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視頻設計 > 夏日的雷雨教學反思

夏日的雷雨教學反思

發布時間:2021-01-02 15:58:22

『壹』 夏天的雷雨的特點

夏天的雷雨(雷陣雨)的特點是狂風大作,雷和雨交加在一起(轟隆隆轟隆隆、刺啦),表現為大規模的雲層運動。持續及強烈的雷雨,往往可達暴雨的程度。

夏天,太陽光直射使地面上的水蒸發的比冬、春、秋都快。貼近地面的空氣因溫度較高,能夠接納更多的水汽,一部分水汽就會凝結成小水滴,天空就會起雲。這就是積雨雲。

當積雨雲內的小水滴不斷碰撞合並成較大的小水滴時開始往下落,而從地面上升的熱空氣卻一個勁往上沖,兩者之間摩擦後就帶上了電荷。上升的氣流帶正電荷,下落的水滴帶負電荷。隨著時間的推移,積雨雲的頂部積累了大量的正電荷,底部則積聚許多負電荷;地面因受積雨雲底部負電荷的感應,也帶上了正電荷。

雲中水滴合並增大,直到上升熱氣流托不住了,就從雲中直掉下來。下層的熱氣流給雨一淋,驟然變冷,不再上沖,轉而向地面撲下來。此時,空中的電荷開始放電,並伴隨著轟隆隆的雷聲。

(1)夏日的雷雨教學反思擴展閱讀

夏天的其他氣象學名詞

冰雹,夏季或春夏之交最為常見。它是一些小如綠豆、黃豆,大似栗子、雞蛋的冰粒。

當地表的水被太陽曝曬汽化,然後上升到了空中,許許多多的水蒸氣在一起,凝聚成雲,此時相對濕度為100%,當遇到冷空氣則液化,以空氣中的塵埃為凝結核,形成雨滴(熱帶雨)或冰晶(中緯度雨),越來越大。

當氣溫降到一定程度時,空氣的水汽過飽和,於是就下雨了,要是遇到冷空氣而沒有凝結核,水蒸氣就凝結成冰或雪,就是下雪了,如果溫度急劇下降,就會結成較大的冰團,形成冰雹。

