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視頻設計 >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學反思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學反思

發布時間:2020-12-31 03:19:05

Ⅰ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案

http://www.21wing.com/sehui/show.asp?id=11157
http://www..com/?word=%CF%FE%B3%F6%BE%BB%B4%C8%CB%C2%CB%CD%C1%D6%D7%D3%B7%BD+%BD%CC%B0%B8&tn=myie2dg
http://www.buzhai.com/info/6729.htm

Ⅱ 讀《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有感

對於楊萬里的這首詩歌,應該說我們並不陌生。詩歌起句交代了地點(西湖)、時間(六月),這是交代的必要。詩歌第二句就特定時空下的景物做了一句概括性的描述——「風光不與四時同」,從而突出了這特定時空背景下景物所獨有的魅力。接下來詩歌的三、四兩句分別狀寫了蓮的葉和花,從顏色和空間角度狀寫了蓮的翠綠艷紅、一望無際。空間延展到天際的碧綠,確實蔚為壯觀。而在一片碧綠的映襯下,紅艷的荷花點綴其中,形成顏色的反差,帶給讀者強烈的視覺沖擊。井然的結構層次,瑰麗的色彩對比,廣闊的空間延展,確也是一首寫景的好詩。這就是我們所熟悉的《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但是,這首詩僅僅是表達這些內容嗎?顯然不是,這是一首送別詩,不是一首寫景詩,重點當然是在情感,而非寫景。因此,這首詩一定還有更深刻的意蘊,這也許才是詩歌的本意,但我們恰恰忽略了它的本意。從這個意義上來看,這首詩歌對於我們來說,也許是陌生的。

觀察這首詩歌,我們就會發現,有好多疑點被我們賞析詩歌時忽視。一是詩歌的題目,從題目看,我們就知道這是一首送別詩,但我們在分析時卻偏離了這一類詩歌的主題。二是首句本來就是一個必須的交代,卻出奇地用了一個副詞「畢竟」來引起,這到底又包含了怎樣的意味呢?三是六月本來就屬於夏季,詩的第二句卻說「風光不與四時同」,這是否矛盾?四是,中國古代送別詩由於當時的特殊情況,表達離情別緒就成為該類詩共同的審美傾向,而這種情緒似乎與本詩所描寫的美景難以統一,這也是本詩最重要的疑點。

一首七言絕句的小詩,卻存在了如此多的疑點,這就讓我們無法簡單的只分析它的景物描寫,似乎這首詩還有更多的東西需要表達。要了解這首詩歌的真實意圖,我們需要這首詩更多的歷史背景。遺憾的是關於這首詩創作的歷史背景,留下的資料不多。我們僅僅知道林子方當時擔任直閣秘書,楊萬里當時擔任秘書少監、太子侍讀,是林子方的上級,也是朋友。這首詩寫作時,正值林子方即將調到福州任職。這就是我們所知道的背景,資料少得可憐。但至少為我們猜測詩歌本意提供了線索,就讓我們沿著這條線索來作個分析吧。

我們先來看看林子方此次調任的變化:由無職位的直閣秘書到知福州(職位升遷);由京都到地方(遠離政治中心)。這是兩個顯著的變化,而林子方完全沉浸在升遷的喜悅之中,忽略了位置的變化。此時,作為其上級兼朋友的楊萬里卻或許有了更為清晰的判斷,或許他內心中認為留在政治中心,才是林子方職業發展生涯最有利的條件。如果基於這種想法,這首詩就可能具有某種隱喻色彩。中國詩歌講究含蓄的表達,會通過特定的意象來傳情達意。那麼,我們不妨把這首詩歌的意象找出來看看。「蓮葉」、「荷花」、「天」、「日」是本詩的意象,我們不難觀察出「蓮葉」、「荷花」是本詩描寫的對象,而「天」、「日」則是與描寫對象發生聯系的外部因素。當我們把這些意象與政治發生聯系時,我們就會發現,在中國封建社會,經常以「天」和「日」來象徵皇帝、皇權。如果這種隱喻存在的話,那麼我們就能自然聯想到「蓮葉」、「荷花」是否正是象徵了林子方以及林子方的政治生涯呢?我們帶著這種猜測再來讀詩歌的三、四兩句,發現這兩句內部存在一定的邏輯因果表達,即:「蓮葉」之所以有「無窮碧」這樣的結果,其原因是「接天」;「荷花」之所以有「別樣紅」的結果,其原因是「映日」。於是,這首詩歌的隱喻性開始呈現:只有處在政治中心、靠近皇權,你的政治前途才會有無窮生機,才會別樣紅火。至此,我們也才明白了詩歌一起筆,詩人用一個副詞「畢竟」來表達的這種感嘆。也才明白了「六月」不僅不同於冬、春、秋,就連同樣在夏季,六月也畢竟不同。皇宮的特殊性不僅是地方不能比,就連京都中其它地方都無法比擬。那麼,遠離皇宮就將會遠離政治生涯中最難得的機遇。由於某種原因,楊萬里的規勸之意,或許才是本詩要表達的實質。

