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視頻設計 > 探索古遺跡教學反思

探索古遺跡教學反思

發布時間:2021-01-01 15:49:25

⑴ 刺客信條兄弟會探索遠古廢墟怎麼個過

- -這個是兄弟會吧 從有個像沙漏的那個門進去 往右走 就是沒有旗子的那個 然後會看見另一個沙漏(就這樣稱呼吧) 爬上去 看下周圍的牆 跳上去 就慢慢爬吧

⑵ 有一個關於探索古跡遺跡的游戲

探索遺跡,不斷有人來,是暗黑地牢吧

⑶ 重建古代遺跡有何好處

促進經濟的增長
會有很多的人去參觀
能讓人感受到中國悠久的歷史並且產生一種民族自豪感
能表現出中國古代的輝煌

⑷ 綜合探究八 過去是怎樣被記載下來的 教學反思

一、教學目標:

(一)基礎知識目標:

1、了解文獻資料、實物資料和口述資料的作用

2、了解第一手資料和第二手資料

(二)能力培養目標:

1、在教師的指導下,使學生能夠區分出哪些屬於文獻資料哪些屬於實物資料哪些屬於口述資料

2、在教師的幫助下,使學生領會第一手資料和第二手資料不同價值

3、在教師的幫助下,使學生掌握發現歷史認識社會的方法,學會利用各種資料辨別信息的價值.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1、通過學生了解歷史是怎樣被記載下來的,使學生明白歷史記載的困難和重要性,從而關注歷史,關注現實生活,珍惜現實生活.

2、通過秉筆直書的史官的介紹,培養學生誠信嚴謹求是的品質.

3、通過長城城磚上的刻痕和老鄉家發現的城磚和石碑,培養學生保護文物,保護歷史的意識.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文獻資料實物資料和口述資料,第一手資料和第二手資料

2、教學難點:如何運用實物資料和口述資料,第一手資料和第二手資料

三、教學方法和手段:

1、教學方法:教授法討論法探究法

2、教學手段:教師講授與學生討論和探究相結合

四、教具:Powerpoint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區域在不斷地變化,身邊的故事每天都在發生變化,人類社會也是在不斷發展變化之中,人類的過去就是人類的歷史,要想了解人類自己,首先要從了解人類的過去入手。

可見過去對我們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過去的事情是一去不復返的,那麼後人是怎樣探尋歷史發展的蹤跡的呢?過去是怎樣被記載下來的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共同探討這個問題。

(板書)第四課 過去是怎樣被記載下來的

(二)講授新課:

我們知道歷史是發生在過去的事情,過去的事情是不能重演的,既然如此,我們是怎樣了解過去、了解歷史的呢?(學生發言)

對,人們就是通過存留下來的或考古發掘出來的各種資料來努力重現歷史。這些資料是我們發現歷史、了解過去的重要依據。那麼,我們可以利用哪些資料來了解歷史呢?也就是說人類的過去是怎樣被記載下來的呢?

我們先來看一個故事——鴻門宴。(123頁)

請學生講鴻門宴的故事。

問:我們是怎樣了解鴻門宴的故事的呢?

答:通過司馬遷《史記》上的記載。

可見,歷史雖然不能重現,但是我們可以通過閱讀文獻資料了解過去發生的事情。

(板書)文獻資料

問:什麼叫文獻資料?

文獻是記錄知識的一切載體,文獻不但包括現代圖書館的全部館藏,也包括檔案館、博物館、聲像館、及情報中心所收藏的全部館藏。文獻資料是我們了解歷史的重要資料。

最早的文獻資料還不是書籍。

(出示甲骨文的資料圖片)

問:他們為什麼把字刻寫在龜甲、獸骨上?

