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視頻設計 > 霧凇課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霧凇課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21-01-01 15:20:39

『壹』 22課課文霧凇內容

三九嚴寒,大地冰封。松花江畔的十里長堤上,潔白晶瑩的霜花綴滿了枝版頭,在陽光的照權耀下,銀光閃爍,美麗動人。這就是聞名全國的吉林霧凇奇觀。

霧凇,俗稱樹掛,是在嚴寒季節里,空氣中過於飽和的水汽遇冷凝結而成。從當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間,松花江上游豐滿水庫里的水從發電站排出時,水溫在4攝氏度左右。這樣,松花江流經市區的時候,非但不結冰,而且江面上總是彌漫著陣陣霧氣。每當夜幕降臨,氣溫下降到零下30攝氏度左右時,這霧氣便隨風飄盪,湧向兩岸,籠罩著十里長堤。樹木被霧氣淹沒了。漸漸地,燈光、樹影模糊了。這蒸騰的霧氣,慢慢地,輕輕地,一層又一層地給松針、柳枝鍍上了白銀。最初像銀線,逐漸變成銀條,最後十里長堤上全是銀松雪柳了。
清早,寒風吹拂,霧氣繚繞。人們漫步在松花江邊,觀賞著這千姿百態的瓊枝玉樹,便會情不自禁的贊嘆:這真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呀!

『貳』 小學課文《霧凇》第二段是什麼

三九嚴寒,大地冰封。松花江畔的十里長堤上,潔白晶瑩的霜花綴滿了枝頭,在陽版光照耀下,銀光閃爍權,美麗動人。這就是聞名全國的吉林霧凇奇觀。
第二段:霧凇,俗稱樹掛,是在嚴寒季節里,空氣中過於飽和的水汽遇冷凝結而成。從當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間,松花江上游豐滿水庫里的水從發電站排出時,水溫在4攝氏度左右。這樣,松花江流經市區的時候,非但不結冰,而且江面上總是彌漫著陣陣霧氣。每當夜幕降臨,氣溫下降到零下30攝氏度左右時,這霧氣便隨風飄盪,湧向兩岸,籠罩著十里長堤。樹木被霧氣淹沒了。漸漸地,燈光、樹影模糊了。這蒸騰的霧氣,慢慢地,輕輕地,一層又一層地給松針、柳枝鍍上了白銀。最初像銀線,逐漸變成銀條,最後十里長堤上全都是銀松雪柳了。
清早,寒風吹拂,霧氣繚繞。人們漫步在松花江邊,觀賞著這千姿百態的瓊枝玉樹,便會情不自禁地贊嘆:這真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呀!

