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視頻設計 > 高中化學乙烯教學設計

高中化學乙烯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20-12-26 16:51:49

1. 高中化學,用乙烯、甲烷制備HOCH2CH2CH2OH

你提供的這兩種材料不足以制備 HOCH2CH2CH2OH (1,3 - 丙二醇或者簡稱1,3-PDO),一般常用的合版成方法有兩種:權丙烯醛水合氫化法,另一種是環氧乙烷氫甲醯化法。

(1) CH2=CHCH=O + H20 ---- HO-CH2CH2CH=O + H2 ---- HOCH2CH2CH2OH
(2) 環氧乙烷 -- H2, CO ------ HO-CH2CH2CH=O + H2 ---- HOCH2CH2CH2OH

如式1 所示,丙烯醛水合氫化法以丙烯醛為原料,在酸性催化劑作用下將其水合得到3-羥基丙醛,
然後利用加氫催化劑將3-羥基丙醛氫化製得1,3-PDO。

如式2 所示,環氧乙烷氫甲醯化法採用環氧乙烷、CO 和H2為原料,在催化劑作用下通過氫甲醯化
反應生成3-羥基丙醛,分離提純3-羥基丙醛後再經催化加氫製得1,3-PDO。
其他合成方法還有,甘油氫解法、3-羥基丙酸甲酯加氫法、甲醛縮合法。我所知道的就這些了,完畢。

