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視頻設計 > 翻越遠方的大山教學反思

翻越遠方的大山教學反思

發布時間:2020-12-26 20:56:54

Ⅰ 語文第四課翻越遠方的大山讀後感五個段

你好上午,老師給我們預習了第四課課文《翻越遠方的大山》。這篇文章是我崇拜專的人寫的,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屬劉翔。這篇文章寫了劉翔他打敗了阿蘭。約翰遜的過程(包括打敗了他)。劉翔戰勝約翰遜的過程很長。就是他才學跨欄時,約翰遜像一座大山在他面前,他要到山腳的那天遙不可及。可是經過他不斷堅持、努力,已經只和他的實力相差一點距離了。最終,他戰勝了阿蘭。約翰遜,成功翻越了遠方的大山。像這樣的人很多,比如我,我有一次在計算一道難題時,我總是不會算,但是經過我的努力,這道難題終於被我破解了。 從這篇課文中我領會到了一個道理:不管事情有多難,只要堅持努力去做就一定可以做好。 這就是我讀這篇課文的讀後感。希望對你有幫助

Ⅱ 三年級語文下冊第四課《翻越遠方的大山》教案、練習

教案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7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學習劉翔不畏艱難、敢於挑戰的進取精神,同時明白前進道路上的一些困難看似不可戰勝,但只要堅持不懈地努力,總有超越的時候。

二、教學重點:了解劉翔的不斷進取、不斷超越自我的過程,體會他成功背後所付出的艱辛努力。

三、教學難點:能從劉翔的故事中獲得啟示。

四、教具准備:課件、小黑板、配套光碟

五、教學時間:兩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認知目標:掌握本課生詞新詞。

能力目標:能正確書寫、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情感目標:初步感知劉翔不斷進到,不斷超越自我的進取精神。

教學過程:

一、視頻引路、導入課題:

1、播放劉翔跨欄的視頻。

2、你們認識他嗎?誰能介紹一下他?(多找幾名同學,教師適當補充)

3、你們想不想知道他是如何變成「跨欄王」的?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他寫的這篇文章。(板書課題:翻越遠方的大山)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學生自讀課文,出示教學要求:

(1)朗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聯繫上下文或查閱工具書理解詞義,讀懂課文。

(3)思考如下問題:

①「大山」指的是什麼?

②文中有哪些表示時間的詞語?

③劉翔是怎樣一步步打敗約翰遜的?

2、學生根據要求自學。

3、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詞,指名認讀,開火車讀。

跨欄 田徑 決賽 希臘 雅典 國際 隱隱 成績 紀錄 吶喊 當初 祝賀 遙不可及 風馳電掣

讀音注意:掣 字形區分:紀 記

(2)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師相機指導讀易錯、難讀的句子。

文中有兩處問句,要讀好疑問的語氣。

4、學生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

(1)誰能說說「大山」指的是什麼?

(2)文中有哪些表示時間的詞語?

(3)劉翔是怎麼樣一步步打敗約翰遜的?從這你體會到了什麼?

5、自由讀課文,想一想,你有什麼不懂的地方?

提出疑問,師生共同解決。

三、再讀課文,繼續感知。

1、播放錄音。

學生選擇自己喜歡或讀得最好段落進行朗讀。

2、用自己的語言概括文章講了一件什麼事。

四、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認知目標:了解劉翔成功的過程,感受他不斷超越自我的精神。

能力目標: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情感目標:能夠從劉翔身上得到某種啟示。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1、聽寫詞語。

跨欄 吶喊 紀錄

背影 風馳電掣 遙不可及

2、同桌互批,訂正錯字。

3、說說由第一行詞語,你想到了文中的哪個人物?第二行詞語又讓你聯想到了文中的哪個人物?為什麼?

過渡:下面讓我們一起讀讀課文,去了解劉翔的心路歷程。

二、研讀文本,感受歷程。

1、自由讀全文,說一說,文中的哪一句話點明了題目?

2、出示:那一刻我才回過神來:這一切都是真的,我成功地翻越了遠方的大山!!

(1)這段話在文中起著什麼作用?(總結全文,呼應開頭,點明主旨的作用)

(2)這句話後面的「!」表示什麼?應該用什麼樣的感情來讀這句話?(激動、欣喜)

3、「遠方的大山」指的是什麼?你是從文中哪兒找出來的?

