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視頻設計 > 數據錄入與編輯教學設計

數據錄入與編輯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20-12-30 00:20:09

❶ 技能培養——實訓四 數據輸入與編輯

一、實訓目的

1)掌握點、線、區的輸入方法和相應參數的設置。

2)掌握線的互動式矢量化方法。

3)掌握點、線的常用編輯方法。

二、實訓准備

實訓數據:本實訓數據保存於文件夾「jnsx-04」中。

預備知識:空間數據的組織方式及文件的管理方式;點、線、面的輸入方式;點、線、面的編輯操作。

三、實訓步驟與內容

將實訓數據復制、粘貼至各自文件夾內。

啟動MAPGIS主菜單,調用輸入編輯功能。在輸入編輯系統中新創建一空工程文件,保存工程文件名為「輸入編輯」,將「jnsx-04」中的「南河鎮地形地質圖.msi」添加進該工程文件,通過讀圖分層並按表SX4-1所示在此工程文件中逐一創建各項目文件。建完文件後的工作界面如圖SX4-1所示。

表SX4-1 文件列表

圖SX4-1 文件

1.點輸入與編輯

本實訓中點對象的參數按表SX4-2所示進行設置。

1)上下標的輸入。輸入注釋過程中,上標的輸入方式為「#+」與「#=」把上標內容括起來,下標的輸入方式為「#-」與「#=」把下標內容括起來,例如輸入T2、N2 如圖SX4-2和圖SX4-3所示。

表SX4-2 點參數設置

圖SX4-2 下標的輸入

圖SX4-3 上標的輸入

2)特殊符號的輸入。在輸入地層代號的過程中,要用到很多特殊符號,可以通過在中文輸入法狀態下打開軟鍵盤來進行輸入,如圖SX4-4所示。

圖SX4-4 地層代號中特殊符號的輸入

3)輸入圖簽中的版面。輸入「圖簽.WT」中的版面時,先設置字高、字寬、字色號,通過拖動滑鼠確定位置,輸入內容,再通過修改點參數來修改版面的高度和寬度,如圖SX4-5所示。

4)輸入圖例注釋。輸入「圖例注釋.WT」的過程中,點對象輸入時注意「陣列復制」和「對齊坐標」兩功能的使用,特別是當採用「對齊坐標」功能時,可結合[Ctrl]鍵進行點對象的選取,如圖SX4-6所示。

圖SX4-5 修改版面的參數

圖SX4-6 對齊坐標功能

最終按上述參數要求逐一完成圖中各點狀要素的輸入。

2.線輸入與編輯

本實訓中線對象的參數按表SX4-3進行設置。

表SX4-3 線參數設置

1)在「工程文件窗口」添加實訓素材中的FRAM1000.WT和FRAM10000.WL文件。

2)按上表參數設置要求逐一完成各圖層的數據輸入(通過互動式矢量化來進行輸入),在互動式矢量化的過程中,結合[F5](放大)、[F6](移動)、[F7](縮小)、[F8](加點)、[F9](退點)、[F11](改向)的使用,尤其是在跟蹤錯誤的時候用[F8]加點,[F9]退點,還要注意等高線與地層界線和內圖廓一定要相互交接,建議採用如下三種方式之一進行處理:

a.要相交的時候把游標移動到母線上再按[F12]鍵,這個時候再選擇在母線上加點來連接,如圖SX4-7所示。

b.過頭方式,也就是人為地將線描出內圖廓,然後採用線編輯菜單中的「相交線剪斷」的方式進行處理,然後刪除內圖廓線外部分。

c.不及方式,也就是人為地將線描至距內圖廓留有一定距離,然後採用線編輯菜單中的「延長縮短線」選項中的「靠近線(母線加點)」的方式進行處理。

3)在描繪地層界線時,一定要注意連續不要斷開,特別是被文字斷開處。另外注意各地層界線的交叉處一定要確保實相連(注意[F12]功能鍵的使用)。

4)完成後注意保存各項目文件和工程文件。

3.區輸入與編輯

1)勾選「居民地.WL」和「居民地.WP」文件,使其可以編輯,通過「線工作區提取弧」命令將「居民地.WL」中的線轉換成「居民地.WP」中弧,如圖SX4-8所示。通過「輸入區」完成「居民地.WP」中區的輸入(圖SX4-9)。區參數如圖SX4-10所示。

