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數學找朋友:例如3+2=5,那麼3,2,5,是好朋友,求相關教案
活動目標:
、 學習10以內的單雙數,知道單數的鄰數是雙數,雙數的鄰數是單數。
2、 嘗試區分10以內的單雙數,體驗游戲的快樂。
活動准備:
1、《小朋友的書 數學》
2、圍棋、大數字卡若干。
活動過程:
1、 通過用圍棋子找朋友的游戲,幼兒認識單雙數。
請幼兒每人抓一把棋子,把它們輕輕地擺在桌子上,然後再幫它們找朋友,要兩個兩個一組做好朋友,看看他們能不能找到好朋友。
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的操作結果,教師在黑板上進行展示。
兩個兩個一組都能找到的朋友有:2、4、6、8、10.
兩個兩個一組有一個不能找到朋友的有:1、3、5、7、9.
如果幼兒沒有把數字全抓出來的話,教師可根據缺的數字再次讓幼兒按要求抓出相應的個數,並進行配對操作。
教師小結:兩個兩個一組都能找到朋友的數,叫雙數。兩個兩個一組有一個不能找到朋友的數叫單數。
2、 尋找身體上的單雙數,也可根據服飾的不同,找找單雙數。
幼兒觀察自己身體上的某些器官的數量,判斷是單數還是雙數。
3、 游戲「聽一聽,數一數,動一動」。
幼兒聽音樂做各種動作,音樂一停,馬上找自己邊上的朋友抱在一起,數一數抱在一起人數的數量,並說出是雙數還是單數,是雙數的蹲下,是單數的站著。
游戲反復進行。教師可以請幾個幼兒做裁判,看看是否准確。
4、 操作活動幼兒操作《小朋友的書 數學》第8頁「畫蘋果」,根據數字畫上相應的蘋果。
在掌握區分單雙數的方法的基礎上,引導幼兒操作《小朋友的書 數學》第9頁「汽車進站」,可以讓幼兒先用兩個兩個一組數的方法數好,汽車上的圓點並在車身上寫上數字。按1—2的順序逐一找到每一輛車,再引導幼兒想一想左邊車站應寫哪幾個車號,右邊車站應寫哪幾個車號。
② 數學找朋友:例如3+2=5,那麼3,2,5,是好朋友,求教案
設計思路
水裡的小動物是幼兒最感興趣和最喜歡的。我們通過搜集材料、事物、標本、觀看影碟,從網上搜集素材,充分調動了幼兒的好奇心,也讓幼兒探究水裡動物世界的秘密。《找找好朋友》是水裡小動物這個中的一次數學活動,對孩子們來說數學活動是比較抽象的,所以我製作水裡小動物的課件,把這次活動貫穿到裡面。這樣既調動了幼兒的學習興趣,也激發了幼兒關愛小動物的情感。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學習相鄰數。
2、進一步培養幼兒分析問題的能力。
3、幫助幼兒理解相鄰數之間多1少1的關系,能說出2和3的相鄰數。
活動准備
1、根據主題活動製作的課件。
2、1~4的數字卡若干。
3、《找朋友》的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1、教師演示課件,便設計小魚找朋友的情節,請幼兒數一數,都有什麼顏色的魚?各種顏色的魚都有幾條?教師用數字表示。
2、設疑討論:
(1)白鯉魚今天要找好朋友,一個比它少1的,一個是比他多1的,請小朋友找出是哪兩種魚,他們各有幾條?幼兒說出答案後,教師用數字表示。
(2)請幼兒仔細觀察,分析比較紅鯉魚、白鯉魚和金鯉魚之間多1少1的數量關系,知道3的好朋友是1和2。
3、幫助金鯉魚。用金鯉魚也要找兩個好朋友的情節,引導幼兒找出3的好朋友是2和4。
4、請幼兒用數字卡快速擺出2的好朋友、3的好朋友。
5、游戲:找朋友。播放《找朋友》的背景音樂,幼兒胸戴1~4的數字卡,請掛數字2和3的好朋友說:「我的好朋友在哪裡?」與他們相鄰數的邊說:「你的好朋友在這里。」邊迅速站到他的兩邊。交換卡片,反復游戲。
6、教育幼兒要關愛水裡的小動物。
③ 小班音樂是好朋友教案的難點
教學目標:
1.用親切柔和的音色學唱歌曲《音樂是好朋友》開發學生對音樂的感知力,體驗音樂的美感,同時讓學生感受和同學之間的合作樂趣。
2.學習re fa la三個音符,並能用柯爾文手勢表現出來。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用符合強弱規律的節奏感及柔和的音色演唱歌曲。
難點:認識新的音符,並能初步唱出三拍子的搖曳感。
教學方法與手段:
教唱法 教具:多媒體 鋼琴
教學過程:
一、師生問好
二、復習導入
小朋友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七個小兄弟里的三位do re mi大家還記得嗎?
