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樹葉的照片 怎樣寫一篇美術手工製作的教案
一、教案背景
(一)面向學生:四年級
(二)學生課前准備:
1、了解什麼是粘貼畫及製作粘貼畫的工具和材料。
2、准備好製作粘貼畫的工具和材料。
二、教學課題:
充分利用農村的豐富樹葉資源,向學生講解什麼是粘貼畫,了解粘貼畫有哪幾種,使學生掌握粘貼的製作方法,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創新意識和動手製作能力,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及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情懷,提高變廢為寶,保護環境意識。
三、學情分析:
我校四年級學生,他們好動、好奇,對手工有濃厚的興趣。本課的設計利於他們思維能力的發展。
四、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掌握樹葉貼畫的方法。能選擇不同形狀和顏色的樹葉,貼出自己喜愛的動物。
(2)能力目標:通過引導學生用樹葉拼貼動物畫,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高雅的審美情趣,學會創作生活、美化生活。
五、教學重點:
學習粘貼畫的方法與步驟,學會利用農村常見的現有材料,進行想像與創作。
六、教學難點:
在樹葉貼畫製作中,培養學生畫面的設計及創新能力。
七、教學准備:
1.同桌討論製作「葉畫」的設想,並准備材料工具(秋葉、雙面膠、水彩筆等)。學具:
(1)搜集並壓平大小不同,形態各異的樹葉數十張。
(2)16開色卡紙作底板、剪刀、膠水(雙面膠)。
八、教學過程:
1、談話引題:孩子們你們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嗎?(秋天)秋天到了,天氣漸漸變涼了,大樹媽媽抖抖身子,樹葉寶寶紛紛落下來,有的像蝴蝶,有的像蜻蜓,還有的像可愛的小精靈,他們非常漂亮,現在同學們學做樹葉寶寶,一起來跳個舞蹈《會跳舞的葉子》。
2、認識各種樹葉:
老師說:我的樹葉寶寶都到哪裡去了呢?我來找一找,(老師掀開已經准備好的樹葉)驚奇得說:「哇,這里還藏著好多樹葉呢!讓我們來看一看都是什麼樹葉。」老師一一出示幾種樹葉,讓同學們說出它的名字,並說出它像什麼?
3、出示範畫:老師帶來了好多樹葉粘貼畫,同學們看一下,他們像什麼:小貓釣魚、小帆船,狐狸偷雞,金魚戲水,農家小院。
4、怎麼粘貼畫呢?同學們說,老師來粘貼。
5、示範講解:教師拿出范圖------《兩條魚》,並提問:我們這里有小動物,同學們看是什麼呢?學生說,兩條金魚。然後,教師將一條金魚拆成幾片樹葉,引導學生發現金魚是由不同樹葉拼成的,從而導入新課,到了秋天,我們經常可以隨地撿到樹上落下的樹葉,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樹葉粘貼畫。
板書課題:樹葉粘貼畫-------《精彩的「樹葉」世界》,這樣導入,給學生一種自然、貼切的感覺。
6、講授新課:揭示講解樹葉粘貼畫的方法:
a、看------樹葉
教師出示各種形狀的樹葉,要求學生「看樹葉聯想動物」想想動物的哪些部位,如:熊貓的頭、公雞的尾巴孔雀的羽毛、老鼠的頭、長頸鹿的脖子等,這時教師引入第二步;
b、想------動物
教師拿出一組樹葉,要求學生看看、想想能擺出什麼動物,學生可能會回答,可以拼一隻孔雀,教師引導:剛才的樹葉可以拼做羽毛,尖葉子可做身子,在剪一片細長的葉子做脖子。
教師提示,當我們決定拼孔雀後,還想一想,拼一隻怎樣的姿態,在干什麼呢?導入下一步:
c、擺------姿態
根據尾巴的樣子可以想像出,這是一隻正在開屏的孔雀,這時,教師要求學生自己拼一幅孔雀圖。
接著,教師引導學生,樹葉不僅可以拼孔雀、金魚,還可以拼其它小動物。
教師出示多媒體課件,播放各種形態的動物,(樹葉粘貼畫),使學生拼、看、想,三者結合,培養學生的想像力。
d、貼------平整
指導學生貼畫,這是粘貼畫的最後一步。
學生開始貼畫,教師巡迴輔導。
7、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將各種樹葉分組發給學生,學生進行操作活動。教師巡迴指導:
(1)指導學生的粘貼方法,保持畫面整潔干凈。
(2)提醒學生團結協作,不要爭搶樹葉。
(3)幫助能力差的學生確定主題,完成任務。
(4)啟發能力強的學生補充內容,使畫面更加精彩。
8、展示作品:
(1)學生完成作品,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展示,個別學生對作品講解,說說作品的內容,其他學生指出它的優點與不足。
(2)教師啟發學生給以分類點評,對有創新的作品進行鼓勵。
(3)對有進步的學生進行鼓勵。
(4)對畫面整潔的學生進行鼓勵。
(5)學生在評價作品的過程中,增長知識,提高審美能力。
9、活動評價:
(1)教師對學生的合作情況進行評價,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2)教師對回答問題積極的學生進行鼓勵表揚。
10、板書設計
② 大家幫忙想想歐亨利的《最後一片葉子》教案怎麼寫得有新意呢
你是教什麼的啊?小學?中學?大學?