圖SX4-7 靠近線(母線加點)

圖SX4-8 線工作區提取弧

圖SX4-9 輸入區

圖SX4-10 區參數設置

2)勾選「圖例.WL」和「圖例.WP」文件,使其可以編輯,通過「線工作區提取弧」命令將「圖例.WL」中的線轉換成「圖例.WL」中弧,區參數從最上一個圖例到最後一個圖例填充顏色設置為15~23,填充圖案、圖案高度、圖案寬度、圖案顏色、圖層全部為0。效果如圖SX4-11所示。

3)勾選「圖例注釋.WT」「圖例.WL」和「圖例.WP」文件,通過「其他」菜單的「整塊移動坐標調」命令,框選圖例相關內容,向右平移30(圖SX4-12)。

圖SX4-11 圖例最終效果

圖SX4-12 整塊移動坐標調

四、提交實訓成果

1)工程文件「輸入編輯.mpj」;

2)表SX4-3所列文件。

五、思考與討論

1)MAPGIS中[F4]、[F5]、[F6]、[F7]、[F8]、[F9]、[F11]、[F12]鍵各起什麼作用?

2)如果所繪制線的寬度與線型未顯示出來,應該如何處理?

3)MAPGIS中生成雙線的方法有哪幾種?

4)使一條線封閉的命令是什麼?

5)陣列復制中,如在行距、列距中輸入負值表示什麼?

6)如何改變「輸入編輯」系統中的窗口背景顏色?

7)若要改變點、線、區的顏色等,應該如何處理?

8)如果注釋輸入錯誤,應該怎麼辦?

❷ 急求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設計《聲音的錄制與編輯》的現狀和可行性分析

有的,好像文化市場有的買《聲音的錄制與編輯》這本書,應該有的,去看看吧。沒有的話就去那兒看《小學信息技術》這本書。

❸ 請問哪位有excel數據輸入與編輯技巧的教學設計啊

那得靠你自己的水平了

❹ 數據錄入怎麼做

其實做數據的錄入呢還是很簡單的,首先你要了解一下相關方面的知識,在一個就是可以更多的再多的平台上去熟練的操作一下你的知識,這樣的情況下那你就可以很好地完全掌握這樣的數據錄入。

❺ 學習任務一 數據的輸入編輯

數據輸入包括數字化儀輸入、掃描矢量化輸入、GPS輸入和其他數據源的直接轉換,圖形編輯是數字化地質制圖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通過MAPGIS圖形編輯器所提供的數字化和矢量化操作,對點、線、面三種圖元的空間數據和圖形屬性進行編輯,使得地質圖件的繪圖精度和繪圖效率大幅度提高,同時還豐富了地質圖件的色彩和圖形表現形式,提供了多樣化的圖示技術。MAPGIS編輯子系統,在還原顯示復選框開啟的狀態下,以「所見即所得」的工作方式面向用戶,提供多級的【Undo】功能以避免誤操作,使用方便簡單。

一、窗口操作

窗口操作是互動式圖形編輯系統的重要工具,利用窗口既可以觀察圖形的全景,又可以移動窗口觀察圖形的不同部分,還可以將圖形局部放大觀察其細部,使圖形的編輯、修改、設計更加方便、精確。

在圖形編輯平台(右窗口)單擊滑鼠右鍵,有關窗口的命令如圖3-1-1所示。

圖3-1-1 窗口操作快捷菜單

圖3-1-2 窗口參數

圖3-1-3 參數設置

放大窗口:用拖動操作在當前窗口中產生一個矩形框,凡落在矩形框內的圖形就是可視部分。矩形的大小和位置在拖動過程中由用戶確定,矩形越小所包括的圖元就越少,放大倍數就越大。放大窗口是逐級進行的:前一級窗口,是後一級窗口的上級窗口。直接點擊滑鼠,則以滑鼠位置為中心,放大為當前屏幕的3/4。

