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幼兒園大班教育教學反思三月
一、教育教學: 本月開展了主題活動為《花兒開》主要讓孩子: 1、通過欣賞和觀察大自然,讓幼兒了解春天的天氣。 2、通過講故事等的形式讓幼兒知道春天的天氣情況。 3、讓幼兒認識青蛙、蜜蜂和小鳥。 4、引導幼兒學習解決困難。 通過每周活動的滲透與操作:例如參觀幼兒園的花草樹木,家庭合作戶外觀察春天,觀看圖片讓幼兒了解青蛙的形成過程,通過植物角的種植讓幼兒了解綠豆,紅豆,黃豆,並讓孩子自己觀察並隨時記錄等等,幼兒對這一主題很感興趣,並能積極投入到學習之中,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識字和兒,古詩的學習中,與主題活動相結合,通過摘果子,小草變綠了等游戲調動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幼兒學習情況不錯,部分年齡較小的孩子還需要鞏固復習。打擊樂與曲的學習方面,培養了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並強調了音樂學習及欣賞的常規要求,大部分幼兒基本能達到,但少數較活躍的孩子還需要加強。在情景數學的學習過程之中,大部分幼兒能操作並能掌握其學習內容,家園並進共同促進幼兒的學習,幼兒基本情況不錯。 二、保育保健: 春季為發病較多的季節,本月出勤率總的來說不及上個月,針對春季的季節特徵,我們採取了一系列的辦法:在日常生活中,注重清潔與消毒工作,教育幼兒多喝水,勤洗手,並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來避免病毒性的感冒。一日生活中注重清潔與消毒的工作,一周保證用紫外線燈消毒一到兩次,經常將孩子的圖書進行暴曬,玩具進行清洗消毒,孩子的椅子,桌子等用八四液進行擦洗消毒來預防疾病的侵襲,並加強戶外活動的鍛煉,提高幼兒的身體抵抗能力,通知家長少帶或不帶孩子去公共場所等人多的地方,可帶孩子去參加一些戶外的鍛煉活動來增強幼兒的體質。 三、園內活動 本月參加了幼兒園的區域環境布置活動評比,在全班教師和小朋友的共同參與下,本班的區域環境布置得到了一致好評,本班的自然角和音樂角獲得優秀角區。 四、家長工作: 積極做好常規性的家長工作:家園欄內及時更換新內容讓家長了解本月幼兒的學習情況與我們本月的工作重點,對於一天不來園的幼兒進行溝通等等,並利用下班時間在幼兒園進行談話,家訪等及時了解幼兒在家的教育情況和反映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家園合作來促進部分個性孩子的良性發展。家長工作開展較好。 總的來說,春天是萬物復甦的季節,希望本班的各項工作也能推陳出新,腳踏實地,越來越好。
② 幼兒園大班音樂課《鬧花燈》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以開門見山的方式,播放一些課前收集的有關元宵、花燈的圖片、錄像等,從欣賞角度直入課題,學生通過看看、想想、說說等活動,引導學生進入製作花燈的學習活動中。學生們各抒己見陶醉在「元宵」之中。然後我出示一個花燈成品,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分析花燈的基本構造特點。.最後是評析作業、交流經驗和拓展環節。將學生的作品懸掛展示,學生積極地談了製作過程中的感受、體會和對作品的評價後,鼓勵學生課後想辦法讓自己的花燈亮起來。 本課教學活動的組織實施,每個環節都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精神。本課學習活動是要求學生根據物體特徵進行創造有趣的花燈形象,因此,我多讓學生根據某一種形狀來創作花燈,談一談自己看法和認識,並講一講自己會如何處理,怎樣來做。在作業過程中,可引導學生對形象獨特有趣的作品進行評議肯定,進一步激發他們的創作熱情,感受到其中的樂趣。 上完這節課,讓我感覺到:這樣設計的學習過程,學生興趣很濃厚。整節課學生的身心處於一種積極愉快、興致勃勃的狀態之中。 不足的是:感覺時間緊,鞏固練習還不夠。時間設計不夠合理,如有機會再上這節課的話,我會把學生實踐和互評的時間稍微安排長一些。
