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站在鐵索橋上》的主要內容
我站在鐵索橋上
作者:顧工
我站在鐵索橋上,
橋身在輕輕地搖晃。
頭上飄過二郎山的雲霧,
腳下滾著大渡河的白浪。
英雄的紅軍,
曾在這里強渡,
高舉著紅旗,迎著火光。
勇士們哪,
攀著一根根鐵索,
冒著密密的彈雨,
沖破了敵人的火網!
啊!
當年激烈戰斗的樓房,
如今成為孩子們的課堂;
勇士們灑過獻血的地方,
滿樹的梨花正在開放。
人民捧著美麗的鮮花,
輕輕地,輕輕地撒在這英雄的土地上。
我站在鐵索橋上,
心潮洶涌激盪。
頭上飄過二郎山的雲霧,
腳下滾著大渡河的白浪。
啊!
在這英雄的土地上,
我要高聲歌唱!
拓展資料:
作者顧工,1928年生,詩人。上海市人。顧工1945年參加新四軍,195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新四軍政治部文工團團員、第三野戰軍政治部文工團創作員。歷任西南軍區政治部文工創作員、八一電影製片廠編劇、《解放軍報》記者、總後勤部政治部文創作員。顧工是著名詩人顧城的父親。
顧工著有長篇小說《紅軍的後代》、《瘋人院》、《刑警姐妹》,中篇小說集《被遺棄的天使》、《淚光》,詩集《喜馬拉雅山下》、《成熟的季節》、《軍歌·禮炮和長虹》、《揮動小馬刀》、《火的噴泉》、《戰神和愛神》,散文集《風雪高原》、《大海的子孫》、《鮮花和樂器》等。長篇紀實文學《年輕時,我熱戀》,童話《幸運兒和倒霉蛋》,電視連續劇劇本《根在淮水》,電影文學劇本《冰山雪蓮》,詩歌《我站在鐵索橋上》等。
他的作品大多反映少數民族和邊疆建設者的生活。
《我站在鐵索橋上》是一首詩,曾被譜成曲子,填作了歌詞。這首詩追憶了工農紅軍搶渡大渡河的激烈戰斗,歌頌了紅軍英勇頑強、勇往直前大無畏的革命精神;追昔惜今,表達了對先烈的緬懷和對今天幸福生活的熱愛。
2. 我站在鐵索橋上仿寫,不被老師發現是抄的
書寫差點兒意思哈 見諒!求採納!
3. 我站在鐵索橋上的提綱 ,快。
什麼啊???
4. 我站在鐵索橋上的意思是什麼
本課是一首詩,曾被譜成曲子,填作了歌詞。這首詩追憶了工農紅軍搶渡大渡專河的激烈戰斗屬,歌頌了紅軍英勇頑強、勇往直前大無畏的革命精神;追昔惜今,表達了對先烈的緬懷和對今天幸福生活的熱愛。
這首詩追憶了工農紅軍搶渡大渡河的激烈戰斗,歌頌了紅軍英勇頑強、勇往直前大無畏的革命精神;追昔惜今,表達了對先烈的緬懷和對今天幸福生活的熱愛。
(4)我站在鐵索橋上教學設計擴展閱讀:
詩歌全文
我站在鐵索橋上,
橋身在輕輕地搖晃。
頭上飄過二郎山的雲霧,
腳下滾著大渡河的白浪。
英雄的紅軍,
曾在這里強渡,
高舉著紅旗,迎著火光。
勇士們哪,
攀著一根根鐵索,
冒著密密的彈雨,
沖破了敵人的火網!
啊!
當年激烈戰斗的樓房,
如今成了孩子們的課堂;
勇士們灑過鮮血的地方,
滿樹的梨花正在開放。
人民捧著美麗的鮮花,
輕輕地,輕輕地撒在這英雄的土地上。
我站在鐵索橋上,
心潮洶涌激盪。
頭上飄過二郎山的雲霧,
腳下滾著大渡河的白浪。
啊!
在這英雄的土地上,
我要高聲歌唱!
