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視頻設計 > 新鮮豬肉分割教學視頻

新鮮豬肉分割教學視頻

發布時間:2020-12-28 16:40:54

1. 哪裡可以學習豬肉分割或培訓的

去賣豬肉的地方拜個賣肉的師傅!

2. 那裡可以學習豬肉分割技術

我在太原五龍口市場經銷豬肉,生肉區11;12號櫃台找小尹,每天分割十幾頭,理論加實踐齊並用,保證你不出一個月准學會,真的想學請回復細談,ok!

3. 誰有分割豬肉的教學視頻........................

分割肉視頻

4. 豬肉分割的步驟

1.肩頸肉 俗稱前槽、夾心。前端從第1頸椎,後端從第4~5胸椎或第5~6根肋骨間,與背線成回直角切斷。下端如做答火腿則從肘關節切斷,並剔除椎骨、肩胛骨、臂骨、胸骨和肋骨。
2.背腰肉 俗稱外脊、大排、硬肋、橫排。前面去掉肩頸部,後面去掉臀腿部,餘下的中段肉體從脊椎骨下4~6cm處平行切開,上部即為背腰部。
3.臂腿肉 俗稱後腿、後丘。從最後腰椎與薦椎結合部和背線成直線垂直切斷,下端則根據不同用途進行分割:如作分割肉、鮮肉出售,從膝關節切斷,剔除腰椎、薦椎骨、股骨、去尾;如作火腿則保留小腿後蹄。
4.肋腹肉 俗稱軟肋、五花。與背腰部分離,切去奶脯即是。
5.前頸肉 俗稱脖子、血脖。從第1~2頸椎處,或3~4頸椎處切斷。
6.前臂和小腿肉 俗稱肘子、蹄膀。前臂上從肘關節下從腕關節切斷,小腿上從膝關節下從跗關節切斷。

5. 農村豬肉分割方法

不同國家及我國的不同地方,對豬胴體的切割部位不盡相同。總體來說,一般將豬胴體切割為前腿肉、大排肉、方肉、奶脯、後腿肉和蹄膀等六個部位肉。從胴體第五、第六肋骨中間斬下,前段部位去骨的肉為前腿肌肉。從胴體腰椎與薦椎聯接處斬下,後段部位去骨的肉為後腿肌肉。胴體中段在脊椎骨下約4~6cm處平行於脊椎斬下,上部脊背部位的肉為大排肉;下部割去奶脯,去掉肋骨(肋排)的肉為方肉。前腿沿肘關節剖下的前臂部分的肉為前蹄膀。後腿沿膝關節切割下的小腿部分的肉為後蹄膀。按部位切割的豬肉分三級:
(1)一級原料肉
包括前腿肉、後腿肉和大排肉三個部分。前腿肉,又稱夾心肉。其特點是瘦肉比例高,肌肉間夾脂肪,含結締組織較多,適合做西式灌腸、配式圓腿和中式香腸等製品的原料。後腿肉,又稱臂部肉。其特點是瘦肉多,脂肪和結締組織少,是加工肉製品用途最廣的原料。可甩做加工西式灌腸、中式香腸、肉脯、中式火腿、西式火腿和鹽水火腿等製品的原料。大排肉,前至夾心肉切割線,後至後腿肉切割線。位於腰椎骨下側.呈狹長形的瘦肉稱為裡脊肉;附在脊椎骨上面呈圓柱形的肉,稱為通脊或扁擔肉,解剖學稱為背最長肌,畜牧業稱為眼肌。大排肉肉質細嫩,脂肪和結締組織很少,是質量最好的一級豬肉,可用做各類肉製品加工的原料。
(2)二級原料肉
主要包括方肉和蹄膀。方肉:又稱肋條肉、腹部肉、五花肉。其特點是瘦肉與脂肪互相間層。交錯排列,含結締組織較少。是加工醬鹵製品、臘肉和培根(西式臘肉)等肉製品的主要原料。蹄膀:又稱肘子、腱子。特點是瘦肉多,皮厚,筋多,富含膠質。可用作加工火腿和灌腸等。
(3)三級原料肉
包括頸肉、肥膘和奶脯等。頸肉:為夾心肉前端,從枕骨與第一頸椎交接處直線切下的部分。其特點是肥瘦難分,夾雜大量的結締組織、血管和淋巴結,肉質差。可用做低檔灌腸的原料。肥膘:從大排和前、後腿部位分割下來的皮下脂肪。在肉品加工上,用來切成肥膘丁,與瘦肉等成分一同構成西式灌腸和中式香腸等肉製品的肉餡。奶脯:又稱肚囊。肉質差,幾乎無瘦肉,多為泡狀疏鬆結締組織,食用價值極低。可用作提取油脂。

