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視頻設計 > 六年級比的教學設計與反思

六年級比的教學設計與反思

發布時間:2020-12-31 05:44:06

❶ 小學數學蘇教版六年級上冊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幾分之幾教學設計

《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教學設計
(一)知識與技能
讓學生探索並初步掌握「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基本方法,加深對分數意義的理解。
(二)過程與方法
1.使學生藉助直觀並通過知識遷移,探索和解答「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實際問題。
2.培養學生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意識,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前後是具有連續性的,知道舊知識可以解決新問題,體會「轉化」的思想價值。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方法。 教學難點:確定單位「1」的量。 三、教學准備 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引入新課 1.練習回顧。 (1)單位換算。
30厘米=( )分米; 120分=( )小時; 2000千克=( )噸。 完成練習後,教師引導學生回顧把低級單位名數改寫成高級單位名數的方法。 (2)說一說: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是什麼? (3)在下面的括弧里填上適當的數。
2.揭示課題。
這節課我們進一步學習利用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復習題讓學生感覺今天所學的知識是與學過的知識有關系的,從而增強學生學習新知識的信心。既是對分數的意義、分數與除法知識的一個回顧,也為本節課理解「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提供了形的依託。
(二)創設情境,探索研究
1.探索「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實際問題。
小新家養鵝7隻,養鴨10隻,養雞20隻。鵝的只數是鴨的幾分之幾?雞的只數是鴨的多少倍?
(1)閱讀與理解。
教師:「鵝的只數是鴨的幾分之幾」是什麼意思?(學生自主交流討論) 交流後得出:就是求7隻是10隻的幾分之幾。 教師:「雞的只數是鴨的多少倍」又怎樣理解? 交流後得出:就是求20隻是10隻的多少倍。 (2)分析與解答。
教師:這里第一個問題可以把誰看作單位「1」?(學生回答:鴨的只數「10隻」。)
教師:根據分數的意義又可以得出7隻是10隻的幾分之幾?(學生回答:。)
課件出示對應圖示。
教師小結:把10隻看作一個整體,也就是單位「1」,平均分成10份,每份1隻,7
只就是這個整體的。
教師:那算式該怎麼列?
引導學生得出:根據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求7隻是10隻的幾分之幾,可以用7÷10。
得到算式:7÷10=。
教師:例題中的第二個問題「雞的只數是鴨的多少倍」又該如何解答呢? 引導學生回憶數量之間的倍數關系,用除法解決。將問題轉換成20隻是10隻的幾倍,得出算式:20÷10=2。
(3)回顧與反思
教師:上面兩個問題有什麼關系?可以通過比較這兩個問題的異同點。(學生進行交流討論後反饋)
相同點:都是用除法計算的。
不同點:前一題的商是一個分數,後一題的商是一個整數。
教師小結: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和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都用除法計算。在上面的兩道題目中,都是以鴨的只數(也就是單位「1」)作除數,得出的商都表示兩個數的關系,都不能注單位名稱。所不同的是,前面的題是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得到的商是小於1的數;後面的題是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得到的商是大於1的數。
教師:你還能提出其他數學問題並解答嗎?
預設:鵝的只數是雞的幾分之幾?雞的只數是鵝的多少倍?鴨的只數是雞的幾分之幾?
小結解題方法:先找出單位「1」,然後以單位「1」作除數,進行除法計算。
7÷20=;20÷7=;10÷20=。
(4)自主練習(課件出示教材第50頁「做一做」第2題。)
動物園里有大象9頭,金絲猴4隻。金絲猴的數量是大象的幾分之幾? (讓學生先找一找單位「1」,然後再列式計算。)
【設計意圖】呈現生活情境,引導學生觀察思考「鵝的只數是鴨的幾分之幾?」,使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狀態。以原有的知識和經驗為基礎,經歷獨立思考、小組交流等環節,
http://wenku..com/link?url=

