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視頻設計 > 常讀常新的人魚公主教學設計

常讀常新的人魚公主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20-12-28 19:20:26

Ⅰ 文章《常讀常新的人魚公主》的讀後感600字

關於閱讀
藍頌華
蘇軾說:「人生識字憂患始。」可我認為,不管你識不識字,只要長大,就一定要直面復雜人生,並且,能夠上學應該、也實在是一件幸運的事。你認識了一個個神奇的文字,便擁有了一把神奇的鑰匙,開啟書城,赴一場生命的盛宴。
《西遊記》、《哪吒傳》、民間故事集等伴隨我童年的時光,武俠小說滋長我少年的俠氣豪情,經典名著指引我青年的路向,詩歌、散文教我尋找內心的寧靜,發現生活之美。
我是一個習慣於孤獨,受孤獨所困擾的人。想用閱讀來排遣孤獨,卻由此懂得去享受孤獨。原來閱讀是一種擴展,擴展時間與空間,讓我們生命的觸角延伸到未來或過去,讓我們有限的視線延伸到高山或森林、高空或海底,把遠方的事情告訴我們,讓我們知道世界的廣大與神秘、繁華與荒蕪,感受命運的曲折與無奈,生命的豐富與精彩。
閱讀是一種放逐,讓我們從喧鬧混濁的紅塵中抽身出來,暫時擺脫平庸繁瑣的日常生活,像一個旅人,像一個詩人,把自己放逐到終年積雪的山麓,放逐到一碧千里的草原,古色古香的小鎮,澄澈如鏡的湖泊,讓山川的靈秀之氣洗濯自己的靈魂,滋潤你的生命。或是把自己放逐到民風淳樸、楊柳依依、蒹葭蒼蒼的遠古時代,放逐到冠蓋雲集,詩酒相和的古長安,放逐到金戈鐵馬,烽火連天的古戰場,放逐到桂棹蘭槳,滿目星輝的浩渺洞庭,作一次穿越時空的奇幻之旅,從歷史的長河采擷幾朵美麗的浪花,讓平淡的心湖又注滿古樸的溫情。
閱讀是一種尋找,尋找理想的光輝,尋找正義的吶喊,鏗鏘的足音,尋找英雄尋找知音,尋找美尋找詩,尋找一種柳暗花明,怡然心會的境界。這種尋找的過程也是飛翔的過程,滿載著月色與星輝,滿袖的清風滿心的愜意,抵達精神的家園。
閱讀是一種享受,「竹里坐消無事福,花間補讀未完書」。何須羨聲色之娛,小溪旁,青石上,樹蔭里,花叢中,枕側窗前,一冊在手,煩憂懼忘。在靜朗的天地間作思想的探索,心靈的交流,你是自由的你是純凈的,這是生命中美好的寧靜時刻,也是一種境界。就像蝴蝶翩舞於花叢,像游魚穿梭於河湖,像小鳥邀翔在碧空。你可以把自己當作一位騎士,感受馳騁疆場的歡樂或急中生智化驗為夷的輕松;你可以把自己當成一位思想家,感受苦思冥想後恍然大悟的豁達;你可以把自己當成那位失散多年的戀人,感受恍如隔世般重逢的驚喜;你可以把自己當成那位明了真象的智者,感受相逢一笑泯恩仇的釋然……閱讀讓人產生一種代人感,使你化為書中的角色,品嘗人生百味,感受真情的醇美,命運的奇妙,從而使得自己的閱歷似乎也豐富和深刻了起來。
閱讀也是一種成長。幼稚的單純的你吮吸著知識的蜜汁逐漸成長。你由飢不擇食、被動選擇到去蕪存菁、眼光獨到,不再一任傳媒導引,盲目追隨潮流,而是像一位高明的獵人般,能於高峻的書山中迅速發現有價值的書;又如一位高明的鑒定家,只需略翻幾下,三幾眼便知這本書是優是劣,是否你感興趣的,有沒有收藏價值。當鑒賞力增強的同時,你的思想也日趨豐富和深刻。而且,從單純、溫馨的童話到青澀多情的詩集,從跌宕多姿的傳奇到深蘊哲理的散文,從屈原、蘇軾到雪萊、里爾克,從《十萬個為什麼》到《時間簡史》……那是一條風景何等絢麗的成長之路,每一個腳印都閃爍異彩!
