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視頻設計 > 斜坡的科學教學設計

斜坡的科學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20-12-30 10:19:52

⑴ 中班科學教案 什麼東西會滾附反思

活動目標:
1.按試驗的基本要求及程序對物體進行預測、試驗和驗證。在觀察比較中發現會滾物體與不會滾物體的各自特點,
2.願意與同伴交流自己的意見,體驗探索的樂趣。
活動准備:
1.記錄表3張,打鉤標記若干,打叉標記若干。
2.幼兒操作材料:皮球、捲筒、易拉罐及牛奶盒和各種形狀的積木等。
3.斜坡3個。
活動過程:
一、 指認材料,引導幼兒說一說哪些物體會滾動。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許多東西,看看有哪些呀?(教師帶領逐一指認)
幼1:有皮球、易拉罐
幼2:牛奶盒、積木
師:你們猜一猜這些東西會滾嗎?(幼兒猜測)
幼:我覺得皮球和易拉罐會滾。
師:老師為每組小朋友都准備了一張記錄表。(出示記錄表)
你覺得會滾,就貼上打鉤的標記,覺得不會滾,就貼上打岔標記。誰來猜一下?
(評析:這是活動的開始部分,直接出示各種材料,讓幼兒運用已有的經驗猜一猜並記錄的方式,萌發幼兒的想像力,調動幼兒學習的興趣。)
師:我們來看一看,你們覺得皮球能滾動的,給它貼上打鉤的標記,其他小朋友有沒有不同意見?依次檢查。
二、做滾動的試驗,驗證預先的猜測。
師:是不是像小朋友猜的那樣子,我們可要來試試看,請你們分別把每樣東西放在斜坡上試一試,看看這些東西會不會自己滾下來。如果是滾動的就貼上打鉤標記。不會滾動的就貼上打叉標記。
師:誰願意先來試一下?(請個別幼兒試好並做記錄)
幼:老師你看,皮球滾下來了。皮球會滾我選打鉤標記。
師:我們每一組都有一塊斜坡,那怎樣玩才能玩的開心呢?(要像滑滑梯那樣,排好隊試好再做記錄)
*師:那讓我們來試一試吧。(幼兒實踐操作)
(評析:這個環節讓幼兒帶著問題自由操作,教師從旁觀察,並適時給予指導幼兒試驗好一個,做好一個標記記錄。)
*師:我們來看一看,猜出來的和試出來的一樣嗎?集體驗證。
(評析:在這一環節中,提供了斜坡,讓幼兒把每樣材料都放在斜坡上實踐操作,看看會不會自己滾下來,這里用游戲的形式操作,即為幼兒間的互動提供了機會,又使幼兒的主動活動得到充分體現,還知道「滾」的含義,實踐中出真知。)
三、發現滾動與不會滾動物體的差別。
師:你們看看這些會滾動的東西,它們為什麼會滾呢?
幼1:它們是圓的。
幼2:它們沒有角,所以會滾。
師:看看不會滾的物體,它們為什麼不會滾呢?
幼:它們不是圓的,有角。
師幼共同小結:原來沒有角、有圓面的東西會滾動。
師:剛才我們通過親手試驗,找到了會滾的東西,請小朋友把會滾的東西放在這個打鉤的箱子里,不會滾的東西放在打叉的箱子里。幼兒根據標記分類滾動的物體與不會滾動的物體。
(評析:這一環節是對前二個環節預測、試驗,而得出的驗證結果,通過對比的方式,自然而然得出沒有角、又圓面的東西能滾動。)
四、根據有無圓形面推測生活中的其他物體是否會滾動。
師:我們除了看到這些會滾動的東西,在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也是會滾動的?
師:小朋友說的真好,滾動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許多方便。
五、延伸活動:把物體放在不同的斜坡上比一比快、慢。
師:小朋友你們說把會滾的東西放在不同的斜坡上會有什麼有趣現象?請你和旁邊的小朋友比一比,說一說?
請幼兒實踐操作。並相互交流講述。
(反思:此活動也可作為課後的延伸活動,幼兒對比賽性質的活動非常有興趣,他們對探究性的活支均能積極參與。在剛開始操作比賽時,操作比較混亂,在教師的啟發幫助下,引導幼兒探索麵和速度之間的關系,當幼兒發現,光滑和粗糙的坡的差異時非常興奮,這是他們發現的新問題,並在探索中得到了解決。)

閱讀全文

與斜坡的科學教學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