『貳』 讀完雷雨本文談談你對夏日雷雨的感受

下雨前天氣很悶熱,我期待下雨來降溫除塵;雷雨讓我害怕。但帶來了陣陣涼風;雨後空氣很清新;有時我還能看到美麗的彩虹。

『叄』 語文下冊書上的18課雷雨,換一個天氣,寫作文怎麼辦寫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目標:
1. 鞏固本課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新詞,默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結構。
2. 學會通過觀察比較,找出不同景物的特點 。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品味文中的意境。
(二)過程與方法:
1、 激發學生觀察興趣,培養學生認識自然的能力。
2、 通過看課件與學文的結合,激發學生觀察的興趣,培養觀察能力和想像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學會熱愛大自然、觀察大自然、保護大自然。
二、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聲音表現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後的不同景象。
三、教學難點理解課文所描寫的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後的自然景象特點。
四、教學准備:教學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 謎語激趣,導入新課。
師:孩子們,老師知道大家都是聰明的孩子。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猜謎游戲,看誰最聰明?可以嗎?
雨是夏季常見的一種自然現象,夏季我們都有可能遇到什麼雨呢?(生:暴雨、大雨、小雨、雷雨……)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18課《雷雨》。
二、鞏固字詞,默讀感知課文。
1、上節課,我們認識了本課的許多字詞朋友,你還認識他們嗎?[課件展示認一認。](自由讀、領讀、排火車讀……)
2、掃除了字詞障礙,我們讀起課文來就比較順暢了。【課件展示讀一讀及默讀要求。】
(1)請一名學生讀默讀要求。
(2)學生按要求默讀課文。
(3)交流:
這篇課文有幾個自然段呢?課文是按照什麼順序寫的?先寫什麼?接著寫什麼?最後寫什麼? (板書: 雷雨前 雷雨中 雷雨後)
3、同學們仔細看看,認真想想,哪些自然段是講雷雨前周圍的景色特點的?哪些自然段是講雷雨中所看到的景色?哪些自然段是講雷雨後周圍的景色變化的? (板書: 1—3 4—6 7—8 )
三、 細讀課文,品味文中意境。
(一)、學習雷雨前的部分(1—3自然段)
1、(課件展示文中兩幅插圖,比一比。)仔細觀察,兩幅圖有什麼不同?
2、雷雨前的景象是怎樣的呢?趕快到文中讀一讀吧!
3、學生朗讀。師:讀完這幾段後,你彷彿看見了什麼,聽見了什麼,感受到了什麼?(學生自由說。)
4、要想讀好這幾段,你有什麼好的建議嗎?(學生提建議。)
師:大家的建議都很好,老師想來試一下。(情景范讀。)
5、不同形式朗讀。
6、交流好詞好句。
(1) 學習「滿天的烏雲,黑沉沉地壓下來。」
(板書:悶熱)
(2)學習「一隻蜘蛛從網上垂下來,逃走了。」
7、小結:同學們,夏天的雷雨前,烏雲密布,又悶又熱,忽然間狂風大作,天氣的變化太快了,看著閃電越來越亮,聽著雷聲越來越響,讓我們感覺到一場大雨頃刻將至,讓我們一起再來邊讀邊想像雷雨前的景象吧!(齊讀)
(二)、 學習雷雨中部分(4――6自然段)
1、出示雷雨中片段,讀文思考:這場雨下得怎樣?(板書:大、急)。
2、從哪些詞語中看出來?(雨下起來了——雨越下越大——雨漸漸小了)學生用聲音體現出雷雨中的天氣變化。
(三)、 小組合作學習雷雨後部分(7――8自然段)
1、 雨停了,雨後又有怎樣美麗的景色呢?同學們自己去讀讀課文的7、8自然段,(課件出示小組合作要求。)
2、學生小組內讀文、交流:
3、(課件展示插圖二):如果你就是圖中的小朋友,你此時會有怎樣的感覺?(板書:清新 愉快)哪些詞或句子讓你覺得最美?
(四)、小結。
多麼優美的雷雨啊!作者運用簡煉的語言,形象地把一幅夏日雷雨圖描繪出來。雷雨是夏天常有的自然現象,作者為什麼能寫出這樣真實的文章來呢?(板書:仔細觀察)
四、朗讀全文,整體感悟。
1、分組朗讀自己喜歡的部分。
2、配樂朗讀全文。
五、課堂總結,
這篇課文你覺得怎麼樣?(生自由說。)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獲呢?
六、實踐應用:
同學們課下留心觀察天氣變化,然後寫一篇日記。
七、板書設計:
18、雷雨
雷雨前(1-3):悶熱
仔細觀察 雷雨中(4-6):大、急
雷雨後(7-8):清新、愉快
八、教學反思
葉聖陶先生說:「作者胸有臆,入境始覺親。」要想學生有文中所描繪的那種感知體驗,我們必須要創設一定意境和氛圍,才能讓學生有如同身臨其境的感受。在這節課里,我通過藉助多媒體課件,盡量做到先讓學生直觀感知後再理解其含義,讓學生如同跟作者所看到的景色一樣:炎熱的夏日,雷雨前滿天烏雲,一場雷雨,送來了一陣涼爽,呼吸著清新的空氣,欣賞著美麗的彩虹,耳邊傳來聲聲蛙鳴……感覺真實,不虛假,印象十分深刻。此外,我重視對重點詞語的理解,充分調動學生的動手、動口、動腦能力,提高學生品讀句子和詞語的能力,也提高學生的朗讀興趣和觀察能力。
「授之於魚,不如授之於漁。」教學中,我首先引領學生通過默讀整體感知課文,知道了課文的寫作順序及課文結構;然後重點引領學生學習雷雨前(1-3自然段)部分,通過自由讀、教師情境范讀、賽讀、齊讀等讀書方式,抓重點詞句分析感受,在讀中想像其意境。再讓學生模仿前一部分的方法學習雷雨中(4-6自然段)部分,通過自由讀、學生情境讀的方式感知想像,品詞學句讀文相結合。最後完全放手,利用前面的方法小組合作學習雷雨後(7-8自然段)部分,意在鍛煉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小組合作探究的能力。品味課文的同時,學習作者平時認真觀察大自然、走進大自然、熱愛大自然的精神。

『肆』 描寫夏天的雷雨,運用比喻,排比修辭各一次

夏天的雷抄雨,不如春天那般紛紛,秋天那樣蒙蒙,冬天那樣刺骨。夏天的雷雨,混雜著閃電,轟隆隆的,叫人怕,又叫人敬畏!夏天的雷雨,洗刷大地,雨後雖沒有春天的彩虹,卻迎來明媚的陽光,讓人不覺的感到生活這樣美好。夏天的雷雨不是美麗的姑娘,而是威武強壯的漢子,打著明雷,揮著閃電,向大地訴說著自己的志向!夏天的雷雨!這就是夏天的雷雨!