『叄』 關於蘇教版四年級上冊22課《霧凇》的預習

《霧凇》教學設計
執教:楊殷瑛
教學目標: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選擇「漸漸地」、「慢慢地」、「輕輕地」中的一個造句。
3、 了解吉林霧凇奇觀形成的原因以及霧凇的奇異景象,使學生受到美的陶冶。
4、 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了解吉林霧凇奇觀形成的原因及霧凇的奇異景象,感受霧凇的美。
教學時間:兩課時
課前准備:小黑板、掛圖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掌握本課的生字詞,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
3、大致了解課文內容,初步感受霧凇的美
教學重點:
掌握本課的生字詞,讀好課文
教學難點:
指導讀好文中的長句子,幫助學生讀通課文,初步感受霧凇的美
教具:小黑板、掛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九九歌》揭示課題。
1、復習《九九歌》
⑴同學們,以前學過的《九九歌》還記得嗎?誰來為大家背一背?
⑵指名背誦。
⑶你知道最冷的時候嗎?
2、揭示課題。
⑴在這三九嚴寒,大地冰封之際,吉林的霧凇可是聞名全國的呀!它與長江三峽、雲南石林,桂林山水合稱為中國四大奇觀。
⑵出示掛圖,板書課題。
①指導「凇」字字形,左邊是「冫」,不能寫成「氵」。
②指導學生觀看掛圖,初步感知霧凇景觀。
霧凇是水汽遇冷在樹枝上結成的冰花,俗稱樹掛。這么奇特、美麗的霧凇景觀是怎麼形成的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新課文。
二、初讀課文。
1、范讀討論。
⑴范讀全文,體會霧凇的美麗、奇特,學生邊聽邊思考:你知道了什麼?
⑵讀後指名回答。
2、自讀課文。
⑴出示自讀要求:
①輕讀課文,邊讀劃出生詞,對照生字表讀准字音。
②讀順句子,長句間注意停頓。
③讀通全文,標出自然段序號。
⑵學生按要求自讀課文。
⑶檢查自讀情況。
① 生字詞正音。
大地冰封 十里長堤 俗稱 凝結 攝氏 零下
淹沒 模糊 霧凇 綴滿 鍍上 繚繞 瓊枝玉樹
② 釋詞。
③指讀長句如:「這蒸騰的霧氣,慢慢地,輕輕地,一層又一層地給松針、柳枝鍍上了白銀。」等
④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
三、再讀質疑
四、指導寫字
1、自己設法記憶字形,有困難的做上記號。
2、交流記憶有困難的生字。
3、指導書寫。
老師范寫「凝、攝、零」三個字。
4、學生完成習字冊。
六、作業
1、朗讀課文。
2、組詞。
堤( ) 俗( ) 模( ) 凝( )
提( ) 浴( ) 摸( ) 疑( )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了解吉林霧凇是怎麼形成的,體會作者描述之精妙
3、感受霧凇景觀之美,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和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
教學重點:
了解吉林霧凇奇觀形成的原因及霧凇的奇異景象,感受霧凇的美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了解霧凇的形成、感受霧凇形成之美
教具:小黑板、掛圖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吉林霧凇以其"冬天裡的春天"般詩情畫意的美與桂林山水、雲南石林、長江三峽一起被譽為中國四大自然奇觀。這節課我們就一起跟著作者來到吉林欣賞這美麗的霧凇。
讀課題(霧凇)
二、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隆冬時節,當北國大地萬木蕭條的時候,走進東北的吉林市,你卻會看到一道神氣而美麗的風景。沿著松花江的堤岸望去,松柳凝霜掛雪,戴玉披銀,如朵朵白銀,排排雪浪,十分壯觀。
2、看霧凇插圖,說說你看到了什麼?
3、如此美麗的霧凇,你想讀好它嗎?出示第二句話(自讀、指名讀)
4、過渡:霧凇那如雪般潔白,似銀樣閃爍的容顏,晶瑩的霜花「綴滿」枝頭,奇妙的美景綿延千里,難怪作者要說它是……
板書:奇觀(理解)
5、讓我們再來讀一讀,讀出霧凇的美麗,奇特,讀出我們的自豪心情。
三、精讀第二自然段
讀到這里,老師想起了上節課同學們提的問題,這么美麗、奇特的霧凇為什麼會形成?是怎麼形成的?為什麼其他地方出現得很少呢?就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仔細地讀讀第二自然段,拿出筆劃劃你找到的詞語和句子,
自學、同桌交流、指名說
1、霧凇,俗稱樹掛,是在嚴寒季節里,空氣中過於飽和的水汽遇冷凝結而成的。(霧凇形成的兩個前提條件)
相機板書:水汽——遇冷——凝結
2、出示「從當年12月至……陣陣霧氣。」(這符合一個條件「過於飽和的水汽」)
3、出示「每當夜幕降臨,氣溫下降到零下30攝氏度左右時……」(符合條件「遇冷」)
4、那你認為是怎麼形成的?你從哪些詞、句中可以看出來呢?(根據回答,在「漸漸地、慢慢地、輕輕地、一層又一層地」下加著重號。)
5從這些詞語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師:這些詞和句告訴我們霧凇是無聲無息地、慢慢地逐步凝結而成的,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課文中的哪句話更進一步地說明了這一點?(引讀:最初_____,逐漸______,最後_______。)
◆作者觀察多細致、多耐心啊!正是由於作者經過了長時間耐心細致的觀察,才發現了這個奧秘,當他發現松花江畔十里長堤上全都是銀松雪柳時,他會怎樣呢?那麼,你能把這段話讀好嗎?(指名讀、齊讀)
◆指導朗讀。(邊讀邊想,在腦海中浮現出銀線--銀條--銀松雪柳的一幅幅畫面來)有感情的朗讀。
◆每當夜幕降臨,氣溫( ),這霧氣便( ),( ),籠罩著( )。樹木( )。( ),燈光,樹影( )。這蒸騰的霧氣,( ),( ),( )、( )。最初像( ),逐漸變成( ),最後( )。
◆自由背,指名背,齊背。
6、學了課文,我們知道了霧凇形成的原因及過程,你還想了解更多的知識嗎?點擊「形成原因」及「形成過程」,看看網站上是怎樣介紹的。
四、講讀第三自然段
1 過渡:美麗的霧凇掛在道路的兩旁,又是怎樣的一幅景象呢?自由瀏覽點擊,欣賞霧凇圖片
2 多美的霧凇呀!同學們,你想像一下,霧凇還有哪些姿態呢?
3 說得真不錯,那你能用書上一個詞來概括嗎?(板書:千姿百態)你還能用哪些詞概括?
4 同學們,再次欣賞了美麗的霧凇,你現在最想說什麼呢?松花江畔的人們會說些什麼呢?
過渡:十里江堤黑森森的樹木,一夜之間變成一片晶瑩潔白,江岸霧氣繚繞,人在其中,猶入仙境,讓我們一起來贊美一下吧!生:「這真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呀!」(指導朗讀)
五、指導賞背
課文雖然很短,但卻把霧凇的美麗寫得如此淋漓盡致。大家想不想把它印在腦子里?(那就請大家自練,然後選你最喜歡的一句或一段,背給大家聽。
1、自由准備
2、自我推薦
六、評「最佳小導游」
同學們,吉林霧凇的奇特景觀吸引了成千上萬的中外遊客。誰願意當個小導游,帶著遊客們邊游覽,邊介紹呢?
七、總結全文,布置作業
霧凇的美,美在壯觀,美在奇絕。觀賞霧凇,講究的是"夜看霧,晨看掛,待到近午賞落花」大家以後如果有機會,可以去親身體會一下。