2. 高中化學苯和乙烯的知識總結 例如實驗和重要知識 一定採納

高中化學有機物知識總結 高中化學有機物知識總結 一,有機代表物質的物理性質 1. 狀態 固態:飽和高級脂肪酸,脂肪,TNT,萘,苯酚,葡萄糖,果糖,麥芽糖,澱粉, 纖維素,醋(16.6℃以下)氣態:C4 以下的烷烴,烯烴,炔烴,甲醛,一氯甲烷;液態:油 狀:硝基苯,溴乙烷,乙酸乙 酯,油酸 粘稠狀:石油,乙二醇,丙三醇 2. 氣味 ;無味:甲烷,乙炔(常因混有 PH3,H2S 和 AsH3 而帶有臭味)) 稍有氣味:乙烯 特殊氣味:苯及苯的同系物,萘,石油,苯酚 刺激性:甲醛,甲酸,乙酸,乙醛 甜味:乙二醇(甘醇) ,丙三醇(甘油) ,蔗糖,葡萄糖 香味:乙醇,低級酯 苦杏仁味:硝基苯 3. 顏色 ;白色:葡萄糖,多糖 淡黃色:TNT,不純的硝基苯 黑色 或深棕色:石油 4. 密度 ;比水輕的:苯及苯的同系物,一氯代烴,乙醇,低級酯,汽油 比水重的:硝基苯,溴苯,乙二醇,丙三醇,CCl4,氯仿,溴代烴,碘代烴 5. 揮發性:乙醇,乙醛,乙酸 6. 升華性:萘, 蒽 7. 水溶性: 不溶:高級脂肪酸,酯,硝基苯,溴苯,烷烴,烯烴,炔烴,苯及苯的同系物,萘,蒽,石油,鹵代烴, 能溶:苯酚(0℃時是微溶) 微溶:乙炔,苯甲酸 易溶:甲醛,乙酸,乙二醇,苯磺酸 與 TNT,氯仿,CCl4 水混溶:乙醇,苯酚(65℃以上) ,乙醛,甲酸,丙三醇 二,有機物之間的類別異構關系 1. 分子組成符合 CnH2n(n≥3)的類別異構體: 烯烴和環烷烴 2. 分子組成符合 CnH2n-2(n≥4)的類別異構體: 炔烴和二烯烴 3. 分 子組成符合 CnH2n+2O(n≥3)的類別異構體:飽和一元醇和飽和醚 4. 分子組成符合 CnH2nO(n≥3)的類別異構體:飽和一元醛和 飽和一元酮 5. 分子組成符合 CnH2nO2(n≥2)的類別異構體: 飽和一元羧酸和飽和一元酯 6. 分子組成符合 CnH2n-6O(n≥7)的類別 異構體:苯酚的同系物,芳香醇及芳香醚 如 n=7,有以下五種:鄰甲苯酚,間甲苯酚,對甲苯酚,苯甲醇,苯甲醚 7. 分子 組成符合 CnH2n+2O2N(n≥2)的類別異構體:氨基酸和硝基化合物 三,能發生取代反應的物質 1. 烷烴與鹵素單質:鹵素單質蒸汽(如不能為溴水) .條件:光照 2. 苯及苯的同系物與(1)鹵素單質(不能為水溶液) : 條件:Fe 作催化劑 (2)硝化:濃硝酸,50℃—60℃水浴 的水溶液 加熱 8. 酯類的水解:無機酸或鹼催化 四,能發生加成反應的物質 1. 烯烴,炔烴,二烯烴,苯乙烯的加成:H2,鹵化氫,水,鹵素單質 2. 苯及苯的同系物的加成: H2,Cl23. 不飽和烴的 衍生物的加成: (包括鹵代烯烴,鹵代炔烴,烯醇,烯醛,烯酸,烯酸酯,烯酸鹽等)4. 含醛基的化合物(包括葡萄糖) 的加成: HCN,H2 等 5. 酮類,油酸,油酸鹽,油酸某酯,油(不飽和高級脂肪酸甘油酯)等物質的加成:H2 注意:凡是有機物與 H2 的加成反應條件均為:催化劑(Ni) ,加熱 五,六種方法得乙醇(醇) (3)磺化:濃硫酸,70℃—80℃水浴 3. 鹵代烴的水解: NaOH 7. 酸與醇的酯化反應:濃硫酸, 4. 醇與氫鹵酸的反應:新制氫鹵酸 5. 乙醇與濃硫酸在 140℃時的脫水反應 9. 酚與 1)濃溴水 2)濃硝酸 1. 乙醛(醛)還原法: 2. 鹵代烴水解法: 3. 某酸乙(某)酯水解法: 4. 乙醇鈉水解法: 5. 乙烯水化法: 6. 葡萄糖發酵法: 六,能發生銀鏡反應的物質(含-CHO) 1. 所有的醛(RCHO) 2. 甲酸,甲酸鹽,甲酸某酯 3. 葡萄糖,麥芽糖,葡萄糖酯, (果糖) 能和新制 Cu(OH)2 反應的除以上物質外,還與酸性較強的酸(如甲酸,乙酸,丙酸,鹽酸,硫酸等)發生中和反應. 第 1 頁 共 6 頁 高中化學有機物知識總結 七,分子中引入羥基的有機反應類型 1. 