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蘇教版科學四年級上冊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免費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通過研究大小、遠近不同的聲音是怎樣對自製的鼓膜模型的振動產生影響的,從而探索人耳鼓膜的作用;通過體驗活動感受鼓膜的作用。
2、能夠根據耳廓的構造理解耳廓功能
科學知識
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內耳構成的,外耳的耳廓把收集到的聲音通過耳道傳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動,這種振動信號傳遞到大腦,通過大腦的加工,我們就能聽到各種各樣的聲音了。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養成細心觀察、留心周圍事物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1、耳朵的構造。
2、鼓膜的振動。
◆教學准備:
1.演示實驗:一個玻璃杯、一塊氣球皮、一條橡皮筋、一個音叉、一點細沙。
2.多媒體課件——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
◆教學過程設計:
一、 游戲導入課題
1、談話:
師:同學們你們玩過傳話游戲沒有?上課之前我們也來玩一玩吧,好不好?
2、講解游戲規則。
師:我先請每個小組右邊第一位同學上來,作為該組的第一位傳話使者,待會兒我會告訴每組上來的同學一句話,你們回去依次傳給旁邊的同學,再依次傳下去,直到最後一位同學,然後最後一位同學到台上來,比一比哪個小組的同學速度最快。同時,我要說的是每一位傳話的同學必須附在你同學的耳朵前小聲說,別讓別人聽見了,都明白了嗎? (「聽音傳話」的內容:保護耳朵很重要,游泳洗澡防進水,雜訊刺耳危害大,葯物中毒慎選用,挖耳習慣應改掉,耳聰目明身體棒。)
3、學生做游戲。
4、反饋。
5、提問:剛才我們玩的這個傳話游戲里為什麼有的同學能正確的說出來,而有的同學卻不能呢?這與我們的哪個器官有著密切的關系呢?(耳朵)
6、師過渡:別人說的話我們是怎樣聽到的呢?怎樣才能聽得清?今天我們就來共同探討「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板書課題)
二、耳朵的結構與功能。
1、談話:要知道我們的耳朵是怎樣聽到聲音的,首先我們要知道耳朵的構造。
(課件呈現,右耳放大圖)
師:這就是我們的耳朵,有它我們就能聽見聲音嗎?(生:能)師露出自己的耳朵,指著自己的耳廓。只要有它就聽到聲音嗎?(生:不能)是的,僅僅有耳廓還不能聽到聲音,還得依靠耳朵裡面一些「零件「才能聽到。
師:那耳朵里都有些什麼「零件」呢?我得找個耳朵給大家瞧瞧。(走到一生面前)可以把你的耳朵借給大家看看嗎?(生:可以)
師:真的!那我可得把你的腦袋剖開,然後大家才能看見你耳朵里的構造呀!願意嗎?(生:不願意)
師:這太殘酷了,我也怕,我也不願意,不過幸好有高科技幫助我們解決問題。
(課件呈現:耳朵構造圖)
2、師講解:這就是我們整個耳朵的構造圖:它是由耳廓、耳道、鼓膜、聽小骨、耳蝸、聽神經構成的。(邊說邊點擊滑鼠,圖上出現相應的名稱)
師:根據它的功能、位置,我們把它們分為外耳、中耳、內耳。(板書)
3、師:指耳朵的構造圖,小結:
聲波由耳廓收集進入到耳道,引起鼓膜的振動,振動再傳達到聽小骨,聽小骨的振動引起耳蝸里液體的振動,再傳達到聽神經,聽神經再把這個訊號傳達到大腦,形成聲音,我們就能聽見聲音了。
三、鼓膜振動的實驗
1、師過渡:剛才我們了解了聲音傳播的途徑,要想聽到聲音的重要條件是鼓膜的振動,當聲音傳達到鼓膜時是怎樣振動的?我想我也借不到鼓膜來做實驗了,但我們可以通過實驗來進行展示。
2、師邊說邊演示:我們先把氣球皮蒙在玻璃杯上,再用橡皮筋固定住,盡量的綳緊,因為我們的鼓膜是一層很薄的有彈性的膜,就像這樣,再把細沙撒在上面,這時敲擊音叉,觀察氣球皮上有什麼現象發生?