縮小窗口:是逐級縮小窗口。直接點擊滑鼠即可。

窗口參數:用來設置當前窗口的位置及顯示比例(圖3-1-2),輸入相應的參數後,窗口將自動更新顯示。

復位窗口:將當前窗口置為零級,將整幅圖完整地顯示出來。

上級窗口:從當前窗口返回到上級窗口,並顯示落入該級窗口的圖形。

更新窗口:重新顯示當前窗口的圖形。

移動窗口:通過滑鼠在屏幕上抓圖移動距離來移動當前窗口。

清除窗口:將屏幕置為背景色。

顯示線:顯示當前窗口的線圖元。

顯示點:顯示當前窗口的點圖元。

顯示區:顯示當前窗口的面圖元。

顯示弧段:顯示區域的邊界(即弧段)。

顯示圖像:顯示當前窗口的光柵圖像。

為了使編輯環境更符合用戶工作的需要,用戶可以通過設置菜單的參數(圖3-1-3),為圖形編輯提供輔助手段。選擇或設置該選擇項時就在前邊打「√」。

坐標點可見:將圖元的坐標點或線、弧段上坐標數據點用紅色小「+」顯示在屏幕上,便於用戶編輯。該項初始狀態為OFF,每次選擇該功能就將該選項狀態取反。在ON狀態下,系統將對屏幕上的數據點標上紅色「+」。

弧段可見:該項初始狀態為OFF,每次選擇該功能就將該選項狀態取反。在ON狀態下,編輯器顯示區顯示弧段,在OFF狀態下,編輯器顯示區不顯示弧段。

還原顯示:該項初始狀態為OFF,每次選擇該功能就將該選項狀態取反。在ON狀態下,對線圖元,編輯器將按線型來顯示線,如某條線的線型為鐵路,編輯器依此線為基線來生成鐵路;對區圖元,編輯器將顯示區的內部填充圖案。

數據壓縮存檔:該項初始狀態為OFF。圖形數據經過編輯操作(如刪除、加點等)後,有的數據在邏輯上被刪除,但物理上並沒有被刪除,造成數據冗餘。該項狀態為ON時,存檔時系統自動將冗餘的數據刪除。

拓撲重建時搜子區:若該項狀態為ON,則在建拓撲過程中,自動搜索子區,解決子區嵌套問題。

符號編輯框可見:若該項狀態為ON,在庫編輯時,自動出現在視窗中。

使用十字大游標:若該項狀態為ON,則游標為大十字。

透明顯示:針對面圖元顯示而設置,一般情況下面圖元顯示為覆蓋方式,顯示時會將先顯示的圖元覆蓋,設置透明顯示後,面圖元顯示時不再覆蓋先顯示的圖元。

顯示線的方向:針對線圖元顯示而設置,若該項狀態為ON,在還原顯示處於OFF狀態下,則線的方向通過箭頭顯示在圖面上(圖3-1-4),但不會在輸出時輸出,幫用戶確定線是按哪個方向畫的。

顯示線坐標標記:針對線圖元顯示而設置,若該項狀態為ON,在線的拐點顯示拐點坐標值(圖3-1-5)。

圖3-1-4 顯示線方向、顯示線坐標標記

圖3-1-5 顯示線的首尾點

修改點參數可改變點類型:針對點圖元顯示而設置,若該項默認狀態為OFF,即在修改點參數時不能修改點類型,只能改變其他參數,若該項狀態為ON時,修改時除可改變其參數外,還可更改其類型,如注釋可更改為版面等其他類型。

顯示線首尾點:針對線圖元顯示而設置,若該項狀態為ON,顯示正在編輯的線文件線的首尾點(圖3-1-5)。在編輯操作中,大部分的操作都是對指定的某個圖元進行操作,這些操作都需要首先捕獲指定的圖元後才能進行,所以捕獲圖元的操作是MAPGIS圖形編輯的最基本操作。

捕獲區域:移動游標指向要捕獲區域內的任意地方,按滑鼠左鍵,如果捕獲成功,則該區變成閃爍顯示,如果不成功則區域不變。如果要捕獲的區域有重疊壓蓋的情況,系統會將重疊的區域逐個閃爍顯示,並讓用戶選擇其要捕獲的是哪一個區域。

捕獲弧段:移動游標指向要捕獲的弧段上任意一點,按滑鼠左鍵,如果捕獲成功,則該弧段變成閃爍顯示,如果不成功則弧段不變。如果游標所指的點是幾個弧段的交會點,系統逐個閃爍顯示這幾個弧段,並提示用戶選擇其要捕獲的是哪一個弧段。