取代(水解)反應:鹵代烴,酯,酚鈉,醇鈉,羧酸鈉 2. 加成反應:烯烴水化,醛+ H2 八,能跟鈉反應放出 H2 的物質 (一) 有機物 , 1. 醇(也可和 K,Mg,Al 反應)) 2. 有機羧酸 苯酚) 6. 葡萄糖(熔融) 7. 氨基酸 (二) ,無機物 1. 水及水溶液 2. 無機酸(弱氧化性酸) (一) ,有機物 1. 不飽和烴(烯烴,炔烴,二烯烴,苯乙烯,苯乙炔) ,不飽和烴的衍生物(包括鹵代烯,烯醇,烯醛,烯酸,烯酯, 油酸,油酸鹽,油酸某酯,油等) .即含有碳碳雙鍵或碳碳叄鍵的有機物. 2. 石油產品(裂化氣,裂解氣,裂化汽油等) 3. 苯酚及其同系物(因為能和溴水取代而生成三溴酚類沉澱) 4. 含醛基的化合物 (醛基被氧化) (二) ,無機物 1.S(-2) :硫化氫及硫化物 2. S(+4) :SO2,H2SO3 及亞硫酸鹽 2FeI2 + 3Br2 = 2FeBr3 + 2I2 3. Fe2+ 例: 6FeSO4 + 3Br2 = 2Fe2(SO4)3 + 2FeBr2 6FeCl2 + 3Br2 = 4FeCl3 + 2FeBr3 4. Zn,Mg,Fe 等單質如 Mg + Br2 = MgBr2 (此外,其中亦有 Mg 與 H+,Mg 與 HBrO 的反應) 5. I-:氫碘酸及碘化物 變色 6. NaOH 等強鹼:因為 Br2 +H2O = HBr + HBrO 加入 NaOH 後 平衡向右移動 7. Na2CO3 等鹽:因為 Br2 +H2O = HBr + HBrO 2HBr + Na2CO3 = 2NaBr + CO2 + H2O 8. AgNO3 十,能萃取溴而使溴水褪色的物質 上層變無色的(ρ>1) :鹵代烴(CCl4,氯仿,溴苯等) ,CS2 等 下層變無色的(ρ<1) :低級酯,液態飽和烴(如己烷等) ,苯及苯的同系物,汽油 十一,最簡式相同的有機物 1. CH:C2H2,C6H6 和 C8H8(苯乙烯或環辛四烯) 3. CH2O: 甲醛,乙酸,甲酸甲酯,葡萄糖 4. CnH2nO:飽和一元醛(或飽和一元酮)與二倍於其碳原子數的飽和一元 羧酸或酯. 例: 乙醛(C2H4O)與丁酸及異構體(C4H8O2) 5. 炔烴(或二烯烴)與三倍於其碳原子數的苯及苯的同系物 例: 丙炔(C3H4)與丙苯(C9H12) 十二,有毒的物質 (一) 毒氣 , F2,Cl2,HF,H2S,SO2,CO,NO,NO2 等,其中 CO 和 NO 使人中毒的原因相同,均是與血紅蛋白迅速結合而喪失輸 送氧的能力. (二),毒物 液溴,白磷,偏磷酸(HPO3) ,水銀,亞硝酸鹽,除 BaSO4 外的大多數鋇鹽,氰化物(如 KCN) ,重金屬鹽(如銅鹽, 鉛鹽,汞鹽,銀鹽等) ,苯酚,硝基苯,六六六(六氯環己烷) ,甲醇,砒霜等 十三,能爆炸的物質 1. 黑火葯成分有:一硫,二硝(KNO3)三木炭 2. NH4NO3 3. 火棉 第 2 頁 共 6 頁 2. CH2:烯烴和環烷烴 HBrO + Na2CO3 = NaBrO + NaHCO3 5. 天然橡膠(聚異戊二烯) 3. NaHSO4 九,能與溴水反應而使溴水褪色或變色的物質 3. 酚(苯酚及苯酚的同系物) 4. 苯磺酸 5. 苦味酸(2,4,6-三硝基 3. 氧化:醛氧化 4. 還原:醛+ H2 高中化學有機物知識總結 4. 紅磷與 KClO3 5. TNT(雷汞作引爆劑) 6. 硝化甘油 和 O2 ,CH4 和 Cl2 ,C2H2 和 O2. 無需點燃或光照,一經混合即會爆炸,所謂"混爆"的是 H2 和 F2. 另外,工廠與實驗室中,麵粉,鎂粉等散布於空氣中,也是危險源. 十四,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的物質 (一) ,有機物 1. 不飽和烴(烯烴,炔烴,二烯烴,苯乙烯等) 2. 苯的同系物 3. 