板書設計:
遇冷
嚴寒季節 霧氣————霧凇 奇觀
(飽和)凝結

『肆』 霧凇這課的第二自然段文字描寫霧凇奇觀時用的生動形象的比喻把霧凇比作什麼什

2S吹乾頭發VC踩踩踩踩CV

『伍』 23.霧凇這一課該怎麼預習急!急!急!明天就要上公開課了!

先有感情地朗誦課文,畫出重點的字詞,就行了!
給你一份教案,參考一下吧
霧凇》教學設計
執教:楊殷瑛
教學目標: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選擇「漸漸地」、「慢慢地」、「輕輕地」中的一個造句。
3、 了解吉林霧凇奇觀形成的原因以及霧凇的奇異景象,使學生受到美的陶冶。
4、 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了解吉林霧凇奇觀形成的原因及霧凇的奇異景象,感受霧凇的美。
教學時間:兩課時
課前准備:小黑板、掛圖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掌握本課的生字詞,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
3、大致了解課文內容,初步感受霧凇的美
教學重點:
掌握本課的生字詞,讀好課文
教學難點:
指導讀好文中的長句子,幫助學生讀通課文,初步感受霧凇的美
教具:小黑板、掛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九九歌》揭示課題。
1、復習《九九歌》
⑴同學們,以前學過的《九九歌》還記得嗎?誰來為大家背一背?
⑵指名背誦。
⑶你知道最冷的時候嗎?
2、揭示課題。
⑴在這三九嚴寒,大地冰封之際,吉林的霧凇可是聞名全國的呀!它與長江三峽、雲南石林,桂林山水合稱為中國四大奇觀。
⑵出示掛圖,板書課題。
①指導「凇」字字形,左邊是「冫」,不能寫成「氵」。
②指導學生觀看掛圖,初步感知霧凇景觀。
霧凇是水汽遇冷在樹枝上結成的冰花,俗稱樹掛。這么奇特、美麗的霧凇景觀是怎麼形成的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新課文。
二、初讀課文。
1、范讀討論。
⑴范讀全文,體會霧凇的美麗、奇特,學生邊聽邊思考:你知道了什麼?
⑵讀後指名回答。
2、自讀課文。
⑴出示自讀要求:
①輕讀課文,邊讀劃出生詞,對照生字表讀准字音。
②讀順句子,長句間注意停頓。
③讀通全文,標出自然段序號。
⑵學生按要求自讀課文。
⑶檢查自讀情況。
① 生字詞正音。
大地冰封 十里長堤 俗稱 凝結 攝氏 零下
淹沒 模糊 霧凇 綴滿 鍍上 繚繞 瓊枝玉樹
② 釋詞。
③指讀長句如:「這蒸騰的霧氣,慢慢地,輕輕地,一層又一層地給松針、柳枝鍍上了白銀。」等
④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
三、再讀質疑
四、指導寫字
1、自己設法記憶字形,有困難的做上記號。
2、交流記憶有困難的生字。
3、指導書寫。
老師范寫「凝、攝、零」三個字。
4、學生完成習字冊。
六、作業
1、朗讀課文。
2、組詞。
堤( ) 俗( ) 模( ) 凝( )
提( ) 浴( ) 摸( ) 疑( )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了解吉林霧凇是怎麼形成的,體會作者描述之精妙
3、感受霧凇景觀之美,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和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
教學重點:
了解吉林霧凇奇觀形成的原因及霧凇的奇異景象,感受霧凇的美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了解霧凇的形成、感受霧凇形成之美
