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乒乓球橫拍正手拉球的動作要領是什麼
乒乓球橫拍正手拉球的動作要領如下:
(1) 站位:稍退台,兩腳開立略比肩寬,兩膝微屈,重心降低。
(2) 引拍:身體右轉,球拍引向身體右後方至腰高,重心至右腳。
(3) 擊球:在高點期,摩擦球的中上部,拍形稍前頃。
(4) 揮拍:向前、向上發力摩擦球,大臂帶動前臂快速收縮。
(5) 擊球後:球拍順勢揮至前額,然後迅速制動還原。
(1)橫拍正手拉球教學視頻擴展閱讀:
乒乓球橫拍打法:
1、直拍快攻打法,直拍快攻打法是我國傳統的打法,劉國梁他使用的就是直拍快攻打法。他的球拍是直板,正面正膠,反面反膠。打法是直板正膠快攻的傳統左推右攻,後期劉國梁也加入了一定的直拍橫打。在打法風格上,先快再凶,還要有變化。
2、直板反膠快攻結合弧圈,這個打法的代表人物是馬琳。他嚴格來說是直板反膠快攻結合弧圈加直拍橫打,但有段時間,馬琳也會運用我們傳統的直拍反面攻的技術。這個打法對於運動員要求發球搶攻能力強,對下旋球能起板突擊,正手連續進攻好,對反手位的球也有較好的實力。推擋能加力後側身進攻,反手反面能連續拉沖彈打。
3、橫板弧圈結合快攻,橫板弧圈結合快攻的打法是目前最主流的打法。也是現在馬龍、張繼科這些超一流運動員的打法。在早期,我們的橫拍打法學習自歐洲,孔令輝就是橫板弧圈結合快攻的代表。他最大的優點是沒有明顯的漏洞,相持能力很強。
隨後這種打法的代表人物是王勵勤,此時我們國家也提出了得正手得天下的思路,所以中國運動員的正手位能力,要突出很多。
2. 乒乓球橫板正手拉球,怎樣才能練好
1、用重心控制球
即打球主要是全身發力,不是單純靠手臂,利用腿,腰等身體部位的動作集中發力擊球,表現出來就是身體的重心控制有用身體重心拉球、打球並送出的感覺,有用自己身體重心壓住來球並送出的感覺。反沖時,也要用重心來控制球只有前臂和手腕動作,沒有用重心來調節弧線,經常壓不住球或回球質量不高。提前判斷來球的落點及旋轉,晚了就來不及做動作,被迫只用前臂和手腕擊球,另外動作不要大,因為如果來球旋轉稍強的話,落台後彈起來很快,不好找點。
2、用「迎」的手法把球拉得更爆
要讓弧圈球暴力,應盡量採用主動迎球的手法。要有這個「迎」的意識,即一身體要迎前,二步法要迎前,三手法也要迎前。向前的基礎力量的產生的問題, FORWARD,LOOP INTO THE BALL,就是要向前拉住球。這個力要靠向前的重心交換來完成。(右手為例)右實左虛的弓箭步一定要做得完全,即右腳踩實,右腳尖和球台底線平行,指向東。左腳稍前,腳尖著地,腳跟一定要提起來。上身要含胸收腹。以王勵勤、馬林榜樣,他們含胸收腹作得很充分,二人含胸含到上身基本都和檯面近乎平行。這樣的作得好處一是重心會自然地落到兩腿的前腳掌;二是這種機制使發力時必須向前,含著胸自然人就向前哈。像馬林、劉國政搶沖凶的時候差不多要趴在案子上就是突出的例子。向上不向前的情況也會自然地被避免。
3、「照著來球收小臂」
手臂不往回拿,而是盡量迎前往前掃,它自己不能往前了會自己回來,你不用操心,往回拿就沒勁了。
4、業余橫板橫板的反手沒有想像的那樣好
業余橫板的問題確實是集中在反手和中路。反手是橫板的特長,但很多業余的沒有開發好,結果成了弱點,以至於敵不過直板的推擋。還有,我覺得很多橫板戰位離台過近,影響了正、反手的轉換。其實也是由於站位遠了反手的問題。所以練好反手是打好橫板的關鍵,而肘的控制相當重要。得反手者得天下。橫板反手一定要敢於主動加力搶先加力。
5、為"身前擊球"而做引拍
身前擊球是指在身體的重心--肚臍前方擊球後。
6、練習基本功球時,一定要有節奏
對方過來的球,回擊時要以基本相同的速度回擊,雙方才能有節奏的練下去,而且不累,這樣才能提高手感。
7、身體重心一定要低
身體重心一定要低,這樣打球才穩。 反手位廁身時,身體更要低,才能打的准。但注意要活用,當中近台拉前沖時重心不要壓得太低,否則導致引拍太低,拉球壓不住弧線,易出界。
3. 乒乓球橫拍正手拉球時怎樣才能給球帶點撞擊
