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學美術教師資格證考哪些科目
考小學美術來教師資格證,需要考以自下內容:
1、筆試兩科:綜合素質、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
2、面試四項:抽簽回答問題、現場撰寫小學美術教案、摹擬課堂小學美術試講、答辯。
3、普通話測試,獲得二乙及以上普通話證書。
(1)鞏固教學設計擴展閱讀:
1、美術學科的知識與能力。掌握美術學科的基礎知識、美術創作和欣賞的基本方法,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有效地加以運用;掌握美術學科教學的理論和方法。
2、美術教學設計能力。了解教學設計方法,規范地撰寫教案,准確地設定和表述教學目標、重點和難點,合理地選擇和運用教學資源,設計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恰當地選擇教學策略、方法和手段,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
3、美術教學實施能力。掌握初中美術教學的組織形式及基本步驟,恰當地運用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准確地表述和呈現教學內容,有效地引導和組織學生的學習活動,並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美術教學。
4、美術教學評價能力。了解美術教學評價的基本類型和具體方法,合理運用多種評價方式,通過教學評價改進教學和促進學生的發展。
B. 強化鞏固的教學設計應採取哪些措施
你好,如果希望強化鞏固教學,這個你就不要一直講新課,每次上課之前你回也可以穿插復習一答下,以前講過的內容,尤其是一些重點和難點,反復講來加強同學們的記憶,你也可以給他們出點題,讓他們多加練習,鞏固一下他們的基礎
C. 一年級上冊數學有幾只小鳥教學設計
學習內容
P83-P84(7,6,5加幾的進位加減法)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的操作活動,進一步探索7、6、5加幾的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
2.能正確計算20以內數的進位加法。
3.能運用進位加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實際問題,體會到用數學的樂趣。
教學重點
7、6、5加幾的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與之前學習的20以內數的進位加法的聯系。
養成教育訓練點
培養學生觀察、比較能力。
教學過程
一、游戲引入
師:我們先來做個游戲:誰和誰湊成10,他們就是好朋友。
9和誰是好朋友?(1)
8和誰是好朋友?(2)
……
二、創設情境,探究算理
1.提出問題
師:在一顆大樹上,原來有7隻小鳥,又飛來6隻,
那麼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
學生提出問題,求一共,比多少,等等。
2.根據不同的問題,列算式。
生:求一共有多少只?
列算式 7+6= (只)或6+7= (只)
3.討論如何解決該算式,你用的什麼方法,和同組學生交流一下。
三、 解決問題。
1.做一做,說一說。
引導學生結合擺小棒和撥計數器的活動,解釋說明自己的計算方法,通過多種形式進一步的體會算理。
2.圈一圈,算一算。
鞏固7加幾,學習5加幾的計算。同時,通過動手圈一圈,如先把10跟小棒圈在一起,再算出結果,進一步體會「湊十法「的策略和計算過程。
3.想一想,填一填。
(1)鞏固學生計算能力。
(2) 通過計算,觀察,繼續填寫算式,引導學生發現算式之間的規律。
四、鞏固練習。
1.練一練第一題。
本題目的是通過圈一圈,鞏固「湊十「,練習7加幾的進位加法計算。
2.練一練第四題。
通過塗顏色的趣味題目,進一步鞏固加減法的計算,本題目教師要做適當的引導和幫助塗色有困難的學生完成塗色過程。
五、 課堂小結。
1.讓學生談一談本節的收獲。
2.結合生活中的具體情境,說一說自己的方法與感受。
3.教師小結:小結方法,同時對情感過程進行升華。
板書設計
有幾只小鳥
7 + 6 =13 7 + 6 = 13
3 3 3 4
望採納
D. 考教師資格證教學設計怎麼寫
在寫教學設計之前需要知道它的結構,我們要熟知教學設計的內容包括五個方面回:教學目標、教學重答難點、教學過程、板書設計、教學反思。其中教學目標又分為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教學過程四部曲:導入、講授新課、鞏固提高、小結作業。平時可以多找一些題目進行練習,同時也可以多看看網上優秀的教學設計,積累經驗。
E. 小學數學鞏固練習課教學設計要注意什麼
小學數學是讓學生多在黑板上練習做,這個法只是浪費課堂的時間,但很有效果的。還就是多讓學生做數學題,老師要及時批改。只有這種呆板的法。