5. 我站在鐵索橋上主要內容
《我站在鐵索橋上》這首詩追憶了工農紅軍搶渡大渡河的激烈戰斗,歌頌了紅軍英勇頑強、勇往直專前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屬;追昔惜今,表達了對先烈的緬懷和對今天幸福生活的熱愛。
紅軍長征曾奪取的瀘定橋,睹物思人,不禁讓我們想起了無數革命先烈為了讓後代過上好日子,拋頭顱,灑熱血的情景,同學們是否了解紅四方面軍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的激烈戰斗場面,詩人顧工站在瀘定橋上心潮激盪寫下了現代詩《我站在鐵索橋上》。
(5)我站在鐵索橋上教學設計擴展閱讀
《我站在鐵索橋上》
作者:顧工
我站在鐵索橋上,
橋身在輕輕地搖晃。
頭上飄過二郎山的雲霧,
腳下滾著大渡河的白浪。
英雄的紅軍,
曾在這里強渡,
高舉著紅旗,迎著火光。
勇士們哪,
攀著一根根鐵索,
冒著密密的彈雨,
沖破了敵人的火網!
啊!
當年激烈戰斗的樓房,
如今成了孩子們的課堂;
勇士們灑過鮮血的地方,
滿樹的梨花正在開放。
人民捧著美麗的鮮花,
輕輕地,輕輕地撒在這英雄的土地上。
我站在鐵索橋上,
心潮洶涌激盪。
頭上飄過二郎山的雲霧,
腳下滾著大渡河的白浪。
啊!
在這英雄的土地上,
我要高聲歌唱!
6. 我站在鐵索橋上是不是歌詞
《我站在鐵索橋來上》自歌詞:
我站在鐵索橋上
橋身在輕輕地搖晃
頭上飄過二郎山的雲霧
腳下滾著大渡河的白浪
啊
英勇的紅軍
曾在這里強渡
高舉著紅旗 迎著火光
勇士們哪
攀著一根根鐵索
冒著密密的彈雨
沖破了敵人的火網
啊
當年激烈戰斗的樓房
今天成了孩子們的學堂
勇士們灑過鮮血的地方
滿樹的梨花正在開放
人民捧著美麗的鮮花
輕輕地
輕輕地撒在這英雄的土地上
我站在鐵索橋上
心潮在洶涌激盪
頭上飄過二郎山的雲霧
腳下滾著大渡河的白浪
啊
在這英雄的土地上
我要高聲
我要高聲歌唱
7. 我站在鐵索橋上課文急要
1.橋上看見的:二郎山雲霧,大渡河白浪
2.想到的:攀鐵索、冒彈雨、沖火網
3.現在:孩子們的課堂,滿樹梨花開放
4.歌頌懷念
8. 《我站在鐵索橋上》讀後感400字
現在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舉世聞名的瀘定橋。瀘定橋坐落在四川省瀘定縣城大渡河上,瀘定橋的結構特殊,造型別致,全長103.67米,寬3米。由橋身、橋台、橋亭三部分組成。橋身由13根碗口粗的鐵鏈組成,上面鋪了木板築成橋面。整個橋統一和諧,人一踏上橋面,會同橋一起起伏盪漾,如泛輕舟。大家行走的時候,一定注意安全!請不要故意搖晃哦!