推薦你看蝴蝶廠得科教片,講得是孔令輝的打球動作,很標准很規范。版
正手拉球,首權先引拍不是手臂再引,是靠重心調整和腰部旋轉來引拍,並不是把拍子用胳膊拉到身後就力量大,這是錯的。動作和正常的正手攻差不多,就是重心壓的更低,腰部旋轉更大,肩膀要放鬆。發力時,由支撐腿開始發力,帶動腰,背、肩,臂,腕,指,傳遞到球上,手腕有一定的外展和內收的過程,背,肩要放鬆,這樣才能更好的傳遞由腿部和腰部的力量,像手臂之類的你可以看別人的,我就不說了。你說的撞擊,是由於身體的旋轉(腰腿的旋轉)產生的,不是由胳膊和手臂產生的,他們是傳遞向前,向上的力量的切記,切記。即,腿部蹬地產生向上的力量,腰部旋轉產生向前的力量,配合手腕的摩擦產生旋轉。多多體會,多看視頻。
4. 我是橫拍 喜歡反手搓球 正手拉球 拉球連貫性不怎麼好。只求能少拉幾次就把別人拉死 請高手推薦較便宜的配
首先要改變自己的來拿拍姿勢源,因為我以前也是比較喜歡反手拉球,反手拉的很不錯,但是一遇到正手拉球就不容易拉到,我就問我的朋友那是怎麼回事,他們看了我拿拍的姿勢以後就說你拿拍的姿勢就不對啊,你正手進攻的話就覺得別扭。。。我一聽覺得有道理就試圖改變自己的握拍姿勢,使其靈活自如,果真慢慢的我的水平就有所進步啦,所以我建議你改變哈你的握拍姿勢,使其正手與反手都能靈活的拉球@
5. 橫拍拉弧圈球的要領
弧圈的基本動作和正手攻球相似,主要要注意的是以下幾點:
一、引拍動作大
二、在接觸球的瞬間,手腕有上抬的動作以增加摩擦
三、擊打球的中上部,重視摩擦
四、在球的上升前期擊打球
6. 乒乓球 橫拍,初學者應該從哪裡開始學起,先練習什麼正手反手或者有什麼好的視頻推薦嗎
橫拍的握拍法比較適合你,握拍舒服
最基本的,正手攻球,反手快撥,這兩回個一定要答練好
但是由於直拍入門容易,提高難,
橫拍入門難,最開始的適應階段是最不容易的。業余的直拍高手很多,橫拍高手要是沒有專業背景的話,提高是很難的。
橫拍的
7. 乒乓球橫拍如何正手拉弧圈
乒乓球弧圈 建議先學習正手攻球 學習好發力順序 和步伐 否則是不好學弧圈 對你今後技版術發展空間嚴重影響權 我現在就會鞭打式弧圈 弧圈要爆 關鍵放鬆和腿部力量 希望採納和追問 攻球會了的話 弧圈球只需要一星期就好 形成動力定型 就穩定了
8. 乒乓球橫拍如何正手拉弧圈
一、站位 正手拉球前的基本戰位姿勢是左腳稍前,右腳稍後(以右手為例),一般情況下球拍置於腹前,重心在兩腳之間,稍向前傾以利於起動。收腹、含胸,膝關節略有彎曲,但不要蹲下去,以保持較高的重心。
二、重心移動 當來球接近球網時,伴隨著手臂的移動,開始進行重心移動。在重心移動時,腰部略有轉動,但不要轉動過大,身體有一定的傾斜,只要感到身體的重心在右腳上就可以了。在重心移到右腳後,右肩略有下沉。支撐腿略彎曲,但不能彎曲過大,以免造成重心過低發不上力。在這一環節上,業余選手容易犯的錯誤是過大的轉動髖部,使身體重心在垂直軸上運動過多,造成拉球時的力量分散,不能有效的發揮向前的力量。比較好的做法是,重心在垂直軸上略有移動的同時,在矢狀軸上要有一定的運動,使得重心有足夠向後運動的距離,這有利於在發力時向前移動。如果重心移動有投鐵餅的感覺那就錯了。在重心移動過程中,腰部和腹部要收住,保持一定的緊張狀態。重心在腳上的位置是全腳掌略靠前外側,這樣可充分發揮向左前上方蹬地的效果。
三、引拍 在重心移動的同時,球拍經腹前向右斜後下方移動。在這一動作中,任何多餘動作都是沒有用的。要在最短的時間內,經最經濟的路線把球拍放在合適的位置,並且要自然。正手拉球一般的引拍位置,是在身體右側腰部下方,大腿中段的後方一點。肩部要保持適當的緊張。不能把肩部完全打開,這樣會影響拉球時的動量轉遞。手臂放鬆,前臂和上臂不要在一條線上,也就是說手臂不能完全伸直,這樣容易造成僵硬。這時肘關節的夾角一般在150°-170°之間即可。 在引拍過程中,對於學習拉弧圈球的人來說,另一個致命的問題是向後拉肘,或向上抬肘,這樣極大地影響拉球發力。如果有這樣的毛病,必須堅決改掉。在整個引拍過程中,肘關節幾乎始終與手在一條直線上。如果在前後方向上超過手的位置,那說明引拍就有問題了,其前後順序是,前臂帶動肘關節移動,不能是肘關節拉著前臂做前後運動。上臂在引拍過程中,與身體的距離要自然打開,不要夾臂,大約有一拳的距離即可。