不飽和烴的衍生物(包括鹵代烯,烯醇,烯醛,烯酸,烯酯,油酸,油酸鹽,油酸酯等) 4. 含醛基的有機物(醛,甲酸,甲酸鹽,甲酸某酯等) 5. 還原性糖(葡萄糖,麥芽糖) 9. 天然橡膠(聚異戊二烯) (二) ,無機物 1. 氫鹵酸及鹵化物(氫溴酸,氫碘酸,濃鹽酸,溴化物,碘化物) 2. 亞鐵鹽及氫氧化亞鐵 3. S(-2)的化合物:硫化氫,氫硫酸及硫化物 5. 雙氧水(H2O2) 4. S(-4)的化合物:SO2,H2SO3 及亞硫酸鹽 (一) ,有機物 1. 含醛基的化合物:所有醛,甲酸,甲酸鹽,甲酸酯, 葡萄糖. 2. 不飽和烴:烯烴,炔烴,二烯烴,苯乙烯 3. 不飽和烴的衍生物:包括鹵代烯,鹵代炔烴,烯醇,烯醛,烯酸,烯酸鹽,烯酸酯,油酸,油酸鹽,油酸酯,油. (二) ,無機物 1. 含中間價態元素的物質:① S(+4) :SO2,H2SO3 及亞硫酸鹽 ② Fe2+ 亞鐵鹽 ③ N: (+4)NO NO2 2. N2,S,Cl2 等非金屬單質. 十六,檢驗澱粉水解的程度 1."未水解"加新制 Cu(OH)2 煮沸,若無紅色沉澱,則可證明. 2."完全水解"加碘水,不顯藍色. 3."部分水解"取溶液再加新制 Cu(OH)2 煮沸,有紅色沉澱,另取溶液加碘水,顯藍色. 十七,能使蛋白質發生凝結而變性的物質 1. 加熱 2. 紫外線 3. 酸,鹼 4. 重金屬鹽(如 Cu2+,Pb2+,Hg2+,Ag+ 等) 5. 部分有機物(如苯酚,乙醇,甲醛等) . 十八,關於纖維素和酯類的總結 (一) ,以下物質屬於"纖維素" 1. 粘膠纖維 2.紙 3.人造絲 4.人造棉 5.玻璃紙 6.無灰濾紙 7. 脫脂棉 (二) ,以下物質屬於"酯" 1. 硝酸纖維 2. 硝化甘油 3. 膠棉 4. 珂珞酊 5. 無煙火葯 6. 火棉 易錯:TNT,酚醛樹脂,賽璐珞既不是"纖維素" ,也不是"酯" . 十九,既能和強酸溶液反應,又能和強鹼溶液反應的物質 1. 有機物:蛋白質,氨基酸 2. 無機物:兩性元素的單質 Al,(Zn) 兩性氫氧化物 Al(OH)3,Zn(OH)2 兩性氧化物 Al2O3, (ZnO) 弱酸的酸式鹽 NaHCO3,NaH2PO4,NaHS 3. HCl,H2O2 等 6. 酚類 8. 煤產品(煤焦油) 7. 石油產品(裂解氣,裂化氣,裂化汽油等) 7. 氮化銀 此外,某些混合氣點燃或光照也會爆炸,其中應掌握:H2 和 O2 , "點爆"的 CO 和 O2, "光爆"的 H2 和 Cl2,CH4 十五,既能發生氧化反應,又能發生還原反應的物質 弱酸的銨鹽 (NH4)2CO3, NH4HCO3,(NH4)2SO3,(NH4)2S 等 屬於"兩性物質"的是:Al2O3,ZnO,Al(OH)3,Zn(OH)2,氨基酸,蛋白質 屬於"表現兩性的物質"是: Al,Zn,弱酸的酸式鹽,弱酸的銨鹽 第 3 頁 共 6 頁 高中化學有機物知識總結 二十,有機實驗問題 (一) ,甲烷的製取和性質 1. 反應方程式: CH3COONa + NaOH CaO 加熱 CH4 + Na2CO3 2. 為什麼必須用無水醋酸鈉? 若有水,電解質 CH3COONa 和 NaOH 將電離,使鍵的斷裂位置發生改變而不生成 CH4. 3. 必須用鹼石灰而不能用純 NaOH 固體,這是為何?鹼石灰中的 CaO 的作用如何? 高溫時,NaOH 固體腐蝕玻璃;CaO 作用:1)能稀釋反應混合物的濃度,減少 NaOH 跟試管的接觸,防止腐蝕玻璃. 2) CaO 能吸水,保持 NaOH 的乾燥. 4. 製取甲烷採取哪套裝置?反應裝置中,大試管略微向下傾斜的原因何在?此裝置還可以製取哪些氣體? 採用加熱略微向下傾斜的大試管的裝置,原因是便於固體葯品的鋪開,同時防止產生的濕水倒流而使試管炸裂.還可制 取 O2,NH3 等. 5. 點燃甲烷時的火焰為何會略帶黃色?點燃純凈的甲烷呈什麼色? 1)玻璃中鈉元素的影響;反應中副產物丙酮蒸汽燃燒使火焰略帶黃色. 