。。。原創啊啊啊!!給分~

『伍』 作文:夏日的雷雨 (開頭怎麼寫比較好呢)

雨有一種神奇:它能彌漫成一種情調,浸潤成一種氛圍,鐫刻成一種記憶,當然,有時回也能瓢答潑成一種災難。

生活的無奈,有時並不源於自我,別人無心的築就,那是一種陰差陽錯。生活本就是矛盾的,白天與黑夜間的距離,春夏秋冬之間的輪回,於是有了挑剔的喜愛,讓無奈加上了喜悅的等待。

『陸』 當心雷雨天教學反思生命生活安全

在本文中,有些句子用詞非常精煉。於是,我抓住重點詞句引導學生品詞析句專。如理解句子屬:「滿天的烏雲,黑沉沉地壓下來。」我出示圖片讓學生看(畫面上厚厚的黑雲籠罩著整個天空,天色十分昏暗),隨即引導學生:在這個句子里,你覺得哪個詞語用得好?為什麼?滿天的烏雲壓下來,給你一種怎樣的感覺?然後又引導學生把這種害怕的感覺方到句子里讀,充分感受雷雨前的緊張氣氛。再如理解句子: 「 一隻蜘蛛從網上垂下來,逃走了。 」 我先請學生欣賞課件,理解蜘蛛為什麼要垂下來。然後請學生來當當這只害怕的小蜘蛛,讀讀這句話,體會「雷雨前」小動物的不同反應,從而進一步理解雷雨真的要來了。……現在想想,學生那天的朗讀真的很精彩,他們對文本的理解也是精彩絕倫。
當然,這節課也有很多不足之處: 比如 對「雷雨中」這一環節處理過於簡單,如果能引導學生展開想像:「 透過茫茫的大雨,你彷彿看到了什麼?」這樣一來, 這一環節會變得更豐滿。 在教學 「雷雨前」時,只考慮到品詞析句,指導朗讀,引導感悟,忽略了教材的整體性,教材處理有點散。而且,雷雨前的景物變化是緊密聯系的,當時備課的時候,這一點考慮得不夠周全。

『柒』 給一篇描寫夏天雷雨的作文,要細致

雷雨

晌午,小縣城驕陽似火,被烤燙的路面升騰著熱氣流,街道上的行人在刺眼的陽光下走得汗流浹背,兩旁的樹木被熱浪熏得無精打采,枝葉低垂著。當人們從炎熱的煎熬里艱難地走到黃昏時,烏雲從天邊滾滾而來,氣勢洶洶,漸漸地遮蔽了整個天空。暮色陰沉了,小縣城看上去灰暗下來;而往日晴朗的這一時候卻還有殘陽的余暉籠罩大地。

人們在期盼著大暴雨快快降臨,讓滂沱大雨驅散連日來包裹在小縣城裡令人窒息的悶熱,沖出個干凈清涼的夏夜來。

從遠處天邊不斷傳來的滾滾雷鳴聲震響了小縣城的天空,漸近漸響的雷聲挾帶著陣陣清爽的涼風撲面而來。邊走邊望,小攤販們急著收拾攤位走人;新村樓院的陽台上,主人們邊探頭看天色,邊收起外掛晾曬的衣物……

時值下班高峰期,人們正加快了回家的步伐。人流、車流大多還擁聚於路面,四處逸散。街道兩旁的樹木在不停地搖曳著,綠的黃的樹葉零零散散,被風刮到路面上「沙沙」作響,散葉跟著人群跑,隨著車流飛,還有的飄上屋頂……一時間塵土飛揚。大車、小車、摩托車、電動車擁擠中爭分奪秒,疾速飛駛,直往前沖,沖,沖!當它們匯聚到一個狹窄無紅綠燈的十字路口時,象擰成了一團麻線似的,亂成一團,擋住了後面跟上的來車去路。傾刻間,喇叭聲、鈴聲齊鳴,摩托、電動、自行、三輪車見縫插針穿過……擁塞中,大車小車司機們彼此減速,相互讓道行駛……一陣喧囂過後,街道上車子一下子少了下來,行人越來越稀少,道路似乎變得寬敞了。