四、發力 總體上說,拉球的發力是一個動量傳遞的過程。其傳遞的基本原則是,由大肌肉群向小肌肉群傳遞,由身體的下方向上方傳遞,由身體的近端向遠端傳遞。在具體操作過程中,以右腳的外前側向前上方蹬地開始,重心逐漸向上抬,由小腿、大腿、髖關節、腰、肩、肘、手腕、手指,最後作用於球拍擊球的一瞬間。在這個過程中,髖關節要適當前頂,腰部和腹部收緊,控制住力量,使其集中。前臂和手腕在擊球的一瞬間要有內收動作,手指在擊球一瞬間抓緊球板。直板拉球時,要在抓緊球板的同時,注意中指頂板的動作,使力量集中作用到球板上。
五、板形與擊球部位 現代乒乓球的拉球更講究「打摩」結合,所以拉球的板形不必過於前傾,這樣容易造成摩擦過多,球的前進力不夠。常用的板形是在拉球的起始階段,板面保持與地面垂直即可。在擊球的一瞬間,伴隨著手腕內收,板面略有前傾,給球一定的摩擦。摩擦與撞擊同時進行。在拉加轉弧圈時,摩擦多一些;拉前沖弧圈,只要能保證有適當的弧線,使球過網上台,要增加撞擊的比重,使球產生足夠的向前沖力;當在第一點拉時,可增加摩擦的比重;反拉時摩擦要多一些,自己發力拉時,撞擊要多一些。在擊球部位上,拉下旋和一般旋轉的上旋球,接觸球的後中部向中上部摩擦;為了增加拉球的准確性,接觸點可稍向左側面一點,但千萬不要側面過多,形成拉側旋球的情況。 擊球點與擊球時間 過去我們常強調拉球的擊球點在腹前,現在看來,在實踐中還有些出入,做到這一點相當困難。現在的擊球點,一般在身體側面就比較合適,但不要超過身體後方的最遠點,稍前一點。從目前情況看,在這一點擊球,可能更容易發揮手臂揮動的加速度,因為此時力臂最長,容易發力。拉前沖弧圈球的擊球時間在下降初期,因為高點期很難把握,時間太短,並且借力也有一定的問題。拉加轉弧圈球的擊球時間在下降期。這時有較長的時間摩擦,製造弧線。再說說用力方向。總體上講,拉球的用力方向是向前上方發力。但只記住右後下向前上發力是不夠全面的。從生物力學拍攝的連續圖片的運作軌跡投影來看,拉球的手臂運動軌跡是向內傾斜的半弧線。實際上是由右後下方向左前上方用力的過程。這一點從實踐中優秀運動員肘部運動軌跡就可看出,它是一個由內向外再向內的小半圓形。所以在學習拉球時,切記肘部不要前後移動,影響日後提高階段的拉球質量。
六、隨勢揮拍與還原 。球離開拍後,手臂還要繼續揮動一段距離,我們把這一段叫做隨勢揮拍。其作用是緩解手臂發力運動的慣性作用,對增加球的力量沒有什麼太大作用,但也是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否則動作將不夠連貫和自然,影響協調性。有關還原的位置,要根據下一板球的擊球情況來選擇。如果採取單面連續拉,那麼還原時的重心就要偏向右側,以節省下一板進攻的時間;如果准備採用兩面進攻,重心則宜偏向中間,可隨時向兩邊移動。球拍置於開始時的位置——腹前。
9. 橫拍淺握正手怎麼拉弧圈球
弧圈球打法 由於中國乒乓球隊過於強大,日本乒乓球隊發明了弧圈球打法,即打出一定的弧線,是上旋又同時有別於傳統上旋。按擊球的方位來劃分,弧圈球可分為兩種:正手弧圈球,反手弧圈球。在正手弧圈球中又分為加轉弧圈,前沖弧圈,側旋弧圈,直板正膠弧圈(俗稱小上旋)和不轉弧圈(俗稱假弧圈)。 弧圈球特點 具有強烈的上旋,是一種攻擊力強、威力大的進攻技術。第一弧線運行較慢,第二弧線下墜快,球反彈沖力大,以弧圈球為核心技術形成了直拍、橫拍多種弧圈球打法,當今歐亞弧圈高手比比皆是,德國的波爾,希臘的格林卡,白俄羅斯的薩姆索諾夫,以及我國的王勵勤、馬琳、王皓、馬龍,韓國的柳承敏、吳尚銀等,都以拉弧圈球見長,成為世界乒壇超一流選手。 弧圈球的種類按擊球方法區分有:正手弧圈球、反手弧圈球、側身弧圈球;按旋轉特點區分有:加轉弧圈球、前沖弧圈球、側旋弧圈球以及不轉弧圈球(假弧圈)。 正手拉加轉弧圈球 1、特點:又稱「高吊弧圈球」。