③ 大班兒歌《什麼結子高又高》的教學反思
《什麼結子高又高》是歌舞劇《劉三姐》的選曲。這部歌舞劇後來被改編為同名電影。《什麼結子高又高》是一首對唱歌曲。第一、三段歌詞是問句,第二、四句詩答句。歌曲的演唱形式為領唱、齊唱。歌詞以人們熟知的生活常識為內容,表現了人們樂觀的生活情趣。
在學唱這一首歌曲時,學生的興趣比之前上欣賞課高了許多,主要是這種對唱的形式對他們來說比較新穎,首先在開始我讓同學們聽一遍,給他們留了兩個問題,一個是這首歌是以什麼的的演唱形式來唱的?第二個是這首歌曲在演唱形式上有什麼特點?學生帶著這兩個問題去聽了,聽完以後同學們爭先恐後的舉手回答問題,基本能夠回答我提出的這兩個問題。緊接著進入了學唱環節,在教唱環節中,學生一開始的節奏掌握的不是很好,我就對他們進行了節奏的練習,然後再開始教唱旋律,這樣他們一會兒就把旋律唱會了,在唱會旋律的前提下開始帶入歌詞,在時間將近一半的時候,他們已經基本掌握了這首歌曲,剩下的時間我就以各種演唱形式來進行表演,有小組隊長、男女生對唱等方式,然後又給學生播放了電影《劉三姐》中的這一部分的選段,最後一個環節讓學生根據今天所學的內容,進行即興創編歌詞,整節課的氣氛比較活躍,學生的參與度也比較高,基本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④ 幼兒大班《我會邊走邊拍》教學反思
游戲目標
1.提高運球能力,學會邊走邊拍球。
2.能根據骰子上的數字走出相專應的步數屬,並根據棋上的提示做出相應的動作。
3.體驗合作游戲的樂趣,提高競爭意識。
游戲准備
1.棋板1副。
2.骰子、皮球各1個。
游戲玩法
1.幼兒兩人為一組進行游戲,從起點開始,每人輪流擲骰子,根據骰子的數字邊拍球邊走進相應的格子。當走到有圖片提示的格子時,根據圖片的提示做相應的動作,如「後退2格」,看誰最先到達終點。
2.兩個幼兒進行比賽,在規定的時間內,誰最先到達終點,即為勝利者。
游戲建議
1.指導幼兒邊走邊拍球,並正確走出骰子上標注的數字的步數。
2.觀察每張圖片的提示,指導幼兒做相應的事項。
⑤ 大班音樂美麗的鄉村教學反思
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學反思:美麗的星空
反思一:教師要正確認識到美術教學的意義,不要剝奪幼兒創作的快樂。
在美術教育中,教師的首要目標是幫助幼兒順利地把自己的想法、情感,藉助於美術這一載體有效地表達出來。在此基礎上根據幼兒的能力、興趣,在美術的技法、想像、思維等方面提出更進一步的要求。因此,我們必須從幼兒美術教育的最終目標這一高度來審視美術活動中的評價。評價時,既不能只重視美術技能,也不是不要美術技能,而是要對其有一個正確的定位,應把培養幼兒的繪畫興趣、想像力、創造力作為真正反映幼兒繪畫能力的重要指標。
美術活動時,做到下面幾點要求,我相信我們的美術活動就更有意義了。
1.不以幼兒習得繪畫技能為目標,不單一注重臨摹訓練,不以畫得像不像、准不準作為繪畫的評價標准,要強調對幼兒繪畫興趣、想像力、創造力的培養。
2.用不同標准,對不同年齡、不同能力、不同個性的幼兒進行評價,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和最近發展區,較多地進行橫向比較,忽略縱向比較。
3.評價作品的主動權在幼兒參與評價。
4.重視在幼兒繪畫的過程中給予適當的評價。
反思二:重視音樂在美術活動中的調動情感,啟迪想像的重要性。
音樂對人所產生的影響是眾所周知的,作為素質教育的一部分,音樂教育對發展孩子的直覺、想像與表達能力有獨特的作用。孩子都喜歡音樂,他們有意注意的時間不長,興趣持續時間也很短,在畫畫的時候時常會很不自覺地哼起歌曲,寧靜的音樂容易使人平靜下來,並且產生一定的幻想。
同時,課上播放適宜的音樂可以使幼兒在輕松、愉快、活潑的氛圍中掌握繪畫技能,在幼兒作業時配合以合適的背靜音樂,能使幼兒創作出精美超水平的作品。而且課堂氣氛熱烈而生動,幼兒充分的想像,思維的火花,創作的靈感在音樂的律動中不斷流露出來,避免了課堂氣氛枯燥乏味,激發幼兒的激情,調動起他們的興奮性,還可以解除疲勞。