(1)把約翰遜比作大山,說明了什麼?啊個詞語也說明了這一點?(奢望)

(2)「遙不可及」是什麼意思?(非常遙遠,難以得到的東西)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我」和約翰遜相差甚遠)

(3)指導朗讀。這句話應該用什麼樣的語氣來讀?(應該用無可奈何的語氣來讀,重讀「根本就不敢」「遙不可及」「更別提」)

(4)能說說此時劉翔的心情嗎?展開想像談一下。

過渡:那麼,劉翔是怎樣成功翻越這座大山的呢?讓我們一起來讀讀第3-10自然段。

4。、上節課我們找出了文中許多表示時間的詞語,這些表示時間的詞語見證了劉翔不斷努力,不斷進步的過程,下面讓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然後填表吧!

時間
「我」
約翰遜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1)學生自由填表讀課文,填表。

(2)全班交流。

①誰能來說說2001年「我」和約翰遜的表現?

②「風馳電掣」是什麼意思?由這個詞語你想到了哪些事物?

③如果你也是其中的一名觀眾,你在感受約翰遜風馳電掣的速度時,心裡會想些什麼?

④作業一名一直以來把約翰遜當作自己目標的運動員,劉翔此時心裡是怎麼想的?

⑤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什麼/(「我」決心趕超約翰遜)

⑥那麼,2002年出現了怎樣的情況呢?

⑦當看到約翰遜的背影時,「我」心裡又會想些什麼?

過渡:在不斷的訓練中,在堅定的決心下,「我」的成績越來越好,進入決賽的機會也越來越多,和約翰遜過招的次數也越來越多。

⑧在2003年的近10次比賽中,「我」和約翰遜的差距終於縮小了!文中的哪句話告訴我們這一點?(我屢屢拿第二,而約翰遜總是拿第一!)

⑨你從「總是」和「!」體會到了什麼?

⑩三年的時間,「我」的進步是神速的。請你想一想,「我」都進行了哪些艱苦的訓練

出示:

展開想像寫話:

狂風暴雨中,我 ;

風刀霜劍中,我 ;

身染疾病時,我 ;

別人休息時,我 ;

……

?雖然「我」在不斷進步,但是約翰遜這座大山依然橫在「我」的面前,而「我已經站在山腳下」!

?2004年又是怎樣的情況呢?

「久久等待的那一天」指是什麼?

「我」的成績是多少?此時「我」心裡怎麼想?為什麼反而迷糊了?

?展開想像:如果你是一名體育記者,你會如何祝賀劉翔?

師生合作:師當劉翔,生當體育記者。

?聽到你們的祝賀聲,「我」才回過神來。(齊讀:那一刻我才回過神來:這一切都是真的,我成功翻越了遠方的大山!)

「那一刻」指的是什麼?(約翰遜祝賀「我」的時候)

「這一切」指的是什麼?

指導朗讀:你覺得這句話應該怎麼讀?

三、感情精神,進行教育

1、你從劉翔身上感受到了一種什麼樣的精神?

2、在生活中,你有崇拜的人嗎?你打算怎樣努力來超越自己崇拜的人呢?

四、拓展延伸,豐富積累。

1、你知道劉翔的哪些名言?

2、你還知道哪些運動員的名字?簡述有關他(她)的故事。

Ⅲ 學習了《翻越遠方的大山》一課,我懂得了

《翻越遠方的大山》這篇課文主要寫了劉翔從不敢奢望見到約翰遜,到戰勝約翰遜回的經過,表現了劉翔不答畏艱難,敢於挑戰的進取精神,同時表現了他有目標,有夢想,遇到挫折不灰心,繼續堅持拼搏的精神,所以最終獲得成功,打敗了約翰遜.劉翔的經歷讓我們知道了在每個人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難、挫折,有些看上去不可戰勝,只要不放棄努力就能成功,在我們學習過程中也需要堅持不懈地努力才能成功,不斷學習到新的知識同時也要在學習中樹立起目標,向學習好的能力強的同學學習,並在以後努力超越他們,把自己培養成一位好學生.