上旋強烈,第一弧線較高,運行速度較慢,第二弧線反彈下墜,向下滑落快,不易識別著台點及飛行軌跡,給對方掌握回球的節奏、時間、拍形增加困難,感到對不上點,使不上勁,能直接得分或為拉前沖弧圈製造機會,通常在接發球、對削、搓、擋、攻以及接出台的下旋球時運用。雙方對拉弧圈球時很精彩好看。 2、動作要領:兩腳分開,兩膝內收微曲,重心置前腳內側,左腳在前,略提腳後跟,身體略右轉,手腕外展,向後拉,拍形成橫立狀。引拍至右後方,當來球跳至高點期或下降前期時,觸球中上部或中部,腰髖帶動上臂、前臂由後向前揮動,擊球瞬間立即向前上方發力,右腳掌內側用力蹬地,梢伸膝,前臂要迅速旋內收縮,協同摩擦,重心由右腳轉向左腳。整個動作類似於擲鐵餅。 3、提示: ⑴初學者常易拉漏球,或球擦拍邊,找不準擊球點,要多做徒手練習,牢記動作要領,逐步體會手、腰髖、腿的配合和肌肉感覺,產生手感。 ⑵現在拉弧圈球,是先打後摩,又打又摩,以摩為主。因此,手臂不能伸得太直,引拍不要過低,拍形前傾角度不能過大,向上發力時也要向前發力,以免造成漏球、擊球時間遲、發力效果差等現象。 ⑶手腕要先向後伸,觸球一剎那,向前打擊球後向上摩擦,這樣爆發力大,還能起微調的作用。加強了手腕對拍形、弧線的控制,增強了摩擦力。 正手拉前沖弧圈球 1、特點:上旋強烈,第一飛行弧線低且長,球前進速度快,第二弧線下墜比加轉弧圈球更低而快,急劇前沖向下滑落,殺傷力大,是得分的剎手鐧。通常在對付削、搓、中等力量攻球、接發球及半高球時運用,對方弧圈相持時也用以對拉、對沖。 2、動作要領:基本姿勢同拉加轉弧圈球,但身體重心稍提高。引拍時球拍與球同高或稍許低於來球,上臂帶動前臂向右腰部側後展開,拍形前傾於高點期或上升後期,摩擦球的中上部,由右向左轉腰帶動上臂、前臂、手腕,由後向左前方發力,配合略向上摩擦,重心前移至左腳。 3、提示: ⑴正手反拉前沖弧圈球時,引拍後拉幅度要小,拍形稍前傾,於上升後期高點擊球,運用腰、髖、前臂發力稍多一些。對於初學者比較困難,先練好拉弧圈球的基本方法,根據來球性能變化,調整動作、拍形、擊球時間和觸球部位。 ⑵重視腰髖、重心的調節,要移動步法到位。 [編輯本段] 反手拉加轉弧圈球 1、特點:橫拍反手拉弧圈球和用直拍反手拉弧圈,是橫拍和直拍橫打選手獨特技術之一。同正手拉加轉弧圈球比較,弧線、反彈特點基本相同,但速度稍慢,力量、旋轉稍小。主要用於接下旋發球、發球搶拉、搓中轉拉以及對付一般的攻球和弧圈對拉等。 2、動作要領:站於球台偏左部位,距台約60厘米左右。兩腳基本平站,身體重心落雙腳,雙膝微屈,腹內收,腰、上身略向左轉,前臂置腹前自然彎曲。引拍至腹部左側下方,肘關節略向前,屈手腕,拍下垂,拍形稍前傾,重心略左腳,於球下降前期觸球中上部,觸球瞬間腳用力蹬地,伸膝、轉腹,腰髖帶動上、前臂向前上方發力,拍撞球後摩擦,重心略上提前移並轉至右腳。 3、提示: ⑴引拍時,球拍向後拉得不要太多,肘部離身體稍遠一些,有利於揮動前臂發力。 ⑵腰、髖帶動伸膝、轉腹,蹬地力量與重心轉化配合協調,使球拉得轉一點、穩一些。 ⑶直拍反拉注意三指上移近拍柄騰出較多拍面,手腕內屈後向前上方迅速轉動摩擦。 反手拉前沖弧圈球 1、特點:同正手拉前沖弧圈球。 2、動作要領:兩腳分開,右腳略前,重心置於左腳,上體略左轉,手臂自然彎曲,肘關節略近身,手腕內收,引拍時前臂外旋拉向左後方,拍形前傾,球彈氣於高點期或上升後期,觸球中上部,腰髖由左向右前上方轉動,上臂帶動前臂,以前臂為主加速向前略向上摩擦,鞭打式地擊球。拍撞球後,手腕向前加力摩擦,重心由左腳轉至右腳。 3、提示:參照正手拉前沖弧圈球。 [編輯本段] 正手側身拉弧圈球 1、特點:當球處於反手位、步法跟得上時,適宜運用側身正手拉弧圈球,以爭取主動和得分。直橫拍弧圈選手側身拉意識很強,都能較好地掌握與運用這一技術。 2、動作要領:同正手拉弧圈球,要注意正確選擇側身時機,步法移動迅速,側身到位,並調節引拍方向、出手角度和揮拍方向,避免盲目側身。
10. 問一下各位,我想看有關乒乓球教學的視頻,哪一個視頻比較好
以前中央五台播過的《打好乒乓球》是最好、最全面的。
