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大班古詩山行公開課視頻
花信緊抄,二十四番愁。風雨五更頭襲。侵階苔蘚宜羅襪,逗衣梅潤試香篝。綠窗閑,人夢覺,鳥聲幽。按銀箏、學弄相思調。寫幽情、恨殺知音少。向何處,說風流。一絲楊柳千絲恨,三分春色二分休。落花中,流水裡,兩悠悠。
『貳』 古詩山行
山行 杜牡來
遠上寒山石徑源斜,白雲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注釋]:
徑:小路。
白雲深處:指深山。
坐:因為。
霜葉:經過霜寒的楓葉。
譯文:
沿著彎彎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雲深處,居然還有人家。停下車來,是因為喜愛這深秋的楓林晚景。楓葉秋霜染過,艷比二月春花。
全詩通過楓葉,寫出了晚秋的熱烈氣氛。
『叄』 古詩山行
《山行》
是詩人杜牧的一首描寫和贊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絕句。這首詩描繪的是版秋之色,展現出權一幅動人的山林秋色圖,山路、人家、白雲、紅葉,構成一幅和諧統一的畫面。在這首詩中,杜牧以情馭景,敏捷、准確地捕捉足以體現自然美的形象,並把自己的情感融匯其中,使情感美與自然美水乳交融,情景互為一體。
山行 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山行》
是唐代詩人項斯創作的一首七律。此詩寫山水,飽含田園風味,寫景如繪,清幽靜謐,同時充滿了勃勃生機。由於詩人觀察入微,體驗深刻,詩寫得清新,細膩,貼切,逼真。讀來如聞如見,引人入勝。
山行
青櫪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數家分。
山當日午回峰影,草帶泥痕過鹿群。
蒸茗氣從茅捨出,繰絲聲隔竹籬聞。
行逢賣葯歸來客,不惜相隨入島雲。
山行 - 葉茵詩作
青山不識我姓字,
我亦不識青山名。
飛來白鳥似相識,
對我對山三兩聲。
山行 - 清代文學家姚范詩作
百道飛泉噴雨珠,春風窈窕綠蘼蕪。
山田水滿秧針出,一路斜陽聽鷓鴣。
山行 - 姚鼐詩
山 行
布穀飛飛勸早耕,舂鋤撲撲趁春睛。
千層石樹遙行路,一帶山田放水聲。
『肆』 古詩山行全文
山行
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於二月花。
注釋:這是一首描寫深秋山中景色的詩,畫面鮮明優美:順著曲折的小路上得山來,在那白雲升起的地方,住有人家。停車留戀不行,是因為愛賞夕陽映照下的楓林,經霜後的楓葉紅得比二月的春花還鮮艷。
這首詩,看來是從長途旅行圖中截取的「山行」片斷。第三句的「晚」字透露出詩人已經趕了一天路,該找個「人家」休息了。如今正「遠上寒山」,在傾斜的石徑上行進。順著石徑向高處遠遠望去,忽見「白雲生處有人家」, 不僅風光很美,而且趕到那裡,就可以歇腳了。第二句將「停車」提前,產生 了引人入勝的效應。天色已「晚」,「人家」尚遠,為什麼突然「停車」?原 來他發現路邊有一片「楓林」,由於「愛」那片夕陽斜照下的「楓林」,因而 「停車」觀賞。「停車」突出「愛」字,「愛」字引出結句。
黃叔燦《唐詩箋注》雲:「『霜葉紅於二月花』真名句。」俞陛雲《詩境
淺說續編》雲:「詩人之詠及紅葉者多矣,如『林間暖酒燒紅葉』,『紅樹青
山好放船』等句,尤膾炙詩壇,播諸圖畫。惟杜牧詩專賞其色之艷,謂勝於春花。當風勁霜嚴之際,獨絢秋光,紅黃紺紫,諸色咸備,籠山絡野,春花無此大觀,宜司勛特賞於艷李穠桃外也。」不錯,籠山絡野的楓林紅葉的確美艷絕倫,但被 「悲秋意識」 牢籠的封建文人卻很難產生美感。用一個大書特書的「愛」字領起,滿心歡喜地贊美楓葉「紅於二月花」,不僅寫景如畫,而且表現了詩人豪爽樂觀的精神風貌。