Ⅳ 翻越遠方的大山教案我認識了兩個了不起的運動員

一、教學目標:
基礎目標:
1、正確讀好生詞:約翰遜、奢望、風馳電掣、遺憾、大阪、埃德蒙德、屢屢。理解奢望、遙不可及、風馳電掣的意思,正確讀好多音字:有朝一日。
2、會用「當初、祝賀」造通順、連貫的句子。
3、理清文章的線索,了解劉翔如何翻越大山的,進而明白「翻越遠方大山」一句的深刻含義。
提高性目標:
4、抓住關鍵語句體會劉翔的堅持不懈、自信,進而有感情朗讀課文,結合課文內容談自己的感受。
二、教學重難點:
通過關鍵語句體會到劉翔實現理想所付出的堅持與努力,進而明白「翻越遠方大山」一句的深刻含義。
三、教學准備:
認識約翰遜、劉翔。
四、課時:
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 課時目標:
1、正確讀好生詞:約翰遜、奢望、風馳電掣、遺憾、大阪、埃德蒙德、屢屢。理解奢望、遙不可及、風馳電掣的意思,正確讀好多音字:有朝一日。
2、會用「當初、祝賀」造通順、連貫的句子。
3、理清文章的線索,了解劉翔如何翻越大山的,進而明白「翻越遠方大山」一句的深刻含義。
二、教學過程:
板塊一:
(一) 教學內容:正確讀准生字詞、正確朗讀課文。
(二) 完成目標:
1、 正確讀好生詞:約翰遜、奢望、風馳電掣、遺憾、大阪、埃德蒙德、屢屢。
2、 理解奢望、遙不可及、風馳電掣的意思,正確讀好多音字:有朝一日。
3、 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三) 教學過程
1、揭題:教師板書課題,學生讀題。質疑:誰翻越遠方的大山?怎麼翻越的?遠方的大山是什麼?
2、學生初讀課文,按照學習提示自學:
自學提示:
(1)藉助書後拼音,先讀准以下生詞讀音:約翰遜、奢望、風馳電掣、遺憾、大阪、埃德蒙德、屢屢有朝一日
(2)讀課文3遍,不認識的看書後生字表或查詞典,力爭正確流利,組內分自然段練讀,准備朗讀競賽。
(3)查字典,理解 「奢望、遙不可及、風馳電掣」,在書中標注好解釋。
(4)會用「當初祝賀」造句
3、交流反饋
(1)指名2-3個後進生讀生詞,根據情況正音。集體讀。
(2)小組競賽讀課文,要求正確、流利,(挑選4組分別朗讀1—5,6-11自然段)集體評議,宣布優勝小組,並加分。
(3)交流三個詞語的意思,有錯誤的糾正。
4、當初就是以前,誰能用上這個詞造個正確、連貫的句子?
在你取得成功或別人取得成功的時候,你會怎樣祝賀?用上這個詞造個句子。
自己造個句子,如果有困難就選擇剛才同學們造的最好的一個句子寫在語文書上。
(四)教學意圖
通過學生自學、小組競賽朗讀,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變要我學為我想學。教師提供具體可行的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指導,為學生的自學鋪設階梯。
版塊二:
(一)教學內容:理清文章的線索,了解劉翔如何翻越大山的,進而明白「翻越遠方大山」一句的深刻含義。
(二)完成目標:
1、結合課文內容,能用規定的句式說出課題的含義。
2、根據時間順序,了解劉翔翻越大山的進程。
(三)教學過程
1、課文讀了這么多遍,現在你能談談對課題的認識和理解嗎?
(指名2名後進生和2名中等生回答)
用上2-3句話說說你對課題的理解,誰會說?(指名2名中等生和1名優等生回答)
根據回答適時評價引導。
2、快速瀏覽課文,課文是按什麼順序介紹劉翔超越約翰遜的經過的?(時間順序)
3、根據教師提供的表格,閱讀全文,完成表格。

Ⅳ 翻越遠方的大山教案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7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學習劉翔不畏艱難、敢於挑戰的進取精神,同時明白前進道路上的一些困難看似不可戰勝,但只要堅持不懈地努力,總有超越的時候。