在迅雷里可以找到。
http://search.xunlei.com/search.php?keyword=%E6%89%93%E5%A5%BD%E4%B9%92%E4%B9%93%E7%90%83
共集:
(第1集):
1、概述(回顧歷史)
2、直、橫拍握拍法與球感、球性的練習
3、乒乓小知識:球拍介紹、乒乓球介紹
------------------------------------------
(第2集):
1、球感練習——推、撥、攻
2、乒乓小知識:球台標准尺寸
3、基本步法——側跳步、並步跳、碎滑步、交叉步
4、乒乓小知識:擊球部位與拍面角度
5、正反手平擊發斜線球
------------------------------------------
(第3集):
1、正反手平擊發直線球
2、站位、原地步法和重心移動
3、近台正手位攻球
4、乒乓小知識:擊球時間
5、近台側身位攻球(正、反手攻斜、直線球)
------------------------------------------
(第4集):
1、多球練習正手攻球
2、乒乓小知識:站位
3、中台正手位攻球
4、乒乓小知識:擊球力量
5、中台正手側身位攻球
------------------------------------------
(第5集):
1、直板反手推擋
2、橫板反手快撥
3、直板反手加力推
4、直板反手減力擋
------------------------------------------
(第6集):
1、直板正手擋
2、乒乓小知識:旋轉
3、直板反手推下旋
4、乒乓小知識:側旋球
5、直板反手推擠(側切)
6、直板反手攻球
------------------------------------------
(第7集):
1、橫板反手攻球
2、直板橫打(拉)
3、乒乓小知識:轉與不轉的區別
4、直板正手下旋發球
5、橫板正手下旋發球
6、直板側身位下旋發球
------------------------------------------
(第8集):
1、橫板側身位下旋發球
2、直板正手位發不轉球
3、橫板正手位發不轉球
4、直板側身位發不轉球
5、橫板側身位發不轉球
------------------------------------------
(第9集):
1、基本步法——單步
2、直板反手慢搓斜線
3、橫板反手慢搓斜線
4、乒乓小知識:增強旋轉
5、直板反手慢搓直線
6、橫板反手慢搓直線
------------------------------------------
(第10集):
1、直板正手慢搓斜線
2、橫板正手慢搓斜線
3、直板正手慢搓直線
4、橫板正手慢搓直線
5、直板反手快搓斜線
6、橫板反手快搓斜線
------------------------------------------
(第11集):
1、直板反手快搓直線
2、橫板反手快搓直線
3、直板正手快搓斜線
4、橫板正手快搓斜線
5、直板正手快搓直線
6、橫板正手快搓直線
------------------------------------------
(第12集):
1、直板反手搓不轉球
2、橫板反手搓不轉球
3、橫板發長短球
4、直板反手快擺直線
5、橫板反手快擺直線
6、直板反手快擺中路
7、橫板反手快擺中路
------------------------------------------
(第13集):
1、直板反手快擺斜線
2、橫板反手快擺斜線
3、直板正手快擺直線
4、橫板正手快擺直線
5、直板正手快擺中路
6、橫板正手快擺中路
------------------------------------------
(第14集):
1、直板正手快擺斜線
2、橫板正手快擺斜線
3、直板反手搓側旋
4、直板正手搓撇
5、橫板正手搓撇
------------------------------------------
(第15集):
1、直板正手位拉球