1、一起復習,並講出他們的家都在五線譜的線上。看老師這里有個樂句你能唱出來嗎,出示並唱一唱
2、今天我們將認識另三個兄弟:re fa la小朋友們看看這三個音樂是不是都不在線上了?re住在下加一間,fa住在第一間,la在第二間,我想問一問這三位新朋友有一個相同的特點,他們的家都在五線譜的什麼地方?(學生回答:都住在五線譜大樓的間上)現在我們來認一認唱一唱這三位新朋友。跟琴唱並做一做手勢。用柯爾文手勢來幫助學習。
3、聽琴聲給學生一個音高的位置。跟琴唱這三個音。
4、拿出三隻小鳥叨著的音符上面各畫新教的音符,讓學生辯認,並做手勢。
三、新歌教學
(1)初聽歌曲《音樂是好朋友》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准備了一首歌曲,我們來聽一下,聽後告訴老師你聽到裡面說了什麼?
提問:剛才我們聽到歌曲中說了什麼?(音樂是我們的好朋友)
對了這首歌是一首德國的歌曲,歌名就叫《音樂是好朋友》
出示歌曲。
(3)請大家看著歌譜把這首歌再來聽一遍。邊聽邊想:這首歌曲可以分為幾句,有沒有相同的旋律?它是一首幾拍子歌曲?
(分成三句,第一第三句旋律相同;三拍子歌曲)
(4)三拍子歌曲的強弱規律是什麼?(強弱弱)
(5)同學打一打,然後師打強弱(強拍拍手,第一個弱拍拍腿,第二個弱拍拍邊上同學的腿)。
(6)跟音樂拍一拍。
(7)那麼我們一起來看看五線譜呢,在這首歌曲里我們認識老朋友do mi sol,還有三個新朋友,出示re fa la 三個音符,要想學會唱這首歌還得認識一個新的節奏呢,出示符點四分音符,並學習,出示幻燈
(9)好現在小朋友我們看看樂譜,有幾處符點四分音符呢?在歌曲出現了幾次?(4次)大家唱一唱。
(7)五線譜變成兩種顏色。現在小朋友們看一下紅色的由你們唱,黑色的老師唱。
師生合作,在唱譜時最好加入手勢
(8)師:剛才小朋友唱得真好,現在老師要加點難度了,你們能不能跟老師一起把曲譜唱出來?剛才老師唱到最後兩小節時唱的什麼音?有誰知道?集體唱一唱,並在第一句最後兩小節處也唱唱,現在你們跟老師的琴聲完整地試一試吧,唱錯了沒關系,不要緊張。
(9)在會唱後做一個接龍唱的游戲,一小組唱兩小節,一組一組地接著,要求是在接龍時要流暢,就象一個小朋友在唱不要斷了,並加上手勢。
(10)那麼現在我們看著譜把歌曲用「mu」哼唱一遍。
(11)加入歌詞演唱。
(12)分小組唱。
(13)小組接龍唱。
(14)會唱後老師提一個更高的要求,歌聲要隨著旋律線的起伏而起伏,每一個樂句要把歌聲連貫起來,盡量做到四個小節換一次氣,好,我們來試一試。
學生跟琴唱,換氣提醒一下。
(15)我們這節課跟音樂交上了好朋友,那麼現在老師要跟大家一起來動一動了。小朋友們著音樂邊聽邊往前走,往後退著走,當唱到sol la si do這幾個音時小朋友兩個兩個拍手。注意別碰撞到別的小朋友。
師:教第一拍向前走一大步,第二第三拍在原地走。
跟音樂走一走
④ 小班社會 誰是我的好朋友 教案
案例不僅要說明教學的思路,描述教學的過程,還要交待教學的結果--某種教學內措施容的即時效果,包括學生的反應和教師的感受,解決了哪些問題,未解決哪些問題,有何遺憾、打算、設想等。以「問題」為主線,有矛盾、沖突甚至「懸念」,能引起讀者興趣和深入思考。
⑤ 幼兒園小班教案,實錄和反思 誰和誰是好朋友
首先復寫教學目標,現在是課改階段上制課要有新的理念分三部分: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 然後分析教材:重點和難點 三 教具 四 教學方法 五 教學過程,可分詳案和簡案,詳案要設想每句話怎麼講比較麻煩,簡案只要寫一下時間安排,和每部分教師的活動和學生的活動 六 板書提綱 七 教學反饋 這樣的教案就比較完整,也能及時地總結問題。 我認為寫教案最重要的是先確立教學理念,也就是第一部分,千萬不能小看了這部分,否則上課就會漫無目的,效果比較差。
⑥ 誰是誰的好朋友 教案小班 科學
一、結來合PPT,引導幼源兒回憶、講述不同時間段小樹林的景色。
提問:你看過白天、傍晚、夜晚的小樹林嗎?它們的景色有什麼不一樣?