3、提問:我們把音叉分別放在遠處和近處,再輕敲和重敲音叉,這時再觀察氣球皮有什麼不同的反應?(板書:遠、近、強、弱)
4、學生實驗,教師指導。
5、各小組匯報觀察情況。
6、師問:其實我們的鼓膜就像氣球皮一樣,請大家想像一下,當聲波傳到鼓膜的時候,它就會怎樣?(生:它就會像氣球皮一樣振動起來)
7、師小結:
說的真好,不錯,當聲波傳達到耳朵里時,會引起鼓膜的振動,於是――――(生)我們就聽到了外界發出的聲音了。
四、耳廓的作用
1、師過渡:鼓膜是這么的重要,那咱們要注意把它保護好。大家是不是有點累了呢,那麼我們來輕松一下,聽一段音樂。我來教大家一種聽法,很有趣的,想不想試一試呢?(生:想)聽完後你們就知道我們的耳廓有什麼作用了。這可是一舉兩得的好事呀,手掌放在耳後圍住耳朵(示範)。當我說「開」,你們就把手掌向後打開(示範);當我說「收」,你們就用手掌把耳朵圍住留一個小孔。明白了嗎?這樣聽到的音樂才會別有一番情趣,挺好玩的,試試吧!
(多媒體播放音樂)
2、問:是不是很有趣?那現在你們該告訴我耳廓有什麼作用了嗎?
(生:收集聲音)
3、出示小兔子的課件:
小兔子有一雙長長的耳朵,它不僅靈活,而且還會左右轉動,兔子有著長長的耳廓,能收集到各方面的聲音,只要有一點風吹草動,它立刻撒腿就跑,並能為它躲避災難呢?
五、拓展
師:人是靠耳朵來聽到聲音的,動物們呢?它們又是靠什麼來聽到聲音的?(生:耳朵)真的是這樣嗎?也有例外的,看這些美麗的動物,想一想它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課下的時候大家不妨搜集這方面的知識,下一節課我們來共同探討和交流,好不好?
六、激勵總結
自然界就是那麼神奇,只要你留心觀察,認真思考,積極探索,總會有新奇的發現,這就是科學精神。
我希望同學們都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科學眼,一顆清醒的科學頭腦,一雙靈巧的科學手,還有一對靈敏的科學耳朵。下課!
◆板書設計:
耳廓 收集聲波的
外耳
外耳道 傳遞聲波的通道
鼓膜
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 中耳 聽小骨
內耳 耳蝸
聽覺神經
遠 近 強 弱
❷ 六上科學人是怎樣聽到遠處的聲音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通過研究大小、遠近不同的聲音是怎樣對自製的鼓膜模型的振動產生影響的,從而探索人耳鼓膜的作用;通過體驗活動感受鼓膜的作用。
2、能夠根據耳廓的構造理解耳廓功能
科學知識
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內耳構成的,外耳的耳廓把收集到的聲音通過耳道傳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動,這種振動信號傳遞到大腦,通過大腦的加工,我們就能聽到各種各樣的聲音了。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養成細心觀察、留心周圍事物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1、耳朵的構造。
2、鼓膜的振動。
教學准備:
1.演示實驗:一個玻璃杯、一塊氣球皮、一條橡皮筋、一個音叉、一點細沙。
2.多媒體課件——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
教學過程設計:
一、 游戲導入課題
1、談話:
師:同學們你們玩過傳話游戲沒有?上課之前我們也來玩一玩吧,好不好?
2、講解游戲規則。
師:我先請每個小組右邊第一位同學上來,作為該組的第一位傳話使者,待會兒我會告訴每組上來的同學一句話,你們回去依次傳給旁邊的同學,再依次傳下去,直到最後一位同學,然後最後一位同學到台上來,比一比哪個小組的同學速度最快。同時,我要說的是每一位傳話的同學必須附在你同學的耳朵前小聲說,別讓別人聽見了,都明白了嗎? (「聽音傳話」的內容:保護耳朵很重要,游泳洗澡防進水,雜訊刺耳危害大,葯物中毒慎選用,挖耳習慣應改掉,耳聰目明身體棒。)
3、學生做游戲。
4、反饋。
5、提問:剛才我們玩的這個傳話游戲里為什麼有的同學能正確的說出來,而有的同學卻不能呢?這與我們的哪個器官有著密切的關系呢?(耳朵)