2)點燃純凈的甲烷火焰呈淡藍色. (二) ,乙烯的製取和性質 1. 化學方程式: 2. 製取乙烯採用哪套裝置?此裝置還可以制備哪些氣體? 分液漏斗,圓底燒瓶(加熱)一套裝置;此裝置還可以制 Cl2,HCl,SO2 等. 3. 預先向燒瓶中加幾片碎玻璃片(碎瓷片) ,是何目的? 防止暴沸(防止混合液在受熱時劇烈跳動) 4. 乙醇和濃硫酸混合,有時得不到乙烯,這可能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這 主 要 是 因 為 未 使 溫 度 迅 速 升 高 到 170 ℃ 所 致 , 因 為 在 140 ℃ 乙 醇 將 發 生 分 子 間 脫 水 得 乙 醚 , 方 程 式 : 5. 溫度計的水銀球位置和作用如何? 混合液液面下,用於測混合液的溫度(控制溫度) . 6. 濃 H2SO4 的作用? 催化劑,脫水劑. SO2 . 7. 反應後期,反應液有時會變黑,且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產生,為何? 濃 硫 酸 將 乙 醇 炭 化 和 氧 化 了 , 產 生 的 刺 激 性 氣 味 的 氣 體 是 (三) ,乙炔的製取和性質 1. 反應方程式: 2. 此實驗能否用啟普發生器,為何? 不能, 因為 1)CaC2 吸水性強,與水反應劇烈,若用啟普發生器,不易控制它與水的反應; 2)反應放熱,而啟普發 生器是不能承受熱量的;3)反應生成的 Ca(OH)2 微溶於水,會堵塞球形漏斗的下埠. 3. 能否用長頸漏斗?不能.用它不易控制 CaC2 與水的反應. 4. 用飽和食鹽水代替水,這是為何?用以得到平穩的乙炔氣流(食鹽與 CaC2 不反應) 5. 簡易裝置中在試管口附近放一團棉花,其作用如何?防止生成的泡沫從導管中噴出. 6. 點燃純凈的甲烷,乙烯和乙炔,其燃燒現象有何區別?甲烷:淡藍色火焰 的火焰,有濃煙. 第 4 頁 共 6 頁 乙烯: 明亮火焰,有黑煙 乙炔:明亮 高中化學有機物知識總結(四) ,苯跟溴的取代反應 1. 反應方程式: 2. 裝置中長導管的作用如何?導氣兼冷凝.冷凝溴和苯(迴流原理) 3. 所加鐵粉的作用如何? 催化劑(嚴格地講真正起催化作用的是 FeBr3) 4. 導管末端產生的白霧的成分是什麼?產生的原因?怎樣吸收和檢驗?錐形瓶中,導管為何不能伸入液面下? 白霧是氫溴酸小液滴,由於 HBr 極易溶於水而形成.用水吸收.檢驗用酸化的 AgNO3 溶液:加用酸化的 AgNO3 溶液 後,產生淡黃色沉澱.導管口不伸入液面下是為了防止水倒吸. 5. 將反應後的液體倒入盛有冷水的燒杯中,有何現象? 水面下有褐色的油狀液體(溴苯比水重且不溶於水) 6. 怎樣洗滌生成物使之恢復原色? 溴苯因溶有溴而呈褐色,多次水洗或稀 NaOH 溶液洗可使其恢復原來的無色. (五) ,苯的硝化反應 1. 反應方程式: 2. 實驗中,濃 HNO3,濃 H2SO4 的作用如何? 濃 HNO3 是反應物(硝化劑) ;濃 H2SO4 是催化劑和脫水劑. 3. 使濃 HNO3 和濃 H2SO4 的混合酸冷卻到 50-60℃以下,這是為何? ①防止濃 NHO3 分解 ②防止混合放出的熱使苯和濃 HNO3 揮發 ③溫度過高有副反應發生(生成苯磺酸和間二硝基苯) 4. 盛反應液的大試管上端插一段導管,有何作用? 冷凝迴流(苯和濃硝酸) 5. 溫度計的水銀球的位置和作用如何? 插在水浴中,用以測定水浴的溫度. 6. 為何用水浴加熱?放在約 60℃的水浴中加熱 10 分鍾的目的如何?為什麼應控制溫度,不宜過高? 水浴加熱,易於控制溫度.有機反應往往速度緩慢,加熱 10 分鍾使反應徹底.①防止濃 NHO3 分解 ②防止混合放出的熱 使苯和濃 HNO3 揮發 ③溫度過高有副反應發生(生成苯磺酸和間二硝基苯) 7. 製得的產物的顏色,密度,水溶性,氣味如何?怎樣洗滌而使之恢復原色? 