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聽爺爺奶奶講故事
小時侯,常聽爺爺奶奶講那過去的故事:在我生長的雙河兩岸,祖祖輩輩們過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耕生活,家家戶戶會編制竹器。挑燈夜戰了七八個黃昏,爺爺和爸爸就夜半起身,各自挑上一擔竹籃和筲箕,徒步來到東洚和新安一帶沿村兜售。雙河竹器,緊密牢固,經久耐用,早有聲名在外,第二天,爺爺和爸爸總能在日落前賣完兩擔竹器,又披星戴月趕回家中。那時侯,交通靠的是一雙腳。當然,糶米擺渡,或到蘇州上海一帶去淘糞,交通工具就只能是搖擼的船隻了。
後來,爸爸到東門亭子橋上班,每天要穿過無錫城,來回上下班步行要花三四個小時,實在太費事。於是,打報告,走關系,才弄到一張供應券,花了爺爺多年的積蓄,爸爸才從供銷社把一輛28寸的長征牌自行車騎回了家。當時,我們生產隊共有三輛自行車,成了其他生產隊的一段佳話。
記得有一年我們去東洚親戚家吃上樑酒,年僅八歲的妹妹就優先坐在自行車前面的三角架上,我就只能坐在後面的書包架上。這次「長征」著實讓我們兄妹倆風光了一回,我至今還記得我們出村、進村時,村裡的小夥伴們投來羨慕的目光。我經常有事沒事的坐上爸爸的自行車出行,或在三角檔里學騎自行車,朗朗的笑聲穿梭在村子裡,編織著一個又一個美麗童年的成長故事。
我上初二那年,爸爸乘上火車,來到常州,幫我騎三個小時騎回了一輛金獅牌自行車,從此,我告別了步行時代。記得第一天騎上嶄新的自行車去上學,心情特別興奮,回家吃飯時騎得飛快。在會龍橋上為了避讓行人,慌忙中,自行車摔倒了,自行車的曲柄摔歪了,踩起來「晃晃」直響。回到家,爸爸一看,曲柄卡鏈條罩殼,已卡去一弧油漆。爸爸幫我校直了曲柄,還教育我騎車要穩,要注意路面情況,更不能飆車出風頭。看著鏈條罩殼上卡去的油漆,看著這輛嶄新的自行車,我深感痛惜。這次教訓深深地烙在了我心裡:人得意時不能太猖狂,否則要栽跟頭,留下難以泯滅的傷痕。
這輛金獅牌自行車一直騎到我參加工作,九五年,我買了一輛重慶雅馬哈摩托車,告別了騎單車的青澀歲月,加入了時人耀光的摩托一族。零三年,我又追風般的買上了汽車,進入了更為廣闊的汽車時代。
我時常感嘆自己生長在共和國的鮮明旗幟下,從過去的滄桑歲月到如今的時代風貌,從過去的物質貧乏到現在的應有盡有,使我產生了無比的自豪。我常常像爺爺和爸爸一樣言傳身教,給兒子講述他們的苦難歲月和我在共和國懷抱中所經歷的清苦卻又歡快的童年,讓兒子從小就樹立起這樣一個觀念:繁榮,只有祖國繁榮,才是人民大眾的希望所在。
現在,正值共和國建國六十周年,也是我們家庭和共和國一起成長的六十周年,尤其是改革開放三十年以來所發生的滄桑巨變,我想起了伴隨我成長的我家的交通工具的變化史——我和共和國共輝煌的小小印記,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真想高歌一曲來謳歌贊美我們偉大而自豪的共和國母親——我愛你,中國!