二、教學重點:了解劉翔的不斷進取、不斷超越自我的過程,體會他成功背後所付出的艱辛努力。

三、教學難點:能從劉翔的故事中獲得啟示。

四、教具准備:課件、小黑板、配套光碟

五、教學時間:兩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認知目標:掌握本課生詞新詞。

能力目標:能正確書寫、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情感目標:初步感知劉翔不斷進到,不斷超越自我的進取精神。

教學過程:

一、視頻引路、導入課題:

1、播放劉翔跨欄的視頻。

2、你們認識他嗎?誰能介紹一下他?(多找幾名同學,教師適當補充)

3、你們想不想知道他是如何變成「跨欄王」的?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他寫的這篇文章。(板書課題:翻越遠方的大山)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學生自讀課文,出示教學要求:

(1)朗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聯繫上下文或查閱工具書理解詞義,讀懂課文。

(3)思考如下問題:

①「大山」指的是什麼?

②文中有哪些表示時間的詞語?

③劉翔是怎樣一步步打敗約翰遜的?

2、學生根據要求自學。

3、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詞,指名認讀,開火車讀。

跨欄 田徑 決賽 希臘 雅典 國際 隱隱 成績 紀錄 吶喊 當初 祝賀 遙不可及 風馳電掣

讀音注意:掣 字形區分:紀 記

(2)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師相機指導讀易錯、難讀的句子。

文中有兩處問句,要讀好疑問的語氣。

4、學生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

(1)誰能說說「大山」指的是什麼?

(2)文中有哪些表示時間的詞語?

(3)劉翔是怎麼樣一步步打敗約翰遜的?從這你體會到了什麼?

5、自由讀課文,想一想,你有什麼不懂的地方?

提出疑問,師生共同解決。

三、再讀課文,繼續感知。

1、播放錄音。

學生選擇自己喜歡或讀得最好段落進行朗讀。

2、用自己的語言概括文章講了一件什麼事。

四、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認知目標:了解劉翔成功的過程,感受他不斷超越自我的精神。

能力目標: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情感目標:能夠從劉翔身上得到某種啟示。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1、聽寫詞語。

跨欄 吶喊 紀錄

背影 風馳電掣 遙不可及

2、同桌互批,訂正錯字。

3、說說由第一行詞語,你想到了文中的哪個人物?第二行詞語又讓你聯想到了文中的哪個人物?為什麼?

過渡:下面讓我們一起讀讀課文,去了解劉翔的心路歷程。

二、研讀文本,感受歷程。

1、自由讀全文,說一說,文中的哪一句話點明了題目?

2、出示:那一刻我才回過神來:這一切都是真的,我成功地翻越了遠方的大山!!

(1)這段話在文中起著什麼作用?(總結全文,呼應開頭,點明主旨的作用)

(2)這句話後面的「!」表示什麼?應該用什麼樣的感情來讀這句話?(激動、欣喜)

3、「遠方的大山」指的是什麼?你是從文中哪兒找出來的?

(1)把約翰遜比作大山,說明了什麼?啊個詞語也說明了這一點?(奢望)

(2)「遙不可及」是什麼意思?(非常遙遠,難以得到的東西)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我」和約翰遜相差甚遠)

(3)指導朗讀。這句話應該用什麼樣的語氣來讀?(應該用無可奈何的語氣來讀,重讀「根本就不敢」「遙不可及」「更別提」)

(4)能說說此時劉翔的心情嗎?展開想像談一下。

過渡:那麼,劉翔是怎樣成功翻越這座大山的呢?讓我們一起來讀讀第3-10自然段。

4。、上節課我們找出了文中許多表示時間的詞語,這些表示時間的詞語見證了劉翔不斷努力,不斷進步的過程,下面讓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然後填表吧!

時間
「我」
約翰遜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1)學生自由填表讀課文,填表。

(2)全班交流。

①誰能來說說2001年「我」和約翰遜的表現?

②「風馳電掣」是什麼意思?由這個詞語你想到了哪些事物?

③如果你也是其中的一名觀眾,你在感受約翰遜風馳電掣的速度時,心裡會想些什麼?

④作業一名一直以來把約翰遜當作自己目標的運動員,劉翔此時心裡是怎麼想的?

⑤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什麼/(「我」決心趕超約翰遜)

⑥那麼,2002年出現了怎樣的情況呢?