教具:小黑板、掛圖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吉林霧凇以其"冬天裡的春天"般詩情畫意的美與桂林山水、雲南石林、長江三峽一起被譽為中國四大自然奇觀。這節課我們就一起跟著作者來到吉林欣賞這美麗的霧凇。
讀課題(霧凇)
二、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隆冬時節,當北國大地萬木蕭條的時候,走進東北的吉林市,你卻會看到一道神氣而美麗的風景。沿著松花江的堤岸望去,松柳凝霜掛雪,戴玉披銀,如朵朵白銀,排排雪浪,十分壯觀。
2、看霧凇插圖,說說你看到了什麼?
3、如此美麗的霧凇,你想讀好它嗎?出示第二句話(自讀、指名讀)
4、過渡:霧凇那如雪般潔白,似銀樣閃爍的容顏,晶瑩的霜花「綴滿」枝頭,奇妙的美景綿延千里,難怪作者要說它是……
板書:奇觀(理解)
5、讓我們再來讀一讀,讀出霧凇的美麗,奇特,讀出我們的自豪心情。
三、精讀第二自然段
讀到這里,老師想起了上節課同學們提的問題,這么美麗、奇特的霧凇為什麼會形成?是怎麼形成的?為什麼其他地方出現得很少呢?就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仔細地讀讀第二自然段,拿出筆劃劃你找到的詞語和句子,
自學、同桌交流、指名說
1、霧凇,俗稱樹掛,是在嚴寒季節里,空氣中過於飽和的水汽遇冷凝結而成的。(霧凇形成的兩個前提條件)
相機板書:水汽——遇冷——凝結
2、出示「從當年12月至……陣陣霧氣。」(這符合一個條件「過於飽和的水汽」)
3、出示「每當夜幕降臨,氣溫下降到零下30攝氏度左右時……」(符合條件「遇冷」)
4、那你認為是怎麼形成的?你從哪些詞、句中可以看出來呢?(根據回答,在「漸漸地、慢慢地、輕輕地、一層又一層地」下加著重號。)
5從這些詞語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師:這些詞和句告訴我們霧凇是無聲無息地、慢慢地逐步凝結而成的,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課文中的哪句話更進一步地說明了這一點?(引讀:最初_____,逐漸______,最後_______。)
◆作者觀察多細致、多耐心啊!正是由於作者經過了長時間耐心細致的觀察,才發現了這個奧秘,當他發現松花江畔十里長堤上全都是銀松雪柳時,他會怎樣呢?那麼,你能把這段話讀好嗎?(指名讀、齊讀)
◆指導朗讀。(邊讀邊想,在腦海中浮現出銀線--銀條--銀松雪柳的一幅幅畫面來)有感情的朗讀。
◆每當夜幕降臨,氣溫( ),這霧氣便( ),( ),籠罩著( )。樹木( )。( ),燈光,樹影( )。這蒸騰的霧氣,( ),( ),( )、( )。最初像( ),逐漸變成( ),最後( )。
◆自由背,指名背,齊背。
6、學了課文,我們知道了霧凇形成的原因及過程,你還想了解更多的知識嗎?點擊「形成原因」及「形成過程」,看看網站上是怎樣介紹的。
四、講讀第三自然段
1 過渡:美麗的霧凇掛在道路的兩旁,又是怎樣的一幅景象呢?自由瀏覽點擊,欣賞霧凇圖片
2 多美的霧凇呀!同學們,你想像一下,霧凇還有哪些姿態呢?
3 說得真不錯,那你能用書上一個詞來概括嗎?(板書:千姿百態)你還能用哪些詞概括?
4 同學們,再次欣賞了美麗的霧凇,你現在最想說什麼呢?松花江畔的人們會說些什麼呢?
過渡:十里江堤黑森森的樹木,一夜之間變成一片晶瑩潔白,江岸霧氣繚繞,人在其中,猶入仙境,讓我們一起來贊美一下吧!生:「這真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呀!」(指導朗讀)
五、指導賞背
課文雖然很短,但卻把霧凇的美麗寫得如此淋漓盡致。大家想不想把它印在腦子里?(那就請大家自練,然後選你最喜歡的一句或一段,背給大家聽。
1、自由准備
2、自我推薦
六、評「最佳小導游」
同學們,吉林霧凇的奇特景觀吸引了成千上萬的中外遊客。誰願意當個小導游,帶著遊客們邊游覽,邊介紹呢?
七、總結全文,布置作業
霧凇的美,美在壯觀,美在奇絕。觀賞霧凇,講究的是"夜看霧,晨看掛,待到近午賞落花」大家以後如果有機會,可以去親身體會一下。