有時候我覺得閱讀是一種逃避--不敢直面現實中的殘酷、丑惡與紛爭,不想去解決矛盾,任自己沉醉於書中的虛擬世界,做一個懦夫偷片刻安閑。但閱讀更是一種拯救--除了書,還有什麼能如此深切地觸及和撫慰我孤獨的靈魂?如果不是閱讀,我就會迷失在紛擾喧囂的紅塵,隨波逐流,不可能如此清醒地認識世界,認識自己,從而堅持自己的思想和方向。當然,我所說的並非是為了求官求名、應付考試的功利性的讀書,那是苦刑而非真正的閱讀。閱讀是自由的,那思想的飛翔與舞蹈,引領寫書人的愛與智慧,助你驅走生命中的煩擾與空虛,於方寸之間把握時空的無垠與瑰美。
屬於春天的歌
——讀《安徒生童話》有感
廣東省河源市東源縣實驗中學 藍頌華
碧海蒼茫,陽光悠遠,美麗的人魚公主從珊瑚叢中游出,向廣闊的海面冉冉上升;
枝葉伸展,繁花朵朵,茶壺里長出了挺拔的接骨木樹,這童話的樹載著樹仙和小孩,飛向遠方;
激流迴旋,浪花飛濺,堅定的錫兵沿狹窄的水道漂流,滿懷酸楚又滿懷眷戀地思念著那一個會跳舞的小人兒;
河水奔流,旅途遙遠,克努德在柳樹下做著一個溫馨的卻永遠也醒不來的夢;
寒風凜冽,飛雪漫天,冰姑娘乘風雪而來,要攫取洛狄的生命;
堅冰融化,春回大地,受盡磨難的丑小鴨終於熬過嚴冬,蛻變成優雅的白天鵝;
夜風輕柔,夜雨蕭蕭,夢神撐開神奇的雨傘,把它撐在熟睡的孩子上方,讓他們進入神奇的幻境……
這一個個閃爍著星之光芒,虹之霞彩的夢,這一片片芬芳的花瓣,一粒粒璀璨的寶石,引你墜入那一個迢遙而奇特,朦朧而又真實得觸手可及的美不勝收的幻想的國度。這是安徒生的國度,這是他用畢生心血築就的奇麗世界,這是他用全部智慧與熱情吟唱的偉大詩篇。
有人說,童話作品是逃避現實的城堡,是遠離紅塵的烏托邦,在那裡沒有長久的苦難與悲劇的結局。可是,安徒生筆下,人魚公主為了得到愛情,離開親人和同伴,每天忍受著如同踩在刀尖的痛苦,卻只能在愛人的婚禮上,忍著痛與淚,含笑起舞,最後更為了愛人的幸福,化作了海中的泡沫。克努德為了心愛的人四處流浪,看著情人光彩照人,卻離他越來越遠,他在漫長的歲月里獨自品嘗著酸澀與凄涼,最後在甜蜜的夢里凍死在柳樹下。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裡獨自徘徊在街頭,任憑寒冷侵蝕幼小的身體,只能在夢里尋找一絲溫暖和幸福。洗衣婦為愛人的幸福放棄了愛情,飽受生活的折磨,卻被人說她是一個廢物。堅定的錫兵歷盡磨難,就算在火爐里忍受烈火焚身的痛苦,仍用痴情的目光望著那個會跳舞的小人兒……安徒生絲毫也沒有迴避殘酷的現實,他寫的多是現實生活中那些與命運抗爭的善良的、平凡的、受屈的、窮苦的老百姓。他知道,人生正是一幕幕喜劇與悲劇的交替上演。正因為世界上還存在許多的黑暗,許多的傷痛,所以我們才需要溫情,所以我們才需要學會忍受和堅強!「正是由於悲傷的珍珠的存在,其他珍珠的光彩才顯得更加耀眼,力量才顯得更加強大!你可以在它身上看到彩虹的光輝,它把天上、人間連在了一起」(安徒生語)這一顆珍珠是悲憫的珍珠,是折射人生苦難更折射心靈光芒的珍珠。作者不僅僅搭建夢想的彩虹,更挽留那被冷酷的現實所窒息、所打擊的善良與純真,那純凈的未被污染的心靈微光。他的作品,有氣勢磅礴的贊美詩,有低回婉轉的小夜曲,繽紛的世態,幻變的人心盡在其中。可以想像,他是懷著怎樣的溫情,懷著怎樣美好的心願,甚至可能伴隨著淚水,在描繪那個愛恨交織,善惡並存,有笑有淚的世界。
當許多人充當魯迅筆下麻木的看客,冷眼看著一條條生命的消逝而不施以援手,冷眼看歹徒街頭行凶而無動於衷,當許多人只追逐財富而忽略溫情,當這個時代里許多父母的寵兒,仍錮於冷漠與自私的堅冰,我忍不住會想,他們的童年,是否缺少了一種精神的滋養,缺少了一種純凈的思想之光的照耀?而安徒生童話,正是適合孩子的這種良好的精神養料。他的作品是溫暖的河流,是閃光的哲理詩,是童心的史詩。他的一支妙筆,歌唱著童心,歌唱著夢想,詠嘆著人類世代相傳的古老而又永恆的美德——這一束溫情的陽光,撥動著人們的心弦,讓心靈世界變得更加美麗多彩!我相信,喜愛安徒生童話的孩子,他的情感不會是冷漠的,他的良知不會是沉睡的,他的心田終會有愛與善的種子萌芽。