正因如此,趙玉平教授認為這首詩是寫管理、寫權力符號的,是對林子方職業生涯規劃的建議。我覺得這完全是合理的。

正因為這首詩歌的隱喻色彩,讓我們讀到了這首詩歌另外的一種美麗。

Ⅲ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賞析

【賞析】
西湖美景歷來是文人墨客描繪的對象,楊萬里的這首以其獨特的手法流傳千古,值得細細品味。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首句看似突兀,實際造句大氣,雖然讀者還不曾從詩中領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從詩人贊嘆的語氣中感受到了。這一句似脫口而出,是大驚大喜之餘最直觀的感受,因而更強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詩人用一「碧」一「紅」突出了蓮葉和荷花給人的視覺帶來的強烈的沖擊力,蓮葉無邊無際彷彿與天宇相接,氣象宏大,既寫出蓮葉之無際,又渲染了天地之壯闊,具有極其豐富的空間造型感。「映日」與「荷花」相襯,又使整幅畫面絢爛生動。全詩明白曉暢,過人之處就在於先寫感受,再敘實景,從而造成一種先虛後實的效果,讀過之後,確實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與四時同」的美麗風光。
[編輯本段]名句賞析——「映日荷花別樣紅。」
「映日荷花別樣紅。」
詩人駐足六月的西湖送別友人林子方,全詩通過對西湖美景的極度贊美,曲折地表達對友人的眷戀。詩人開篇即說畢竟六月的西湖,風光不與四時相同,這兩句質朴無華的詩句,說明六月西湖與其他季節不同的風光,是足可留戀的。然後,詩人用充滿強烈色彩對比的句子,給我們描繪出一幅大紅大綠、驚采絕艷的畫面:翠綠的蓮葉,涌到天邊,使人感到置身於無窮的碧綠之中;而嬌美的荷花,在驕陽的映照下,更顯得格外艷麗。這種謀篇上的轉化,雖然跌宕起伏,卻沒有突兀之感。看似平淡的筆墨,給我們展現了令人回味的藝術境地。