2、橫板正手位拉球
3、直板正手側身拉球
4、橫板正手側身拉球
------------------------------------------
(第16集):
1、直板反手反面拉球(斜、直線)
2、直板正手位挑球
3、橫板正手位挑球(斜、直線)
4、直板側身位正手挑球
------------------------------------------
(第17集):
1、橫板側身位正手挑球
2、橫板反手挑球
3、直板正手位突擊下旋球
4、橫板正手位突擊下旋球
------------------------------------------
(第18集):
1、直板側身位突擊下旋球
2、橫板側身位突擊下旋球
3、直板正手扣殺
4、橫板正手扣殺
------------------------------------------
(第19集):
1、直板正手快帶弧圈球
2、橫板正手快帶弧圈球
3、直板反面反手快帶弧圈球
4、橫板反手快帶弧圈球
5、直板正手斜線奔球(急長球)
6、橫板正手斜線奔球
------------------------------------------
(第20集):
1、直板正手直線奔球
2、橫板正手直線奔球
3、直板反手斜線奔球
4、橫板反手斜線奔球
5、直板反手直線奔球
6、橫板反手直線奔球
------------------------------------------
(第21集):
1、直板正手位正手拉前沖弧圈球
2、橫板正手位正手拉前沖弧圈球
3、直板側身位正手拉前中弧圈球
4、橫板側身位正手拉前沖弧圈球
5、乒乓小知識:弧線介紹
6、橫板反手接前沖弧圈球
7、直板正手位正手拉加轉弧圈球
------------------------------------------
(第22集):
1、橫板正手位正手拉加轉弧圈球
2、直板側身位正手拉加轉弧圈球
3、橫板側身位正手位加轉弧圈球
4、橫板反手拉加轉弧圈球
5、直板正手拉側旋弧圈球
6、橫板正手拉側旋弧圈球
------------------------------------------
(第23集):
1、直(橫)板正手 不 圈球
2、直(橫)板正手攻打弧圈球
3、直(橫)板正手快帶弧圈球
4、直(橫)板正手反拉弧圈球
5、直板反手推 不 圈球
------------------------------------------
(第24集):
1、直(橫)板反手快帶弧圈球
2、直板反手推擠弧圈球
3、直(橫)板反手反面彈打弧圈球
4、直板反手反面反拉弧圈球
5、橫板反手削弧圈球
6、橫板反手長 旱 弧圈球
7、回接弧圈球練習
------------------------------------------
(第25集):
1、橫板正手近台削球
2、橫板反手近台削球
3、橫板正手削加轉球
4、橫板正手削不轉球
5、橫板反手削加轉球
6、橫板反手削不轉球
7、橫板正手遠台削球
8、橫板反手遠台削球
------------------------------------------
(第26集)
1、橫板正手削追身球
2、橫板反手削追身球
3、橫板正手削突擊球
4、橫板反手削突擊球
5、橫板正手削前沖弧圈球
6、橫板反手削前沖弧圈球
7、橫板正手削加轉弧圈球
8、橫板反手削加轉弧圈球
------------------------------------------
(第27集):
1、直板發左側下旋斜線球
2、橫板發左側下旋斜線球
3、直板發左側下旋直線球
------------------------------------------
(第28集):
1、橫板發左側下旋直線球
2、知識:左側下旋球觸拍的反彈方向
3、直(橫)板反手搓接左側下旋短球
4、直(橫)板反手擺接左側下旋短球
------------------------------------------
(第29集):
1、直(橫)板側身位正手搓接左側下旋短球
2、直(橫)板側身位正手擺接左側下旋短球