為什麼這些樹林的顏色會不一樣?(顏色的變化是由於光線的變化造成的)二、啟發幼兒構圖。
1、師:如果請你來繪畫你想畫什麼時候的小樹林?你會使用什麼顏色?
2、教師出示範圖,引導幼兒觀察圖中樹葉的顏色。
師:老師也繪畫了不同時間段的小樹林,看白天的小樹林用了什麼顏色?傍晚、晚上的呢?
三、引導幼兒繪畫小樹林。
1、構圖:先繪畫小樹林。
2、根據時間段的不同,在樹木輪廓塗上相應的顏色。
四、展示與分享:師幼共同布置"美麗的樹林"展,共同欣賞,評價作品。
⑦ 幼兒園主題《誰和誰是好朋友》的教案
誰是誰的好朋友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大膽想像與表達,嘗試為生活中各種常見的事、物找關聯。 2.能遵守游戲規則,體驗合作競賽游戲的快樂。 活動准備 1.了解幼兒生活經驗,掌握幼兒在尋找事物關系方面的情況(觀察、談話。) 2.「好朋友」幻燈片,卡片若干(冰箱、青蛙、人、電話、車、筆等14種)。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復習兒歌《誰和誰好》 提問:兒歌里誰和誰是好朋友?為什麼? 啟發、引導幼兒說出兒歌中的三個好朋友,按照兒歌的內容,幫助找到好朋友的理由。 二、游戲活動 1.游戲一:為大樹找朋友 看幻燈片 (1)出示教師預設的五個朋友,請小朋友幫助找到它們是好朋友的理由。當幼兒找到適合的理由時,神奇的大樹就會開出一朵美麗的花,作為獎勵幼兒的禮物。 提問:它是大樹的好朋友嗎?是好朋友的理由是什麼? 引導幼兒為大樹尋找不同類型的朋友,並能夠說出成為好朋友的理由。同時以花為獎勵,調動幼兒思維的積極性,營造游戲的氛圍。 (2)請幼兒為大樹找出五個好朋友,並說出理由。當幼兒找到適合的理由時,神奇的大樹就會開出一朵美麗的花,作為獎勵幼兒的禮物。 提問:還有誰是大樹的好朋友?理由是什麼? 啟發幼兒思考,說出好朋友的理由,進一步為幼兒提供思維空間,擴大好朋友的范圍。 第一個游戲結束時,幼兒為大樹找到了十個不同的朋友。神奇的大樹要獎勵幼兒十朵美麗的花,最後大樹真的開出了10朵漂亮的花。 (3)請幼兒為自己鼓勁,提升幼兒的自信,同時鼓勵愛動腦筋的小朋友。 2.游戲二:找朋友 (1)交待游戲名稱——「找朋友」;成游戲隊形;為自己隊起名字。 引發幼兒游戲的慾望,調動幼兒參與的積極性。 (2)提出遊戲規則 A.幼兒迅速找到兩張好朋友卡片; B.說出是好朋友的理由; C.對方同意,即可為自己隊得到兩張卡片。 3.游戲進行 A.幼兒按照規則輪流游戲。 游戲玩法:幼兒分成兩隊比賽,參加比賽的隊員要找出成為好朋友的兩張卡片,並說出它們成為好朋友的理由;對方的隊員同意你的說法,就可以為自己隊得到兩張卡片。最後得卡片數多的隊贏。 B.游戲過程中注意引導幼兒開動腦筋,說出自己的理由,
⑧ 四年級環境教育誰是敵人誰是朋友教案
誰是朋友教案
