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二胡中拋弓的要領是什麼…
1.拋弓時復的弓的路線:務必注制意拋弓不同於一般情況下的水平運弓,應該自始自終呈斜線。
2.拋弓所在的弓位:拋弓大都在左半弓或靠弓尖的部位,但有時速度較慢的拋弓,應放在中弓。
3.演奏拋弓應拆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是一個具有爆發力的稍長跳音,以拉弓或推弓開始;第二部分一般是兩個音(個別是3個音),其中前1個音應為擊弓,後面的音則應順著慣性拋出(跳出)。
4.初練拋弓,絕對不要模仿視頻中老師的那種速度,應該放慢速度,仔細體會操弓姿勢及技巧,待符合輕快均勻的跳音效果後,方能逐步加快。
② 怎樣拉二胡拋弓
1.手臂上下運動過大,反而使弓子在觸弦點處的跳動減小.甚至跳不起來。因此演奏拋弓時手臂一定要以旋轉運動為主.只有很小的一點上下運動,這樣弓子才能跳得起來。
2.動作配合不默契、即當弓子下落至琴筒時,右手食指和拇指沒有及時地相對放鬆; 中指和無名指不能同時向下有彈性地壓一下弓毛;弓子也沒有「拋」出去(動作與感覺有點 保兒時所玩的「打水漂」,即用一塊瓦片斜著扔向水面、使之在水面上連續地跳動好幾下才 沉下去),因而弓子也跳動不起來。因此,動作的默契配合,是演奏仔拋弓的首要條件。
3.演奏拋弓時右手指得太高,這不但使弓毛的觸弦點上移,還使弓子下落時與琴簡的擊點偏穆到了琴筒的後端(正確的擊點應在琴筒前端,盡量靠近琴弦的位置上)、這樣就會使拋弓缺乏彈性、發音含混不清。因此,在拋弓發音的瞬間,弓子仍需盡量保持「平」的狀態。
4.弓子起跳時蹭弦出雜音,這是因為弓子不能垂直起跳的緣故。正確的拋弓奏法要求弓子在兩弦之間垂直地上下運動,這樣就不會碰弦出雜音了。
5.演奏拋弓時弓桿打琴筒出雜音.解決的方法與擊弓相同
【要點】
演奏拋弓時為了提高弓子的彈性,右手需要格弓毛綳緊。拋弓的用弓部位要看樂曲的速度而定,速度越慢,用弓部位越靠近中弓;反之,用弓部位就靠近弓尖。總之要選擇適合樂曲速度的最佳彈跳點來演奏。拋弓在大多數的情況下部是拋兩個音,但偶然也有拋三個音的,還有拉推弓都拋音的拋弓,可奏出類似笛子三吐的效果。不論是一弓內地幾個音,其著力點都在第一個拋弓音上,其後發出的拋弓音,都是利用弓稈的自然彈性彈跳奏出來的,在力度上必然呈漸弱趨勢.
拋弓的手臂動作,應以旋轉運動為主,上下運動為輔。手臂過大的上下運動,反而會使弓子的跳動減小,給人以吃力不討好之感。在持弓方面,要注意不同的松緊變換、演副h6 和提弓時持弓稍緊,而下落撞擊琴筒後,拇指相食指應即刻相對放鬆,讓弓子得以自然跳動。
③ 哪裡能下載到二胡拋弓的視頻
視憑我這沒有.但可以告訴你些技巧~
我是學二胡的哈..
拋弓一定要把弓子撐住,要靈活,先練空弦的拋弓,再加左手~
這樣效果會好些~~
加油吧`我當時應該練的是<蘭花花>`有拋弓呵~
④ 請教一下二胡滿江紅中的幾個技巧。!!行家們幫幫忙啊。
快弓的練習都是需要先慢練,各個擊破,才可以連貫演奏的,不像有兩個原因,一是不夠熟練,二是基本功沒有練習到位,導致運弓上存在問題。建議找個老師指點一下。
飛弓,應該叫拋弓的。
演奏拋弓時為了提高弓子的彈性,右手需要格弓毛綳緊。拋弓的用弓部位要看樂曲的速
度而定,速度越慢,用弓部位越靠近中弓;反之,用弓部位就靠近弓尖.總之、要選擇適合
樂曲速度的最佳彈跳點來演奏。拋弓在大多數的情況下部是拋兩個音,但偶然也有拋三個音
的,還有拉推弓都拋音的拋弓,可奏出類似笛子三吐的效果。不論是一弓內地幾個音,其著
力點都在第一個拋弓音上,其後發出的拋弓音,都是利用弓稈的自然彈性彈跳奏出來的,在
力度上必然呈漸弱趨勢.
