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計算整百整千數加減法的方法把整百整千數看成幾個百幾個千然後相加減和先把()前面的數相加減。
計算整百整千數加減法的方法把整百整千數看成幾個百;幾個千;然後相加減;或先把(0)前面的數相加減。再在得數末尾添上與整百、整千數末尾(相同)個數的零。
數位,指一個數中每一個數字所佔的位置。整數部分的數位從右起,每4個數位是一級,個級包括個位、十位、百位和千位,表示多少個一;萬級包括萬位、十萬位、百萬位和千萬位,表示多少個萬;億級包括億位、十億位、百億位和千億位,表示多少個億。
(1)整百整千的加減法教學反思擴展閱讀:
區別概念:
1、數位
「數位」與「位數」、「計數單位」均為意義不同的概念。
「數位」是指一個數的每個數字所佔的位置。數位順序表從右端算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萬位」,等等。
同一個數字,由於所在的數位不同,它所表示的數值也就不同。例如,在用阿拉伯數字表示數時,同一個『6』,放在十位上表示6個十,放在百位上表示6個百,放在億位上表示6個億等等。
2、位數
「位數」是指一個自然數中含有數位的個數。像458這個數有三個數字組成,每個數字佔了一個數位,我們就把它叫做三位數。198023456由9個數字組成,那它就是一個九位數。「數位」與「位數」不能混淆。
3、計數單位
一(個)、十、百、千、萬、十萬、百萬、千萬、億、十億、百億、千億……,都是計數單位。「個位」上的計數單位是「一(個),「十位」上的計數單位是「十」,「百位」上的計數單位是「百所以在讀數時先讀數字再讀計數單位。例如:9063200讀作九百零六萬三千二百,萬、千百就是計數單位。
2. 整百整千數加減法說課稿
《整千整百數的加減法》說課
說教材: 整千整百數的加減法是人教版實驗教材小學數學第四冊的內容,它是在學生學習了兩位數加減兩位數,萬以內數的認識及組成的基礎上學習的,通過這一內容的學習,為後繼學習萬以內數的加減法做好鋪墊,它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生口算能力的良好途徑。 說目標: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想達到以下目標: 知識目標: 能靈活地選擇適當的方法進行整千整百數的加減法口算。能力目標: 1、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小組合作、交流等方式體驗到演算法的多樣化,培養學生初步的數學交流能力和合作意識。 2、讓學生在情景中提出數學問題,培養了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情感目標:讓學生通過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感受到數學源與生活,在交流評價中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讓學生掌握整千整百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方法:合作交流法、情景教學法、自主探究法。 教學過程:一、創設情景、引入新課二、引導交流、探究新知三、自主練習、鞏固深化四、合作塗色、結束全課。教學中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在本節課中,為學生提供小組合作的機會,讓學生自己通過獨立思考,再和小組同學交流1000+2000的演算法,並能從這些演算法中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正確計算。課結尾的塗色游戲分工明確,有人塗色、有人計算、有人檢查。通過學生的合作讓他們在小組中動口、動手、動腦,學生的參與度非常高,孩子們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課標中要求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隨時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體會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體會數學的意義。這節課,我力爭對學生進行多方面的評價,評價重在關注他們參與學習活動的熱情,特別是他們在活動中表現出來的良好的品質與習慣如:善於傾聽別人發言,願意和同伴交流自己的看法等……讓學生在評價中認識自我,學會欣賞別人,使評價成為他們主動學習的動力。當然這節課也留下了很多我進一步思考的問題:比如當學生提出180是70 的幾倍時,我說這個問題等我們以後再學習,這樣的處理是否恰當?還有當學生有7、8種不同的演算法時,怎樣引領學生優化演算法是我最困惑的問題。我的評價是否很到位?
3. 整口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乘法的教學反思算乘法的教學反思
反 思
《口算乘法》是在學生掌握了表內乘法和萬以內數的組成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計算教學是很枯燥的教學內容,但又是在數學中必不可少的一個內容,計算能幫助人們解決問題,是小學生學習數學所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只有在解決問題的具體情境中才能真正體現出計算的作用。如何讓枯燥的內容讓它更生動化、賦於它活力呢?在教學中具體做法如下:
1、讓學生在具體生動的情境中學習計算,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計算本身是枯燥乏味的,機械的訓練更使學生厭煩,這是學生對數學失去興趣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適當地創設一些具體生動的學習情境,挖掘身邊的生活字元,讓學生在一種愉悅的氛圍中來學習多位數乘一位數,使他們感到學習數學是有趣的,這是我們教學時必須高度注意的一個問題。因此,教學中我首先藉助教材的主題圖,為學生營造出愉悅的、輕松的、生活化的學習情境,使學生主動參與數學活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最後的練習設計「我會填」、「誰大誰小」、「數學小博士」,以貼近學生生活的,喜聞樂見的形式呈現,使數學材料充滿了真實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慾望。
2、學生在已有知識基礎上經歷探究口算方法的過程。
《課程標准》強調要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教學中我重視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放手讓學生運用遷移、類推這一數學學習方法探索學習,由學生在主題圖中發現問題,通過獨立思考與小組交流解決問題。這樣設計能激發學生以積極的心態,調動原有的知識和經驗嘗試解決新問題,在學生自身的再創造活動中建構數學知識。再如試一試我能行這組題,通過讓學生計算100×2、3×200、3000×3、6000×7,讓學生從中發現這類題的規律,算理不能教師強加給學生,而是讓學生經歷口算方法的探究過程,提高學生對口算方法的理解。
3、在練習中突破難點。
通過讓學生計算5×6、5×60、5×600、5×6000,使學生明白當一位數同整十、整百、整千的數相乘時,只要用一位數乘"0"前面的數,再看因數中共有幾個0,就在乘積的末尾添上幾個"0";同時,讓學生理解為什麼有的積中0的個數會比因數中0的個數要多,加深學生對於口算乘法方法的理解,從而突破難點。
4.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口算整百,整千數的加減法》評課
本節計算教學的過程(流程)有共性的研究。從不同年級來看問題會有不同的見解。本次教學體現了扎實的教學技能,能抓住計算課的本質。先復習口算、數的組成。通過對數的計算來鞏固數的組成。
1. 復習的內容恰當。復習的內容可以是上一節課的內容,也可以是與本節課有密切關系的內容。
2. 探究計算方法上,能讓學生用已有經驗去解決問題。
3. 探究之後有相應的小練習。第2個例題教學後,有對比。通過對比後讓學生了解清楚知識間的區別與聯系。
4. 重視直觀教學,在板書上能體現思維過程。
5. 練習有清晰的層次、很有條理。
建議:
1. 在演算法多樣化、優選方法的時候處理得不夠靈活。學生說出1+2=3,所以1000+2000=3000實際上就是千位上是1+千位上是2,所以是3千,在千位上寫3,在3的末尾補3個0.