在美術課堂中融入富有感情色彩的音樂,極大地豐富著幼兒的情感體驗,讓他們在視覺和聽覺上得到雙重的情感感受,引導他們在音響流動的同時,在自己創造的作品中親身體驗與感受其形式美,內容美,進而在知識的應用、拓寬和延伸過程中延伸情感,達到創造美。當幼兒陶醉在音樂的氛圍中,伴隨著活躍的想像、強烈的審美情感,使他們的感知過程和體驗過程緊密結合、水乳交融,加深了他們對美的形象的認識和理解,這種審美認識、審美愉悅使幼兒的身心獲得更多的情感體驗,幼兒精神得到充實,視野得到拓展,情感得到升華。音美結合,開拓想像力和創造力。
⑥ 幼兒園教師如何寫《貪吃的小熊》音樂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1.熟悉音樂的AB結構,重點對B段中的長音、重音做出匹配動作。
2.知道要有禮貌,學會尊重他人。
活動准備:
1音樂;吃蜂蜜圖譜;3個大的蜜罐圖片;蜜蜂頭飾等。
活動過程:
1.故事導入
師:森林裡住著一隻胖小熊。有一天,它睡醒了肚子好餓。就到森林裡去找吃的,它走著,走著,突然發現了一個房子,門上寫著「蜜蜂小屋。小熊往屋裡瞧了瞧,呀,裡面放著好多蜂蜜罐,它高興極了。「哐!」,它闖了進去,准備偷吃蜂蜜。好多蜂蜜啊,又香又甜,小熊一抬頭發現高處有三個不同顏色的罐子,小熊想這三個罐子里一定裝著特殊味道的蜂蜜。
師:「小朋友,你們猜一猜這三罐蜂蜜會是什麼味道呢?讓幼兒自由猜想。
2.動作與音樂匹配
(1)教師扮演小熊,依次品嘗三罐蜂蜜(辣椒味、胡椒味、酒味,教師出示小熊吃蜂蜜 )
(2)幼兒猜想蜂蜜味道,分別做出品嘗後相應動作,教師揭曉答案,動作與音樂匹配。
3.幼兒模仿表演
(1)請個別幼兒創編動作,集體跟隨音樂表演,提示幼兒第四遍音樂拍手拍腿喊口號並且回到座位上。
(2)調換蜂蜜罐的順序,讓幼兒能跟隨音樂按調換後的順序完成相應動作。鼓勵幼兒大膽自主創編。
4.互動游戲
(1)教師扮蜜蜂姐姐,幼兒扮小熊。A段音樂,分別模仿小熊和蜜蜂的動作;B段音樂,長音準備,重音出現時,蜜蜂出擊,小熊把熊掌藏起來,快要接近小熊時小熊將熊掌舉起來表示道歉。
(2)讓幼兒扮演小蜜蜂,互換角色游戲。
5.結束活動
師:「蜜蜂姐姐接受了小熊的道歉,並對他說,下次如果想吃蜂蜜可以給蜜蜂姐姐打電話,不要偷偷摸摸到家裡來偷吃蜂蜜啦。這樣做是很不禮貌的」小熊紅著臉點點頭。
蜜蜂姐姐邀請小朋友一起到森林裡去做游戲,我們趕緊出發吧。隨著音樂退場,結束活動。
⑦ 大班教案《小學什麼樣》教學反思
本節課在教學時,總體感覺很順暢,學生思維活躍
1、本課從實際生活情景引入,讓學生產生疑問,從而引出百分數。
本課開始,設計了一個網上競答:李斯同學答25題,對22題;張良同學答20題,對18題;劉清同學答50題,對46題,你覺得那位同學可以參加下一輪的比賽呢?學生開始了積極思考,說出了以下幾種結果:「劉清,因為他答對的最多。」「張良,他答錯的最少」「我比較正確率」。在學生否定了第一第二位同學的回答之後,我再和大家一起討論第三位同學匯報的結果,自然引出如何比較正確率,轉化為分母為100的分數的比較,在將這些分數改寫成百分數的形式,學生在自己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了解了百分數的含義。
2、通過課前收集百分數信息,課上匯報,主動去理解百分數的含義。
百分數的含義只有一句話,如果老師教給學生只要幾分鍾,但真正理解它還需要下翻功夫。因此,我想教給他們不如讓他們自己來理解領悟。學生收集了很多信息,如「羊毛 70%」,「橙汁含量 〉10%」等等,讓他們說出含義之後再問學生,到底什麼叫百分數?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生自己總結,印象深刻,理解透徹。
《扇形統計圖》的教學反思(九)
我上了一節「扇形統計圖」,課後有如下反思:
成功之舉
1、激發學生思維,給學生更多的思考空間
課上我是通過提問發散性問題來激活學生思維。如:「從這幅圖中你能想到什麼」學生回答五花八門,多是膚淺的問題,但參與面很廣。接著第二次提問:「從這幅圖中你還能想到什麼」學生的回答轉向一些具體問題。如:「我們一般用圓表示--------。用扇形表示---------,扇形的大小表示——」等等。
2、促成情感目標的落實
如提問:「作為發展中國家的公民你應該怎樣去做。」從而激發學生的民族自尊心。
敗筆之處
1、有些題目講的太快部分學生沒有跟上,特別是第七張幻燈片中計算扇形B表示的人數和C表示公頃數時講的不透徹。
2、沒有掌握好時間,整節課前松後緊,以至於有點拖堂。