天上的閃電和雷聲大施淫威,一道、二道、三道閃電……接連而來,轟隆隆的雷聲持續在小縣城上空炸開了。西邊的天際灰濛蒙的一大片,越來越模糊,烏雲越壓越低;遠處吹來的風變得越來越冰冷,似有「黑雲壓城城欲催」之勢。

小縣城的路燈提前亮了。路上零星趕路的車在飛奔,一位騎摩托車的少婦背後載著一個小男孩,突然間兩道雷閃劃破天空,落下沉而重的巨響,驚悚中的小孩連忙把頭埋在大人的背後,雙手更抱緊了他母親的細腰;瞬間小孩的媽媽也慌亂了起來,雙手收緊時,突然剎了車。心悸之餘,少婦急忙扭頭回望坐在身後的孩子:「寶貝!不要怕,坐穩點!你再堅持一會兒,咱們很快就到家了。」小孩似乎仍然驚恐不已,搖晃著小腦袋說:「媽媽!我怕雷電,我怕雷電啊!」 ……「嘟,嘟!」摩托車順著我注視的方向急駛離去。而此刻,一位坐在三輪車上的白發老大伯卻張開滿口金牙大聲地叫喚著車夫趕路。車夫被催急了,立起身子使勁地踩起車蹬來,「當,當!」一連串清脆的鈴聲驟然響起,三輪車急速沖上一道斜坡後消失……

暴雨前夕,路面的冷清被呼嘯而過的警車與120的救護車急促的鳴聲所打破。走在街道兩旁商店走廊上的人,把目光集中到警車與救護車的背影上,有人說出了車禍!也有人說是出了案子警察「驚雷」出動,反正莫衷一是。從超市旁的一家服裝店裡步出一位纖纖細步的靚女,想探個究竟時,卻被驟然響起的雷聲震得掩耳縮回。呆在超市裡購物的人拉著長長的隊形,焦急地等待埋單,收銀員忙得不可開交。此時,幾家小吃店的生意倒挺紅火,里頭坐滿了人,路過一家小吃店時,店主還在從店外轉移剩餘的雜物,店裡的幾位食客面對即將到來的暴雨,很是焦急,大聲叫喚著店老闆快點兒上餐,他們顧不了面上的文雅,吃起東西來狼吞虎咽……

在「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氣氛里,我與行人一樣懼怕閃電雷鳴,匆匆趕回。在屋裡坐立不安,佇立於窗前,一驚一乍地等待雷電交加的暴雨傾盆而瀉……

不遠的天邊一片灰白,暴雨迫在眉睫。目光投向戶外參差不齊的建築群時,隱約望見對面的二層人家還在看電視,畫面正對著我。一隻黃色的小蜻蜓不知從何處飛來,張起雙翅一動不動地停駐在窗檯的小榕樹的枝葉下遮風蔽雨。這只可愛的小蜻蜓給我孤單無助的感覺,小生命也許被響雷嚇住了,迷濛中飛抵這兒,藉助人類「屋檐」的一隅,偎依在小榕樹下以躲避劫難。我不由自主地對小蜻蜓憐憫了起來……

在電閃雷鳴中,暴雨終於齊「唰唰」地鋪天蓋地而來,豎的、斜的密密麻麻的雨點順著風勢,打到地面、沖向窗檯,濺到了屋裡。我趕忙拉緊門窗,隔著一層玻璃看雨景:天空似乎還存留點亮色,建築群所透出的光線顯現著雨勢的兇猛。幾道如樹根般又象金蛇狂舞的閃電打來,即刻現出一團厚厚的雨簾,豆大般潔白而晶瑩的雨點,在瞬間被染成粉紅的色彩,閃閃發亮……

