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大班動物分類統計教學反思
今天我開展了科學活動《動物分類》,目的是讓幼兒通過觀察探究,了解家禽、家畜、野獸、飛禽的不同特徵。發展幼兒的比較、分析、概括的能力。
活動中,我以孩子們比較熟悉的「獅王」的形象導入,馬上激發了幼兒的興趣,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孩子們能充分利用手中的圖片仔細觀察、探索,能根據動物的不同特徵,想出多種分類方法,從而對各種動物的特徵、生活環境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
但是,從我教學的角度來看,我覺得很不理想。
活動中,我出示了許多的動物圖片,讓孩子們認一認,說一說,然後在桌面上進行操作分類。原本只是設想孩子們可能會分出有翅膀和沒有翅膀的動物,或是家裡的和野外的動物。讓我沒有想到的是我們的孩子竟然能充分運用自己積累的相關經驗,居然分出了許多不同的種類,如哺乳動物和卵生動物;厲害的和不厲害的動物;食草的和食肉的動物,……,這些都是我始料不及的。但是,為了達成我的教學目標,我還是把家禽、家畜、飛禽、野獸的圖標展示在白板上,引導幼兒分析、認識,將幼兒的思維集中在目標的定位上。尤其是在第二次操作時,要求幼兒按照要求分類,這下,孩子們被弄糊塗了,因為我打亂了他們原來的思路,使他們一時不知該怎麼分。在最後的「動物找家游戲」中,孩子們戴著胸飾進行游戲,也顯得有些亂。
反思這個活動,孩子們活動的興趣很高,他們能運用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積極的參與活動。但是,我覺得不應該在第一次幼兒操作後,硬把他們拉回教學的目標上,這樣是限制了幼兒的思維,而是應該順著孩子們的思路引導幼兒朝著目標前進,比如,運用數學活動中兩次分類的模版引導幼兒在自己第一次分類的基礎上再一次進行分類,這樣既是對上次活動的延伸,也會使孩子們更清楚更明確了,從而掌握理解各個概念。另外,在游戲中,提供的動物圖片是胸飾,這樣不便於檢驗。應該提供頭飾,讓大家都能看清楚,並且讓幼兒分組上來,孩子們就能更好地找到自己的位置,也便於老師和同伴檢驗,進行及時正確的調整。
今天的活動,說難不難,但是說簡單,卻也比較復雜,因為它的隨機性很強。因此,我覺得開展一個科學活動,如何引導幼兒達成教學目標,除了在備課時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的同時,教師考慮的問題應更全面,而且臨場的教學機智也是非常的重要。在以後的活動中,我將會時刻注意這一點,從而使我們的孩子得到更好的發展。
② 三上科學第一單元《7,動物有哪些相同特點》教學反思
第7課 動物有哪些相同特點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動物的個體形態不同,內生活環境也不同,但是動容物具有共同的特點:生活在一定的環境里,會運動,需要食物維持生命,會排泄廢物,會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會生長發育,會繁殖後代。
過程與方法:運用比較的方法獲得動物的共同特徵。
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對動物壽命的認識,懂得生命的可貴,也體會生死的自然規律。
【養成教育訓練點】培養學生能夠對觀察到的結果主動分析從而獲得信息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整理已經觀察、分析、和研究的結果,進行概括和總結,共同的除動物的共同特徵。
【教學難點】學生提供的信息是否有證據支持,學生無證據信息對整理的干擾。
【教學准備】蝸牛、蚯蚓、螞蟻、金羽的圖片;四種動物議政的圖片。
③ 大班科學活動《動物怎樣過冬》教學反思
《小動物過冬》是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青蛙、小燕子、小蜜蜂一起商量過冬的事。課文生動地介紹了它們不同的過冬方式,小燕子要避開嚴寒到溫暖的南方去,小青蛙准備吃飽之後鑽到泥土裡是冬眠,而小蜜蜂則藏在蜂巢里吃蜂蜜。課文還表現了小動物之間的相互關心,難舍難分。