⑦當看到約翰遜的背影時,「我」心裡又會想些什麼?

過渡:在不斷的訓練中,在堅定的決心下,「我」的成績越來越好,進入決賽的機會也越來越多,和約翰遜過招的次數也越來越多。

⑧在2003年的近10次比賽中,「我」和約翰遜的差距終於縮小了!文中的哪句話告訴我們這一點?(我屢屢拿第二,而約翰遜總是拿第一!)

⑨你從「總是」和「!」體會到了什麼?

⑩三年的時間,「我」的進步是神速的。請你想一想,「我」都進行了哪些艱苦的訓練

出示:

展開想像寫話:

狂風暴雨中,我 ;

風刀霜劍中,我 ;

身染疾病時,我 ;

別人休息時,我 ;

……

?雖然「我」在不斷進步,但是約翰遜這座大山依然橫在「我」的面前,而「我已經站在山腳下」!

?2004年又是怎樣的情況呢?

「久久等待的那一天」指是什麼?

「我」的成績是多少?此時「我」心裡怎麼想?為什麼反而迷糊了?

?展開想像:如果你是一名體育記者,你會如何祝賀劉翔?

師生合作:師當劉翔,生當體育記者。

?聽到你們的祝賀聲,「我」才回過神來。(齊讀:那一刻我才回過神來:這一切都是真的,我成功翻越了遠方的大山!)

「那一刻」指的是什麼?(約翰遜祝賀「我」的時候)

「這一切」指的是什麼?

指導朗讀:你覺得這句話應該怎麼讀?

三、感情精神,進行教育

1、你從劉翔身上感受到了一種什麼樣的精神?

2、在生活中,你有崇拜的人嗎?你打算怎樣努力來超越自己崇拜的人呢?

四、拓展延伸,豐富積累。

1、你知道劉翔的哪些名言?

2、你還知道哪些運動員的名字?簡述有關他(她)的故事。

Ⅵ "翻越遠方的大山讀後感"

翻越遠方的大山》這篇課文主要寫了劉翔從不敢奢望見到約翰遜,到戰勝約翰遜的經專過,表現了劉翔屬不畏艱難,敢於挑戰的進取精神,同時表現了他有目標,有夢想,遇到挫折不灰心,繼續堅持拼搏的精神,所以最終獲得成功,打敗了約翰遜。劉翔的經歷讓我們知道了在每個人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難、挫折,有些看上去不可戰勝,只要不放棄努力就能成功,在我們學習過程中也需要堅持不懈地努力才能成功,不斷學習到新的知識同時也要在學習中樹立起目標,向學習好的能力強的同學學習,並在以後努力超越他們,把自己培養成一位好學生。

Ⅶ 「翻越遠方的大山讀後感」

  1. 翻越遠方的大山》這篇課文主要寫了劉翔從不敢奢望見到約翰遜,到戰勝約翰遜的經過,表現了劉翔不畏艱難,敢於挑戰的進取精神,同時表現了他有目標,有夢想,遇到挫折不灰心,繼續堅持拼搏的精神,所以最終獲得成功,打敗了約翰遜。劉翔的經歷讓我們知道了在每個人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難、挫折,有些看上去不可戰勝,只要不放棄努力就能成功,在我們學習過程中也需要堅持不懈地努力才能成功,不斷學習到新的知識同時也要在學習中樹立起目標,向學習好的能力強的同學學習,並在以後努力超越他們,把自己培養成一位好學生。

  2. 上午,老師給我們預習了第四課課文《翻越遠方的大山》。這篇文章是我崇拜的人寫的,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劉翔。這篇文章寫了劉翔他打敗了阿蘭。約翰遜的過程(包括打敗了他)。劉翔戰勝約翰遜的過程很長。就是他才學跨欄時,約翰遜像一座大山在他面前,他要到山腳的那天遙不可及。可是經過他不斷堅持、努力,已經只和他的實力相差一點距離了。最終,他戰勝了阿蘭。約翰遜,成功翻越了遠方的大山。像這樣的人很多,比如我,我有一次在計算一道難題時,我總是不會算,但是經過我的努力,這道難題終於被我破解了。