「唰唰」的雨聲響了一陣子後,前後左右的房頂淤滿了雨水,從屋檐四處溢出,擲地有聲,那「劈哩嘩啦」聲不絕於耳。猛然間,又有一道刺眼的閃電劃破夜空,閃光飛進屋裡,好象與我擦肩而過,隨即投下震耳欲聾的響聲,我下意識地後撤一步,停足間,便聽見附近露天泊車場傳來車子警報器的急叫聲;抬頭間,對面的電視畫面突然間消失了,——看來,這不尋常的驚雷夠嚇人的,這不!對面的主人還真擔心劈雷擊壞了電視機……

天完全黑了下來。天空的電閃與雷劈斷斷續續,撒出恐怖的氣息。屋裡突然斷了電,黑暗與恐懼同時襲來,使我心跳加劇。望著風雨飄渺中的小縣城,看著仍然在雷雨中苦苦掙扎、瑟縮的小蜻蜓,我又開始轉而期盼雷雨早點收場,讓千家萬戶恢復光明,讓小蜻蜓不再擔驚受怕……

雨漸小時,雷聲漸遠。雨停時,電來了。

拉開窗戶,一縷縷清風拂面而來,滋心潤肺。我欣賞起雨後的仙人掌和小榕樹來,它們象剛喝過甘露醇一樣,顯得精神抖擻;透過燈光只見滑溜溜的雨滴還停留在榕樹葉子上;而小蜻蜓卻不見了,想必它已快樂地歸宿自然了……

雨後,上街閑逛的、購物的人又多起來了,比往日還熱鬧……

『捌』 小班安全:《雷雨天要注意什麼》教學反思

1、聽打雷下雨的錄音,導入活動。
教師:請小朋友聽一聽,這是什麼聲音?小朋友遇見過打雷、閃電的天氣嗎?雷電大多在什麼時候出現?誰能學一學打雷的聲音?打雷危險嗎?為什麼?

2、出示教學掛圖,幫助幼兒了解在野外遇到打雷的自我保護方法。
(1)教師:大家在野外郊遊,忽然下了很大的雨,雷聲轟隆隆、轟隆隆的響個不停。打雷這么危險,他們怎麼辦呢?
(2)教師:我們一起來看看圖片上,他們怎麼保護自己的。
①.教師(指圖,進行更詳細的解釋):打雷的時候,要遠離大樹。因為野外很空曠,高高的大樹更容易遭到雷電的襲擊,站在樹下躲雨是非常不安全的,小朋友們千萬千萬不能站在大樹下躲雨。
②教師:當感覺到身體的汗毛和頭發都豎起來、皮膚麻麻的時候,雷電就很近了,這個時候千萬不能隨意跑動,要下蹲低頭,抱緊雙膝,盡量將身體和頭放的更低,像圖上的人的做法,這樣做可以保護自己。現在小朋友和老師一起來做一下這個動作。(引導幼兒正確做出雷電將要襲擊時的自我保護動作。)
③教師:郊外有很多高大的鐵架,上面有很多條電線。他們有時會被很大的雷電擊中,非常危險。在那附近的人,遇到這樣的情況,最好的保護方法就是像圖中的阿姨這樣,雙腿並攏,蹦跳著離開電線和高高的鐵架。我們一起來演示一下。(教師帶領幼兒做雙腿並攏蹦跳的動作。)
④教師: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在野外,遇到雷雨天,最好摘下身上的金屬物品,比如金屬手錶、項鏈、手鐲等,因為這些金屬物品容易導電,讓人們更容易遭受雷電的襲擊。還要注意,不能使用傘柄是金屬質地的雨傘哦,它也會導電,最好使用塑料質地的雨具。還要提醒身邊的大人,最好不要使用手機,要把手機關掉。
(3)教師:在野外時,如果碰到雷雨天氣,應該怎麼做才安全,大家都記住了嗎?請大家和老師做個游戲,教教老師,遇到不同的情況,老師應該怎麼做。
(4)教師表演自己在野外遊玩時,碰到了雷雨天氣。提出不同情況的問題,請幼兒說說相應的做法。比如,教師說:「下雨打雷了,快,找個地方躲躲雨。去大樹下行嗎?」幼兒對此作出判斷。

3、展示掛圖,簡要說明在室外碰到雷雨天氣的正確做法。
教師:在野外空曠的地方,碰到雷雨天氣時要注意安全,在室外碰到雷雨天氣時也要注意安全。要趕緊到房子里避雨,不能站在樹下。回到家以後,最好不要開電視,可以玩其他的玩具。

閱讀全文

與夏日的雷雨教學反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