記得有一次,我在作文課上布置了一篇續寫童話的作業,許多學生續寫了《海的女兒》。許多學生的筆下,人魚公主復活了,跟王子互訴心曲,最後生活在一起,得到了幸福。雖然學生年紀小,他們沒有想到,王子的新娘該處於何地?以人魚公主的善良,又怎會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其實,人魚公主的幸福,並不一定是跟王子在一起,當許多人的眼睛裡,還有淚水與真情,還會閃爍仁愛的光芒,人魚公主才是真的復活了。但是,我卻從他們的作品中看到,他們關注著這些童話人物的命運,希望好人能得到幸福,這便是善良,這便是童心之美。
看著丑小鴨穿過風雪,我們知道,只有勇敢面對困難的考驗,才能成長;順著人魚公主留下的波痕,你會知道,得到不滅靈魂的道路是愛與犧牲;看著艾麗莎的歷程,你會知道,要幫助你愛的人需要毅力和勇氣;跟著姆指姑娘的腳印,你會知道,同情與仁慈會幫你抵達南國的花園;看著堅定的錫兵留下的心,我們知道,烈焰焚化的是軀體而不能毀滅真正的愛情……《安徒生童話》——承載著勇氣、智慧、夢想與溫情,不倦奔流的河。這河奔流了好多個年頭,跨越了兩個世紀,歌聲依然清新悠揚,婉轉動聽。在不知不覺中,安徒生已把愛與善的種子植在那一顆顆幼小的心田,融化冷漠的冰雪,萌芽,開花……
其實,就算對於成人,安徒生童話仍是溫暖的柔美的詩篇,觸動了人類心靈最柔軟的部分。越成熟的人反而是越純凈、保有童心的。那些看慣了爾虞我詐,歷盡了風霜,仍然會感動,仍然保持對美的追尋,能給世界留下美麗回憶的人,才是真正成熟的人。重讀安徒生童話,好像經歷了一場真情的洗禮,童心又得以復甦。
事實上,「恰恰由於一代代的兒童不是在成人實利主義的精神基礎上進入成人社會的,而是帶著對人生、對世界美麗的幻想走入世界的,才使成人社會的實利主義無法完全控制我們的人類、我們的世界,才使我們成人社會不會完全墮落下去。」(王富仁語)是的,無論在童話里,還是在現實中,溫情與夢想永遠是我們奮斗的動力,是生存的憑依,是勇氣的根源,仁者,無敵;愛者,大勇。有了溫情與夢想,我們生命的底色不再寒冷單調,我們就敢於面對一切的磨難,敢於面對一切的挫折,敢於向人間的黑暗與邪惡宣戰。從這個意義上說,安徒生童話永不過時,常讀常新!
安徒生命運坎坷,卻始終堅持夢想。他便是那隻夜鶯,用美妙的歌喉喚回愛的春天;他便是那個錫兵,堅強面對慘酷的現實,把愛燃燒到了最後一刻;他便是那隻丑小鴨,穿越無數的風雪,終於抵達春天的湖泊。世界尚存去冬的殘雪,卻在冰天雪地中萌發更多明麗的花蕾!他從嚴寒中走來,卻走進童心的春天。他的作品,是屬於春天的歌,回響在每一片尚未完全結冰的心湖!
尋訪詩園
藍頌華
有一片神奇的土地
四季在那裡奇妙地梭巡
微雨剛送來清涼的慰藉
雪花便已晶瑩你的窗欞
春雷的怒吼仍未消失
果實的瓊漿已待你暢飲
湖水能染藍歲月的悲歡
山巒可重寫生命的枯榮
有一片神奇的土地
生長太多太多的傳奇
枯枝轉眼間開出鮮花
荒漠於剎那間鋪開新綠
滿植相思的紅豆
又籠罩宿命的烏雲
風飛翔,一如自由的力量
歌飛揚,一如澎湃的心潮
駕夢中的白馬去尋找它
乘思想的羽翼去打開它
清歌醉良夜
輕霜侵曉程
只把追日的豪情攜在行囊
這一片土地
接納迷途的旅者
更歡迎純真的稚子
這一片土地
雪雨霏霏 草木欣欣
這一片土地 叫做詩園