拋弓的手臂動作,應以旋轉運動為主,上下運動為輔。手臂過大的上下運動,反而會使
弓子的跳動減小,給人以吃力不討好之感。在持弓方面,要注意不同的松緊變換、演副h6
和提弓時持弓稍緊,而下落撞擊琴筒後,拇指相食指應即刻相對放鬆,讓弓子得以自然
地跳動。
演奏者在奏拋弓方面容易出現的偏差主要有以下幾點:
1.手臂上下運動過大,反而使弓子在觸弦點處的跳動減小.甚至跳不起來。因此演奏
拋弓時手臂一定要以旋轉運動為主.只有很小的一點上下運動,這樣弓子才能跳得起來。
2.動作配合不默契、即當弓子下落至琴筒時,右手食指和拇指沒有及時地相對放鬆;
中指和無名指不能同時向下有彈性地壓一下弓毛;弓子也沒有「拋」出去(動作與感覺有點
保兒時所玩的「打水漂」,即用一塊瓦片斜著扔向水面、使之在水面上連續地跳動好幾下才
沉下去),因而弓子也跳動不起來。因此,動作的默契配合,是演奏仔拋弓的首要條件。
3.演奏拋弓時右手指得太高,這不但使弓毛的觸弦點上移,還使弓子下落時與琴簡的
擊點偏穆到了琴筒的後端(正確的擊點應在琴筒前端,盡量靠近琴弦的位置上)、這樣就會使
拋弓缺乏彈性、發音含混不清。因此,在拋弓發音的瞬間,弓子仍需盡量保持「平」的狀態。
4.弓子起跳時蹭弦出雜音,這是因為弓子不能垂直起跳的緣故。正確的拋弓奏法要求
弓子在兩弦之間垂直地上下運動,這樣就不會碰弦出雜音了。
5.演奏拋弓時弓桿打琴筒出雜音.解決的方法與擊弓相同。
希望能幫上你忙,另外網上有很多二胡的教學視頻,可以搜索著看看。
加油~~
⑤ 初學二胡者該從哪個方面入門,謝謝!
初學者自學二胡應該先從基本指法技巧方面入手。
二胡的基本演奏方法大致分為左手技法和右手技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指法技巧和弓法技巧。二胡正確的演奏方法,通常要符合以下兩條原則,即:最大限度地符合人體生理運動的規律和盡可能地提高能量的轉換率(即以最小的能量消耗奏出最佳的效果)。現在我將二胡基本的演奏方法簡要地介紹如下:
一、坐姿:椅子的高度以兩腿放平,兩腳著地為標准。坐椅子的時候,只可坐椅面的三分之二,而不要坐滿椅面或後靠在椅背上;兩腿應與肩同寬;兩腳應平放於地面,左右腳前後相距半腳的距離,一般都以左腳在前,右腳在後。身軀要正直,一定要使上身保持自然、挺拔,肩、肘、胯、膝、踝等部位都要自然、松馳,不可養成駝背、斜肩、歪身、低頭等不良習慣。
二、持弓:右手放鬆、彎曲呈半握拳狀,將弓根部位放在食指第三關節處,食指自然彎曲輕扶於弓桿之上。拇指用指面按在弓桿上方靠近食指第三關節稍左的位置上。中指和無名指伸入弓桿與弓毛之間。演奏外弦時,由食指第三關節向上、拇指指面向下、中指第一關節稍後處向外這三個力點控制弓桿,使弓毛貼住外弦磨擦發聲。演奏內弦時,以食指第三關節向上、拇指指面向下作為支撐點來控制弓桿,中指和無名指的指面向內勾弓毛作為力點,使弓毛貼住內弦磨擦發聲。
三、持琴及按弦:二胡的琴筒應該放在左腿靠緊小腹的位置上,琴桿正直,略向前傾;左臂自然彎曲,肘部不要過分抬高;手腕微微突起,將琴桿置於虎口之中,手指自然彎曲呈半握拳狀,以指尖與指面交合處觸弦。在演奏上把位時,左手虎口要放在靠近千斤的位置上,食指根部最好要與千斤接觸,這對培養把位概念大有裨益。手指在按弦時,各關節要自然彎曲,任何一個手指關節反彎都是不允許的,但過分的正彎也不科學,手指的彎曲一定要以自然、松馳為原則。拇指在演奏中應放鬆持平或微微翹起,不可向下彎曲勾住琴桿。手指的起落動作,要以左手的掌指關節運動為主,以手掌的運動為輔。尤其是快速的按指動作,更需要依靠掌指關節動作的靈活與敏捷。手指的觸弦應該是富有彈性的「擊」弦,而不是僵硬的「按」弦。
