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看」「著」兩個字的教學設計
看,拼音:kàn,注音:ㄎㄢˋ,釋義:1.以手加額遮目而望。2. 觀察,判斷。3.訪問,拜望。4. 照應,對待。5.想,以為。6.提防,小心。7.試一試,是「看怎麼樣」的省略。8.安排。
又音:kān,注音:ㄎㄢ,基本解釋:守護;看守。看,會意字。篆文上從手,下從目,會以手加於目上遮光遠望之意。隸變後楷書寫作「看」。
zhuó ㄓㄨㄛˊ
◎ 穿(衣):穿著。著裝。
◎ 接觸,挨上:著陸。附著。
◎ 使接觸別的事物,使附在別的物體上:著眼 著筆。著色。著墨。著力。著想。著意(用心)。
◎ 下落,來源:著落。
◎ 派遣:著人前來領取。
◎公文用語,表示命令的口氣:著即施行。
◎著想:作打算,考慮,操心。如:為人民利益著想。
●著
zháo ㄓㄠˊ
◎ 接觸,挨上:著邊。上不著天,下不著地。
◎ 感受,受到:著涼。著急。著忙。著風。著迷。
◎ 使,派,用:別著手摸。
◎ 燃燒,亦指燈發光:著火。燈著了。
◎ 入睡:躺下就著。
◎ 用在動詞後,表示達到目的或有了結果:打著了。沒見著。
●著
zhāo ㄓㄠˉ
◎ 下棋時下一子或走一步:著法。著數。一著兒好棋。
◎ 計策,辦法:高著兒。沒著兒了。
◎ 放,擱進去:著點兒鹽。
◎ 應答聲,表示同意:這話著哇!著,你說得真對!
●著
zhe ㄓㄜ
◎助詞,表示動作正在進行或狀態的持續:走著。開著會。
◎ 助詞,表示程度深:好著呢!
◎ 助詞,表示祈使:你聽著!
◎ 助詞,用在某些動詞後,使變成介詞:順著。照著辦。
2. 幼兒學漢字上的教案
教案和教學來設計都是事先自設想的教學思路,是對准備實施的教學措施的簡要說明;教學案例則是對已經發生的教學過程的反映。一個寫在教之前,一個寫在教之後;一個是預期,一個是結果。
案例與教學實錄的體例比較接近,它們都是對教學情景的描述,但教學實錄是有聞必錄,而案例則是有所選擇的。
3. 下冊《有多少個字》教學設計
首先要吃透來教材,把教材的編寫源意圖弄明白,讀懂參考教學用書很重要.
其次要備學生、備課文、備自己,有教學思路
教案的格式:一教學內容分析;二教學目標(分為認知目標,技能目標,情感目標)三教學重點與難點;四學習者特徵分析;五教學策略與設計;六教學過程(重點);七教學評價設計;八課後反思及自我評價.
4. 如何識記形聲字教學設計
《奇妙的形聲字》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人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園地四、語文園地七「我的發現」的延伸 [設計理念] 漢字是中華文明之魂、生命的符號,也是先祖以無窮智慧創造的、世間獨有的文化傳播工具。它是形、音、義的結合體。從形體看,漢字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獨體字,一類是合體字。獨體字就是只有一個組成部分的字,合體字則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部分組合而成的,據統計,現代漢字中有90%都屬於形聲字。組成形聲字的兩個部分,一部分表示字的意義,叫形旁(也叫義符);另一個部分表示字的讀音,叫聲旁(也叫音符)。 懂得形聲字的特點,可以幫助學生識記漢字。漢字的結構比較復雜,有些字的筆畫很多,一筆一畫地記很困難。如果是形聲字,只要知道它是由什麼形旁和什麼聲旁組成的,記起來就方便多了。學習形聲字,還可以利用形旁和聲旁幫助學生辨別一些形似字和同音字,避免寫成錯別字。根據語文園地四、七「我的發現」的內容,課內與課外相結合,讓全體學生積極參與識字活動,個體行動與小組合作相結合。 [教學目標]:
1、初步建立形聲字的概念,讓學生對形聲字的特點有初步認識,激發識字興趣。 2、認識常見小動物的名字,擴大識字量。 3、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與人合作的能力。 4、培養學生喜愛小動物的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讓學生對形聲字的特點有初步認識,收集、識記小動物的名稱及圖片,能辨別小動物的名稱與樣子。 [課前准備]:
1、選擇夥伴,制定活動計劃;
2、分組活動,搜集本組形聲字的有關資料; 3、歸類整理資料,准備展示交流。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比賽說形聲字,激趣導入。
我們已經學過一些形聲字,這些字都是由兩個部分組成,一部分表示字的意