淡黃色(溶有 NO2,本色應為無色) ,油狀液體,密度大於水,不溶於水,有苦杏仁味,多次水洗或 NaOH 溶液洗滌. (六) ,實驗室蒸餾石油 1. 石油為什麼說是混合物?蒸餾出的各種餾分是純凈物還是混合物? 石油中含多種烷烴,環烷烴及芳香烴,因而它是混合物.蒸餾出的各種餾分也還是混合物,因為蒸餾是物理變化. 2. 在原油中加幾片碎瓷片或碎玻璃片,其作用如何? 3. 溫度計的水銀球的位置和作用如何? 插在蒸餾燒瓶支管口的略下部位,用以測定蒸汽的溫度. 4. 蒸餾裝置由幾部分構成?各部分的名稱如何?中間的冷凝裝置中冷卻水的水流方向如何? 四部分:蒸餾燒瓶,冷凝管,接受器,錐形瓶.冷卻水從下端的進水口進入,從上端的出水口流出. 5. 收集到的直餾汽油能否使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能否使溴水褪色?為何? 不能使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但能使溴水因萃取而褪色,因為蒸餾是物理變化,蒸餾出的各種餾分仍是各種烷烴,環烷 烴及芳香烴組成的. (七) ,煤的干餾 1. 為何要隔絕空氣?干餾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煤的干餾和木材的干餾各可得哪些物質? 有空氣氧存在,煤將燃燒.干餾是化學變化, 煤的干餾可得焦炭,焦爐氣,煤焦油,粗氨水;木材的干餾可得木煤 第 5 頁 共 6 頁 防暴沸. 高中化學有機物知識總結 氣,木炭,木焦油 2. 點燃收集到的氣體,有何現象?取少許直試管中凝結的液體,滴入到紫色的石蕊試液中,有何現象, 為什麼?此氣體能安靜地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能使石蕊試液變藍,因為此液體是粗氨水,溶有氨,在水中電離呈鹼 性. (八) ,乙酸乙酯的製取 濃硫酸 CH3COOH + CH3CH2OH 1. 反應方程式 : 2. 盛裝反應液的試管為何應向上傾斜 45°角? 3. 彎曲導管的作用如何? 5. 濃硫酸的作用如何? 4. 為什麼導管口不能伸入 Na2CO3 溶液中? 催化劑和吸水劑 6. 飽和 Na2CO3 溶液的作用如何? 加熱 CH3COOCH2CH3 + H2O 液體受熱面積最大. 為了防止溶液倒流. 導氣兼冷凝迴流(乙酸和乙醇) ①乙酸乙酯在飽和碳酸鈉溶液中的溶解度最小,利於分層;②乙酸與 Na2CO3 反應,生成無味的 CH3COONa 而被除去; ③C2H5OH 被 Na2CO3 溶液吸收,便於除去乙酸及乙醇氣味的干擾. (九) ,酚醛樹脂的製取 1. 反應方程式: 2. 濃鹽酸的作用如何? 催化劑. 100℃,故無需使用溫度計.4. 實驗完畢的試管,若水洗不凈,可用何種物 3. 水浴的溫度是多少?是否需要溫度計? (十) ,澱粉的水解 1. 稀 H2SO4 的作用如何? 催化劑 2. 澱粉水解後的產物是什麼?反應方程式 質洗? 用酒精洗,因為酚醛樹脂易溶於酒精. 3. 向水解後的溶液中加入新制的 Cu(OH)2 懸濁液,加熱,無紅色沉澱生成,這 可能是何種原因所致? 未加 NaOH 溶液中和,原溶液中的硫酸中和了 Cu(OH)2. (十一) 纖維素水解 , 1. 纖維素水解後的產物是什麼?反應方程式 2. 70%的 H2SO4 的作用如何? 催化劑 3. 纖維素水解後,為驗證產物的性質,須如何實驗?現象如何?先加 NaOH 溶液使溶液呈現鹼性,再加新制 Cu(OH)2, 煮沸,有紅色沉澱.證明產物是葡萄糖.4. 實驗過程中,以什麼為標志判斷纖維素已水解完全了? 試管中產生亮棕色物質. (十二) ,纖維素三硝酸酯的製取 1. 反應方程式: 2. 將纖維素三硝酸酯和普通棉花同時點火,有何現象? 纖維素三硝酸酯燃燒得更迅速. 第 6 頁 共 6 頁