四、長弓:拉弓時,右手腕要稍稍向外突起呈「外伸狀態」,以腕部為先動點向右拉出。要注意大臂不要過早地向外伸展,以致肘部過分抬高,造成「大臂架起」的不良傾向。另外,在拉弓時,右臂不可向右後方運動,使弓子拉成一個園弧狀。推弓時,要以大臂往回收作為先動點,帶動小臂向左推進。此時,手腕應呈「內屈狀態」。當大臂收完後,小臂繼續向左推;小臂收完後手還要將弓子推進幾公分,使手腕再次轉換成「中間狀態」,以便開始下一個拉弓動作。
五、換弦:換弦分慢速(包括中速)換弦和快速換弦,在快速換弦中又分為正向換弦和反向換弦,它們在動作上是有一定差別的。在慢速換弦時,一般來講要盡量以右手中指和無名指的動作為主,而以手臂的動作為輔。在換弦過程中,通常要求弓毛往弦上「靠」,而不是往弦上「撞」。此外,還要注意保持弓子運行速度的均衡,不可因換弦而突然改變弓速。快速換弦因為速度快,如果以中指和無名指的主動運動來換弦,手指就會因負擔過重而不能持久,也不易均勻。因此快速換弦的手指動作實際上都是由右手其它部位來帶動的。快速換弦分正向和反向兩種,先拉內弦,後推外弦稱為正向換弦。在正向快速換弦中,手指的動作是由腕部來帶動的。因此手腕的動作就要相對地主動而靈活。先拉外弦,後推內弦的快速換弦稱為反向換弦。在反向快速換弦中,換弓的動作是由臂部來帶動的。
六、分弓:分弓通常是指在中等速度下每弓演奏一個四分音符或一個八分音符的一種弓法,一般用中弓部位來演奏。因為一音一弓的演奏帶來了頻繁的換弓,所以換弓的技法在分弓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分弓的組合是千變萬化的,拉推弓的時值往往不同,運弓的長度也必然不同,但發音卻要求一致,這就需要調整弓與弦的「壓速比例」來做到這一點了。
七、連弓:用一弓演奏兩個或兩個以上音符的弓法稱為連弓,連弓的組合千變萬化,而且連弓中每一個音的時值也往往不同,加上強弱的變化等等,就使連弓的演奏變得非常復雜了。但有幾條原則是可以幫助我們演奏好連弓的:1、要合理地分配弓段。2、一弓內音符多、用弓較長的連弓在運弓上與長弓一樣,也受著弓子杠桿作用的制約,因此在演奏這種連弓時也要考慮到這個因素,以求得音質的平衡。3、運弓要柔軟、均勻,右手動作應具有一定的獨立性,不能受左手換指動作的牽制,尤其是不能用弓子在分配單位上打拍子。4、一般來說,連弓奏法在換弓時,要盡量地減少痕跡。
八、快弓:在演奏快弓時,手和肘要同時向對方的相反方向均勻地擺動,即:拉弓時手向右運動,肘部卻要向左運動;推弓時手向左運動,肘部卻要向右運動,它們運動的「軸心」是在小臂的中間部位。其手臂動作與「對著爐門扇扇子」的動作相似。如果將我們的右手變作一條魚的頭,肘部變作魚尾的話,那麼把快弓動作形容成「搖頭擺尾」是再恰當不過的了。在運動中,手腕只是起一個力量的調節作用,使快弓的動作不致於僵硬。因此,既不可緊張,也不能過於松馳。快弓的貼弦度比起長弓和分弓來要大得多,而且這個貼弦度是需要始終保持的,就是說在換弓時,弓毛也要緊貼琴弦,每一弓都要有「嘎」的一聲音頭,這樣的快弓才能具有顆粒性。
九、顫弓:顫弓在演奏方法上與快弓有本質上的相似之處,它也是將動作的「軸」放在小臂的中部,使肘和腕成為平衡的兩端;以大臂微微的緊張顫動,帶動肘部振抖,通過「軸」的作用,腕部及手指自然也就帶動弓子快速地左右平行運動了。演奏好顫弓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大臂要微微地緊張,以支撐住小臂;但一定要注意控制好大臂適當的緊張度,過於緊張會使發音僵硬,且不能持久;過於松垮又會使顫弓不易控制,發音模糊。小臂以下部位要相對放鬆,做到上緊(指大臂)下松(指小臂、腕部及手指)。