《百分數的應用》的教學反思(十)
本課的教學設計,是在新課程標准理念指導下,根據本班學生實際情況進行設計的。從實施情況來看,整堂課學生情緒高漲、興趣盎然。在教學中,教師一改往日應用題教學的枯燥、抽象之面貌,而是借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生活實際,有效地理解了百分數應用題的數量關系和實用價值。
1、改變應用題的表述形式,豐富信息的呈現方式。
根據小學生的認知特點,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出示例題、習題時,呈現形式應力求多樣、活潑,讓學生多種感官一起參與,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對數學的興趣。本課的教學中,我大膽地改變了教材中的知識例題,重組和創設了「實驗活動」這樣一個情境,從而引入「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應用題,即切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又讓學生自然而然地產生了學習的實際需要,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並更好地為下一環節的自主探索、主動發展作好充分的准備。
2、突出數學應用價值,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創新能力
《數學課程標准》(實驗稿)明確指出,要讓學生能夠「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學科學習中的問題,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本課的設計充分體現了這一理念,例題從學生的游戲中來,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通過自己的探究,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解決問題,又能運用掌握的知識去研究解決生活的其它數學問題,,培養了學生的應用意識。同時,例題的教學注重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也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3、創設民主氛圍,鼓勵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民主、自由、開放的學習氛圍是學生主動參與、敢於發表自己獨特見解的前提條件。在本課的「請你選擇感興趣的百分數嘗試編一個百分數應用題」中,學生卸下了書本應用題、教師思維的束縛,大膽設想、討論,從實際效果來看,不同的學生就有不同的思考方式和解決方法,使學生的個性學習發揮的淋漓盡致。更培養了學生自己收集已有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我覺得在教學中應對學生多一份「放手」的信任,少一點「關愛」的指導,大膽地讓學生在學習的海浪中自由搏擊,讓學生自己尋找問題解決的策略、學習的方法,有頭腦、有個性、有能力的學生才能應運而生。
數學廣角《雞兔同籠》的教學反思(十一)
在這節課當中,我主要藉助教材上的列表法同時結合引導學生畫圖的方法,再配合假設法。充分運用了動手操作這個手段,讓學生弄懂雞兔同籠問題的基本解題思路。師生共同經歷了三種不同的列表方法:逐一列表法、、跳躍式列表法、取中列表法後問:能用圖形來表示雞兔頭和腿之間的關系嗎?
雖然這只是一個簡單操作活動,但是,在畫圖的過程中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經歷了一個探索的過程,這時候再介紹假設法就水到渠成了。也實現了運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的目的。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