3. 高中階段能與乙烯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基礎

氧化反應: C₂H₄ + 3O₂--點燃--->2CO₂+2H₂O

加成反應:(H₂,Br₂,HCl,H₂O,HCN)

CH₂=CH₂ +H₂--催化劑,加熱--->CH₃CH₃

CH₂=CH₂ +Br₂----->CH₂BrCHBr

CH₂=CH₂ +HCl--催化劑,加熱--->CH₃CH₂Cl

CH₂=CH₂ +H₂O--催化劑,加熱加壓--->CH₃CH₂OH

CH₂=CH₂ +HCN--催化劑,加熱--->CH₃CH₂CN

加聚反應:nCH₂=CH₂ --催化劑,加熱--->-[-CH₂-CH₂-]n-

乙烯有4個氫原子的約束,碳原子之間以雙鍵連接。所有6個原子組成的乙烯是共面。H-C-C角是121.3°;H-C-H角是117.4 °,接近120 °,為理想sp 2混成軌域。

這種分子也比較僵硬:旋轉C=C鍵是一個高吸熱過程,需要打破π鍵,而保留σ鍵之間的碳原子。VSEPR模型為平面矩形 立體結構也是平面矩形。雙鍵是一個電子雲密度較高的地區,因而大部分反應發生在這個位置。

(3)高中化學乙烯教學設計擴展閱讀:

在一定條件下,乙烯分子中不飽和的C═C雙鍵中的一個鍵會斷裂,分子里的碳原子能互相形成很長的鍵且相對分子質量很大(幾萬到幾十萬)的化合物,叫做聚乙烯,它是高分子化合物。

這種由相對分子質量較小的化合物(單體)相互結合成相對分子質量很大的化合物的反應,叫做聚合反應。這種聚合反應是由一種或多種不飽和化合物(單體)通過不飽和鍵相互加成而聚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應。

乙烯分子里的雙鍵里的一個鍵易於斷裂,兩個溴原子分別加在兩個價鍵不飽和的碳原子上,生成了二溴乙烷。這種有機物分子里不飽和碳原子跟其它原子或原子團直接結合生成別的物質。

4. 乙烯,高中化學


如圖所示

5. 高中化學,乙烯,系統命名法問題! 在線等!

不同的乙烯有不同的系統命名,例如:
2,2-二甲基-1,3-丁二烯
2-甲基內-1,3-丁二烯
系統命容名法:
有機化合物種類繁多,數目龐大,即使同一分子式,也有不同的同分異構體,若沒有一個完整的命名方法來區分各個化合物,在文獻中會造成極大的混亂,因此認真學習每一類化合物的命名是有機化學的一項重要內容。現在書籍、期刊中經常使用普通命名法和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命名法,後者簡稱IUPAC命名法。中國的命名法是中國化學會結合IUPAC的命名原則和中國文字特點而制訂的,在1960年修訂了《有機化學物質的系統命名原則》,在1980年又加以補充,出版了《有機化學命名原則》增訂本。

6. 乙烯,高中化學

因為 這二個c原子上已經有了兩個H原子了,發生加成反應時c c雙鍵斷裂,那兩個cl 原子會分別加在兩個c原子上 ,而不能把第二個c上的H原子移到第一個上邊

7. 高中化學中,乙烯能發生取代反應嗎,舉個簡單的例子,謝謝

高中化學中一般不常見吧 乙烯一般都是加成

8. 看到一題上寫著「乙烯發生水化反應生成乙醇」,水化反應是個什麼反應我咋都沒聽說過……(高中化學)

這個反應是加成反應,因為有水參加所以又叫水化反應,水中的氫和羥基分別加在雙鍵的兩端,雙鍵變為單鍵,望採納。

9. 高中化學乙烯有幾個共價鍵

4個C-H單鍵是4個共價鍵。一個C=C雙鍵含2個共價鍵
一共6個共價鍵
望採納

閱讀全文

與高中化學乙烯教學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