Ⅳ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作文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小池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新柳
柳條百尺拂銀塘,且莫深青只淺黃。
未必柳條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長。
昭君怨詠荷上雨
午夢扁舟花底,香滿西湖煙水。
急雨打篷聲,夢初驚。
卻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還聚。
聚作水銀窩,泛清波。
閑居初夏午睡起
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好事近
月未到誠齋,先到萬花川穀。
不是誠齋無月,隔一林修竹。
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
未是秋光奇絕,看十五十六。
過百家渡四絕句(其一)
出得城來事事幽,涉湘半濟值漁舟。
也知漁父赴魚急,翻著春衫不里頭。
過百家渡四絕句(其二)
園花落盡路花開,白白紅紅各自媒。
莫問早行奇絕處,四方八面野香來。
過百家渡四絕句(其三)
柳子祠前春已殘,新晴特地卻春寒。
疏籬不與花為護,只為蛛絲作網竿。
過百家渡四絕句(其四)
一晴一雨路乾濕,半淡半濃山疊重。
遠草平中見牛背,新秧疏處有人蹤。
歸去來兮引/歸去來兮
儂家貧甚訴長飢。幼稚滿庭闈。正坐瓶無儲粟,漫求為吏東西。偶然彭澤近鄰圻。公秫滑流匙。葛巾勸我求為酒,黃菊怨、冷落東籬。五斗折腰,誰能許事,歸去來兮。老圃半榛茨。山田欲蒺藜。念心為形役又奚悲。獨惆悵前迷。不諫後方追。覺今來是了,覺昨來非。扁舟輕揚破朝霏。風細漫吹衣。試問征夫前路,晨光小,恨熹微。乃瞻衡宇載奔弛。迎候滿荊扉。已荒三徑存松菊,喜諸幼、入室相攜。有酒盈尊,引觴自酌,庭樹遣顏怡。容膝易安棲。南窗寄傲睨。更小園日涉趣尤奇。盡雖設柴門,長是閉斜暉。縱遐觀矯首,短策扶持。浮雲出岫豈心思。鳥倦亦歸飛。翳翳流光將入,孤松撫處凄其。息交絕友塹山溪。世與我相違。駕言復出何求者,曠千載、今欲從誰。親戚笑談,琴書觴詠,莫遣俗人知。邂逅又春熙。農人慾載菑。告西疇有事要耘耔。容老子舟車,取意任委蛇。歷崎嶇窈窕,丘壑隨宜。欣欣花木向榮滋。泉水始流澌。萬物得時如許,此生休笑吾衰。寓形宇內幾何時。豈問去留為。委心任運無多慮,顧皇皇、將欲何之。大化中間,乘流歸盡,喜懼莫隨伊。富貴本危機。雲鄉不可期。趁良辰、孤往恣游嬉。獨臨水登山,舒嘯更哦詩。除樂天知命,了復奚疑。
戲筆
野菊荒苔各鑄錢,金黃銅綠兩爭妍;
天公支予窮詩客,只買清愁不買田。
春遊
不知春向雨中回, 只到春光未苦來。
老子今晨偶然出,李花全落杏花開。
水調歌頭
玉樹映階秀,玉節逐年新。年年九月,好為阿母作生辰。澗底蒲芽九節,海底銀濤萬頃,釀作一杯春。泛以東籬菊,壽以漆園椿。對西風,吹鬢雪,炷香雲。郎君入奏,又迎珠幰入修門。看即金花紫誥,並舉莆常兩國,冊命太夫人。三點台星上,一點老人星。
念奴嬌
老夫歸去,有三徑、足可長拖衫袖。一道官銜清徹骨,別有監臨主守。主守清風,監臨明月,兼管栽花柳。登山臨水,作詩三首兩首。休說白日升天,莫誇金印,斗大懸雙肘。且說廬陵傳盛事,三個閑人眉壽。揀罷軍員,歸農押錄,致政誠齋叟。只愁醉殺,螺江門外私酒。
夏日絕句
不但春妍夏亦佳,隨緣花草是生涯。
鹿蔥解插纖長柄,金鳳仍開最小花。
昭君怨
偶聽松梢撲鹿。知是沙鷗來宿。稚子莫喧嘩。恐驚他。俄頃忽然飛去。飛去不知何處。我已乞歸休。報沙鷗。
武陵春
長鋏歸乎逾十暑,不著鵕鸃冠。道是今年勝去年。特地減清歡。舊賜龍團新作祟,頻啜得中寒。瘦骨如柴痛又酸。兒信問平安。