捕獲線:移動游標指向要捕獲的線上任意一點,按滑鼠左鍵,如果捕獲成功,則該條線變成閃爍顯示,如果不成功則不變。如果游標所指的點是幾條線的交點,系統將逐個閃爍顯示這幾條線,並提示用戶選擇其所要捕獲的是哪一條線。

捕獲點:捕獲單個點時,移動游標指向要捕獲的注釋、子圖等點圖元,按滑鼠左鍵,如果捕獲成功,則該點變成閃爍顯示,如果不成功則不變。如果要捕獲的點有重疊壓蓋的情況,系統會將重疊的點逐個加亮顯示,並讓用戶選擇其要捕獲的是哪一個點。

捕獲多個圖元時,移動游標打開一個窗口,用這個窗口包圍住要捕獲的圖元的控制點,如果捕獲成功,則捕獲到的圖元變成亮黃色顯示或從屏幕上消失,如果不成功則無這些現象。編輯捕獲圖元時一次可以捕獲不止一個的圖元,對捕獲到的各個圖元依次進行編輯。

現就圖形編輯器操作做如下約定:

滑鼠兩鍵的使用:在MAPGIS系統中,滑鼠左鍵和右鍵經常需要相互切換才能靈活使用。在使用左鍵單擊和右鍵單擊時,單擊右鍵有且只有兩個功能:①彈出窗口菜單;②結束用戶當前的操作。除此以外的其他功能都通過滑鼠左鍵實現。按下左鍵接受用戶的輸入,按下右鍵完成用戶的當前操作。

拖動操作:按下滑鼠左鍵不松開,移動滑鼠到適當位置後松開滑鼠左鍵。移動滑鼠的這個過程就叫拖動操作。滑鼠左鍵松開後,拖動操作結束。常用拖動操作有:開窗口、存部分文件、流方式造線、造橢圓線、圓心半徑造圓線、圓心半徑造弧線、造矩形線、造平行四邊形,移動一組線(弧段)、復制一組線、刪除一組線、線(弧段)加點、線(弧段)移點、結點平差以及點編輯中的絕大部分操作。

按鈕約定:在對話框中,按鈕【OK】或【Yes】表示接受用戶的輸入,按鈕【Cancel】或【No】表示用戶輸入無效;任何時候,按鈕【Cancel】表示取消用戶的當前操作。

鍵盤移動游標:若使用鍵盤,按鍵[Enter][Esc][Space]分別相當於滑鼠左鍵按下、右鍵按下和左鍵放開。[←][→][↑][↓]可左右上下移動游標,每次一個像素;小鍵盤中的[←][→][↑][↓]每次可移10 個像素;[Shift]按下時,移動[←][→][↑][↓],可模擬滑鼠的拖動操作。

系統庫選擇板:圖形編輯器為了方便用戶,提供了五種系統庫選擇板:子圖庫選擇板、線型庫選擇板、圖案庫選擇板、字型檔選擇板、顏色選擇板,這些選擇板將對應系統庫顯示出來,讓用戶瀏覽、選擇。選擇板在點、線、面的參數模板中,以按鈕形式出現;例如在編輯某條線的參數時,要賦予此線適當線型,可直接輸入線型號,也可按下按鈕【線型】,選擇相應線型;按按鈕【線型】,彈出線型選擇板,用戶可加以選擇。其他選擇板的使用與此類似。

熱鍵定義:[Ctrl]+[Z]後退,[Alt]+[X]退出編輯系統。

二、工具條的基本操作

線、點、區編輯工具條:線、點、區的編輯工具條見圖3-1-6所示。

圖3-1-6 線、點、區的編輯工具條

三、菜單的基本操作

對於線的操作,可在「線編輯」菜單中點擊相應的命令。對於點的操作,在「點操作」菜單中點擊相應的命令。對於區的操作,在「區編輯」和「其他」菜單中點擊相應的命令。

四、工具箱的基本操作

線、點、區的編輯還可以在工具箱中找到相應的圖標按鈕(圖3-1-7)。在圖形窗口中點擊右鍵,單擊「打開工具箱」命令,可調出圖3-1-7所示工具箱。

圖3-1-7 線、點、區編輯等工具箱

❻ 錄入與編輯采樣數據

1)用戶可在當前導線號和當前分層庫的編輯框中查看,是否為當前數據採集的版導線和分層。如權果不是,需在導線庫選擇一條導線和分層庫選擇一個層號(說明是在本導線和本層號進行采樣數據採集,同時在采樣數據錄入時,會自動把導線號、分層號帶到采樣資料庫的導線、分層記錄項),然後按「采樣」按鈕(圖22.2.23)。