3、直(橫)板側身位正手挑接左側下旋短球
4、直板反手反面挑接左側下旋短球
5、橫板反手挑接左側下旋短球
------------------------------------------
(第30集):
1、直(橫)板反手搓接左側下旋長球
2、直(橫)板側身位正手拉接左側下旋長球
3、直板反手反面拉接左側下旋長球
4、橫板反手拉接左側下旋長球
5、橫板反手削接左側下旋長球
6、直板正手位正手搓接左側下旋短球
------------------------------------------
(第31集):
1、橫板正手位正手搓接左側下旋短球
2、直(橫)板側身位正手擺接左側下旋短球
3、直(橫)板正手位正手挑接左側下旋短球
4、直(橫)板正手位正手拉接左側下旋長球
5、直(橫)板正手位正手削接左側下旋長球
------------------------------------------
(第32集):
1、直(橫)板發左側上旋斜線球
2、直板發左側上旋直線球
------------------------------------------
(第33集):
1、橫板發左側上旋直線球
2、乒乓小知識::左側上旋球觸拍的反彈方向
3、接反手位左側上旋短球
4、接反手位左側上旋長球
------------------------------------------
(第34集):
1、接正手位左側上旋短球
2、接正手位左側上旋長球
3、直板反手發右側下旋斜線球
4、直板正手反面發右側下旋球
------------------------------------------
(第35集):
1、橫板反手發右側下旋斜線球
2、直(橫)板反手發右側下旋直線球
3、乒乓小知識:右側下旋球觸拍的反彈方向
4、接反手位右側下旋短球
------------------------------------------
(第36集):
1、接反手位右側下旋長球
2、接正手位右側下旋短球
3、接正手位右側下旋長球
4、直板反手發右側上旋斜線球
------------------------------------------
(第37集):
1、橫板反手發右側上旋斜線球
2、直(橫)板反手發右側上旋直線球
3、直板正手反面發右側上旋直線球
------------------------------------------
(第38集):
1、接反手位右側上旋短球
2、接反手位右側上旋長球
3、接正手位右側上旋短球
4、接正手位右側上旋長球
------------------------------------------
(第39集):
1、步法:並步
2、步法:跨步
3、步法:跳步
4、結合技術:前後結合
直(橫)板正手近台攻結合正手中台攻
- 直板側身近台攻結合側身中台攻
------------------------------------------
(第40集):
1、結合技術:前後結合
2、結合技術:直(橫)板反手搓結合正手搓
- 橫板側身近台攻結合側身中台攻
3、直(橫)板正手1/2台跑位
4、直(橫)板正手側身1/2台跑位
5、反手削結合正手削
6、直板反手搓結合正手拉
------------------------------------------
(第41集):
1、兩項技術結合:橫板反手搓結合正手拉
2、兩項技術結合:直(橫)板反手搓結合側身拉
3、兩項技術結合:直板左推右攻 反面拔正手攻
4、兩項技術結合:橫板反手拔正手攻
5、兩項技術結合:直(橫)板反手推側身攻 反面拔側身攻
6、兩項技術結合:發球結合攻球
------------------------------------------
(第42集):
1、兩項技術結合:發球結合攻球
-直(橫)板發平擊球結合正手攻
-直(橫)板發下旋球結合正手拉
-直(橫)板發下旋球結合側身拉
2、兩項技術結合:搓球結合削球
-正手搓結合反手削
------------------------------------------