選擇公道的教學內容是備好課的條件,教學內容的選擇要依據知識的特點內、教材的編容寫意圖、完成教學任務所需的時間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等因素來決定。如何公道地選擇一課時的教學內容呢?首先是根據教材的編排來選擇。通常我們把一個練習的知識劃分成幾個小段落,每個小段落為一課時的教學內容,現行數學教材就是這樣編排的,教師在備課時只要看一看教材的新授內容以及對應的習題編寫,就可以確定一課時的教學內容了。其次是根據知識的難易程度來選擇。一般來說,比較簡單的、學生易於接受理解的知識,內容可多選一些;對於學生難以理解、難以把握的知識,由於在教學中要花費比較多的時間,所以內容要適當少選一些。選擇一課時的教學內容時要具體情況具體對待,以一節課能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所授知識有利於學生理解和把握為准。
⑨ 2014年秋季期幼兒園主題式課程誰和誰是好朋友教案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通過觀察理解圖片,創編兒歌內容,感受兒歌的語言美,體會學習兒歌的樂趣。 2、學習有感情的朗誦兒歌,會用動作表現兒歌內容。 3、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體會朋友之間的友情。 二、活動准備: 課件(瓜和藤、蜜蜂和花,小朋友手拉手) 三、活動重難點:... 重點:學習有感情的朗誦兒歌,會用動作表現兒歌內容。 難點:有感情的朗誦兒歌。 四、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師:你們有好朋友嗎?你的朋友是誰?(引導幼兒完整的說:我的朋友是誰,我和誰好。) (二)完整觀看課件,引起幼兒興趣師:這里有一個關於兒歌的小電影,請仔細看看,你看到誰和誰是好朋友。 ( 引導幼兒完整的說:誰和誰是好朋友,誰和誰好) (三)分段欣賞,學習兒歌。 (1)藤蔓和瓜好師:他們是怎麼樣好的?你們能做一做嗎?(理解不吵也不鬧)小結:誰和誰好?藤蔓和瓜好,他們手拉手,不吵也不鬧。 表演藤蔓和花好。 (2)蜜蜂和花好師:它們是怎樣好的?蜜蜂做了什麼?花又做了什麼?我們一起做一做。 小結:誰和誰好?蜜蜂和花好,蜜蜂來采蜜,花兒仰臉笑。 為什麼蜜蜂和花好? 小結:是呀,花裡面有花粉,蜜蜂每天都要去採花粉然後帶回家釀成香甜的蜂蜜。 分角色表演蜜蜂和花好。 (3)我和小朋友好師:你和好朋友一起做什麼呢? 小結:誰和誰好?我和小朋友好,我們一起唱歌又跳舞。 (四) 教師完整朗誦兒歌,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師:你們真了不起,這么小就會編詩歌了,長大了一定能成為詩人和作家,我把大家編的詩歌朗誦一下。 (五)給兒歌起名字。 (六)朗誦兒歌,體會意境。 師:現在我們用好聽的聲音把兒歌完整地說一遍。(教師邊說邊指圖)師:你們說的非常棒,我們給兒歌加上好看的動作說一說。 (五)延伸活動: 剛才詩歌里說,蜜蜂和花好,其實,花還有很多很多的朋友。你們猜猜看,誰還會和它好呢? 反思:本節語言教育活動我採用談話的方式導入,讓幼兒理解不僅人類有自己的好朋友,其他動物和植物都有自己的好朋友,欣賞兒歌《誰和誰好》,利用畫面使幼兒理解誰和誰好,他們是怎樣好的。在此基礎上學習兒歌,體會意境。整個設計緊扣主題,課堂中孩子的學習興趣也很濃厚。尤其是表演環節達到了整節活動的高潮。不足之處就是幼兒記憶詩歌內容時形式比較單調,如果能加上圖譜,讓孩子直觀形象的加深記憶,在動靜交替中學習詩歌效果可能會更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