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春為主題的古詩群文閱讀教學設計
詩歌是文學寶庫中的瑰寶。古今中外的詩人們,用生花妙筆寫下了無數優美的詩篇,經過時間的篩選,優秀詩歌已成為超越民族、超越國界、超越時空的不朽經典,叩擊著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靈,給人們以藝術的享受和熏陶。語文課程標准在第三學段的課程目標中提出:「閱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像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本組綜合性學習引導學生走進豐富多彩的詩歌世界,通過搜集和整理詩歌、欣賞詩歌、朗誦詩歌、寫作童詩等活動,進一步了解詩歌,感受詩歌的魅力。
設計理念:
以「單元整合群文閱讀」策略為指導,有效利用同步閱讀教材,延伸課堂教學內容,開拓學生視野。
以知識樹為主線,實現教材內容與課外閱讀的知識對應,整合課內外知識,指引學生自主學習。
教學重難點:
通過閱讀古詩詞,感受古詩詞的魅力。
在交流吟誦中熏陶情感,發展思維,進一步學習古詩詞寫作特點。
感受古詩詞的意境美,及詩人的情感。
教具准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引導談話:
同學們,詩歌一路走來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在浩瀚的詩海里,有無數的珍寶熠熠生輝。出示《詩經》、屈原《離騷》、王維《山居秋暝》、杜甫《春望》、李白《望廬山瀑布》、李清照《聲聲慢》、馬致遠《秋思》……
今天,我們就到這詩歌的海洋里去撿拾那顆顆閃閃發光的貝殼吧!
主題回顧
前幾節課中,我們輕叩詩歌的大門,在詩的百花園中徜徉,采擷了一路馨香。學習了書中的四首古詩詞你感受到了什麼?
《詩經.採薇》艱苦思鄉
《春夜喜雨》及時喜悅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恬靜熱愛
《天凈沙.秋》清肅美麗
閱讀概覽
(一)初讀詩歌
在我們的同步閱讀教材中,也選編了五首古詩詞。我們將重點學習其中的四篇。前幾天,老師已經布置了同學們進行提前賞析,並填寫了《同步閱讀紀錄卡》,請在小組內開始交流學習。
出示小組合作學習要求:
1.組內合作讀一讀,遇到不認識的字,合作解決,讀通順詩句。
2.小組合作學習,結合注釋、詞典理解詩歌大意。
3.比一比誰讀得流利,有節奏,優美,並能讀出古詩詞的韻味來。
(二)學生匯報
1.這四首古詩詞你最喜歡的是哪一首?先讀一讀,再說說體會。
引導學生總結回顧詩歌特點:
a、凝練的語言
b、和諧的音韻
c、鮮明的節奏
d、豐富的情感和想像(板書)
2.結合學生匯報引出主題。
《碩鼠》控訴
《竹枝詞》有「晴」
《賦得古原草送別》惜別
《採桑子》知愁
名句分享與精彩賞析
通過提前誦讀,小組合作學習,老師相信你有了很多收獲,在這些千古流傳的詩詞中定有一些讓你印象深刻的詞句,通過他們你能體會到詩人當時的情感,看到詩人眼前的景象,你能和大家一起來分享嗎?
要求:先吟誦詩詞句,再說感悟。
1.《碩鼠》「三歲貫女,莫我肯顧。」「樂土樂土,爰得我所。」
問題:何為「樂土」?當時的農民為什麼要去尋找「樂土」?他們又能找到理想中的「樂土」嗎?
理解:a、「三歲貫女」:統治者剝削壓榨農民多年,貪得無厭。「逝」簡短、凝練的語言表現了農民對統治者沉重剝削的怨恨與控訴,尋找樂土只是空想罷了。
b、「鼠」、「黍」、「顧」、「女」、「土」押押韻u韻,讓我們讀起來音韻和諧,琅琅上口。
2.《竹枝詞》「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問題:說說你在閱讀時彷彿看到了什麼?又聽到了什麼?眼前出了怎樣的一幅畫面。
小結:「道是無晴卻有晴。」詩人只用了七個字就把姑娘微妙的心理變化寫出來了,顯示出了高超的藝術功力。
3.《賦得古原草送別》「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問題:這是一首送別詩,回顧我們曾學過的送別詩,你會想到那些?(《贈汪倫》《送元二使安西》)在這一類詩中詩人是怎樣寄情於景,情景交融的?