(第43集):
1、兩項技術結合:搓球結合削球-正手搓結合正手削
2、兩項技術結合:正(反)手削突擊結合反手上短球
3、步法:交叉步
4、三項技術結合:推擋(反面拔)+側身攻+撲正手
5、三項技術結合:反手拔+側身攻+撲正手
------------------------------------------
(第44集):
1、三項技術結合:反手搓+側身拉+撲正手
2、三項技術結合:正手挑+反手攻+正手攻
3、三項技術結合:正手搓+側身拉+撲正手
4、三項技術結合:正手拉下旋+不定點練習
------------------------------------------
(第45集):
1、三項技術結合:正手搓+正手削+反手削
2、三項技術結合:反手搓+反手削+正手削
3、三項技術結合:正手搓+反手削+正手削
4、三項技術結合:反手搓+正手削+反手削
5、三項技術結合:正手削+反手削+反手上短球
6、三項技術結合:反手削+正手削+正手上短球
7、發球搶攻:發反手位短球後搶攻
8、發球搶攻:發反手位長球後搶攻
------------------------------------------
(第46集):
1、發球搶攻:發正手位短球後搶攻
2、發球搶攻:發正手位長球後搶攻
3、接發球後搶攻:接反手位短球後搶攻
4、接發球後搶攻:接反手位長球後搶攻
5、接發球後搶攻:接正手位短球後搶攻
------------------------------------------
(第47集):
1、接發球後搶攻:接正手位長球後搶攻
2、相持戰術:反手位壓反手攻正手
3、相持戰術:反手位壓反手攻中路
4、相持戰術:反手位壓正手攻反手
5、相持戰術:反手位壓正手攻中路
6、相持戰術:反手位壓中路攻正手
7、相持戰術:反手位壓中路攻反手
8、相持戰術:正手位壓反手攻正手
------------------------------------------
(第48集):
1、相持戰術:正手位壓反手攻中路
2、相持戰術:正手位壓正手攻反手
3、相持戰術:正手位壓正手攻中路
4、相持戰術:正手位壓中路攻正手
5、相持戰術:正手位壓中路攻反手
6、相持戰術:削反手變正手
7、相持戰術:削反手攻正手
8、相持戰術:削反手拉正手
9、相持戰術:削反手反手攻
10、相持戰術:正手削直線攻正手
11、相持戰術:正手削直線變正手
12、相持戰術:正手削直線拉正手
13、相持戰術:反手削直線變斜線
------------------------------------------
(第49集):
1、相持戰術:反手削直線攻反手
2、相持戰術:反手削直線拉反手
3、相持戰術:反手削直線反手攻反手
4、相持戰術:正手削斜線變直線
5、相持戰術:正手削斜線攻直線
6、相持戰術:正手削斜線拉直線
7、相持戰術:反手削斜線上短球反攻
8、相持戰術:正手削斜線上短球反攻
9、相持戰術:反手削直線上短球反共
10、相持戰術:正手削直線上短球反攻
11、小知識:膠皮
12、打法類型:直板正膠快攻
正手:快攻、快拉、扣殺、挑、搓、擺
反手:推擋、反面拉、反面攻、搓、擺
-------------------------------------------------------------------
(第50集):
1、打法類型:直板反膠快攻結合弧圈
正手:拉弧圈球、攻球、扣殺、快帶、挑、搓、擺
反手:推擋、反面拉、反面快帶、搓、擺
2、打法類型:橫板弧圈結合快攻
正手:拉弧圈、正手攻、快帶、
反拉弧圈、扣殺、挑、搓、擺
反手:快拔、拉弧圈、快帶、挑、搓、擺
3、打法類型:橫板快攻結合弧圈
正手:快攻、拉弧圈、快帶、扣殺、挑、搓、擺
反手:快拔、拉球、彈打、挑、搓、擺
4、打法類型:橫板削攻
正手:加轉削球、不轉削球、拉弧圈球、反拉弧圈球、
攻打下旋球、扣殺、挑、搓、擺
反手:加轉削球、不轉削球、攻球、快拔、搓、擺、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