F. 如何進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設計
課堂練習設計就是要針對不同的課型,採用不同的練習設計方法。
1、新授課的練習設計。新授課主要是向學生傳授新知識為內容的課型,這是小學數學教學中最常用而又最復雜的一種課型。一般的說,在新授課之前要安排一些「鋪墊性」的練習,「鋪墊題」的設計大致有兩種類型:一類是完全由與新知識有關的舊知識組成的題目,通過有目的、有組織的復習,為引進和學習新知識搭橋鋪路,從而為促成新知識的遷移作好准備;另一類是把要學習的新知識轉化為學生學過的舊知識,分層出現,要求學生逐步分析解答,有意識地分散教學難點,從而為學生順利地學習新知識做好思維上的准備。
講解新知識之後要安排鞏固練習,即通過提問、板演等形式,及時了解各類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程度,其目的是讓學生在鞏固練習中加深理解,消除疑難,力爭使新知識當堂消化。練習設計的藝術是教師緊緊圍某一具體的教學內容設計一種同類型、同結構的練習,其常見的形式是:基本題(與例題相仿)——變式題(比例題稍有變化)——綜合題(新舊知識的適當結合)——思考題(僅供學有餘力的同學練習)。體現了學生對新知識 的「認識、鞏固、加深和發展」的過程。
2、練習課的練習設計。練習課主要是以練習為主,教師要針對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情況以及不同的知識點,通過多種方式設計練習。目的是使學生進一步鞏固基礎知識,形成嫻熟的技能技巧。應在練習的形式、層次和安排上狠下功夫。常見的練習形式有:鞏固練習、變式練習和綜合練習。
(1)鞏固練習。這是新授課的補充和延續,目的是進一步引導學生鞏固和加強新知。
(2)變式練習,即變換概念、圖形、應用題等非本質特徵,突出其本質特徵的一種練習。在練習課上經常應用這種練習,對學生概念的正確形成、圖形特徵的認識、應用題的結構特徵及解法的掌握,有著顯著的效果。
(3)綜合練習,就是注意把新舊知識放在一起或把相關的不同的知識放在一起而進行的練習。一般有五 種形式:
①統一計演算法則的綜合練習;
②進行知識間比較區別和聯系的綜合練習;
③進行知識歸類的綜合練習;
④單一知識練習到復合知識的綜合練習。例如教了歸一應用題後,可進行與一般應用題進行復合應用 的綜合練習;
⑤以一個單元的內容進行綜合練習等。
3、復習課的練習設計。復習課的目的是為了加深學生對已學知識的理解並使知識系統化,以便鞏固基礎知識,提高基本技能與技巧。復習課並不是把所講述的內容簡單地重復、再現,它不同於新授課和練習課,因而在練習設計上,要服從復習課的「查漏(缺漏知識)、系統、加深、提高」的特點。常見的練習形式有鞏固 練習、歸納練習、引伸練習、發散練習等。
(1)鞏固練習。復習課的鞏固練習要抓住重點知識、主要的能力要求,可抽取某一部分內容或學生的疑難問題有針對性地設計練習題,目的是讓學生排除錯誤,加深、提高。
(2)歸納練習。主要是學生學完某章、某節或某一單元之後,對知識進行系統的、條理化的整理而設計的練習。它一般採用歸納要點、列表總結、列表對比等形式來進行。
(3)引伸練習。即在復習課上以某一類知識為起點,把與其有聯系的相關知識也容納進來而設計的目的明確、層次清楚、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系統練習。其目的有二,一是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加深學生對某一類知識全面、深入的了解;二是促進學生用基礎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進而提高解題能力,更好地形成技能技巧 。
(4)發散練習。即在復習課上引導學生從某一類知識出發,緊緊圍繞這一類知識內容而進行的多種形式的練習,其目的是把封閉性習題變為開放性習題,以開闊學生的思路,讓學生從多方面、多角度來理解問題的實質,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知識解題的能力以及多向思維能力。
G. 教師資格證面試是什麼形式的
(1)抽題。來按考點安排,登錄面試測評系源統,計算機從題庫中隨機抽取試題(幼兒園類別考生從抽取的2道試題中任選1道,其餘類別只抽取1道試題),考生確認後,計算機列印試題清單。
(2)備課。考生持試題清單、備課紙進入備課室,撰寫教案(或活動演示方案)。准備時間20分鍾。
(3)回答規定問題。考生由工作人員引導進入指定面試室。考官從試題庫中隨機抽取2道規定問題,要求考生回答。時間5分鍾左右。
(4)試講或演示。考生按准備的教案(或活動演示方案)進行試講(或演示)。時間10分鍾。
(5)答辯。考官圍繞考生試講(或演示)內容進行提問,考生答辯。時間5分鍾。
(6)評分。考官依據評分標准對考生面試表現進行綜合評分。
中等職業學校專業課、實習指導教師類別考生面試按各市教育局有關要求和程序執行。報考初中、高中俄語學科的考生,考試機構將根據報考人數,在省內跨區域聯合組織面試,考生應服從考試機構安排,按要求進行報名和考試。
(六)面試結果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