瀘定橋之所以名揚四海,是因為這13根鐵索,曾經扛起了一個共和國。讓我們跟隨歷史的腳步,再次來到那戰火紛飛的年代。
1935年的5月29日,中央紅軍長徵到此,當時國民黨軍隊已經占據了大渡河的西岸,同時背後還有敵軍大部隊在追趕。紅軍必須越過大渡河天險,才能突圍。但是唯一橫跨大渡河的瀘定橋橋面的木板已被敵軍拆掉。對岸是敵人的隆隆炮火,眼前是洶涌澎湃的大渡河,怎麼辦?紅軍突擊隊的22名勇士沒有猶豫,他們手持沖鋒槍,背插大刀,腰插手榴彈,腳踩鐵索,在槍林彈雨中,冒死向河對岸沖去去,消滅了橋頭敵人,「飛」奪了瀘定橋。紅軍千軍萬馬擺脫了敵人的圍追堵截,從這英雄的瀘定橋渡過了天險大渡河,在中國革命史上寫下了英雄的篇章。
毛主席為此而寫下了: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滂沱走泥丸。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的壯麗詩篇。
大家隨我一起上橋來感受一番吧。站在橋上,往下望去,大渡河浩盪奔騰、白浪滾滾, 只是站著都會心驚膽顫,而當年紅軍卻是冒著槍林彈雨,在沒有橋板的情況下搶奪了這座橋,那樣的艱險情形真是無法想像。
參觀了瀘定橋後,大家的心情如何呢,是不是也和我一樣胸中涌動著對革命先輩的無限緬懷與崇敬。
歷史的紅色旅程結束了,未來的紅色旅程卻剛剛開始,革命先烈用血肉和氣魄豎起了一座萬世矚目的豐碑,英雄們的斗爭精神也將激勵著我們好好學習,加倍努力,以革命先烈為榜樣,長大後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9. 《我站在鐵索橋上》的背景資料
課文中的鐵索橋:
特點和位置:
位於四川省瀘定縣的城西大渡河上,以9根鐵鏈鋪上木板構成,左右兩側各安兩根鐵鏈當扶手,鐵鏈粗如碗口,每根長150米左右,重約一噸。
瀘定鐵索橋坐落在瀘定縣城西大渡河上,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橋始建於清康熙44年,建成於康熙45年(1706年)。康熙御筆題寫"瀘定橋 ",並立御碑於橋頭,橋長103米,寬3米,13根鐵鏈固定在兩岸橋台落井裡,9根作底鏈,4根分兩側作扶手,共有12164個鐵環相扣,全橋鐵件重40 余噸。
兩岸橋頭堡為木結構古建築,風貌獨特赤我國國內獨有。自清以來,此橋為四川入藏的重要通道和軍事要津。
橋的兩岸有橋台,高20米,上為梯形,下為方形,用條石砌築而成。兩個橋台的後面各開有一口深6米的落井,每口井都有生鐵鑄就的地龍樁7根或8根,與橋身平行地插在井底的井壁上。地龍樁下面再橫卧一根鐵鑄卧龍樁,每根重1800斤。
瀘定橋的鐵索就固定在這些卧龍樁上,由橋台和橋樁的重力來共同承受橋的拉力,堅固無比。兩岸的橋台上都建有橋亭,既可防止雨水侵蝕落井,也是官府徵收過橋稅費的場所。
東橋亭內有康熙「御制瀘定橋碑」,記述造橋的始末,西面有康熙帝親自書寫的「瀘定橋」三字碑。東橋亭背後還有觀音閣,登臨其上可俯瞰整個瀘定城。
瀘定橋參觀游覽點由三部分組成:
一是瀘定橋。
二是瀘定橋革命文物博物館,館內以照片,資料,實物展出紅軍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等情況,以及當時紅軍領導的題詞,著名書法家,畫家的書法、名畫。
三是"紅軍飛奪瀘定橋紀念碑"以及其公園,鄧小平題定的碑名,聶榮臻撰寫的碑文。位置就在瀘定縣城內,川藏公路旁。
鐵索橋和紅軍長征:
1935年5月29日,中國工農紅軍長征途經這里,以22位勇士為先鋒的突擊隊,一手抱木板,一手抓著鐵鏈,邊前進邊鋪橋板,冒著敵人的槍林彈雨,緣鐵索匍匐前進,一舉消滅橋頭守敵,紅軍遂過大渡河。瀘定橋自此聞名中外。
(9)我站在鐵索橋上教學設計擴展閱讀:
《我站在鐵索橋上》詩歌全文:
我站在鐵索橋上,
鐵索橋
橋身在輕輕地搖晃。
頭上飄過二郎山的雲霧,
腳下滾著大渡河的白浪。
英雄的紅軍,
曾在這里強渡,
高舉著紅旗,迎著火光。
勇士們哪,
攀著一根根鐵索,
冒著密密的彈雨,
沖破了敵人的火網!
啊!
當年激烈戰斗的樓房,
如今成了孩子們的課堂;
勇士們灑過鮮血的地方,
滿樹的梨花正在開放。
人民捧著美麗的鮮花,
輕輕地,輕輕地撒在這英雄的土地上。
我站在鐵索橋上,
心潮洶涌激盪。
頭上飄過二郎山的雲霧,
腳下滾著大渡河的白浪。
啊!
在這英雄的土地上,
我要高聲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