可以類比一下其他作家此類型的文章,或者讓大家改編文章的結局。
我是這個樣子,我想把結尾改了,不喜歡。
③ 中班語言講述活動《花瓣、樹葉、草片》教案哪裡有啊請大家幫幫忙吧!
語言活動: 葉子
一、活動目的:
1、感受詩歌的優美意境,體驗理解作品。專
2、能大膽、清屬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積極參與葉子的體驗活動。
二、活動准備:
葉子、蟲、蟬、風雲、棉被、小草的卡片若干、音樂磁帶一盒,各種樹葉,掛圖,圖譜。
三、活動過程:
1、隨《葉子》的音樂入室。
2、欣賞四季景色的掛圖並提問:你看到了什麼?不同季節的葉子有什麼不一樣?葉子象什麼?
3、教師完整朗誦,幼兒欣賞兒歌《葉子》。
4、出示圖譜,幫助幼兒理解兒歌內容。
(1)教師根據兒歌意思邊提問邊貼出相應的卡片,如:春天的葉子是什麼?誰在上面寫日記,用什麼寫?
(2)出示圖譜:春天--葉子--筆記本--毛毛蟲
(3)依同樣的方法提問並出示圖譜:夏天--葉子--歌譜--蟬兒 秋天--葉子--卡片--風哥哥、雲姐姐 冬天--葉子--棉被--小草
5、幼兒學習兒歌。
(1)整體朗誦與分組朗誦。
先讓幼兒邊看圖譜邊聽配樂朗誦,再區掉圖譜朗誦。
(2)以問答的形式練習,引導幼兒創編兒歌並配上喜歡的動作。為兒歌配曲。
幼兒依兒歌內容自由歌唱,最後隨樂曲《葉子》出室。
④ 小班語言 兩片樹葉 活動反思
活動目標:
1、引導抄幼兒根據兩片樹葉襲的外形以及散文的情節進行想像,發展幼兒的想像力。
2、激發幼兒對文學作品的興趣,提高幼兒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准備:
1、圖片三幅,圖一畫有兩片樹葉的樹苗若干棵;圖二表現兩片樹葉象眼睛的背景;圖三是表現兩片樹葉象耳朵的背景。
2、教師准備一些樹林中的動植物圖片。
活動過程:
1、出示圖一,激發幼兒想像。
出示圖一,問:圖畫上有什麼?(小樹苗)小樹苗有幾片樹葉?(兩片)請小朋友仔細看看,這兩片樹葉象什麼?(幼兒充分想像)老師這里有一篇散文,我們來聽聽散文里說這兩片樹葉象什麼,好嗎?
2、教師朗誦散文片斷,引發幼兒想像。
⑤ 學前班大班語言一片小紅葉教案怎樣寫
寫教案的具體來內容包括以下十自項:
一.課題(說明本課名稱)
二.教學目的(或稱教學要求,或稱教學目標,說明本課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
三.課型(說明屬新授課,還是復習課)
四.課時(說明屬第幾課時)
五.教學重點(說明本課所必須解決的關鍵性問題)
六.教學難點(說明本課的學習時易產生困難和障礙的知識點)
七.教學過程(或稱課堂結構,說明教學進行的內容、方法步驟)
九.板書設計(說明上課時准備寫在黑板上的內容)
十.教具(或稱教具准備,說明輔助教學手段使用的工具)
在教案書寫過程中,教學過程是關鍵,它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一)導入新課
1.設計新穎活潑,精當概括。
3.提問那些學生,需用多少時間等。
(二)講授新課
1.針對不同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
(三)鞏固練習
1.練習設計精巧,有層次、有坡度、有密度。
(四)歸納小結
(五)作業安排
布置那些內容,要考慮知識拓展性、能力性。
⑥ 幼兒園小班語言樹葉像蝴蝶(兒歌)教案
活動目標: 1.能愉快地學習詩歌《蝴蝶樹葉》,並樂意跟隨詩歌做動作。 2.能初步嘗試替換詩歌中的個別詞語,體驗創編詩歌的快樂。 活動准備: 幼兒到戶外撿過落葉 磁帶:「」活動過程: *欣賞戶外撿樹葉照片 ——共同回憶、討論撿落葉和落葉飄情景。 師:寶寶...們你們看這些是什麼啊?(照片)照片上有誰?在干什麼呢? ——出示樹葉 ——師:你們看我們撿的小樹葉也來啦? ——說說樹葉的顏色、形狀, *感受詩歌意境 ——師:每一片樹葉都是一首好聽的詩歌 ——幼兒完整欣賞詩歌 提問:你聽到了什麼?小樹葉像什麼?小樹葉為什麼會飛? ——跟著老師邊念詩歌邊做動作。 *嘗試仿編詩歌 ——編新的詩歌,集體朗誦 *游戲「大風和樹葉」——播放歌曲落葉 老師做大風&幼兒手拿樹葉扮小樹葉! 小樹葉隨風的方向做下蹲、搖晃……動作! 附兒歌:蝴蝶樹葉 秋風秋風吹吹,樹葉樹葉飛飛,好象一群蝴蝶,張開翅膀追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