義,叫形旁;另一個部分表示字的讀音,叫聲旁。今天我們來個比賽,四個小組分別開火車說出有關足字旁、目字旁、三點水旁和提手旁的形聲字,比比看哪一組說得最多。 二、分組准備活動。
這節課,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些與昆蟲、鳥兒、魚兒和野獸等有關的形聲字。我們已經分了四個組,現在請各小組進行匯報。 三、全班匯報展示。
現在,我們來開一個自我介紹會,把你的名字和特點介紹給全班同學認識。(各組的小朋友分別戴上自己扮演的小動物的頭飾按先後順序分別上台介紹。) 第一組:昆蟲組。
1、首先有請小昆蟲們上場。小昆蟲們快來介紹一下自己吧。(蜻蜓、蜜蜂、蚊子、蒼蠅、螳螂、螞蟻、蟬、蝴蝶)。學生介紹昆蟲的名字特點、樣子和習性。在學生介紹的同時,課件展示昆蟲的圖片。介紹完後,昆蟲組朗誦兒歌:《昆蟲之歌》。
2.小昆蟲介紹了自己,你還認識它們嗎?我們一起來打聲招呼吧。(這是
誰?師生對口令。)
3.你們從小昆蟲的名字中發現了什麼?(這些字都是蟲子旁)你們還發現了什麼? (這些字都是形聲字。) 第二組:鳥兒組。
1、鳥兒們早就等不及了,快請它們上來吧。首先我們請它們進行自我介紹(黃鸝、杜鵑、鴿子、海鷗、老鷹、鴕鳥、喜鵲、鸚鵡)學生介紹鳥兒的名字特點、樣子和習性。在學生介紹的同時,課件展示鳥兒的圖片。介紹完後,鳥兒組表演歌曲:《海鷗》。
2、.這么多可愛的鳥快來和它們打打招呼。(1、2組問,3、4組答) 3、聰明的小朋友們,你們又從鳥兒的名字中發現了什麼?(鸝、鵑、鴿、
鷗、老鷹、鴕、鵲、鸚、鵡等字都是鳥字旁)
多神奇呀,昆蟲的名字中都有一個「蟲」字,鳥兒的名字中都有一個「鳥」字,那麼從魚兒們的名字中你又會發現什麼?魚兒們快快游上岸來。 第三組:魚兒組。
1、介紹魚兒名字的特點、樣子和習性。魚兒組朗誦古詩:《江上漁者》。 同學們,你們從魚兒的名字中發現了什麼?遮住它的偏旁,你能不能猜猜它們的名字?(鯨魚、鯊魚、鯉魚、鯪魚、鱸魚、鯰魚、鱷魚)魚兒們快把名字舉起來。
2、大家再來和它們打聲招呼。(齊讀) 第四組:野獸、家畜組。
1、現在只剩下一組了,這一組是野獸和家畜組,你們快快跑上來介紹自己。(狐狸、獅子、猩猩、貓、豬、狗、狼、猴)
小朋友們從它們的名字中發現了什麼?發現特點:反犬旁的字與野獸、家畜有關。 2、學生模仿動物的聲音和動作,再齊讀野獸和家畜的名字。 3、請野獸、家畜組的故事大王講動物故事:《狼和小羊》。 四、游戲樂園:
1、看誰認字快又准。(每個小組選一名同學上台指字,比比看誰指得快。下面的各位同學就做小評委,仔細看誰指得快,大家一定要公平、認真啊。)
2、找朋友。(把動物的圖片與名字卡片結對子) 3、猜謎語。
(1)、小飛艇,大眼睛,兩只翅膀大又明,飛東飛西忙不歇,消滅害蟲有本領。
(打一動物) ( 謎底:蜻蜓)
(2)一身白衣多健美,在大海上四處飛,喜歡與船結夥伴,主要食物是魚類。
(謎底:海鷗)
(3) 耳大身肥眼睛小,好吃懶做愛睡覺,模樣雖丑渾身寶,生產生活不可少。
(謎底:豬)
(4) 一身毛,四隻手,坐著象人,走著象狗。(打一動物) (謎底:猩猩) 五、總結:
形聲字,真奇妙。如果大家想認識更多的形聲字,請多閱讀課外書籍,在閱讀中觀察發現吧。
5. 教案是要把課上說的每一個字都寫上去嗎
教案是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教學大綱 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內的實際情況,容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對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教案包括教材簡析和學生分析、教學目的、重難點、教學准備、教學過程及練習設計等。
6. 認識漢字「上」的教案
一、激趣導入,復習音節
師:小朋友,這兒有許多可愛的動物,它們的後面藏著我們學過的音節,你選擇其中一種動物,就會出現一個音節。誰想當小老師拼讀給大家聽?如果讀准了全班小朋友就跟道他讀一遍。
生1:我選擇小灰兔。(師點擊課件小灰兔後出示音節jià)
生2:我來幫助他——jià。
生3:我可以讀得更響亮些——jià。
全班齊讀。
生1:我選擇小毛驢——qí。
生2:老師我可以幫助他——qǐ。(讀得不是很到位)
生3:我能讀好它——qǐ。
生2:(自己站起來再讀音節)qǐ。
生4:老師我願意送給他一顆進步星。(學生自己動手做的)
……
二、看圖認識漢字
師:今天,我們又要認識一些漢字朋友,這些漢字朋友在哪裡?老師先帶小朋友到一戶人家家裡去看看他們在干什麼?你看到什麼?你又想到什麼?先自己看圖說一說,再試著拼讀圖上的音節。現在請小朋友打開語文書第19頁。
(學生自由讀課文,自己看圖說一說,並拼一拼圖上的音節詞)
師:你看到什麼?想到什麼?