❷ 聽爺爺奶奶講解放故事
各區、市教體局,局屬各單位:
為紀念青島解放60周年,青島市教育局、青島日回報將聯合舉辦青島市中小答學生「聽爺爺奶奶講解放故事」徵文活動,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動時間
2009年4月15日——6月2日
二、徵文要求
「聽爺爺奶奶講解放故事」主題徵文可記錄青島解放前夕的艱難歷程,也可記錄青島解放時的欣喜。徵文題目自擬,字數限定在800字以內。文章要以小見大,有感而發,要求思想健康,結構合理,選材新穎,語言活潑。
三、投稿地址及郵箱
青島市太平路33號青島日報文教新聞中心,郵政編碼:266001,請在信封上註明「聽爺爺奶奶講解放故事」字樣;來稿也可通過電子郵件發送,地址為[email protected],來稿者請註明姓名及通訊地址、所在學校及班級、聯系電話和郵政編碼。
四、評選辦法
徵文結束後,市教育局、青島日報社將邀請資深作家、教育專家等組成評委會,評選出一、二、三等獎,並定期在青島日報二版刊發徵文優秀作品。徵文啟事刊發在4月14日《青島日報》第一版。
二○○九年四月十七日
❸ 爺爺奶奶給你講過什麼暖心的故事
隨著年齡越來越大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在發生變化,但是唯一不變的可能就是內家裡邊兒容的老人,我的爺爺奶奶給我講過我小時候剛出生那會白白胖胖的,然後還被很多人認為是一個小夥子,給我講那個時候我名字的由來我覺得這個故事讓我很懷念
❹ 爺爺奶奶如何寫教育故事分享
把自己所經歷的事情寫成故事。
❺ 聽爺爺奶奶講故事
聽爺爺奶奶講過去的故事關於解放,我不曾知道些什麼,然而更多的舊故事,也都是從老一輩的爺爺奶奶那裡所得知的。奶奶,也算得上是身邊最親的人了,雖然她現在已經離我們而去了,可是我記得她,那短短的頭發,慈祥的眼睛,和藹的微笑。爺爺,一副總是很庄嚴的模樣,總是給我一中害怕的感覺,就像是看到了爸爸。 小時候,聽到的最多的故事,就是爺爺奶奶給我講的解放戰爭時期的事兒,雖然這些故事我聽的耳朵都磨出了繭子,但給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使我最受啟發的,還是這些我都「聽煩了的故事」。 每當奶奶聽我向她念起祖國的發展她總會感慨,說起那一段驚心動魄的往事。 小荷作文網 www.zwn奶奶說:「解放前的國家特別落後,到處都窮,還總是受敵人欺負。在戰爭時期,人們一聽到敵機來了的時候,就都往防空洞里跑,嚇得在防空洞里躲半天都不敢出來,待到沒有了飛機聲,才敢出來。整天提心吊膽,就怕敵人來『找事兒』,弄得大家整天神經緊張。小鬼子還經常到處搶東西,那些看上去像有錢人家的就被搶了不止一次,有的還把人打死了,就這樣,大家出門都得小心翼翼。那日子簡直沒法過。」奶奶總是一邊嘆氣,一邊說。 而爺爺呢,則經常給我講解放軍。「敵人總來欺負我們,我們總不能挨著吧,所以,解放軍們出面了。這些解放軍可都是國家的棟梁,他們為了自己的子孫後代,在戰場上堅強、勇敢地與敵人殊死搏鬥。在炎熱的夏天,解放軍們要執行任務,趴在草垛里,草垛里有好多蟲子,解放軍們就要忍受著蚊蟲叮咬,一動不動的趴在裡面,生怕暴露;還有的解放軍,在戰場上,跟敵人打急眼了,打得腸子都打出來了,也顧不上,繼續打……那真是國家的好兒女,國家的驕傲啊!」每提到這,爺爺的臉上就會流露出笑容,但同時,也有一絲難過。我總會想:爺爺應該是在為那些既然方軍叔叔感到惋惜吧。
我不由得想到了今天的生活,一座座高樓大廈平地而起,走在路上的人個個都忙碌著,一些商業人士手提公文包,肩上還背著筆記本電腦。早晨到海邊逛逛,到處可見到來這里散步的老人和年輕人,也難怪奧運會上的中國健兒們的強健。2008年,中國經歷了種種挫折,一樣大家也都是興奮的,在經歷了地震等困難後,看得到中國人的堅強和友愛。奧運會
是我們承辦的啊!處處發揚著奧運精神,我也榮幸的去觀看了在青島舉行的奧帆賽,心中也默默地為運動員們加油!
然而,講的最多的,還是敵人投降,新中國成立的時候的事兒。「小鬼子投降後,大夥兒心裡都想,這苦日子可熬到頭了,那高興勁兒別提了!尤其是在新中國成立的時候,全國上下沒有一個人不開心、不高興,個個都比過年還開心,那種心情簡直無法形容……」他們總是這樣說,而且,每說到這里,必定會笑,甚至都能開心好一陣子。
如今生活在一步步像前邁動著,回憶著舊時代,享受著新解放。但是,我認為這一切都要歸功於那些解放軍,是他們為他們的子孫後代打拚出了一片天地,是他們讓我們過上了好日子,我們平常的點點滴滴都是他們留給我們的.他們是偉大的,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現在那麼好的生活。現在的生活好了,各方面條件也高了,孩子們只享受著生活,卻不知這一切來之不易,所以,作為新中國的希望的我們,更應該努力學習,獻上自己的微薄之力為祖國做貢獻,更好的把解放精神傳承下去。
舊時代,新解放!