跋京仲遠所藏楊補之紅綾上所著色掀篷梅
朔雲暗天垂到地,朔風裂山吹脫耳。
長江萬頃一艇子,一夜雪寒不成睡。
詩翁曉起鬢蓬鬆,縮頸微掀黃篾篷。
夜來急雪已晴了,東方一抹輕霞紅。
江梅的皪開獨樹,篷間截入梅尺許。
老乾新枝紫復青,花琱白玉須黃金。
滿身滿面都是雪,梅雪卻與霞爭明。
不知詩翁何處得霜鋸,和雪和梅斸將去。
恐是並州快剪刀,不然吳剛修月斧。
下無根幹上無梢,一眼橫陳梅半腰。
東省拈出寒蕭蕭,至今花頭雪未銷。
漱玉亭
山根玉泉仰面飛,飛出山頂卻下馳。
自從廬阜瀉雙練,至今銀灣岐兩支。
雷聲驚裂龍伯眼,雪點濺濕嫦娥衣。
寄言蘇二李十二,莫愁瀑布無新詩。
寒食雨中同舍人約游天竺得十六絕句
萬頃湖光一片春,何須割破損天真?
卻將葑草分疆界,葑外垂楊屬別人!
雪後晚晴,四山皆青,惟東山全白
只知逐勝忽忘寒,小立春風夕照間。
最愛東山青後雪,軟紅光里涌銀山。
憶秦娥
新春早。春前十日春歸了。春歸了。落梅如雪,野桃紅小。老夫不管春催老。只圖爛醉花前倒。花前倒。兒扶歸去,醒來窗曉。
過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一)
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
政入萬山圍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攔。
過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二)
山北溪聲一路迎,山南溪響送人行。
也知流向金陵去,若過金陵莫寄聲。
過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三)
後山勒水向東馳,卻被前山勒向西。
道是水柔無性氣,急聲聲怒慢聲悲。
過松源,晨炊漆公店(其四)
側塞千山縫也無,上天下井萬崎嶇。
昨朝曾過芙蓉渡,尋到溪源一線初。
過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日高谷底始微暄,嵐翠依然透骨寒。
說與行人忙底事,金雞聲里促銀鞍。
新酒歌
酸酒齊湯猶可嘗,甜酒蜜汁不可當。
老夫出奇釀二缸,生民以來無杜康。
桂子香,清無底,
此米不是雲安米,此水秪是建鄴水。
瓮頭一日遶數巡,自候酒熟不倩人。
松槽葛囊才上榨,老夫脫帽先嘗新。
初愁酒帶官壺味,一杯徑到天地外。
忽然王山倒瓮邊,只覺劍鋩割腸里。
度撰酒法不是儂,此法來自太虛中。
酒經一卷偶拾得,一洗萬古甜酒空。
酒徒若要嘗儂酒,先挽天河濯渠手。
卻來舉杯一中之,換君仙骨君不知。
類試所戲,集杜句跋杜詩,呈監試謝昌國察院
有客有客字子美,日糴太倉五升米。
錦官城西生事微,盡醉江頭夜不歸。
青山落日江湖白,嗜酒酣歌拓金戟。
語不驚人死不休,萬草千花動凝碧。
穉子敲針作釣鉤,老夫乘興欲東流。
巡檐索共梅花笑,還如何遜在楊州。
老去詩篇渾漫與,蛺蝶飛來黃鸝往。
時文采動人主,來如雷霆收震怒。
一夜水高數尺強,濯足洞庭望八荒。
閶闔晴開映盪盪,安得仙人九節杖。
君不見西漢杜陵老,脫身事幽討,
下筆如有神?汝與山東李白好,
儒術於我何有哉?願吹野水添金杯,
焉知餓死填溝岳。如何不飲令心哀,
名垂萬古知何用,萬牛回首丘山重。
端午前一日含笑初折
一點瓜香破醉眠,誤他酒客枉流涎。
如何滴露牛心李,化作垂頭玉井蓮。
初喜曉光將莞爾,竟羞午影不嫣然。
忽看吐下金櫻核,蔌蔌聲乾暮葉邊。
憫農
稻雲不雨不多黃,蕎麥空花早著霜。
已分忍飢度殘歲,更堪歲里閏添長!
癸未上元後,永州夜飲趙敦禮竹亭聞蛙醉吟
茅亭夜集俯萬竹,初月未光讓高燭。
主人酒令來無窮,恍然墮我醉鄉中。
草間蛙聲忽三兩,似笑吾人慳酒量。
只作蛙聽故自佳,何須更作鼓吹想。
尚憶同登萬石亭,倚欄垂手望寒青。