圖 22.2.22 編輯素描圖

2)屏幕自動彈出采樣表框,然後按「ADD」增加一條新的采樣記錄。其他按鈕說明如下:

DEL:在列表框中,選中一條記錄,按「DEL」則刪除本記錄。

INSERT:在列表框中,選中一條記錄,按「INSERT」,在該記錄前增加一條記錄。

EDIT:在列表框中,選中一條記錄,按「EDIT」則編輯本記錄。

Cancel:退出新增采樣的操作。

CLEAR:刪除列表框中的所有記錄。注意:需要按「OK」鍵後,才能真正把采樣庫的記錄全部刪除(圖 22.2.24)。

圖 22.2.23 選擇采樣庫

圖 22.2.24 編輯采樣信息

3)在采樣數據輸入對話框後,按「OK」,采樣數據自動加入到采樣庫的列表框。該采樣庫的列表框按分層和采樣編號的順序排列。

❼ 急求:職高計算機類<<漢字錄入與編輯技術>>的教案!!!

http://www..com/?word=%CE%E5%B1%CA%D7%D6%D0%CD%CA%E4%C8%EB%B7%A8%B5%C4%BD%CC%B0%B8&tn=myie2dg

看看吧

❽ 錄入與編輯素描數據

1)用戶可在復當前導線號和制當前分層庫的編輯框中查看,是否為當前數據採集的導線和分層。如果不是,需在導線庫選擇一條導線和分層庫選擇一個層號(說明是在本導線和本層號進行素描數據採集,同時在素描數據錄入時,會自動把導線號、分層號帶到素描資料庫的導線、分層記錄項),然後按「素描」按鈕(圖 22.2.20)。

2)屏幕自動彈出素描表框,然後按「ADD」增加一條新的產狀記錄。其他按鈕說明如下:

DEL:在列表框中,選中一條記錄,按「DEL」則刪除本記錄。

INSERT:在列表框中,選中一條記錄,按「INSERT」,在該記錄前增加一條記錄。

EDIT:在列表框中,選中一條記錄,按「EDIT」則編輯本記錄。

Cancel:退出新增素描的操作。

CLEAR:刪除列表框中的所有記錄。注意:需要按「OK」鍵後,才能真正把素描庫的記錄全部刪除(圖 22.2.21)。

圖 22.2.20 選擇素描庫

圖 22.2.21 輸入素描信息

3)點擊「進入素描工具」編輯素描圖,系統給出繪制眾多的點線符號等素描圖工具,具體說明見 14.1節路線素描數據採集(圖 22.2.22)。

❾ 錄入與編輯照片數據

1)用戶可在當前導線號和當前分層庫的編輯框中查看,是否為當前數據採集的導回線和分層。如果不是,需答在導線庫選擇一條導線和在分層庫選擇一個層號(說明是在本導線和本層號進行照片數據採集,同時在照片數據錄入時,會自動把導線號、分層號帶到照片資料庫的導線、分層記錄項),然後按「照片」按鈕」(圖 22.2.16)。

2)屏幕自動彈出照片表框,然後按「ADD」增加一條新的照片記錄。其他按鈕說明如下:

DEL:在列表框中,選中一條記錄,按「DEL」則刪除本記錄。

INSERT:在列表框中,選中一條記錄,按「INSERT」,在該記錄前增加一條記錄。

EDIT:在列表框中,選中一條記錄,按「EDIT」則編輯本記錄。

Cancel:推出新增照片的操作。

CLEAR:刪除列表框中的所有記錄。注意:需要按「OK」鍵後,才能真正把照片庫的記錄全部刪除(圖 22.2.17)。

圖 22.2.16 選擇照片庫

圖 22.2.17 編輯照片內容

3)在照片數據輸入對話框後,按「OK」,照片數據自動加入到分層庫的列表框。該照片庫的列表框按分層和照片編號的順序排列。

閱讀全文

與數據錄入與編輯教學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