    從這篇課文中我領會到了一個道理:不管事情有多難,只要堅持努力去做就一定可以做好。

    這就是我讀這篇課文的讀後感。

Ⅷ 有《翻越遠方的大山 》的教案設計嗎

4、翻越遠方的大山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7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學習劉翔不畏艱難、敢於挑戰的進取精神,同時明白前進道路上的一些困難看似不可戰勝,但只要堅持不懈地努力,總有超越的時候。

二、教學重點:了解劉翔的不斷進取、不斷超越自我的過程,體會他成功背後所付出的艱辛努力。

三、教學難點:能從劉翔的故事中獲得啟示。
四、教具准備:課件、小黑板、配套光碟
五、教學時間:兩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認知目標:掌握本課生詞新詞。

能力目標:能正確書寫、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情感目標:初步感知劉翔不斷進到,不斷超越自我的進取精神。

教學過程:
一、視頻引路、導入課題:
1、播放劉翔跨欄的視頻。

2、你們認識他嗎?誰能介紹一下他?(多找幾名同學,教師適當補充)

3、你們想不想知道他是如何變成「跨欄王」的?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他寫的這篇文章。(板書課題:翻越遠方的大山)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學生自讀課文,出示教學要求:

(1)朗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聯繫上下文或查閱工具書理解詞義,讀懂課文。

(3)思考如下問題:

①「大山」指的是什麼?

②文中有哪些表示時間的詞語?

③劉翔是怎樣一步步打敗約翰遜的?

2、學生根據要求自學。

3、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詞,指名認讀,開火車讀。

跨欄 田徑 決賽 希臘 雅典 國際 隱隱 成績 紀錄 吶喊 當初 祝賀 遙不可及 風馳電掣

讀音注意:掣 字形區分:紀 記

(2)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師相機指導讀易錯、難讀的句子。

文中有兩處問句,要讀好疑問的語氣。

4、學生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

(1)誰能說說「大山」指的是什麼?

(2)文中有哪些表示時間的詞語?

(3)劉翔是怎麼樣一步步打敗約翰遜的?從這你體會到了什麼?

5、自由讀課文,想一想,你有什麼不懂的地方?

提出疑問,師生共同解決。

三、再讀課文,繼續感知。

1、播放錄音。

學生選擇自己喜歡或讀得最好段落進行朗讀。

2、用自己的語言概括文章講了一件什麼事。

四、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認知目標:了解劉翔成功的過程,感受他不斷超越自我的精神。

能力目標: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情感目標:能夠從劉翔身上得到某種啟示。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1、聽寫詞語。

跨欄 吶喊 紀錄

背影 風馳電掣 遙不可及

2、同桌互批,訂正錯字。

3、說說由第一行詞語,你想到了文中的哪個人物?第二行詞語又讓你聯想到了文中的哪個人物?為什麼?

過渡:下面讓我們一起讀讀課文,去了解劉翔的心路歷程。

二、研讀文本,感受歷程。
1、自由讀全文,說一說,文中的哪一句話點明了題目?

2、出示:那一刻我才回過神來:這一切都是真的,我成功地翻越了遠方的大山!!

(1)這段話在文中起著什麼作用?(總結全文,呼應開頭,點明主旨的作用)

(2)這句話後面的「!」表示什麼?應該用什麼樣的感情來讀這句話?(激動、欣喜)

3、「遠方的大山」指的是什麼?你是從文中哪兒找出來的?

(1)把約翰遜比作大山,說明了什麼?啊個詞語也說明了這一點?(奢望)

(2)「遙不可及」是什麼意思?(非常遙遠,難以得到的東西)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我」和約翰遜相差甚遠)

(3)指導朗讀。這句話應該用什麼樣的語氣來讀?(應該用無可奈何的語氣來讀,重讀「根本就不敢」「遙不可及」「更別提」)

(4)能說說此時劉翔的心情嗎?展開想像談一下。

過渡:那麼,劉翔是怎樣成功翻越這座大山的呢?讓我們一起來讀讀第3-10自然段。

4。、上節課我們找出了文中許多表示時間的詞語,這些表示時間的詞語見證了劉翔不斷努力,不斷進步的過程,下面讓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然後填表吧!