在教學本課時,我注重緊密聯系兒童的生活實踐,藉助簡單淺顯的兒歌、繞口令等讓學生自主地參與到學習中去, 力求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朗讀,感悟,讀懂文本,學得靈活,學得快樂。
一、兒歌導入,激發興趣。
二年級學生年齡較小,為了能更好地激發其學習的興趣,我採用了兒歌導入的形式,以一首兒歌配以冬天的圖畫將學生帶入那寒冷的冬季情境中,引導學生產生疑問:我們冬天冷了能添加衣物,小動物應該怎麼辦呢?它們又是怎麼過冬的呢?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二、生字教學,方法單一。
在生字教學中,我主要採用讓學生讀字音、識字形、辨字義的形式讓學生認識本課的生字詞。但是在教學中忽視了低年級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而忽視了對前後鼻音、多音字的教學,教學目標不明確。此外,在讓學生分析字形時只對個別生字提出繞口令的方式識記,其它生字卻不加提示,不利於學生對生字詞的全面掌握。課後,在與其他老師的交流中發現,可以通過替換部首、形象記憶等方式加深學生的印象,也可以鞏固學生的舊知。總的說來,對於低年級生字教學仍不可忽視,且要注意多樣的教學方法。
不過我在教學生字詞時也較為關注學生的說話能力,讓學生用「商量」造句時,學生能聯系實際,課堂也迸發出了智慧的火花。
三、以讀代講,整體感知。
梳理課文內容時,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動物過冬方式來朗讀,意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效果不佳,多數學生注意力不集中。若能讓學生扮演小動物去讀、去說可能會更好。同時,若能在教學中聯系生字詞或者聯系板書梳理課文內容,可能會達到不一樣的效果。
四、教師的語言魅力。
教學本課讓我了解到教師應該有自己獨特的語言魅力,問題和教學要求要簡單明確,方便低年級學生理解。同時善加運用肢體語言,既要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不分散學生的注意力。板書也是教師語言的另一種形式,其重要性同樣忽視,美觀的同時也要實用。
總之,本課的教學讓我認識到自身存在的諸多不足,也給我敲響了一記警鍾,在上課聽課評課的過程中,我也在不斷的學習,希望能在以後的教學中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升教學能力。
④ 大班歡樂的動物園為主題教學反思
兒們都喜歡動物,也喜歡模仿動物的各種動作,有了解各種動物的願望,通過本次活動設計激發幼兒愛動物的情感,提高幼兒觀察動物的能力。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愛動物的情感,認識各種動物的名稱,特點及生活習性。
2 通過活動提高幼兒觀察動物的能力,喜歡與同伴交流。
⑤ 《動物有哪些共同特點》教學反思
《動物有哪些共同特點》是教材動物單元的最後一章,也是對動物在運動、反應、食物、繁殖等方面的比較。前一個月,學生已經對四種動物有了一定的了解,從這些動物的相互比較中,可以知道它們的相同和不同。本單元所選擇的四種小動物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代表著不同種類、不同環境下的小動物。這些小動物的形態各不相同,生活習性也各具特色,顯示出每種小動物的獨特個性,體現出動物界的多樣性。本課的目的是讓學生整理已經觀察、分析和研究的結果,進行概括和總結,共同得出動物的共同特徵。繼而與植物進行比較,形成初步的生物的概念,了解生物體的基本特徵,培養學生關注關心周圍的生命世界.在教學過程中,我採用填寫表格的形式,先讓學生對所學的四種動物在運動、反應、食物、繁殖等方面的比較,由小組進行討論,再進行全班討論,進行匯報,教師對學生的匯報進行總結,說出他們有什麼共同點,重在培養學生的概括和觀察總結能力。通過學生的總結出的動物的共同特點,如何驗證他是動物共同具有呢?看是否具有上面的共同特點,如果某一種動物不具備上面四種動物的某個共同特點就刪去,這樣找出動物的共同特點。這節課文字內容較多,顯得比較枯燥,要進行適當修改,加些直觀資料。
⑥ 動物樂園教學反思