只今真到寒青里,吾人不飲竹不喜。
舟過謝潭三首
碧酒時傾一兩杯,船門才閉又還開。
好山萬皺無人見,都被斜陽拈出來。
中秋月長句
西山走下丹砂丸,東山飛上黃金盤。
徑從碧海升青天,半濕尚帶波濤痕。
初輝淡淡寒不動,月華猶輕桂華重。
黃羅團扇暗花紋,蹙金突起雙龍鳳。
須臾正面天中央,銀鉦退盡向來黃。
乾坤熔入冰壼里,萬象都無只有光。
平生愛月愛今夕,古人與我同此癖。
去年中秋天漆黑,今年中秋月雪白。
先生舊不論升斗,近來畏病不飲酒。
月下醒眼搔白首,明年月似今宵否?
野薔薇
紅殘綠暗已多時,路上山花也則稀。
藞苴余春還子細,燕脂濃抹野薔薇。
紅玫瑰
非關月季姓名同,不與薔薇譜諜通。
接葉連枝千萬綠,一花兩色淺深紅。
風流各自燕支格,雨露何私造化功。
別有國香收不得,詩人熏入水沉中。
古風敬餞都運煥章雷吏部祗召入覲
高皇中興祛稷臣,紫岩先生弟一人。
來從紫岩住紫蓋,鴻鈞轉作湘中春。
風流人物被草木,香滿橘洲連獄麓。
一時賓客盛鄒枚,明月夜光和結綠。
雷家夫子龍鳳章,優入其室升其堂。
朱幡玉節遍南紀,錦帳綾衾推望郎。
使星下照翼軫旁,西山南浦回風光。
渠儂別有經世具,袖卻兩手惟深藏。
玉皇喚渠登廟廊,小卻猶在持橐行。
野人亦忝同門者,久掛衣冠卧林下。
病身只合釣煙波,兒輩猶堪累甄冶。
大兒長孺赴零陵簿,示以雜言
好官易得忙不得,好人難做須著力。
汝要作好官,令公書考不可鑽。
借令巧鑽得,遺臭千載心為寒。
汝要作好人,東家也是橫。
目民選官無選處,卻與天者長青春。
老夫今年六十四,大兒壯歲初筮仕。
先人門戶冷如冰,豈不願汝取高位。
高位莫愛渠愛了,高位失,
丈夫老,則老官職不要討。
白頭官里捉出來,生愁無面見草萊。
老夫不足學聖賢,有前作譬如著棋。
著到國手時國手,頭上猶更盡有著。
昭君怨·詠荷上雨 【年代】:宋
【作者】:楊萬里——《昭君怨·詠荷上雨》
【內容】
午夢扁舟花底,香滿西湖煙水。
急雨打蓬聲,夢初驚。
卻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還聚。
聚作水銀窩,泛清波
跋尤延之左司所藏光堯御書歌
鸞台長史老野僧,月前病鶴霜後蠅。
文書海里袞不了,黑花亂發雙眼晴。
故人同舍尤太史,敲門未揖心先喜。
袖中傾下十解珠,五色光芒射窗兒。
自言天風來帝旁,拾得復古殿中雲一張。
向來太上坐朝罷,勝日光風花柳暇。
浣花仄理冰雲容,宣城雞距針芒鋒。
天顏有喜聊小試,西京書目供游戲。
韓彭衛霍欣掛名,舒向卿雲感書字。
漢廷多少失意人,九京寸恨不作塵。
一朝翻入聖筆底,昭回之光喚渠起。
小臣濫巾縫掖行,手抄孝經不徹章。
何曾下筆寫史漢,再拜恭覽汗透裳。
太史結廬伴鷗鷺,鍚山山下荊溪渡。
紅光紫氣上燭天,個是深藏寶書處。
七字長句敬餞提刑寺丞胡元之持節桂林
江西太守說誰子,只說吉州有新事。
棘闈照日動碧鱗,粉堞入雲橫爛銀。
三年八邑邑邑熟,一任千日日日春。
君不見吉州太守清何似,白鷺江心秋見底。
除卻太倉五升米,不曾遣人來向市。
四鄰束修來相看,不將入家將入官。
清名襲人冰霜寒,隨風一夜入九關。
帝日桂林五千里,象犀珠玉生海里。
安得使者人人皆如此,金捐於山珠抵水。
卻從吉州奪五侯,一州奪與三十州。
梅花一笑迎漢節,桂林八株吹嶺雪。
使星歸去作台星,跳過郎星與卿月。
遣騎迎家久稽來訊
還家家尚緬,迎家家未來。
去住兩不知,安否更相猜。
偶思十年事,誰謂今歲乖。
始我離高安,述職朝天街。
中外理難必,骨囪心與偕。
同室忽分塗,老情非不懷。
入京就一列,汲汲營尺攘。
牆屋亟求完,婦子豈我催。
前知來期杳,更用辛苦為。
屬以王事出,寒舲如江淮。
風霜厲宵泳,山水薦曉環。
六朝幾宿草,事往空餘哀。
夢收兒女書,喜極睫為開。
一欣雖非實,差慰腸九回。
皈帆拂惠山,良訊傅荊涯。
啟緘復非真,旅思彌不佳。
船門且看雪,呼僮滌荷杯。
聞鶯
過雨溪山凈,新晴花柳明。