板書設計:
遇冷
嚴寒季節 霧氣————霧凇 奇觀
(飽和)凝結
希望能幫到你!

『陸』 23課霧凇課文霧氣什麼樣的特點

霧氣來大、濃厚的特點。

原文段落自:從當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間,松花江上游豐滿水庫里的水從發電站排出時,水溫在4攝氏度左右。這樣,松花江流經市區的時候,非但不結冰,而且江面上總是彌漫著陣陣霧氣。每當夜幕降臨,氣溫下降到零下30攝氏度左右時,這霧氣便隨風飄盪,湧向兩岸,籠罩著十里長堤。樹木被霧氣淹沒了。漸漸地,燈光、樹影模糊了。這蒸騰的霧氣,慢慢地,輕輕地,一層又一層地給松針、柳枝鍍上了白銀。

從「彌漫」,「籠罩」,「淹沒」,「模糊」這些詞語中我們可以得出霧氣大、濃厚的特點。

『柒』 小學課文《霧凇》第二段是什麼

我的家鄉吉林,是一座美麗的城市。每當到了冬季,我的家鄉就變成了童話般的冰雪世界。
一個冬天的早晨,我漫步在松花江畔,只見岸邊的柳樹上掛滿了毛茸茸、亮晶晶的冰條兒,猶如一朵朵白菊傲雪怒放;挺拔的松樹上結滿了樹掛,潔白晶瑩,就像披上了華麗的銀裝。
太陽出來了。陽光照在樹掛上,反射出奪目的光芒。我踏著積雪向前走去,一片片樹掛不時落在我的頭上、身上,涼嗖嗖的,開心極了。
小朋友,你知道這霧凇--樹上的冰花是怎樣形成的嗎?它還有一定的科學道理呢。在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吉林的冬天,由於從豐滿發電站流過來的水溫度較高,這樣的江水流到市區,蒸發的水汽「飛」到冰冷的樹枝上,結成了冰霜。冰霜越聚越多,就形成了獨特的景觀--霧凇

『捌』 霧凇課文的第二段

霧凇,俗稱樹掛,是在嚴寒季節里,空氣中過於飽和的水汽遇冷凝結而成。從當年12月至第專二年2月間,松花江屬上游豐滿水庫里的水從發電站排出時,水溫在4攝氏度左右。這樣,松花江流經市區的時候,非但不結冰,而且江面上總是彌漫著陣陣霧氣。每當夜幕降臨,氣溫下降到零下30攝氏度左右時,這霧氣便隨風飄盪,湧向兩岸,籠罩著十里長堤。樹木被霧氣淹沒了。漸漸地,燈光、樹影模糊了。這蒸騰的霧氣,慢慢地,輕輕地,一層又一層地給松針、柳枝鍍上了白銀。最初像銀線,逐漸變成銀條,最後十里長堤上全是銀松雪柳了。

『玖』 霧凇課文第二段最後一句從什麼到什麼的景象

霧凇課文第二段最後一句從霧到霧凇的景象。

(9)霧凇課第二課時教學設計擴展閱讀:

《詩經》裡面有句詩:蒹霞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在這寒冷的冬天,伊人估計是不會去水邊的,但是我們可以去。就在那野外的水邊,那岸邊的雜草上,因為冬天的寒冷和濃霧,慢慢的、慢慢的,它們融合成了一種美麗,草從上、樹枝上都有它們的身影,人們叫它「霧凇」。

美麗的霧凇,是出現在至冷至寒時節的一個奇特的自然現象。它也稱樹掛,因為寒冷的空氣,霧中的水粒子在樹枝上凝結、結霜並不斷積聚,樹枝披上了由小冰晶組成的白色不透明的外衣,產生了類似雪後的景觀,冰羽晶瑩,霓裳窈窕,非常美麗。

閱讀全文

與霧凇課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