十、頓弓:演奏外弦頓弓時,右手如同擰螺絲刀的動作,輕微敏捷地向左(擰松螺絲的方向)轉一下,這樣拇指就會對弓桿施加一個力,同時中指也要向外頂一下弓桿,使弓毛貼住外弦,配合弓子短促的拉推運動,以發出聲音;當聲音發出的瞬間,弓子要立即停止運動,右手復原放鬆,使弓毛浮在弦上(不離開弦),聲音嘎然而止,由此完成一個外弦的頓弓動作。演奏內弦頓弓時,以右手中指和無名指向內有彈性地「勾」一下弓毛,使它貼住內弦,同時配合弓子短促的拉推運動,以發出聲音;在聲音發出的瞬間,弓子立即停住,中指和無名指放鬆,使弓毛浮在弦上,聲音嘎然而止,由此完成一個內弦的頓弓動作。在頓弓換弦時,弓子要始終保持平直運行,完全依靠手指敏捷的動作來改變弓毛的貼弦方向,而不應該用弓子前後晃動,或上下點弓頭的方法來幫助換弦。
十一、拋弓:拋弓在演奏方法上一般是由兩個部份組成的,它的第一部份是一個短促的跳音,以拉弓或推弓開始均可,聲音發出後手臂右旋,將弓子順勢提起;第二部份是當弓子下落至琴筒時,右手拇指與食指稍稍放鬆,中指和無名指乘勢向下壓一下弓毛,以阻止弓子上跳,同時配合與第一部份相反的弓向運動,這樣受阻的弓子就會在琴筒和弦的反彈作用下急速地跳動出聲,發出「得兒兒……」似的跳音。
十二、換把:從一個把位向另一個把位運動稱為換把。換把動作從低把位向高把位換把時,應以大臂為先動點向下運動;由高把位向低把位換把時,應以腕部為先動點向上運動,這與右手的運弓原理是一樣的。在中、慢速換把時,大臂或腕部要有先行動作,以保證換把的連貫性;在快速換把時,臂、腕、手應呈整體運動,動作要敏捷、果斷。
十三、揉弦:揉弦的種類很多,凡是利用琴弦長度或張力持續變化產生音波的方法都可以叫做揉弦,其中滾揉是最基本的揉弦技法,它是以手掌的上下擺動,帶動手指第一關節作屈伸運動,使指尖在音位上均勻地滾動,來改變弦長產生音波的一種揉弦方法。滾揉是由兩個動作過程來組成的,第一個過程是:手掌上提,使手指第一關節伸直,以指面觸弦,此時發出比音準基線略低的音;第二個過程是:手掌下擺,使手指第一關節彎曲,觸弦點滾至指尖部位,此時發出比音準基線略高的音。這兩個過程循環往復,手指就在音位上均勻地滾動,從而發出圍繞音準基線上下波動的揉弦音。在滾揉時,動作的主動點應該放在手背部位,手掌只可上下運動,而不可里外煽動。手腕是動作的一個「軸」,因此腕部千萬不可僵硬。
十四、滑音:常用的滑音有上滑音、下滑音、墊指滑音和回滑音。由較低的音滑向本音稱為上滑音,由較高的音滑向本音稱為下滑音,以三個手指聯合運動奏出的滑音叫做墊指滑音,從本音開始滑向較低的音再滑回本音的滑音稱為回滑音。在演奏時左手負責滑音的快慢,右手負責滑音的濃淡,要特別注意發音圓潤、分寸恰當。
十五、裝飾音:裝飾音的種類很多,常用的有各種倚音和擻音。寫在音符左上方的稱為前倚音,占本音音頭的時值;寫在右上方的稱為後倚音,占本音音尾的時值。有二個小音符的叫做雙倚音,有三個小音符的叫做三倚音,有三個以上小音符的叫做多倚音。演奏倚音一般要求演奏得輕巧而富有彈性。在動作上,左手手指要在掌指關節的運動下敏捷地抬指、擊弦,觸弦後迅速反彈離弦,切忌因手掌動作過大而使演奏顯得笨拙。擻音又稱單打音,它是打一下本音的上方音來裝飾音頭的,因此實際上也就是一個雙倚音。