生1:我看到兩個叔叔在下棋,我還看到一位阿姨在洗衣服,還看到一個哥哥在搭積木,還看到一個女孩在喂小雞。
師:在這句話中只需要在後面用一個「還看到」就可以了。
生2:我看到兩個叔叔在下棋,一位阿姨在洗衣服,一個哥哥在搭積木,還看到一個小女孩在喂小雞。
生3:(拼讀音節)xià qí。(再讀詞語)下棋。
師:你在哪裡見過這個「下」字?
生1:地下室。
生2:錄音機里聽過這個「下」。
生3:下樓梯時看見牆壁上寫著「上下樓梯靠右走」。
師:你觀察很仔細。
生4:「廈師二附小」的「下」。
生5:「廈師二附小」的廈是廈門的「廈」。
師:放學的時候請你仔細看看校門口的牌子,「廈師二附小」到底是哪個「廈」。
生6:下車,下飛機,下樓梯。
(其餘漢字教學同上)
……
師:小朋友真用心觀察。其實很多地方都可以見到我們學過的漢字,只要小朋友多留意我們身邊的漢字,我們就可以很快和漢字交上朋友。
三、鞏固漢字
師:請大家用手中的卡片跟同桌小朋友一起做游戲。拿音節卡片的小朋友讀准音節,拿漢字卡片的小朋友拿出相應的漢字卡片讀准漢字的字音,再將漢字放在音節下面。
學生動口讀一讀,動手擺一擺。
生1:讀 xià qí。
生2讀「下棋」。
師張貼卡片全班齊讀。(其餘音節、漢字的復習鞏固同上)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摘蘋果。這些「蘋果」後面藏著我們今天學的音節、漢字,誰讀准了,老師將「蘋果」送給他。(學生學習熱情高漲,爭先恐後。一雙雙小手高舉過頭,誰也不甘示弱)
生1:雞。
生2:服。
師:這個字和「衣」組成詞的時候讀fu,單個字讀什麼?
生3:讀第二聲fú。
……
師:還有「獨木橋」等著我們呢!橋上有一個詞語,誰能讀准這個詞並用這個詞說一句話,就可以安全走過「獨木橋」。
生1:下棋。
生2:我爸爸和叔叔愛下棋。
生3:下棋,我爸爸和我在下中國象棋。
生4:老師,我給××同學提一個小小的建議。他沒有將「下棋」合在一起說。應該說我和爸爸在下棋,下棋很好玩。
(這是課件發出歡呼聲,「你真棒!」)
生5:洗衣服,媽媽洗衣服很辛苦。
師:你理解媽媽洗衣服很辛苦,老師相信你一定會講衛生。
四、讀兒歌
師:小朋友看這幅圖,這群小雞在干什麼呢?請小朋友自己試著拼讀兒歌,自己會拼的、會讀的做個記號。
(學生讀兒歌)
師:你們是怎麼學會這首兒歌的?
生1:我認識一些漢字,遇到不懂的就藉助拼音,或者聽錄音。
師:你的辦法真好。
(全體學生自讀音節、漢字後伴隨音樂讀兒歌。邊讀邊比動作,快樂之情溢於言表)
【評析】在教學中,該教師安排多種形式的活動、游戲,讓全體學生動口、動腦、動手,多種感官協同活動,提高識字效率。全體學生都是活動的主人。因此,課堂上學生情緒高漲。同時注意改變教學內容單一呈現的方式,以多種形式來呈現。學生自主學習,加強合作,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的體現。學生學得積極、主動,學習熱情高漲。關注每個學生的學習。在活動中老師盡可能地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活動中來,對學生的回答,既有即時評價,又有延時評價,盡量讓學生自己去發現錯誤並及時改正,或者讓學生互相幫助,獲取知識,而非老師的直接灌輸。面對學生的錯誤回答,用足夠的耐心去關注與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