來穿雨好樹,別作一家聲。
故欲撩詩興,仍添懷友情。
驚飛苦難見,那更綠陰成。
上元日晚過須溪
恰恰元宵兩腳垂,天風為我掃除之。
怪來平地寒如許,雪滿遠峰人未知。
白含笑
熏風曉破碧蓮莟,花意猶低白玉顏。
一粲不曾容昜發,清香何自遍人間。
遍游廬山,示萬杉長老大璉
肩輿小斑筠,地誌古青冊。
初穿千長松,忽仰萬絕壁。
觀山不知名,披志失山色。
行行問不住,一一漸可識。
何代五老人,登峰化為石。
年齡今幾春,齒牙諒無力。
天賜五玉乳,與渠供朝食。
淵明醉眠處,石上印甘跡。
逸少養鵝池,蘚花漬餘墨。
鶴鳴南天青,龜拜北斗白。
棲賢緣不淺,月枕借雲席。
萬杉與開先,弄泉碎珠壁。
病眸貪窮眺,趼趾怯周歷。
同游多俊人,淡話半禪伯。
茲來殆天假,不爾豈人及。
歸船載曉星,回首兩相憶。
初夏睡起
【宋】楊萬里
梅子流酸濺齒牙,芭蕉分綠上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春晴懷故園海棠
【宋】楊萬里
故園今日海棠開,夢入江西錦綉堆。
萬物皆春人獨老,一年過社燕方回。
似青似白天濃淡,欲墮還飛絮往來。
無那風光餐不得,遣詩招入翠瓊杯。
春晴懷故園海棠
【宋】楊萬里
竹邊台榭水邊亭,不要人隨只獨行。
乍暖柳條無氣力,淡晴花影不分明。
一番過雨來幽徑,無數新禽有喜聲。
只欠翠紗紅映肉,兩年寒食負先生。
<U>[font color=#0000ff]讀嚴子陵傳[/font]</U>
【宋】楊萬里
客星何補漢中興,空有清風冷似冰。
早遣阿瞞移漢鼎,人間何處有嚴陵!
過楊村
【宋】楊萬里
石橋兩畔好人煙,匹似諸村別一川。
楊柳蔭中新酒店,葡萄架下小漁船。
紅紅白白花臨水,碧碧黃黃麥際天。
政爾清和還在道,為誰辛苦不歸田?
寄陸務觀
【宋】楊萬里
君居東浙我江西,鏡里新添幾縷絲。
花落六回疏信息,月明千里兩相思。
不應李杜翻鯨海,更羨夔龍集鳳池。
道是樊川輕薄殺,猶將萬戶比千詩。
傷春
【宋】楊萬里
准擬今春樂事濃,依然枉卻一東風。
年年不帶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
晚風
【宋】楊萬里
晚風不許鑒清漪,卻許重簾到地垂。
平野無山遮落日,西窗紅到月來時。
舟過安仁
楊萬里
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初入淮河四絕句(其三)
楊萬里
兩岸舟船各背馳,波痕交涉亦難為。
只余鷗鷺無拘管,北去南來自在飛。
紹興二十四年(1154)進士。官至秘書監。主張抗擊金人,收復失地。以正直敢言,累遭貶抑,晚年閑居鄉里長達15年之久。詩與尤袤、范成大、陸游齊名,並稱南宋四大家。今存詩作4200餘首,不少抒發愛國情思之作。其《初入淮河四絕句》、《舟過揚子橋遠望》、《過揚子江》、《雨作抵暮復晴》等詩,撫今追昔,即景抒懷,思想性和藝術性都相當高。也寫過一些反映勞動人民生活的詩,如《竹枝歌》七首寫纖夫雨夜行船,《圩丁詞十解》寫築堤圩丁,以及《插秧歌》、《憫農》、《憫旱》、《農家嘆》、《秋雨嘆》等都從不同角度表現出對農民艱難生活的同情。楊萬里初學江西詩派,重在字句韻律上著意,50歲以後詩風轉變,由師法前人到師法自然,形成獨具特色的誠齋體。誠齋體講究所謂「活法」,即善於捕捉稍縱即逝的情趣,用幽默詼諧、平易淺近的語言表達出來。如《檄風伯》:「風伯勸爾一杯酒,何須惡劇驚詩叟!」就充分體現了誠齋體的特色。所著《誠齋詩話》不專論詩,也有一些文論。所作賦,以《浯溪賦》、《海賦》為有名。所作詞今存僅15首,風格清新,富於情趣,頗類其詩。又精於《易》學,有《誠齋易傳》,以史證《易》,為經學家非議。所著《誠齋集》133卷(包括10種詩集及各體文章),有《四部叢刊》本;《楊文節公詩集》42卷,有乾隆間刻本;《誠齋易傳》20卷,有曝書亭影宋本;《誠齋詩話》1卷,有《歷代詩話