6、師過渡:別人說的話我們是怎樣聽到的呢?怎樣才能聽得清?今天我們就來共同探討「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板書課題)
二、耳朵的結構與功能。
1、談話:要知道我們的耳朵是怎樣聽到聲音的,首先我們要知道耳朵的構造。
(課件呈現,右耳放大圖)
師:這就是我們的耳朵,有它我們就能聽見聲音嗎?(生:能)師露出自己的耳朵,指著自己的耳廓。只要有它就聽到聲音嗎?(生:不能)是的,僅僅有耳廓還不能聽到聲音,還得依靠耳朵裡面一些「零件「才能聽到。
師:那耳朵里都有些什麼「零件」呢?我得找個耳朵給大家瞧瞧。(走到一生面前)可以把你的耳朵借給大家看看嗎?(生:可以)
師:真的!那我可得把你的腦袋剖開,然後大家才能看見你耳朵里的構造呀!願意嗎?(生:不願意)
師:這太殘酷了,我也怕,我也不願意,不過幸好有高科技幫助我們解決問題。
(課件呈現:耳朵構造圖)
2、師講解:這就是我們整個耳朵的構造圖:它是由耳廓、耳道、鼓膜、聽小骨、耳蝸、聽神經構成的。(邊說邊點擊滑鼠,圖上出現相應的名稱)
師:根據它的功能、位置,我們把它們分為外耳、中耳、內耳。(板書)
3、師:指耳朵的構造圖,小結:
聲波由耳廓收集進入到耳道,引起鼓膜的振動,振動再傳達到聽小骨,聽小骨的振動引起耳蝸里液體的振動,再傳達到聽神經,聽神經再把這個訊號傳達到大腦,形成聲音,我們就能聽見聲音了。
三、鼓膜振動的實驗
1、師過渡:剛才我們了解了聲音傳播的途徑,要想聽到聲音的重要條件是鼓膜的振動,當聲音傳達到鼓膜時是怎樣振動的?我想我也借不到鼓膜來做實驗了,但我們可以通過實驗來進行展示。
2、師邊說邊演示:我們先把氣球皮蒙在玻璃杯上,再用橡皮筋固定住,盡量的綳緊,因為我們的鼓膜是一層很薄的有彈性的膜,就像這樣,再把細沙撒在上面,這時敲擊音叉,觀察氣球皮上有什麼現象發生?
3、提問:我們把音叉分別放在遠處和近處,再輕敲和重敲音叉,這時再觀察氣球皮有什麼不同的反應?(板書:遠、近、強、弱)
4、學生實驗,教師指導。
5、各小組匯報觀察情況。
6、師問:其實我們的鼓膜就像氣球皮一樣,請大家想像一下,當聲波傳到鼓膜的時候,它就會怎樣?(生:它就會像氣球皮一樣振動起來)
7、師小結:
說的真好,不錯,當聲波傳達到耳朵里時,會引起鼓膜的振動,於是――――(生)我們就聽到了外界發出的聲音了。
四、耳廓的作用
1、師過渡:鼓膜是這么的重要,那咱們要注意把它保護好。大家是不是有點累了呢,那麼我們來輕松一下,聽一段音樂。我來教大家一種聽法,很有趣的,想不想試一試呢?(生:想)聽完後你們就知道我們的耳廓有什麼作用了。這可是一舉兩得的好事呀,手掌放在耳後圍住耳朵(示範)。當我說「開」,你們就把手掌向後打開(示範);當我說「收」,你們就用手掌把耳朵圍住留一個小孔。明白了嗎?這樣聽到的音樂才會別有一番情趣,挺好玩的,試試吧!
(多媒體播放音樂)
2、問:是不是很有趣?那現在你們該告訴我耳廓有什麼作用了嗎?
(生:收集聲音)
3、出示小兔子的課件:
小兔子有一雙長長的耳朵,它不僅靈活,而且還會左右轉動,兔子有著長長的耳廓,能收集到各方面的聲音,只要有一點風吹草動,它立刻撒腿就跑,並能為它躲避災難呢?
五、拓展
師:人是靠耳朵來聽到聲音的,動物們呢?它們又是靠什麼來聽到聲音的?(生:耳朵)真的是這樣嗎?也有例外的,看這些美麗的動物,想一想它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課下的時候大家不妨搜集這方面的知識,下一節課我們來共同探討和交流,好不好?
六、激勵總結
自然界就是那麼神奇,只要你留心觀察,認真思考,積極探索,總會有新奇的發現,這就是科學精神。
我希望同學們都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科學眼,一顆清醒的科學頭腦,一雙靈巧的科學手,還有一對靈敏的科學耳朵。
❸ 五年級科學怎樣聽到聲音教學設計
1、談話:要想知道耳朵是怎樣聽到聲音的,大家覺得我們先解決哪些問題比較合適呢?(鼓勵學生提出探究方向)。
2、師生交流、梳理探究思路。
3、學生相互觀察。(互相摸摸、看看對方的耳朵,觀察它的形狀等。) 4、師生交流後講解科學名稱 :「耳廓」、「外耳道」。
談話:這只是我們能觀察到的耳朵的外部形態,內部構造是什麼樣的呢?讓我們繼續了解耳的內部構造。
5、學生分組查資料、觀察。(觀察耳朵剖面立體模型和圖文資料,也可以結合課本學習。)
6、學生代表結合模型介紹我們的聽覺器官——耳朵。 7、游戲:「比比誰的反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