a、學生談談理解,看「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時的場景圖,說說自己感受到了詩人怎樣的情愫。
b、古代由於交通不便,通訊極不發達,親人朋友之間往往一別數載難以相見,故古人特別看重離別。離別之際,人們往往設酒餞別,折柳相送,有時還要吟詩話別,因此離情別緒就成為古代文人一個永恆的主題。把你的同桌當做即將離別的朋友,對他吟誦這首詩。
4.《採桑子》「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
a、在班上交流自己閱讀的體會,師相機介紹這首詞的寫作背景,學生再理解。
b、全文貫穿一個「愁」字,運用對比手法,言淺意深,令人玩味無窮。
小結:結合詩詞的寫作背景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詩詞傳遞的意味。
c、分小組賽讀,看看哪組最能讀出作者的情感。
主題拓展
通過剛才的吟誦,我們進一步感悟和理解了古詩詞,走進詩人內心去再現當時的場景。詩詞,用凝練的語言,傳遞了無限的情感,留給我們遐想的空間;吟誦著這些音韻和諧的句子,我們感受到祖國文字的魅力。同學們,泛舟詩歌的海洋,你還有那些體會呢?生自由交流。
總結:我們中華民族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在歷史文化的長河中,詩歌就是那一朵朵奇葩,相信與這些奇妙的文字相伴,穿越千年與詩人對話,你定會有更大的收獲。
板書設計
詩海拾貝
凝練的語言
和諧的音韻
鮮明的節奏
豐富的情感和想像
❷ 初中語文以愛國情懷為主題的古詩文群文閱讀教學設計
這類題材很多。比如杜甫、文天祥的作品,可以整合起來教學。
❸ 那位老師有小學三年級語文主題閱讀叢書的教學設計或者教案人教版的。
我想看老師最喜歡的小東西
──三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四《觀察日記》教學
教學目標:
1.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觀察、感受心理活動變化,並表達出來。
2.培養學生觀察、積累、表達等良好習慣。
3.引導學生明白習作與生活的密切關系。
4.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美好情感。
教學設想:
三年級學生剛剛從口頭作文過渡到書面作文,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強於書面表達能力。學生要在短時間內將自己心裡想的東西用流利的言語說出來,又將所說的言語用流暢的語言寫出來,有一定的難度。創設與作文內容相關的情境,激發學生的表達慾望,用學生「想看」、「想說」的積極動機來取代 「作文」的心理壓力,會收到比較好的效果。
教學重點:學生觀察、感受心理活動變化,並把觀察所得表達出來。
教學難點:學生把內心的感受用語言表達出來。
教學方法:導、學、練
教學手段:多媒體輔助教學、直觀教具。
教學流程:
一、師:同學們,老師今天帶來了我最喜歡的「小東西」。大家想知道是什麼嗎?