答:甲骨文是商代的文字,是由一些被稱作「史」的官,將一些重要的事件的時間、結果等刻寫在龜甲、獸骨上,並加以保存,這就是中國相當古老的文獻記載。這些記載使後人能夠了解到商代的社會生活。

除了甲骨文之外,考古學家還陸續發現了戰國、秦朝、漢朝和三國時期的大量竹木簡。這些竹木簡上的文字,使人們對當時的歷史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認識。

可見,這些寫在竹簡上的文字也屬於文獻資料。

(出示居延漢簡圖片)

隨著歷史的發展,文字在不斷的變化,書寫材料也不斷的發生變化,書寫材料由龜甲獸骨變為竹簡、木牘,進而,進步到紙張。人們將文字書寫在某種材料上,製成書。因此書籍就成為人們了解過去的重要資料。

當時的歷史是由什麼人來記載的呢?

過去,歷史是由史官和少數文人學者撰寫的。

(請學生讀第124頁閱讀卡:秉筆直書的史官)

問:這段材料說明了什麼?

答:說明了我國古代歷史的主要記述者是史官,史官的基本素養有德、才、學、識等,其中最重要的方面就是秉筆直書的史德。正因為有很多這樣的史官,才能使人們看到相對客觀的文字資料,我們才有可能通過文獻去研究久遠的過去。

隨著科技的進步,書籍也在不斷變化之中,現在出現了不用紙張的電子書籍。而且,撰寫歷史的人也不僅僅局限在史官或者文人身上,普通人也可以書寫歷史。

比如說寫自傳,實際上就是寫個人的歷史;有些人對自己的家庭、家族感興趣,就可以撰寫家庭史、家族史。如果我們想了解身邊生活的來龍去脈,就可以去調查研究,撰寫我們學校的歷史,社區的歷史,村落的歷史,甚至每一件生活用具的歷史。

史官的記載和普通人的記載有什麼不同呢?史官主要記載的是重大的政治、經濟、軍事事件等,但是對於民間的歷史、對於老百姓的生活卻不關注,那麼如何了解當時人們的生活狀況呢?

(出示《漢代舞女畫像磚》)

問:通過畫像磚,你能了解漢代的哪些情況?

學生回答:了解漢代的舞蹈服飾和社會生活等。

所以,文獻資料的范圍還是很廣泛的,除了書籍之外,還包括檔案、日記、報刊、圖片等其它文字和音像資料。

文字產生之後的歷史我們可以通過文獻資料來了解,那麼文字產生之前的歷史我們如何認識呢?

對於沒有書籍和文字傳世的遠古時代,文物可以幫助我們去了解它。

(板書)實物資料

問:文物指的是什麼?

文物指的是在人類的發展過程中,人類創造的或與人類活動有關的具有重要價值的文化遺存的總稱。比如說遺物、遺跡等。

文物是怎樣幫助我們了解過去的呢?

(出示山頂洞人的骨針、裝飾品和頭蓋骨資料)

學生討論:從這些文物中你能了解到什麼?

回答:(教師一步步引導學生得出答案)

(骨針)當時人的磨製技術、鑽孔技術、縫制衣服、生活水平的提高、當時人的文明程度等。

(裝飾品)當時人的鑽孔技術已經很發達、通過獸牙、貝殼、海蚶殼可以了解當時人的飲食情況、通過裝飾品的作用可以了解當時人已經懂得了美。

學生分析後教師引出骨針和裝飾品的主人。(出示山頂洞人頭蓋骨及其復原像)

(出示司母戊鼎的圖片)

問:從中你能看出什麼?

回答:商朝的青銅器製造水平、商朝的祭祀情況、商朝的青銅藝術。

答:文物不但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文字產生以前的歷史,還能幫助我們破譯古老的文字,再現歷史。

(學生閱讀125頁閱讀卡:「碑文的破譯揭開古埃及神秘的面紗」)

讓學生找到關鍵詞並分析。

可見,文物對於我們了解歷史、認識歷史是十分重要的,但要發現古老的文物,還需要考古學家的幫助。

(125頁圖5-62考古學家在進行野外發掘)

考古學家不但要長年對歷史遺跡進行地下發掘,有時還要進行水下考古,尋找古代的沉船或沉在水下的遺跡。就是由於他們辛勤的勞動,才換來人們對歷史的更加全面的認識。

文物是不是都十分古老的呢?不一定,比如說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和今天的微機、筆記本電腦比起來就稱得上文物了。

討論:文物的作用是什麼?

