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初二物理《動與靜》教學反思
物體的動靜是相對參照物而言
把一個物體相對於另一個物體位置的改變稱為專「機械運動」簡稱屬運動。這里說的另一個物體,即事先被選作參照標準的物體,叫做參照物。如果一個物體相對於參照物的位置在改變,則稱這個物體是運動的;如果一個物體相對於參照物的位置沒有發生改變,則稱這個物體是靜止的
② 八年級物理飛機為什麼能飛上天 教學反思
從作用力和反作用的角度來解釋這個問題。
教學反思嘛,要看具體學生學情以及教學效果的。
③ 初中物理教學反思怎麼寫
中學物理教學改革的重點是課堂教學方法改革,這是實現中學物理教學目標和任務,全版面提高權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我們認為要對高中物理的課堂教學方法實施改革,能夠從以下幾方面研究:從物理學科特點出發,改善課堂教學方法。
④ 反思教學課後是怎樣的
教學中,我們不僅要注重學生的課堂學習,還要通過課後學生作業獲取教學反饋版的信息。我們常常權會發現教師在課堂上講解的教學內容和習題,在考試時學生還是做不出,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在於知識的獲得不是學生自己學會的,而是老師教會的,所以我們教會學生學習方法比教給學生知識本身更重要。
課後反思不僅使教師能及時了解學生學習情況,更重要的是對教師自身總結、積累教學經驗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
總之,物理學是一門很抽象的學科,傳統的教學很難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的物理成績也普遍較低。為了改變這種現象,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我校的物理教師利用課余時間聚在一起,認真學習課改理論,積極探討物理教學,並進行教學反思,撰寫教學心得,然後再應用於具體的物理教學中。
雖然新課程下關於物理教師教學反思的研究,目前還是個新課題。許多的反思問題都還需要我們進一步深入探索。但物理教學反思對物理教師的成長作用是顯而易見的,是物理教師實現自我發展有效途徑,也提高物理教學質量的新的嘗試,更會促使物理教師成長為新時期的研究型、復合型、學者型教師。
⑤ 八年級物理下冊教學反思
對學生行為反復現象的個案研究
一、前言
「伯樂相馬」的故事家喻戶曉,其實,他說的是發現人才,培養人才的道理。的確,一名好的教師就應該是「伯樂」,有一雙慧眼,識得人才千百。但是當了10多年班主任的我,卻覺得「相馬」容易,「馴馬」難。
常常在電影電視上看到這樣的鏡頭:一匹英姿颯爽、威風凜凜的黑馬出現在人們面前,人人均說:「好馬!好馬!」可是,當主人公騎上它時,它不但不聽指揮,還會嘶鳴著,一次又一次地把人摔下來。其實,這樣的場景不也常常出現在我們的教育教學中嗎?在小學中有許多學生聰明可愛是難得的「好馬」但是他們任性頑皮,意志薄弱,自控力差,行為極易反復無常。剛批評教育好,沒過幾分鍾又是老樣子,經常是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仍一無所獲,甚至讓人感到越教越差。本文試圖通過對我班學生——小麟的個案進行分析和研究,探討培養學生良好學習行為和品德形成過程中教師對於學生的行為反復現象的心理輔導和應對方法。
二、研究對象
小麟:男,獨子,漢族。從小父母離異。母親獲得撫養權,但不久離開上海遠赴日本留學。父親對孩子不關心,平時探望次數很少。小麟從小由外公外婆撫養。
前任班主任對他的評價:聰明、活潑,對老師有禮貌。對自己沒有一定的約束,希望能加強自控能力。學習上對自己要求不高,聽課時不夠專心,往往是一知半解。
同學對他的評價:不夠遵守紀律,上課不能認真聽講,但有時能回答出旁人不能回答的問題,令人敬佩。有時上課時甚至做出令人驚訝的不雅舉動,大家對他不是很喜歡。
三、研究對象具體行為描述
小麟是我碰到的又一匹「野馬」,聰明、靈氣,但是更有野性。記得二年前我剛接班,那時的他在各個方面都表現不好,把「紀律」和「行為規范」視作無物,人人都說他是脫韁的「野馬」。上課時,他總是按捺不住站起來,和前後同學大聲地說話,還會隨心所欲地撩起自己的上衣,惹得女生大聲尖叫;課間,他總在教室里、走廊上穿梭,蹦啊跳啊,忙得不亦樂乎;排隊時,總能看見他不斷竄動的身影,班級的隊伍始終排不整齊;吃午飯時、他更是喜歡旁若無人地盤起雙腿,一邊吃飯,一邊聊天……任課老師不時地來告狀,班裡的同學哭著要我「伸張正義」。對於他,我可沒少費功夫,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更是用上了低年級老師的哄、騙、罵等各種手段。但是小麟的表現總是不盡如人意,時好時壞,真成了我的一塊心病。