生:……
二、出示教具,激發學生「說「的興趣。(10分鍾)
師:把用黃色綢緞蓋住的東西小心翼翼的放在講台上。再揭開黃布,出現了一個裝飾得很漂亮的方形盒子。
生:眼睛睜得更大了,表情中寫滿問號,等待著與眾不同的事發生。
師:小心的輕輕搖動盒子又放回原處,示意盒子裡面的東西很貴重,說:「孩子們,盒子里有一個老師最喜歡的非同一般的小東西,猜一猜,會是什麼呢?」
生:「是……」
師:很好奇吧?想不想一睹為快?好,把你現在的真實感覺寫出來,待會兒讀給大家聽,我要選出最好奇的同學來觀看!注意,名額有限,只有三位。
【設計意圖:在課堂上創設場景,激發學生產生強烈的心理體驗,引導他們及時捕捉自己當時的心理活動,及時的把瞬息即逝的心理感受描摹出來,寫出真實的富有個性的心理活動描寫片斷。】
三、創造情景,引導學生寫出心理感受。(18分鍾)
生:寫片段。
【設計意圖:心理活動描寫是學生習作中的一個難題。因為心理活動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發生的,事過境遷,學生無法重新獲得當時的感受,下筆自然不容易。即使當時的心理感受還依稀可辨,但孩子們即時關注自身情感的能力不強,一般難以細細描摹自己的心理。加上一般情況下,學生不會有相同的心理體驗,我設計這個情景,調動學生獲得強烈的心理體驗,有機會捕捉自己的心情。】
生:讀片段,將片段投影出來。大家評出一名寫得好的學生上前觀察。
師:「我倆悄悄地看,這是咱們倆的秘密,看完後不能泄露,你能守口如瓶嗎?」
生:「我保證守口如瓶。」
師:故作神秘地把盒子慢慢打開,半開半閉地讓他觀察。全班同學都目不轉睛的盯著觀察者,想從她(他)的反應中捕捉到答案。
生:看完後不由得笑著走到座位上。神秘氣氛彌漫開來。
師:哈哈!同學們,剛才你們都盯著他(她),想從他(她)的反應中發現什麼秘密吧,你看到了什麼?你又有什麼新的感覺?接著寫吧,寫完後我們再選兩名同學上前觀察。
生:讀片段,將片段投影出來。再選兩名同學上台觀察。
師:看的人依然不能泄密,結果依舊是觀察者若有所悟,笑而不語。座位上的學生的好奇心被激發到極點,加上觀察者名額已經滿,失望情緒會油然而生。學生可能有不滿、生氣、抱怨、抗議等等表情。
師:表示無奈。「說說我必須給大家看的理由,要不把你失望或者氣憤的心情寫一寫?寫下此時的心情,實話實說,為大家爭取揭開秘密的機會!」
【設計意圖:學生平時觀察容易粗枝大葉,對人物的神態很難注意,對自己的心理感受也事過境遷就淡忘了,但對現場發生的每個細節,對自己此時的心情可能都觀察體會得非常仔細。】
生:再寫,再讀片段,將片段投影出來。
四、揭謎,小結觀察、描寫心理活動的方法,激發學生積極向上的情感。(7分鍾)
師:打開盒子,揭開謎底──盒子里放的是一面鏡子。然後讓學生拿鏡子看裡面是誰。孩子們在鏡子里看到了自己,恍然大悟──啊!原來我就是老師最可愛的小東西呀!
師:「孩子們,那個老師最喜歡的機靈可愛的非同一般的小東西就是你啊!你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非凡之處,都有自己獨特的感受,獨到的見解,都能創造奇跡,都是值得驕傲的。請記住,你們每個人在老視眼裡都是非同一般的,請相信自己吧!
俗話說:「勤觀察,筆生花。」有位語文老師曾對100名作文成績優秀的學生作過調查,發現他們每一個人都有觀察生活的好習慣,87%的同學堅持寫觀察日記。我們剛才進行的就是一次觀察活動的訓練。我們不光用眼睛「看」了,而且還用內心的眼睛──心,去看了。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不相同的個體,所以大家觀察的結果、表達的方法都有不一樣的精彩。
五、布置作業。(3分鍾)
請大家回去以後把這幾個片段以《我是老師最可愛的小東西》為題整理加工成一篇日記,寫出自己課堂上真實的心理活動。我相信你是最棒的,你們有信心嗎?
【設計意圖:我應順孩子的天性,創設情境讓學生復甦各種知覺,在盡情參與學習活動後獲得獨特的自我感受,並且自由的運用語言表達思想,從「想到的」到「說出的」再到「寫成的」,自然而然接受了觀察的訓練。並通過「能看」的誘惑激發學生大膽的展示自己的成果,不僅體現了「個性化作文」的基本內涵,還培養了學生觀察、表達的能力,養成了他們積極向上、樂於觀察表現的情感態度。這次訓練,是個性化作文研究的成功嘗試。】
板書設計:
「我」想看——老師最喜歡的小東西
很想看
羨慕他(她)
「我」 特別想看
失望、生氣、報怨
滿足、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