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片段教學設計怎麼寫
語文教學設計可以分詳案和大綱,如果你只是為了讓自己記住教學內容,可以直接寫大綱。如果要上交你的講課內容,我認為還是要詳案。把你的教學環節寫的詳細些,包括你設計的導入語,你需要提出的問題(有時也可以寫出學生將要回答的內容),過程(寫出你每個段落的詳細講解過程,需要提出的問題),板書設計。
如果你要選擇一個段落來講的話,也是要寫出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的。一般來講,要講一個段落,也是本課的重點段落,你的教學設計也要圍繞本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來講解,抓住本課的重難點詳細講解,其他的段落略講。一般來說,講課也要遵循總分總,即使是講課文的一個段落,也要把課文其他的內容帶一帶。詳略得當。
2. 小學語文片段教學設計有哪些步驟
首先要吃透教材,把教材的編寫意圖弄明白,讀懂參考教學用書很重要.
其次要備學生、備課文、備自己,有教學思路
教案的格式:一教學內容分析;二教學目標(分為認知目標,技能目標,情感目標)三教學重點與難點;四學習者特徵分析;五教學策略與設計;六教學過程(重點);七教學評價設計;八課後反思及自我評價.
數學教學案例
圓錐的體積
一、教學目標:
1.讓學生自己推導出圓錐體體積的計算方法,並能熟練運用公式解決問題.
2.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空間觀念.
3、培養學生的探索、合作精神.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掌握圓錐體體積公式的推導.
三、教學過程 :
(一)創設情景.
師:怎樣計算圓柱的體積?(指名讓學生回答)
生:回答 (師總結)
師:圓錐有什麼特徵?(生回答)
師: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一些糧堆,沙堆.你們知道它們的體積怎樣求嗎?如果用貨車來運,需要用幾車?引出(圓錐的體積)
(二)學習探討
1、學習探究圓錐的體積
師:請同學們先想一想,我們是怎樣知道圓柱體積公式的:
( 把「圓柱」轉化「長方體」從而推導出圓柱的體積.)
師:今天我們也根據這種方法,來研究圓錐的體積.你們有信心自己去研究嗎?(學生興趣十足)
師:請同學們在小組中討論一下,你們小組帶來的試驗用品有什麼特點?
生:討論交流,並得出結論:一組圓錐和圓柱等底等高,一組圓錐和圓柱等底不等高,一組圓錐和圓柱不等底等高.
師:讓學生猜測它們之間的關系一樣(學生議論紛紛,各抒己見,互不相讓)
師:同學們,我們怎樣來知道自己的猜測的正確與否.(試驗)
2、學生分組做實驗,老師巡視.
學生試驗,小組交流.
各個小組的意見反饋.
師小結:我發現有的小組是用水來做的的試驗;有的是用沙來做的試驗.你們都能得出結論,等底等高的圓錐和圓柱的體積關系:V(圓錐)=1/3V(圓柱).而且我還發現一個小組的同學別具一格,用的是一個圓柱體形狀的橡皮泥,用小刀把它削成一個與它等底等高的圓錐,削掉的部分又作成了兩個與第一個圓錐大小一樣的圓錐,這樣就得到了三個大小一樣的圓錐,也得到了圓錐與圓柱的體積關系.提出表揚!
3、師生共同完成例題,師針對個別情況進行訓練.
(三)鞏固練習,加深認識.
1、選擇題.
一個圓錐體的體積是18立方米,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體積是( )
(1)54立方米 (2)6立方米 (3)9立方米
2、東東的家裡有一個圓柱形水桶,裝滿水是30千克,需要幾個和它等底等高的圓錐形的容器來裝?
3、書上的一些題目.
(四)總結:今天你有什麼收獲?
七、 反思:
本節課我注重了知識的遷移,因為舊知是新知的的基礎,任何知識都是建立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之上的.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的能力,讓學生動手動腦的同時,讓他們互相合作,共同交流,以便達到知識的共享.我讓學生通過猜測——驗證——得出結論.培養了學生的空間觀念,圖形的轉換,在練習題的的設計上,注重了對學生的圖形測量能力的培養.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創設情景中,我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探索精神,特別是對出現不一樣的探索方法,大力的表揚,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總之,這節課我在激發學生興趣的同時,讓學生經歷了知識的獲得過程,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培養了他們的思維,根據實際發展了學生的空間觀念.