時間
「我」
約翰遜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1)學生自由填表讀課文,填表。

(2)全班交流。

①誰能來說說2001年「我」和約翰遜的表現?

②「風馳電掣」是什麼意思?由這個詞語你想到了哪些事物?

③如果你也是其中的一名觀眾,你在感受約翰遜風馳電掣的速度時,心裡會想些什麼?

④作業一名一直以來把約翰遜當作自己目標的運動員,劉翔此時心裡是怎麼想的?

⑤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什麼/(「我」決心趕超約翰遜)

⑥那麼,2002年出現了怎樣的情況呢?

⑦當看到約翰遜的背影時,「我」心裡又會想些什麼?

過渡:在不斷的訓練中,在堅定的決心下,「我」的成績越來越好,進入決賽的機會也越來越多,和約翰遜過招的次數也越來越多。

⑧在2003年的近10次比賽中,「我」和約翰遜的差距終於縮小了!文中的哪句話告訴我們這一點?(我屢屢拿第二,而約翰遜總是拿第一!)

⑨你從「總是」和「!」體會到了什麼?

⑩三年的時間,「我」的進步是神速的。請你想一想,「我」都進行了哪些艱苦的訓練

出示:

展開想像寫話:

狂風暴雨中,我 ;
風刀霜劍中,我 ;
身染疾病時,我 ;

別人休息時,我 ;
……

?雖然「我」在不斷進步,但是約翰遜這座大山依然橫在「我」的面前,而「我已經站在山腳下」!

?2004年又是怎樣的情況呢?

「久久等待的那一天」指是什麼?

「我」的成績是多少?此時「我」心裡怎麼想?為什麼反而迷糊了?

?展開想像:如果你是一名體育記者,你會如何祝賀劉翔?

師生合作:師當劉翔,生當體育記者。

?聽到你們的祝賀聲,「我」才回過神來。(齊讀:那一刻我才回過神來:這一切都是真的,我成功翻越了遠方的大山!)

「那一刻」指的是什麼?(約翰遜祝賀「我」的時候)

「這一切」指的是什麼?

指導朗讀:你覺得這句話應該怎麼讀?

三、感情精神,進行教育

1、你從劉翔身上感受到了一種什麼樣的精神?

2、在生活中,你有崇拜的人嗎?你打算怎樣努力來超越自己崇拜的人呢?

四、拓展延伸,豐富積累。

1、你知道劉翔的哪些名言?

2、你還知道哪些運動員的名字?簡述有關他(她)的故事。

Ⅸ 讀《翻越遠方的大山》的感想

《翻越遠方的大山》這篇課文主要寫了劉翔從不敢奢望見到約翰遜,到戰勝約翰遜的經過回,表現了劉翔不畏答艱難,敢於挑戰的進取精神,同時表現了他有目標,有夢想,遇到挫折不灰心,繼續堅持拼搏的精神,所以最終獲得成功,打敗了約翰遜。劉翔的經歷讓我們知道了在每個人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難、挫折,有些看上去不可戰勝,只要不放棄努力就能成功,在我們學習過程中也需要堅持不懈地努力才能成功,不斷學習到新的知識同時也要在學習中樹立起目標,向學習好的能力強的同學學習,並在以後努力超越他們,把自己培養成一位好學生。

Ⅹ 讀了《翻越遠方的大山》有什麼感想

你好

上午,老師給我們預習了第四課課文《翻越遠方的大山》。這篇迴文章是我崇拜的人寫的答,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劉翔。這篇文章寫了劉翔他打敗了阿蘭。約翰遜的過程(包括打敗了他)。劉翔戰勝約翰遜的過程很長。就是他才學跨欄時,約翰遜像一座大山在他面前,他要到山腳的那天遙不可及。可是經過他不斷堅持、努力,已經只和他的實力相差一點距離了。最終,他戰勝了阿蘭。約翰遜,成功翻越了遠方的大山。像這樣的人很多,比如我,我有一次在計算一道難題時,我總是不會算,但是經過我的努力,這道難題終於被我破解了。

從這篇課文中我領會到了一個道理:不管事情有多難,只要堅持努力去做就一定可以做好。

這就是我讀這篇課文的讀後感。

希望對你有幫助

閱讀全文

與翻越遠方的大山教學反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