c轉眼間,我成為初一學生已1個學期了。回首這學期,心中就產生了許多感觸。這學期中經歷的每一天,都已在我心中留下了永久的印記,因為這些印記見證我這樣一個新生的成長。現在我覺得自己似乎明白了許多事情,但是仔細琢磨後又不盡然。或許在以後也會嘲笑現在的渺小,但我們不得不笑著回首我們所走過的路. 這次考試,我總結了以下的點滴:
在學習上,我深知學習的重要性。我認為面對知識就是力量,離開了知識將是一個一無是處的廢人。中學時代是學習現代科學知識的黃金時代,我應該抓住這個有利的時機,用知識來武裝自己的頭腦,知識是無價的。
合理安排時間,調整好作息時間,分配好學習、工作、娛樂的時間。時間是搞好學習的前提與基礎,效率和方法更為重要。其次,要保質保量的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認真對待考試,考前認真復習。
積極閱讀課外書籍,擴大自己的知識面抓住點滴時間學習。經常提出問題,與同學討論,向老師請教;搞好師生關系,師生相處得融洽和睦;在這次期中考試中,盡管感覺良好,但還是不理想的地方,仍需繼續努力,抓緊自己的學習。知識無止境,探索無止境,人的發展亦無止境,我還有很多的知識需要學習。
我要確定未來的發展目標,我也要對未來充滿信心。當然,這需要老師們的精心培養和同學們的真誠幫助
我要努力。
⑦ 小班教案快樂的小動物活動延伸及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
喜歡小動物似乎是每一位孩子的天性。近階段,我們班的孩子和小熊貓、烏龜、小鳥等這些可愛的動物交上了朋友,小動物不時地出現在好聽的故事裡、有趣的兒歌里、好玩的游戲里,它們那生動有趣的形象深深地吸引了每一個孩子。因此,在收集探索小動物的基礎上,精心孩子們設計《可愛的小動物》一課。
活動目標
1、初步萌發幼兒喜愛小動物的情感。
2、 教會幼兒學習傾聽教師的講解,掌握游戲玩法,遵守游戲規則。
3、 學會正確地說出小動物名稱,叫聲,並做相應的手勢動作。
教學重點、難點
1、 知道幾種常見動物的運動方式以及愛吃的食物。2、 願意與他人交流,體驗游戲的樂趣。
活動准備
收集各種小動物的資料(圖書、圖片、玩具、實物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孩子們你們喜歡小動物嗎?快來說說你們都喜歡哪些小動物?
二、新課:
1、學做小動物
師:請你們想一想,小動物都是怎麼回家的呢?(引導啟發幼兒學一學,模仿小動物的動作)
引導幼兒邊念兒歌邊自由地模仿各種小動物的不同動作 (小白兔——跳;小花貓——走;小烏龜——爬;小鳥——飛)
2、扮演小動物
師:這么多的小動物,你最喜歡誰?
請小朋友自己去找一找,將你喜歡的小動物戴在頭上。
師:說一說,你是什麼小動物?它是怎麼走的?
3、分角色表演和游戲
(1) 師:現在小動物都出來玩了。
師生共同演唱歌曲並表演:「小小兔子出來玩,跳呀跳、跳呀跳,小小兔子出來玩,跳呀跳呀跳……」
(2) 游戲
師:哎呀!天快黑了,小動物們都要回家了。你們可要聽仔細喲!
點到哪個小動物,哪個小動物就做動作回家。
4、小動物找食物
師:小動物,你們玩得可真開心,玩了這么久,你們的肚子也一定餓了吧?
那邊有好多好吃的東西,你們去找一找,說一說,你最喜歡吃什麼?
(三)結束部分
師:小動物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說說我們要如何對待小動物呢?
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根據孩子們的興趣點出發,開展了主題活動《可愛的小動物》,不僅滿足了幼兒的好奇心,還讓幼兒在各種活動中了解常見的動物名稱、特徵和習性,認識了世界上各種各樣奇奇怪怪的動物,使幼兒喜歡小動物,並知道動物是人類的朋友,萌發幼兒喜愛和保護動物的情感。活動中我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結合本次活動的內容,以整合的理念和方法,組織幼兒開展活動,在活動進行中穿插幼兒喜歡的各種模仿動作、音樂游戲、律動等,既體現了課程的整合性又讓幼兒在玩中得到了知識。由於是小班的幼兒,在介紹他們喜歡的動物時,孩子們的聲音不夠響亮,還有點拘束,不能完全放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