十六、顫指音:顫指音是在演奏本音的同時,用手指連續快速地擊打本音上方的二度音或三度音,以發出類似打花舌的聲音,其實際效果為三十二分音符的本音與上方音的交替重復。顫指音在演奏技法上與按指一樣分抬指和擊弦兩個動作過程:按本音的手指保留在弦上,顫音的手指要自然彎曲,由左手掌指關節運動,使手指抬起,隨即富有彈性地擊弦;然後利用琴弦對手指的反彈力,使手指彈離琴弦,繼而再一次擊弦,如此快速往復,即是顫指音演奏的全過程。在演奏時,一定要以左手掌指關節的運動為主,讓手指在大腦的控制下有意識地「擊」弦,而不能是在手指緊張的狀態下失控地「哆嗦」。
十七、泛音:二胡的泛音分為自然泛音和人工泛音兩種。自然泛音即以千斤到琴碼為全弦長,取其幾分之一段所奏出的泛音,符號為「○」,寫在音符的上方。人工泛音是用一指實按某個音位,再以四指輕觸泛音點,即以一指所按音位到琴碼為全弦長,取其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段所奏出的泛音,符號為「◇」,也寫在音符的上方。在演奏泛音時,要做到「准、松、快」,即音位要准,貼弦要松,弓速要快。此外,在演奏高把位的泛音時,右手可將弓子壓低些,使弓毛的觸弦點盡可能地靠近琴碼,這樣也有利於泛音的發音。
十八、撥弦:二胡的撥弦奏法分左手勾弦、彈弦和右手的撥弦。左手以手指指面部位向里撥弦發聲稱為勾弦;左手用手指指甲部位向外撥弦稱為彈弦。最常用的是右手撥弦,通常以撥內弦居多,其方法是:弓子離手,將弓桿放於右腿之上,並使弓毛自然地靠著外弦,在千斤與琴碼下三分之一的位置上,用右手食指或中指的指面部位向左方撥動琴弦,同時還配以左手的按弦,以撥奏出曲調來。
以上簡要地介紹了二胡的一些基本演奏方法,隨著二胡技巧的飛速發展,新技巧不斷涌現。這是十八種基礎技法,是每一個二胡學習者都必須很好掌握的。另外建議多看一下網上的一些二胡教學視頻。
⑥ 二胡拋弓是向前推還是向後拉
找會拋弓的人面對面學,尤其是找專業老師。老師一般會演示幾遍,並告訴你回技術答要點。隨後你再練,老師如果看你沒掌握的話會握住你的右手帶你一起飛,讓你體驗。如果實在找不到老師再去網上找教學視頻吧。知乎上文字表述是很難表述清楚的。就是練,然後聽,再慢慢找感覺。
⑦ 二胡,拋弓和 跳弓是一個嗎,怎麼練
當然不是,拋弓是將琴弓拉動起來,然後用琴弓的自身的重力向下擊弓。
跳弓是在適當的角度和位置上,快速的拉動,使你的琴弓在兩跟琴弦中間彈跳起來。
⑧ 怎樣練習二胡拋弓
來練習二胡拋弓方法如自下:二胡拋弓實際上是一種短促的跳音,常用於表現活潑歡快的場景。拋弓符號類似於九字。
練習二胡拋弓的具體方法如下幾點:
1.拋弓時的弓的路線:務必注意拋弓不同於一般情況下的水平運弓,應該自始自終呈斜線。
2.拋弓所在的弓位:拋弓大都在左半弓或靠弓尖的部位,但有時速度較慢的拋弓,應放在中弓。
3.演奏拋弓應拆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是一個具有爆發力的稍長跳音,以拉弓或推弓開始;第二部分一般是兩個音(個別是3個音),其中前1個音應為擊弓,後面的音則應順著慣性拋出(跳出)。
4.初練拋弓,絕對不要模仿視頻中老師的那種速度,應該放慢速度,仔細體會操弓姿勢及技巧,待符合輕快均勻的跳音效果後,方能逐步加快。
⑨ 二胡快弓和拋弓技巧如何有效提高
練快弓的時候先用慢弓拉,按琴弦要准確不能,然後在逐漸加速。練拋弓的時候回應用力答按住弓不用太用力,再就是把弓抬高一點不用太高,把弓往內偏一點不要太偏要適度,練拋弓應放慢速度一弓一弓的練不用太急應逐漸加速。
⑩ 我想學習二胡,請問有什麼好方法么