2. 例題對比之後的語言歸納概括的方法要准確。例如,3100-700 1500+1000 要看數的特點去判斷是把他們看成幾個百還是幾個千。
3. 在表達方面,要培養學生講的興趣。在數學方面也可以培養學生表達自己的機會。語句完整、有序。在練習的時候多讓學生講。
4. 在練習方面,時間沒處理得好。買禮物的形式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但做得比較倉促。
5. 在給出一組數,讓學生寫出一個加法算式和一個減法算式:50+80=130 130-50=80這個形式可以用在其他練習中,不要急著體現加減法之間的關系。
6. 遇到3100-700= 1500+1000= 這些比例題難的時候,應該抽出來說說怎樣想的?
再一篇:
老師將教材作為一個背景,一個舞台來使用,把整個教學放手給學生,讓學生在導學案指導的過程中,把學習興趣發揮到了極致,使人人主動學習,自主探索,小組合作,全班共同交流,總結,提煉,整個過程中耿老師讓各小組匯報自己的發現,這樣既肯定了學生的發現,又達到表揚激勵及榜樣的作用。使每個同學都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在不斷發現,不斷突破過程中獲取新知識,從而實現自己學習上的最大價值,人人感到成功的快樂。有效調動全體學生敢於發現,善於發現,敢於發表自己想法,學會反思、修正自己的觀點,特別是讓學生當小老師。如教學例題500+800時,把例題變成了自主探索,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機會,給學生充分思考的空間和時間,允許並鼓勵他們有不同演算法,尊重他們的想法,哪怕是不合理的,甚至是錯誤的,讓他們在相互交流、碰撞、討論中,進一步明確算理。重點探究後,讓學生匯報不同的想法,即而繼續讓學生研究800-500和960-800,學生在小組探索過程中發現整百和整十的加減法,讓他們在相互交流、碰撞、討論中,進一步明確算理。其實,課堂教學本身就是一種遺憾的藝術,老師也有少些不足。如:鞏固練習時,應讓全班學生參與,整堂課會很完美。
5. 計算整百整千數加減法的方法把整百整千數看成幾個百;幾個千;然後相加減;或先把()前面的數相加減。再
相同。
在數學計抄算中,襲一個計算式包括數據,計算符或運算元以及計算結果。因此數學計算中的關系是計算原理中必須闡明的理論基礎。
數據在一個計算式中,則稱數據存在計算關系。有些計算關系由數據的內在性質(例如系數矩陣,級數中的具體項,合式公式中的項),物理位置(一幅圖像中數據的顯示或表示,直角坐標系中曲線的關系,cpu陣列,數據的存儲)決定。
(5)整百整千的加減法教學反思擴展閱讀:
1)自然數據的表示。例如求一個曲面梯形的面積.
2)人工數據的處理(例如 程序中的數據).
3)自然數據的人工處理。例如:放大一幅圖像的一部分。在數學計算式中,數據與運算符有數據個數,左右作用,算式形式等具體細致的關系。
整體與元素的關系.集合數據例如矩陣,從矩陣加到元素加,實現對集合元素的處理. 相同運算符對不同數據產生的計算效果可不同(例如C++語言的重載,多態等)。
高階的運算符,常常是低階運算符的組合,再使用一個新出現的計算符,構成一個序列.例如積分:級數的極限計算.使復雜的數據元計算能夠實現.
6. 《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多大口算和估算》教學反思
《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多大口算和估算》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從解決問題入手,引入計算。重點研究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我組織學生利用學具進行操作,在操作中明白口算的道理,並找到自己喜歡的口算方法。應該說這部分的內容是很容易的,學生學起來得心應手,而且積極性非常高。因此我在教學中讓學生積極主動探索,生動活潑地發展,使群體性主體參與率高,創新思維活躍,讓學生真正體會到自主學習的成功樂趣,促進學生主動發展。學生利用學具理解算理,從2×3=6 20×3=60 200×3=600這種組合中找到規律,得出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0先不計算,先算出0前面的兩個因數的積後,算式中有幾個0,在積的後添幾個0
。整個過程注重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的培養,同時滲透了數形結合的思想。課堂上我注重張揚學生的個性,鼓勵學生以自己的思考方式和習慣解決問題。因此學生發現不是所有的整百、整十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都符合算式中有幾個0,在積的後添幾個0。如50×6=300,其中第一個0與算式中有幾個0,在積的後添幾個0無關,這是五六三十得出的,因此要在30後面添一個0。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優化自己的思維方式,實現問題解決與知識、技能和情感、態度的同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