驗探究操作中:為什麼先擠壓膠頭滴管的膠頭,後打開止水夾更好
先搞清楚為什麼會噴泉啊。就是因為氨氣易溶於水,造成容器內氣壓降低,把水吸上來了。就和防止倒吸是一個原理。
所以肯定要檢查氣密性。
答題的話不用一板一眼的答,說清楚原理,答到要點。老師自然給分
Ⅱ 高中化學氨氣噴泉實驗的流程和原理
操作方法用乾燥的圓底燒瓶收集氨氣,集滿後用帶玻璃管和滴管(滴管里預先吸入水)的雙孔膠塞塞緊瓶口,立即倒置燒瓶,使玻璃管插入盛有水的燒杯里,燒杯里的水事先加入少量的酚酞試液,擠壓滴管膠頭,使少量水進入燒瓶。實驗時應注意燒瓶必須乾燥,滴管吸水後外壁擦乾,而且盡可能使氨氣收集滿一些。實驗現象燒杯里的水由玻璃管吸入燒瓶形成紅色噴泉。氨水在中學化學實驗中三應用①用蘸有濃氨水的玻璃棒檢驗HCl等氣體的存在;②實驗室用它與鋁鹽溶液反應制氫氧化鋁;③配製銀氨溶液檢驗有機物分子中醛基的存在。人工固氮和天然固氮1、人工固氮 工業上通常用H2和N2 在催化劑、高溫、高壓下合成氨。最近,兩位希臘化學家,位於Thessaloniki的阿里斯多德大學的George Marnellos和MichaelStoukides發明了一種合成氨的新方法(Science,2Oct.1998,P98)。在常壓下,令氫與用氦稀釋的氮分別通入一加熱到570℃的以鍶-鈰-釔-鈣鈦礦多孔陶瓷(SCY)為固體電解質的電解池中,用覆蓋在固體電解質內外表面的多孔鈀多晶薄膜的催化,轉化為氨,轉化率達到78%;對比:幾近一個世紀的哈伯法合成氨工藝通常轉化率為10至15%!他們用在線氣相色譜檢測進出電解池的氣體,用HCl吸收氨引起的pH變化估算氨的產率,證實提高氮的分壓對提高轉化率無效;升高電流和溫度雖提高質子在SCY中的傳遞速度卻因SCY導電率受溫度限制,升溫反而加速氨的分解。 2、天然固氮 閃電能使空氣里的氮氣轉化為一氧化氮,一次閃電能生成80~1500kg的一氧化氮。這也是一種自然固氮。自然固氮遠遠滿足不了農業生產的需求。 豆科植物中寄生有根瘤菌,它含有氮酶,能使空氣里的氮氣轉化為氨,再進一步轉化為氮的化合物。固氮酶的作用可以簡述如下: 除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外,還有牧草和其他禾科作物根部的固氮螺旋桿菌、一些原核低等植物——固氮藍藻、自生固氮菌體內都含有固氮酶,這些酶有固氮作用。這一類屬自然固氮的生物固氮。
Ⅲ 用氨氣做噴泉實驗的失敗原因有哪些
1.裝置密封性不好,空氣進入瓶中。
2.氨氣不純;
3.在通入氨氣前,瓶中有水。
等等
Ⅳ 氨氣噴泉實驗膠頭滴管的作用 RT. 說具體點
擠入水 ,因為氨氣溶解度極高,瞬間溶在水裡,使瓶內壓強降低,形成噴泉
Ⅳ 氨氣的噴泉實驗目的是探究什麼
探究的是氨氣在水中的溶解性
因為其本質就是氨氣不斷地融入到了水當中去
Ⅵ 在氨氣噴泉實驗中,如果沒有膠頭滴管,怎麼才能引發噴泉呢
可以 燒瓶內氣體溫度降低 壓強減小
所以水就從導管進入燒瓶內了
Ⅶ 在氨氣噴泉實驗中,如果沒有膠頭滴管,怎麼才能引發噴泉呢
用熱水將抹布侵濕,蓋在燒瓶上面,時氨氣的溫度升高,體積膨脹,一部分氣專體從下面的導管屬中逸出被水吸收,從而使燒瓶中氨氣減少,再將抹布拿開,溫度降低時,氨氣體積收縮,就將少部分水倒吸上去,就相當於膠頭滴管一個作用了,這樣就引發噴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