二胡是件難學的樂器,要想熟練地駕馭它就更難了。由於二胡的結構特點和選材、製作的隨機性,使每一把二胡的音質和音色,都具有自己的個性特徵。要想熟練地駕馭自己的二胡,必須要經歷一個對二胡熟悉、、調整、控制的過程,以及通過訓練,全面掌握二胡的操作技術,具有演奏二胡能力的過程。下面,我們從二胡的調整、操作和表演等幾個方面,來討論提高自己演奏二胡的能力。
一、將二胡調整到最佳狀況
無論是專業的,或者是業余的二胡愛好者,都希望自己擁有一把得心應手的二胡。面對一把新買的二胡,首要的任務就是進行磨合。在磨合期,最關鍵的是蟒皮的磨合。因為新蒙的琴皮一般都比較硬、比較緊,需要通過不斷地拉琴,使其纖維組織適應各種作用力的傳導,引起琴皮的振動。無論是內弦、外弦、高音區、低音區、長弓、短弓、重弓、輕弓、慢弓、快弓、頓弓、顫弓等弓法和指法,都要練習。這樣琴皮才能適應各種力度的變化,使琴皮的振動頻率,在不同的音高點上、在不同的力度下,都能夠產生最佳的振動效果。當琴皮的彈性處於最好的狀況時,琴皮也就被完全『振』開了,琴的聲音就會越拉越好聽。如果琴皮較厚、蒙的又緊,還需要用力度較大的弓法來磨合。
在磨合期間,要注意對所有音高點都要照顧到。可以多拉一些音階模進練習曲,有助於各音區的磨合。由於二胡外弦的音色普遍優於內弦,內弦高把位的按弦、音準、運弓的力度控制等,都比外弦難度大。因此,應多注意內弦的訓練。我曾遇到過一把拉了30年的老二胡,外弦的音色很好,而內弦第二把位以上,噪音很大。一問琴主,他說基本上沒怎麼拉過內弦的高把位。這說明他的內弦沒有經過很好的磨合。內弦的磨合,除拉練習曲外,常拉一拉劉天華的《獨弦操》,會有很大幫助。一把新琴,琴皮與琴弦、琴碼、琴軸等部件,都是全新的組合。除了琴皮之外,其他部件也要通過磨合,使其達到最佳的適應狀態。琴軸的松緊度,通過轉動使其緊固,不跑弦;琴弦通過磨合,使其伸縮性達到穩定;琴碼得底面要通過處理,中間要比四周得弧度略高一點,使其與琴皮的接觸面,達到嚴絲合縫。
關於磨合的時間,與各人的基礎和功力有很大關系。在一般情況下,對於二胡高手,幾個月或半年就可以了;中級程度,需要一年左右;初級程度則需要更長的時間。這僅是一種估計。另外,磨合的周期還與琴皮的厚度、蒙皮的松緊度有關。
新琴磨合到什麼程度才算磨合好?這無法與新汽車跑固定的公里數指標相比較,只能靠定性的感覺來判斷。新琴的聲音發『生』,發硬,發澀,不柔和;發噪,不圓潤、不流暢。有的琴音量也不大,狼音也比較明顯。經過磨合以後,琴的音質和音色都會得到改善,聲音變得圓潤、流暢、柔和、通透、響亮,音量增大,穿透力增強,狼音也會減弱或減少。達到這樣的效果,磨合期就算結束。這是筆者個人的看法。
二、把二胡整合到最佳狀態
每把二胡都有它自己的特點和個性,就和人一樣,只有相似,沒有完全一樣的。因此,要對自己二胡的特性,進行全面了解和熟悉。在此基礎上,進行整合、調整,使其達到最佳狀態。我們可以把二胡的組成部件,看成是一種可以開發利用的資源。二胡的琴身、琴筒和琴皮,在出廠時就已經定型了,其材質和工藝決定了琴的品質和擋次,我們已無法改變。但對千斤、琴弦、琴碼、琴弓、濾音墊的配置,我們還是有機會、有可能去選擇、調整和改善,這就叫優化組合,或者叫資源的整合。如果方法得當,配置合理,調整得恰到好處,就能夠把琴的特點和優勢發揮到最好的水平。當然,這種整合、調整,只能是錦上添花,而不是脫胎換骨。前面已經講過,琴的品質在出廠時,就已經定型了。不可能指望換個好琴碼、好琴弦,就能把一支抵擋琴的音質、音色調整到高檔琴的水平。