6. 請問誰有完整的豬肉分割視頻清晰版哦

自己來看吧,自清晰度還是夠的http://www.56.com/u26/v_NDEzNjgxMTE.html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k2MTkwMzY=.html

7. 豬肉拌子怎麼剃好我想賣豬肉到不知道怎麼分割排骨有視頻么

你去肉攤上叫賣肉的給你剃唄 人家剃得可干凈了

8. 豬肉分割法

一、肉類的分類肉類食品根據種類可分為:畜肉(牛、豬、羊)、禽肉(雞、鴨)等,根據是否加工分為冷藏(鮮)肉、冷凍肉和肉製品。二、豬的胴體分割及整豬分割肉等級標准豬胴體分割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方式(圖2—0實線所示)圖2-0豬體分割圖第二種方式(圖2—1虛線所示)A.在第五胸椎和第六胸;准之間,沿背線成直角切斷。B.在肩胛切斷面,從肋骨內側彎曲最深的部分,腹側外緣1/4處,沿背線平行切斷。C.按上述分割法從背腰部取出。D.從最後腰椎第一節沿臀部從背線成直角切斷。圖2-1豬體各部分利用圖a.在第三胸椎與第四胸椎之間,沿背線成直角切斷。 b.在肩胛切斷面,從肋骨內側彎曲最深的部位,腹側外緣1/5處,沿背線平行切斷。c.在恥骨的前下方從後端全部取出。d.從最後腰椎骨沿背線成直角切斷。三、肉的形態結構和營養成分肉主要由肌肉組織、脂肪組織、結締組織和骨組織構成。各種組織在肉中的組成比例,依動物的種類、品種、年齡、性別、營養狀況、飼養情況不同而異。各種組織的結構、化學組成、性質及含量,直接影響肉的質量、加工用途、營養價值和商品價值。一般來講,肌肉組織越多,蛋白質含量越高,營養價值和商品價值較高,肉的理化性質與肌肉組織密切相關;脂肪組織越多,能量物質越多,產生熱量較大;結締組織越多,營養價值越低,影響肉的嫩度;骨組織少,肉質量好。這四種組織在胴體中所佔比例大小是反映肉質量的重要指標。

9. 豬肉分割視頻資料

我建議你不要搞分割銷售, 建議胴體銷售,就是帶皮帶骨頭的那種。

10. 分割豬肉的技巧

一般依據如下部位進行豬肉分割。

按照所處的部位不同,豬肉大體分為10種。不同部位的豬肉在脂肪含量和口感上有很大的不同,也因此適合不同的烹調方法。

裡脊肉:是脊骨下面一條與大排骨相連的瘦肉。肉中無筋,是豬肉中最嫩的一部分。水分含量多,脂肪含量低,肌肉纖維細小,炸、熘、炒、爆等烹調方法都適合。

臀尖肉:位於臀部的上面,都是瘦肉,肉質鮮嫩,烹調時可用來代替裡脊肉。

坐臀肉:位於後腿上方,臀尖肉下方。全為瘦肉,但肉質較老,纖維較長,一般多在做白切肉或回鍋肉時用。

五花肉:為肋條部位肘骨的肉,是一層肥肉、一層瘦肉夾起的,適於紅燒、白燉和做粉蒸肉。

前腿肉:又稱夾心肉,位於前腿上部,半肥半瘦,肉老筋多,吸收水分能力較強,適於做餡和肉丸子。在這一部位有一排肋骨,叫小排骨,適宜作糖醋排骨或煮湯。

前排肉:又叫上腦肉,是背部靠近脖子的一塊肉,瘦肉夾肥,肉質較嫩,適於做米粉肉和燉肉。

奶脯肉:在肋骨下面的腹部,結締組織多,均為泡泡狀,肉質差,一般做臘肉或煉豬油,也可燒、燉或用於做酥肉。

彈子肉:位於後腿上,均為瘦肉,肉質細嫩、筋少、肌纖維短,適用於炒、煸、炸等。

蹄膀:位於前後腿下部,後蹄膀比前蹄膀好,紅燒和清燉均可。

頸肉:又稱血脖、槽頭肉,在前腿的前部與豬頭相連處,是宰豬時的刀口部位,多有污血,肉色發紅,肥瘦不分,肉質差,一般用來做餡和叉燒肉。

閱讀全文

與新鮮豬肉分割教學視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