❻ 兒時聽爺爺奶奶講過什麼有趣的故事嗎
他年輕的時候,跟好朋友一起創業,經過幾年的摸爬滾打,有所小成,搞了一個版礦產公司,當權時兩個人不分你我,有錢一起分,虧錢一起虧。有一天,兩個人喝酒,我爸喝得酩酊大醉,稀里糊塗簽了一些文件。第二天,他就宣布公司所有的財產都屬於他了,叫我爸走,我爸不清楚法律,看著白紙黑字,被兄弟擺道,氣不打一處來,鬧了一下,他惡人先告狀報警了,只能自認倒霉,重新開始。從那後他很少喝醉酒...我爺爺說的。
❼ 爺爺奶奶常常講哪些神話故事
嫦娥奔月:中國上古時代神話傳說故事,講述了嫦娥被逼無奈吃下了仙葯西王母賜給丈版夫後羿的兩粒不死之葯權後飛到了月宮的事情。
有關嫦娥的神話傳說,自東漢高誘註解《淮南子》才指出嫦娥是後羿之妻。後羿的妻子姮娥,演變為傳說中的嫦娥(一作常娥)。
❽ 聽爺爺奶奶講我家的故事
聽爺爺奶奶講我家的故事
放學了,我背著書包輕快地走出校門。學校門口,私家車又排起了長龍,不時的還有幾輛不聽話的電瓶車和自行車從人行道上飛過。還好,我家就在這條小馬路的對面,我小心翼翼地朝左右看看,見沒有過來的車輛,於是快步穿過馬路,就像爺爺牽著我的手······
上小學一年級時,我家就住在文海小學對面的金沙學府。爺爺每天早上送我上學、下午接我放學,風雨無阻。每每過馬路時爺爺總是一臉嚴肅的牽著我的小手,反復對我說:「寶寶,要記住,過馬路時要左右都看看,沒有汽車開過來,才能穿過去,知道嗎?」我的耳朵都聽起了繭,其實學校門口就有值班老師在馬路中間給我們「保駕護航」,可爺爺還是每天堅持接送我。
二年級時,我們搬進新家,新家到學校要過兩個紅綠燈,每天早上坐媽媽的汽車跟爺爺說再見時,爺爺總是板著臉對我說;「放學後在校門口等爺爺,別亂跑」。放學路上,我坐在爺爺的自行車後座,一感到爺爺踏車的頻率放慢下來時,就知道爺爺要開話了:「寶寶,紅燈停,綠燈行,記住哦!」盡管我的耳朵又起了一層繭,但是爺爺還是每天都要跟我說一遍。
後來公交車171開通了,在我執著的強求下,放學後我可以自己坐公交車回家了。我家小區門口的馬路好寬好寬,每天放學坐公交車到十二號路口站,我總能看到爺爺在那裡焦急地等著我。牽著爺爺的手,爺爺笑了,他拉著我過馬路,又開始重復一句話:「寶寶,紅燈停,綠燈行,我們這里偏,過馬路時還要再左右都看看,沒有汽車開過來,才能穿過去,知道嗎?」這句話一直伴我到小學畢業,我耳朵上的繭不知又長了多少層。
當爺爺知道我被采實錄取的消息時不知道有多高興,於是又嘮叨開了:「學校那麼遠,你媽一早送你上學不安全,我們得租個房子。」大熱的天,爺爺不知多少回跑到學校周圍。「和諧家園要過一條大馬路,一個人回家不安全;采荷小區要過秋濤路,那裡又施工一個人回家不安全……。」精挑細選,爺爺的汗水不知道流了多少,總於露出了笑臉,說:「采荷東區雖然舊點,可是離學校只有一條小馬路,我給你算過了,你從家出發到學校,不需要10分鍾,既方便又安全。」
我上了初中,搬進了新家,每天上學跟爺爺道別時,爺爺總是看著我囑咐我說:「寶寶,路上小心點。」一路上,我在心裡跟爺爺說:「爺爺,我知道了,紅燈停,綠燈行,過馬路時還要再左右都看看,沒有汽車開過來,才能穿過去,這幾句話您不知道說了多少遍了,孫女記著呢」。
❾ 你聽爺爺奶奶講過哪些老故事
我聽爺爺奶奶講過他們小時候的故事,沒有吃沒有喝,日子過得很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