千斤的位置:教材上說,用自己的肘部抵住琴筒,手臂與琴桿平行,以小指根部的高度確定千斤的位置。但每個人的手指長短不一,還要進行微調,手指長的上調,手指短,特別是小指比常人短的,應該將千斤下調,直到按弦音準合適為准。綁千斤的線材對音質多少有些影響。綿線柔和,尼龍線明亮,用金屬掛鉤,聲音清脆。可根據個人喜好選擇。
琴弦的選擇:不同牌子的琴弦,各有特點。例如,上海的敦煌弦,線徑較粗,手感比較硬,聲音明亮;廣州弦手感比較軟,音色柔和;北京星海弦軟硬適中;中藝科技的琴弦,音色經過處理,音色純正,手感也很好,內弦與外弦的音色差異較均衡。因此,它的價位也高。我認為,應根據自己琴的品質特點來選擇琴弦,哪種琴弦適合你的琴,就配哪種琴弦。琴皮鬆的,配硬些的弦,琴皮緊的,應配軟些的弦。琴弦的選擇,最好通過對比試驗來決定,可以買幾種不同牌子的琴弦來試用挑選。為了確定適合的琴弦,花點投資也是值得的。琴弦也有一個與琴皮、琴碼磨合、適應的過程,不要拉幾首曲子就換掉,要等弦的張力穩定以後再作決定。合適的琴弦,應該達到外弦、內弦音色差異不大,高低把位音量比較均衡,聲音圓潤優美,加濾音墊後各音區無噪音,琴弦的手感符合自己的要求。
琴碼的調配:小小的琴碼對音色有很大影響,這與它對琴弦振動頻率的傳導有關。不同的木質密度、頻率傳導系數,會對琴皮的振動產生一定的影響。另外琴碼的形狀、與琴皮的接觸面積大小,都有說道。琴的音色基本特徵,如渾厚的、明亮的、柔和的、硬朗的,已經取決於琴的品質,不可能徹底改變。你對音色的喜好,在買琴時就應該充分考慮,選擇琴碼只能是進一步發揮出這種特色,作局部的改善。彭曙光先生的琴碼堪稱精品,而且可以根據琴的狀況,選擇不同音色的材質與形狀。
琴弓的挑選:好琴弓的標准,在二胡選購知識中有詳細介紹。琴弓的輕重、弓毛的薄厚,以及琴弓的松緊調整,取決於各人的習慣,只要運弓順手就行。需要注意的是,應選擇摩擦力大的弓毛,好的馬尾能咬住弦,不打滑。高質量的松香能增加摩擦力。濾音墊配置: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音色效果。這里只強調一個原則:你喜歡什麼音色,就配什麼材質的濾音墊。做到與其他組件的特點相一致,與整體的組合相協調。
對二胡的整合與調整,其目的就是把你的琴的特色充分發揮出來,也就是把琴音調「通」了,就算是達到最佳狀態了。怎樣才算『通透』?我們可以用簡單的辦法來觀察。當你拉琴的時候,請人用手輕輕接觸琴頭彎處的白色骨頭平面,如果能有振動感,即表示琴音通了。振動感越強,琴音越通透。
三、熟練掌握二胡的操作技術
以上說的都是有關硬體方面的問題,現在談談軟體的作用。即使把琴調整到了最佳狀態,你的二胡能不能發出最美的聲音呢?不一定。還要看各人的功力和技藝水平。比如一匹良馬,能不能跑出最快的速度,要看馭手的駕馭能力。再好的琴,你駕馭不了,也難以發出優美的音色。二胡本身的品質是硬體,人的技藝是軟體。硬體與軟體的完美結合,才能奏出天籟之音。在琴已經確定的前提下,人的技藝水平就是決定性的因素。琴的磨合,要靠深厚的功力;琴的調整,要靠豐富的經驗;琴的駕馭,要靠精湛的技藝。這就是軟體的作用。
怎樣才能發揮出二胡最美的聲音呢?只能靠加強基本功的訓練,熟練掌握二胡的各種技法,扎扎實實地打好基本功的基礎。我們可以把二胡比作一台復雜的機器,首先要學會操作它。各種弓法、指法及特殊技法,都是一個獨立的操作技術。對每一項技術都要熟練掌握,才能把這台機器開動起來,運用自如。
右手技術。右手技術有兩個方面:一是運弓,二是弓法。練好這兩樣,二胡就會說話、會唱歌了。至於唱什麼調,唱多高。那是左手的事。運弓主要解決二胡嗓子的發音是不是圓潤、飽滿、清晰、明亮。弓法主要解決運弓的快慢、強弱、換弦的控制,以及頓弓、連頓弓、跳弓、拋弓、顫弓、抖弓、換弦等技法的運用。