3. 如何撰寫片段教學設計
寫教案的具體來內容包括以下十項:自
一.課題(說明本課名稱)
二.教學目的(或稱教學要求,或稱教學目標,說明本課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
三.課型(說明屬新授課,還是復習課)
四.課時(說明屬第幾課時)
五.教學重點(說明本課所必須解決的關鍵性問題)
六.教學難點(說明本課的學習時易產生困難和障礙的知識點)
七.教學過程(或稱課堂結構,說明教學進行的內容、方法步驟)
九.板書設計(說明上課時准備寫在黑板上的內容)
十.教具(或稱教具准備,說明輔助教學手段使用的工具)
在教案書寫過程中,教學過程是關鍵,它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一)導入新課
1.設計新穎活潑,精當概括。
3.提問那些學生,需用多少時間等。
(二)講授新課
1.針對不同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
(三)鞏固練習
1.練習設計精巧,有層次、有坡度、有密度。
(四)歸納小結
(五)作業安排
布置那些內容,要考慮知識拓展性、能力性。
4. 初中數學給了以教學片段怎樣進行教學設計
所謂片復段(片斷)教學,是制相對於一節完整的課堂教學而言。一般說來,截取某節課的某個局部的教學內容,讓教師進行教學,時間大致限定在十來分鍾。也就是說,片段教學只是教學實施過程中的一個斷面,執教者通過完成指定的教學任務,來表現自己的教學思想、教學能力和教學基本功。 片段教學與正常的課堂教學不同,前者是局部的、虛擬的,功用是教研或評價,聽課者是領導、同行或專家、評委;而後者是整體的、實際的,功用是「傳道、授業、解惑」,聽課者是學生。片段教學也不同於教學片段,前者是根據指定的「片段」進行教學,教學設計和實施過程都是獨立的;而後者只是課後從完整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截取某一部分記錄罷了。片段教學更不同於「說課」,前者是實施(或模擬)課堂教學,而後者只是談論課堂教學。片段教學具有很強的獨立性,但與說課聯系比較密切,不少的教研活動和教學水平的考核,往往先讓教師進行說課,然後再要求在說課基礎上進行片段教學,把教學設想及其理論依據跟教學實施有機地聯系起來,以克服教學理論脫離實際的弊端。
5. 教學片段設計包括哪些
完整的教學設計過程一般包括前期分析(學習需要分析、學習、內容、分析、學習者版分析和學習權環境分析)、確定目標、制訂策略、選擇媒體或資源、試行方案、評價和修改等過程。一般而言,教學設計人員都是由教師直接擔任的,但實際上,教學設計人員既可以是教師,也可以是專業的教學設計師。教師主要是思考如何確保他的每個學生能發揮其最大的能力,學到盡可能多的課程知識,而教學設計者則常常考慮如何確保提供給學習者的特定課程盡可能相似,盡管這些課程是在不同的時間,由不同的教師提供給不同地點的學習者的,他關注的更多的是教學的標准化問題。 對於教學設計者而言,他需要系統考慮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節,教學設計的幾個主要環節的任務包括:
學習需要分析:根據國家課程標准、社會等對學習者的要求,分析學習者的現有水平與所應當達到的目標水平之間的差距,從而為確定學習目標等提供依據。一般認為,這一環節是教學設計的首要的基本環節,並將影響後續各環節。
6. 如何設計小學語文片段
語文教學設計可以分詳案和大綱,如果你只是為了讓自己記住教學內容,可以直回接寫大綱。答如果要上交你的講課內容,我認為還是要詳案。把你的教學環節寫的詳細些,包括你設計的導入語,你需要提出的問題(有時也可以寫出學生將要回答的內容),過程(寫出你每個段落的詳細講解過程,需要提出的問題),板書設計。
7. 設計教學片段
看你選哪一個環節寫,如果是寫創設情境,就要先謝出你的情境內容,再寫你為什麼使用這個情境,即情境的作用,如果你寫的是新授,就先寫具體的過程,然後再寫你是怎樣突破教學重難點的。
8. 如何評析教學片段設計
教學片段是什麼
9. 如何寫一個教學段落的教學設計
網上復很多阿制,搜下就知道了,比如可以參考下這個http://xkwq.e21.cn/content.php?id=55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