❷ 蘇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公開課《大樹有多高》優秀教學設計和反思

為了激發興趣,首先用故事導入:一個炎熱的下午,長工們正和阿凡提在巴依大老爺家門外的一棵大樹下乘涼。這時,巴依大老爺出現了,非常蠻橫地要大家出100個錢買下樹蔭。聰明的阿凡提一下就看穿了巴依貪婪的用心,決定將計就計,教訓他一下。於是大夥湊夠了100個錢給了巴依,巴依心滿意足地走了。到了晚上,圓圓的月亮升上了天空,皎潔的月光照在大樹上,大樹長長的影子正好落在巴依大老爺的院子里和屋頂上。長工們在阿凡提的帶領下,涌進巴依的家裡,有的還爬上了房頂。巴依嚇壞了,急忙趕大夥出去。這時,阿凡提說:「樹蔭是我們花錢買下來的。樹蔭移到哪裡,我們就跟到哪裡。你要想讓我們出去,就得給錢。」巴依大老爺只好認輸求饒,不僅退還了100個錢,還答應再也不阻撓大夥在樹蔭下乘涼了。可是,故事並沒有結束。巴依大老爺不甘心就此認輸,一直在尋找著報復的機會。過了幾天,阿凡提有急事出了門,巴依便帶著幾個打手來到了樹下,把乘涼的長工們攆到一邊,然後命令打手們把大樹砍倒。附近只有這么一棵大樹,枝葉茂密,正是長工們避暑的唯一去處。長工們紛紛懇求巴依大老爺不要砍樹,這下正中了他的詭計。只見巴依眼珠一轉,奸笑了兩聲說:「不砍樹也行。只要你們哪個人能說出這棵大樹有多高,條件是不準爬上樹去量。不然的話,你們還是湊足100個錢再來這兒乘涼吧!」長工們一下愣住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裡很著急,大家多麼希望此時阿凡提能出現在這兒呀!
由於是實踐課,那到底該如何上好,是不是必須要帶領學生去室外親自測量?如果測量過程中出現較大誤差,給學生帶來錯覺怎麼辦?一直為這些問題而困擾!
後來明確了這部分內容的重點是;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了比的相關知識,特別是學習了如何求比值之後安排的一個實踐活動——測量樹、旗桿、樓房的高度。這些物體都比較高,它們的高度很難用尺子直接度量,要通過「在同一地點,同時測得的竿長和影長的比值相等」的規律,間接獲得。因此發現和應用這個規律是本次實踐活動的重點。
「量量比比」—— 發現規律
通過在太陽光下,把幾根同樣長的竹竿直立在地面上,使學生懂得什麼叫影長、如何測量影長並體會和發現在同一時間、同樣長的竹竿的影長相等。在此基礎上再把幾根長度不同的竹竿直立在地面上,按照表格的要求,分別測出每根竹竿的長度及影長,算出竿長與影長的比值,發現竹竿有長、有短,影長有長、有短,但各根竹竿的竿長和影長的比值是相等的。
「議議做做」—— 應用規律這一部分,教材沒有把怎樣應用規律測量樹高、樓房高的方法直接告訴學生,而是引導學生體會方法。通過交流,整理出思路:測出1根竹竿的長度和影長,求出竿長與影長的比值;再測出樹的影長,求它的高。並用此方法,實際測量校園里的一棵大樹的高和樓房、旗桿的高。當然,如果沒有同時測量竹竿的影長和大樹的影長,用上面的方法計算樹的高,是不會得到准確結果。因此必須突出「同一時間」測量影長。
所以可以這樣進行操作:
1、量同樣長度的竹竿的影長
各組拿出1米的竹竿,直立在地面上,觀察一下竹竿影長的走向,並做好量影長的准備。教師參與活動負責發令,要求各小組同時測出並報出1米竹竿的影長。
學生量好後,要求比一比各組測量的數據,你們發現了什麼?(一樣長)再讓各組同時量出2米竹竿的影長,並比一比,你們又發現了什麼?(還是一樣長)
最後,引導學生討論:通過兩次測量,大家能得出什麼結論?為什麼要強調是「同時」?
2、量不同長度的竹竿影長。
先讓各小組任意拿出一根竹竿(要求各小組拿出的竹竿的長度盡量不一樣長),同時直立在地面上,觀察一下竹竿影長的走向,並做好量影長的准備。教師發口令,各小組同時測出竹竿的影長,並做好記錄,然後各小組依次匯報。
提問:這時的影長還一樣嗎?通過交流,使學生認識到因為竹竿的長度各不相同,所以影長也就不一樣長了。
3、引導學生發現規律
鼓勵學生大膽猜測:你估計什麼會相同呢?(竹竿與影子的比值)
建議各小組用計算器算出竹竿長與影長的比值。讓各組交流算出的比值,再讓學生說一說:你們有什麼發現?(比值相同)
這是不是一個規律呢?讓我們再進行一次實驗來驗證一下。各小組再任意拿出另一根竹竿直立在地面上,並同時測出竹竿的影長,然後用計算器算出自己小組此時竹竿長與影長的比值。
引導交流:各組交流一下算出的結果,你們又發現了什麼?
小結規律:不同長度的物體,同一地點,同時測量,物體的高度與影長的比值是相等的。
提問:同一時刻,在合肥測量的竹竿高度與影長的比值與在北京測量的竹竿高度與影長的比值會一樣嗎?為什麼?
關於竹竿高度與影長的規律,我們該怎麼表述才嚴密?請同學們看書上是怎麼說的。
指出:在同一地點,同時測量不同的竹竿,竹竿的高度與影長的比值是相等的。

閱讀全文

與六年級比的教學設計與反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