「寒山」、「石徑」、「白雲」、「人家」、「霜葉」,由「上寒山」、
「停車」的主人公用驚喜的目光統攝起來,構成一幅秋山旅行圖。當然,說這 是「圖」, 並不確切, 因為「上寒山」、「白雲生」、「停車」都是動態「愛」更是活潑潑的心態,都畫不出來。
全詩的重點在第四句,前三句全是為突出第四句起烘托、鋪墊作用。第一 句用「寒」字,是為了喚起第四句「霜葉」;每二句寫「白雲」,是為了用色 彩的強烈對比反襯第四句的「霜葉」異常「紅」艷,給人以「紅於二月花」的感受。更有力的鋪墊還是由急於趕路而突然「停車」以及由此突出的那個「愛」字,前面已分析過了。還有「楓林晚」的那個「晚」字,意味著夕陽將落,火紅的光芒斜射過來,更使滿林楓葉紅得快要燃燒。構思新穎,布局精巧,於蕭瑟秋風中攝取絢麗秋色,與春光爭勝,令人賞心悅目,精神發越。兼之語言明暢,音韻和諧,宜其萬口傳誦,經久不衰。
『伍』 古詩《山行》評課發言稿
宋詞你都來改啊,還有仄聲韻呢。改不勝改了,也意義不大,不影響理解和誦讀版即可。因此,權過分強調所謂正確的古音有掉書袋的嫌疑。至於「深'還是」生「,存疑而不加以主觀強行定論是合適的,方便讀者自己判斷。高明的史書如果存疑會列出各家爭議,以待後效。
至於那個詩歌的邏輯,這是游記感懷啊,少年,又不是說理詩,不難懂吧,不需要糾結。著相了啊!
又至於山上小路上不上得去,他不是停車了嗎。。。兩個
『陸』 小學二年級語文古詩《山行》的學情分析怎麼寫
這個肯定要結合你班上學生的基礎來分析。
因為學生對古詩接觸不多,回在這方面的學習能力不是答很好,而且「欣賞意境」的訓練在許多老師的教學中也常常被疏忽。另外,有些字詞在詩中所代表的意思與如今常用的意思大不一樣,如「坐」、「遠上」「斜」、「生處」、「愛」等。如何行之有效地引導學生理解這些難懂字詞的意思,並通過詞義理解達到理解全句、全篇的意思,也是這首詩教學的重點。
『柒』 山行 古詩全文
山行 杜牧
遠上寒山來石徑自斜,
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於二月花。
一個「生」字,形象地表現了白雲升騰、繚繞和飄浮種種動態,也說明山很高。
因為這個「生」字代表白雲繚繞而生
如果事「深」的話那麼所表示的意思
白雲很深
所以說是「生」而不是「深」
『捌』 古詩《山行》
【生】蘊含的意思:
1、形象地表現了白雲升騰、繚繞和飄浮種種動態。
2、說明山勢高。
【晚內】蘊含多層容意思:
1、點明前兩句是白天所見,後兩句則是傍晚之景。
2、因為傍晚才有夕照,絢麗的晚霞和紅艷的楓葉互相輝映,楓林才格外美麗。
3、詩人流連忘返,到了傍晚,還捨不得登車離去,足見他對紅葉喜愛之極。
4、因為停車甚久,觀察入微,才能悟出 。
【紅於】「紅如」不過和春花一樣,無非是裝點自然美景而已;而「紅於」則是春花所不能比擬的,不僅僅是色彩更鮮艷,而且更能耐寒,經得起風霜考驗。
【題目】《山行》
【作者】唐代:杜牧
【全詩】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翻譯】
沿著彎彎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雲深處,居然還有人家。
停下車來,是因為喜愛這深秋楓林晚景。楓葉秋霜染過,艷比二月春花。
【賞析】
這是一首描寫和贊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絕句,不僅即興詠景,而且進而詠物言志,是詩人內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託,因而能給讀者啟迪和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