第一,文物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文字產生以前的歷史;

第二,文物可以彌補文獻記載的不足,糾正文獻記載的錯誤;

第三,文物可以幫助我們破譯古老的文字,再現歷史。

⑸ 古遺跡的毀壞帶給我們的是什麼

其實不該說是帶給我們什麼,而是沒帶給我們什麼.古遺址作為我們國家考證、追溯歷史的一個主要因素,如果遭到破壞,我們就有可能無法還原當年歷史的真實狀況,很多事情有可能會成為迷,對歷史的認知不夠准確.
古遺跡本來就是古代的建築之類的東西,它的存在只是一個歷史的見證,便於我們更多的去了解歷史,更多的去了解過去,或者說了解具體某個地區或某段時間所發生的歷史事件,從而能從中反思,吸取教訓,能更好的去面對未來。
那麼古遺跡的毀壞,如果是人為的毀壞,我想這無疑是對歷史研究的一大損失(例如秦朝的阿房宮,現在就沒人知道它的具體位置,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奢侈和豪華),所以每個國家都會有相應的法律法規去保護這些文物古跡。
如果是自然毀壞(如:汶川大地震,把古代的建築毀壞了,我想這是誰都不想看到,但卻無法避免的問題),我們可以通過電腦的建模,人為進行修復或重建。
但也有的說,只有去掉歷史的束縛,我們才能更好的去創新,去面對未來。我想著要辯證的去看。我們更多的是要去掉歷史的糟粕,吸取優秀的經驗和教訓。沒有破哪有立呢?
我想對於古遺跡,我們更多是帶著崇敬和緬懷的心情去面對,對於古遺跡的毀壞,我想我會惋惜,同時去想著更好的去生活每一天。

⑹ 看到古遺跡的毀壞你有什麼感觸古遺跡的毀壞帶給我們的是什麼

是人為毀壞還是自然毀壞呢?你的題目太大了點吧。

古遺跡本來就是古代的建築之類的東西,專它的存在只是屬一個歷史的見證,便於我們更多的去了解歷史,更多的去了解過去,或者說了解具體某個地區或某段時間所發生的歷史事件,從而能從中反思,吸取教訓,能更好的去面對未來。

那麼古遺跡的毀壞,如果是人為的毀壞,我想這無疑是對歷史研究的一大損失(例如秦朝的阿房宮,現在就沒人知道它的具體位置,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奢侈和豪華),所以每個國家都會有相應的法律法規去保護這些文物古跡。

如果是自然毀壞(如:汶川大地震,把古代的建築毀壞了,我想這是誰都不想看到,但卻無法避免的問題),我們可以通過電腦的建模,人為進行修復或重建。

但也有的說,只有去掉歷史的束縛,我們才能更好的去創新,去面對未來。我想著要辯證的去看。我們更多的是要去掉歷史的糟粕,吸取優秀的經驗和教訓。沒有破哪有立呢?

我想對於古遺跡,我們更多是帶著崇敬和緬懷的心情去面對,對於古遺跡的毀壞,我想我會惋惜,同時去想著更好的去生活每一天。

⑺ 一個廣播劇,主要講的主角探索各種古代遺跡尋找真相,什麼吳哥窟,埃及之類的

和廣播劇,主要講的主角探索各種古代遺址,尋找真相,是個不錯,講的非常到位

⑻ 中國古遺跡的損壞數量及原因

十年浩劫你懂de,明定陵文物破壞一空,連萬曆骨頭都砸碎了

⑼ 古代遺跡作文

(50-12)÷38X百分之一百

閱讀全文

與探索古遺跡教學反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