左手技術。主要訓練四個手指按弦的靈活、快捷、富有彈性。在這個基礎上,還要掌握音準,學會揉弦、換把、顫指及各種滑音。對每一種指法都要反復練習,直到嫻熟。兩手配合技術。兩手配合的技術是在弓法、指法的訓練中結合進行,也要練習一些專門為兩手配合寫的練習曲。要把手指按弦離弦與換弓、換弦的兩個時間點對齊。這一點在換把、換弦和拉快弓時尤為重要。另外,在一些特殊奏法的技巧中,也要求兩手的默契配合。
掌握二胡操作的技術和技巧,是打好基本功基礎的重要階段,這個過程可能會很長。除了按正確的方法進行苦練,沒有捷徑可走。需要的是駕馭二胡的決心和勇氣,再加上耐心和毅力。二胡的基本功訓練,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即使掌握了各種弓法、指法的操作技術,還有速度和熟練的提高,技術難度的攻關問題。練習曲就如同各級的練習題,從初級到高級,不可能一蹴而蹴。在掌握了初級、中級的二胡技法之後,就可以按照獨奏曲的要求,將有關的操作技巧「組裝」起來,進行綜合運用了。
四、不斷提高二胡演奏的層次
掌握了二胡的操作技術,就可以逐步地駕馭二胡進行演奏了。駕馭二胡演奏的能力和水平,可以從二胡演奏的幾個層次上體現出來。筆者把二胡演奏的層次粗略的分為以下四種:
1、第一層――入門
這是習練二胡的初級階段。通過對二胡基礎知識的學習和基本功的訓練,能初步掌握二胡演奏的基本弓法、指法、換弦、換把、揉弦等技巧,能初步把握音準和節奏,可以流暢地演奏二胡考級第四級的練習曲和獨奏曲目。算是具備了二胡演奏的基本功力。筆者認為,在初級的演奏曲目中,《良宵》和《賽馬》是最理想、最全面的「組裝」各種操作技巧的獨奏曲。把這兩個曲子中的每一個小節,都能按照技術要求完美的表現出來,初級的標准就算真正達到了。
2、第二層――入味
在上一層的基礎上,加強中、高級的技巧訓練,能熟練掌握頓弓、拋弓、快弓、跳弓等難度較大的弓法,以及常用的特殊弓法;能熟練運用滾揉、壓揉、摳揉、滑揉等揉弦技法;並且對一些地方特點的表現技法運用自如;能夠把握音準,控制節奏;能奏出音質純凈、音色飽滿圓潤的樂音,聽起來很有二胡的韻味。這就具有了二胡的表現力。
3、第三層――入情
在有了扎實的基本功之後,還要提高藝術素質和修養,理解二胡曲目的內涵,進入到感情的層次。如果光有技巧,十級的曲子,從頭到尾能准確無誤的拉下來,但不會表達曲子的情感。就好像白開水,索然無味,還有炫耀技巧之嫌。只有進一步了解曲作的環境、背景,曲作者的意圖,能夠准確的表達出曲作者想要抒發的情感,這樣就具有了感染力。只有自己首先被樂曲的情感所打動,才能通過演奏流露出的感情,去感動聽眾。這就是專業演奏級的層次。
4、第四層――入境
這是二胡演奏的最高層次。不但要了解曲目所要表達的情感,而且在這個基礎上,還要對樂曲進行深層次的分析研究,進入樂曲的境界。運用自己的藝術修養、知識層面、閱歷、想像力、形象思維能力,融入自己的感悟,對樂曲進行第二次創作。達到人琴合一、情自心發、忘我無我的境界,使演奏具有震撼力,去打動觀眾的心,把觀眾也帶入到樂曲的境界中去。如果沒有嫻熟的技法、爐火純青的技藝、深厚的藝術造詣,神似的功力,是達不到這一層次的。這就是大師級的層次。達到這個層次,就可以說具有了超凡的駕馭二胡的能力,其二胡技藝已是出神入化,隨心所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