Ⅱ 常讀常新的人魚公主請用一句話概括本文主要內容

那是甚?——再逢時節寒如舊,且暫還家溫舊夢,遇燈樹千光照時,明月依舊人內故至。投影在心中容的顏,剎那模糊如水漣,若非仍念重逢心存眷戀,哪管露濃花也瘦。又聞聲聲戀,且聽聲聲倦,正如曾經你我耳語聲聲念。遙想當年願,終也只成念,無非夢醒言成緘。再遇寒風中花景仍如舊,你我兩執手反如初便未別愁。笑言今日事,何苦舊時痴,僅為年少風流思。

Ⅲ 常讀常新的人魚公主 作業本

告訴讀者 每次看書都有不同的感受 所以 就算你看過這一本書 也要經常回頭溫習溫習 這樣,才有利於我們讀書.每次看完後 都會有新的感受.新的問題,新的思考.

Ⅳ 《常讀常新的人魚公主》中的幾個問題。 1. 請問文章的線索是什麼 2. 為什麼人魚公主常讀常新

1)「我」在不同年齡讀《人魚公主》的不同感悟

2)每次看完後 都會有專新的感受.新的問題,新的思屬考.
3)沒看出它的含義和作用 把對最後一段的分析放著希望對你有用 ①:結構完整。承接上文年齡階段,使線索貫穿始終。②:篇末點題。突出了"常讀常新"的主題。③:語言耐人尋味。給讀者留下了想像的空間。

Ⅳ 常讀常新的人魚公主短文閱讀

1.答:1:使結構完整。呼應了前文,使年齡這條線索貫穿全文。 2:篇末點題。照應了回開頭題目,突出了文章主答旨。 3:語言留有空白。給讀者留下了想像的空間
2.、 答:結構上,以年齡階段組織材料,使文章層次分明。內容上: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豐富,生活角色的轉換,對生活有「常新」的感梧。作者巧用這種形式,將自己讀書和讀人生的感悟結合在一起,使內容與形式達到完美統一
3.隨著社會角色的轉變,對生活對文章總有新的感悟。所以無論是針對某篇文章或是生活現象,都要多品多讀。

Ⅵ 常讀常新的人魚公主中「常讀常新」的含義

經常讀經常會發現新的東西,就是每次都有新發現

Ⅶ 《常讀常新的人魚公主》 原文

8歲時讀出了人魚公主的慘痛
18歲時理解了這是一篇寫愛情的童話
28歲時讀出這篇童話中的母愛版
38歲時熱衷權探討寫作技巧
我覺得不僅讀書如此,我們在不同的生長間斷對遇見的同一事務或事情甚至再次重溫一部影片,也都會有常讀常新的感覺.
邋遢大王歷險記:哈哈,這個大家還記得么,我非常喜歡,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幾個各懷絕技的老鼠司令,記得這個動畫片第一次播的時候,正好好像是全國六一動畫片展播,很懷念!80年代的我大部分的動畫片我都記得,也勾起了我對童年的美好的回憶,但是最近幾年的么,再也沒有什麼讓我可以記憶如此深刻的動畫了,也許已經過了那個年齡段了吧.里的靈魂是指一種精神.作者讀出安徒生是借魚寫人.為了尋找靈魂,人魚公主拋棄了海底"瑰麗豐饒"的物質生活,依然離開了自己的親人.其間盡管旅途漫漫,肉體和精神受了"磨礪"和"煎熬",但她頑強、堅定,永不放棄.這正是一種精神的體現.

Ⅷ 常讀常新的人魚公主仿寫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d w s y z
隨便拼個來仿寫!咿呀咿呀喲!