Ⅳ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的中心思想

詩人駐足六月的西湖送別友人林子方,全詩通過對西湖美景的極度贊美,曲折地表達對友人深情的眷戀。

Ⅵ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讀了有什麼感受

詩人用充滿強烈色彩對比的句子,描繪出一幅大紅大綠、精彩絕艷的畫面:「專接天蓮葉無窮碧,映屬日荷花別樣紅。」這兩句具體地描繪了「畢竟」不同的風景圖畫:隨著湖面而伸展到盡頭的荷葉與藍天融合在一起,造成了「無窮」的藝術空間,塗染出無邊無際的碧色;在這一片碧色的背景上,又點染出陽光映照下的朵朵荷花,紅得那麼嬌艷、那麼明麗。連天「無窮碧」的荷葉和映日「別樣紅」的荷花,不僅是春、秋、冬三季所見不到,就是夏季也只在六月中荷花最旺盛的時期才能看到。詩人抓住了這盛夏時特有的景物,概括而又貼切。這種在謀篇上的轉化,雖然跌宕起伏,卻沒有突兀之感。看似平淡的筆墨,展現了令人回味的藝術境地。

Ⅶ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怎麼寫作文

在六月一個夏天清晨,我陪著好朋友林子方到西湖邊,把他送走。等林子方離西湖遠去時,我才發現六月期間的西湖和別的季節就是不相同。春天時,西湖上只有好幾片嬌嫩的荷葉,顯得有些冷淡。秋天荷葉開始變黃了,就像是死亡降臨在西湖。而冬天西湖的每一個角落都是枯枝敗葉,到處都銷聲匿跡了。
我認為,只有夏天時的西湖,才能鮮得與眾不同。那是因為夏天時西湖的每一處都充滿了生機,遠遠望去,就像一片茫茫的大草原,直通天際。仔細一看,才會發現,西湖裡的生命,是碧綠的荷葉和鮮紅的荷花。它們把整個西湖都遮蓋得嚴嚴實實,偶爾才會露出一點兒縫隙。一條帶花的魚兒跳出水面,幾滴水珠落到荷葉上,在太陽的照耀下銀光閃閃,就像是金銀剃透的鑽石。
一陣風吹來,西湖裡成千上萬的荷花都帶著它那碧綠的「舞裙」跳起舞來。看著它們不停地向左右兩邊晃動著,真像一位名副其實的舞蹈家。看著看著,我情不自禁地想起春天時寫荷花的一首詩――《小池》,上面寫道: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但現在的荷花都在含苞欲放。千姿百態、婀娜多姿,這么多荷花中幾乎沒有一朵是相同的。風又輕輕吹過,荷花又跳起舞來。它們有的像個粉色的盤子,裡面有幾顆五光十色的「寶珠」、的像個害羞的小女孩,躲在舞裙下就是不肯露面、還有的像個舞蹈家,在綠色的「舞台」上跳個不停,總也跳不夠……
呀,這是多麼美麗的一片景象啊!我愛這千變萬化的西湖。

閱讀全文

與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學反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