我在成年之後,還常常讀童話。每當煩心的時候,從書架上隨手扯出的書,必是童話。比如安徒生的《海的女兒》,我就讀過多遍,它也被翻譯成「人魚公主」。比較起來,我更喜歡「人魚公主」這個名字。海的女兒,好像太闊大太神聖了些。人魚呢,就顯得神秘而靈動,還有一點點怪異。

大約8歲的時候,第一次讀到人魚公主的故事。讀完後淚流滿面,抽噎得不能自已。覺得那麼可愛和美麗的公主,居然變成了大海上的水泡,真是倒霉極了。從此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看到湖面上河面上甚至臉盆里的水泡就有些發呆,心中疑惑地想,這一個水泡,是不是善良的人魚公主變成的呢?看到風把小水泡吹破,更是分外傷感。

大約18歲的肘候,又一次比較認真地讀了人魚公主。也許是情竇初開,這一次很容易地讀出了愛情。原來,這是一篇講愛情的童話啊!你看,她之所以能忍受那麼慘烈的痛苦,是為了自己所愛的人。她忍受了非人的折磨,在刀尖樣的甲板上跳舞,她是寧肯自己死,也不要讓自己所愛的人死。這是一種多麼無私和高尚的不求回報的愛啊!

到了28歲的時候,我已經做了媽媽。這時來讀人魚公主,竟深深地關切起人魚公主的家人來了。她的母親在生了6個女兒之後去世了,我猜想這個女人臨死之前,一定非常放心不下她的女兒,不論是最大的還是最小的。她一定是再三再四地交代給公主的祖母老皇後,要照料她的孩子,特別是最小的女兒。

到了38歲的時候,因為我也開始寫小說,再讀人魚公主的時候,不由自主地探討起安徒生的寫作技巧來了。我有點納悶,安徒生在寫作之前,有沒有一個詳盡的提綱呢?我的結論是——大概沒有。似乎能看到安徒生的某種隨心所欲,信馬由韁。當然了,大輪廓走向他是有的,這個纏綿悱惻一波三折既有血淚也有波浪的故事,一定是在他的大腦里醞釀許久了。但是,連讀了幾遍之後,感到結尾處好像有點畫蛇添足。

現在,我48歲了。又讀了幾遍人魚公主。這一次,我心平氣和,彷彿天眼洞開,有了一番新的感悟。這是一篇寫靈魂的故事。無論海底的世界怎樣瑰麗豐饒,因為沒有靈魂,所以人魚公主毅然離開了自己的親人。人魚公主是頑強和堅定的,她選定了自己的道路就絕不回頭,終於,她得到了自己終就一個靈魂的機會。在一個接一個嚴峻的考驗之後,在肉體和精神的磨礪煎熬之後,她又踏上了尋找不朽靈魂的漫漫旅途。

這個悲壯而凄美的尋找靈魂的故事,是如此地動人心弦,常讀常新。於是想,當我58歲……68歲……108歲(但願能夠)的時候,不知又讀出了怎樣的深長?

Ⅸ 常讀常新的人魚公主對閱讀文學作品有怎樣的啟發

1、我覺得讀書不僅如此,我們在不同的生長間斷對遇見的同一事務或事情甚至再回次重溫一部影片,也都會有答常讀常新的感覺。
2、這讓我明白,溫故而知新,每一次讀都會讀出新的感覺,每一次讀結出來的「果實」也會不一樣。
3、我有這樣的感受,在不同時期,接觸不同的事物,都會有截然不同的感覺。

讀書吧,小夥子!讀書會讓你快樂、會讓你得到知識、會讓你開闊視野、會讓你品味到書的「味道」
看完別忘了贊同哦! ! !我可是很辛苦才想出來的呢! ! ! ! ! ! ! ! ! ! ! ! ! !

Ⅹ 《常讀常新的人魚公主》中,48歲時「我」讀出了靈魂,這里的「靈魂」是指的什麼

現在,我48歲了。又讀了幾遍人魚公主。這一次,我心平氣和,彷彿天眼洞開,回有了一番新的感答悟。這是一篇寫靈魂的故事。無論海底的世界怎樣瑰麗豐饒,因為沒有靈魂,所以人魚公主毅然離開了自己的親人。人魚公主是頑強和堅定的,她選定了自己的道路就絕不回頭,終於,她得到了自己終就一個靈魂的機會。在一個接一個嚴峻的考驗之後,在肉體和精神的磨礪煎熬之後,她又踏上了尋找不朽靈魂的漫漫旅途。
這里的靈魂可以指信念或者思想。就是靈魂於人魚公主是格外重要的,人沒有魚活的長可人們能留下愛留下長存的信念,作者從人魚踏上尋找不朽靈魂的漫漫旅途中悟出了愛與信念對人們的重要

閱讀全文

與常讀常新的人魚公主教學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