沒多久,我接到了上調研課的任務。全班同學在我的激發下,一個個摩拳擦掌,准備在課上有上佳的表現,好為自己的班級增光添彩。可此時的小麟卻又是與眾不同,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望著他,我心頭不免湧上了一絲不安。
果然不出我所料,在整堂公開課上,所有的同學都積極踴躍,課堂氣氛熱鬧極了。可小麟呢,前半節課他老老實實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也沒有什麼反應。到了後半節課,他又故態重萌,竟和後座的同學爭吵了起來,全然不顧身後有那麼多聽課的老師。可以說,這次的小麟又使我感到臉上無光,課下我又免不了狠狠批評了他一頓,訓得他直掉眼淚。可是,不到一天,他又把所有的事兒都拋到了腦後,還是回到了那個調皮、好動、野氣十足的小麟。
哄也不是,罵也不是,對於他,我真有些束手無策了。也許,這時候就到了教育的一個低谷,該是讓我好好反思的時候了,就如同騎手被摔下馬後,也該好好掂量掂量自己的騎術了。
四、分析
著名的教育工作者王曉嵐老師曾說過:「要使教育真正的入腦、入耳、入心,前提是對每個學生的全面了解。只有全面深入地了解和熟悉每個學生,教育才能有的放矢,『對症下葯』。」要教育好學生就要走入學生的心靈,通過各種渠道和方法了解學生,分析學生出現問題行為和心理偏差的原因。
經過幾次家訪,我了解到小麟從小父母離異,他的母親離開了傷心地——上海,遠赴日本留學。小麟便由外公、外婆撫養長大。長輩認為小孩從小失去父愛與母愛,免不了要多加疼愛。孩子做錯了事,也捨不得批評一句,便造成了他現在的自由散漫的性格。另外,通過與學生多次談話中,我也了解到小麟平時在家喜歡閱讀大量的課外書籍和觀看電視節目,再加上其本身是個非常聰明的孩子,接受力和反應都很快,因此許多課上的內容他都有一定的了解,由於比較驕傲,認為自己都懂了,所以上課不專心聽講。
五、對策與實施
要抓住教育的契機,就要善於發現學生在不同情況下所反映出的閃光點,加以引導、扶植,促使其朝著自己追求的方向發展。教育中處處都有轉機,只要你找到方法能牢牢地抓住,就能取得成功。
(一)家長
既然小麟的外公和外婆的溺愛致使該生任性頑皮,那麼糾正家庭的教育方法以取得他們和教師的配合是至關重要的。在和小麟的外公外婆幾次接觸交談,把小麟在校的表現一一告知後,他們也感覺到事情的嚴重性,焦急萬分。隨後,他們作出了一個重大的決定,由他們受過高等教育的小女兒——小麟的阿姨來擔任他的監護人,兩位老人則完全退居二線。小麟的阿姨和我的年齡差不多,對於小麟的教育,我們有不少共同語言與觀點。經過多次的探討與研究,我們達成了一致:小麟需要關懷與表揚,但在他犯錯誤時,更需要的是批評與約束。在隨後的日子裡,我和小麟的阿姨幾乎天天聯系。她也了解小麟在校表現的第一手資料,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
(二)學生
表揚與鼓勵往往比批評和責備更有效。按心理動力場分析:「人的心理活動總是在一定的心理空間進行,這種空間可以是父母的愛護、教師的鼓勵、集體的溫暖。」每當他有進步時,我都不失時機地在全班同學面前對他進行表揚,在他阿姨面前對他進行表揚。老師的批評聲與同學的指責聲漸漸地少了,大夥兒都對他刮目相看。在期終考試中,小麟憑著他的聰明與努力,語、數、英成績均得了高分,擠入了班級的前「三甲」,這是多麼不容易呀!在為他感到高興的同時,我心中的靈犀一閃,這不正是一個教育的好時機嗎?我鄭重其事地向大家宣布了期終考試的成績與前三名的排名情況,並對小麟大大表揚了一番,還讓他介紹了自己復習的秘訣。之後,我做出了一個重大的安排,「由於小麟進步神速,學習努力,成績優異,老師宣布他開始擔任我班的小隊長的職務!」我帶頭為小麟鼓掌,大家也由衷地為他感到高興,教室里頓時掌聲雷動。我清楚地看見,在老師的表揚中,在同學們羨慕的眼神中,小麟的背從來沒有那樣的挺直,小麟的眼神從來沒有那樣的神采奕奕。
六、效果
漸漸地,小麟這匹「野馬」走上了正軌:他能安靜、認真地聽課,對於老師提醒的眼神,他也能馬上理解與接受。更讓我高興的是,小麟的書寫簡直判若兩人,認真的態度,端正的字跡,使他的作業本多次在班級里展示。「這個小孩真的進步了!」任課的老師都這樣說道。
在接下來的許多日子裡,小麟的表現都是出奇的乖。但是正當我在為自己馴服了一匹「野馬」而沾沾自喜的時候,小麟的表現卻又出人意料地向後退步,就如同飛奔的馬兒又停下腳步,甩甩尾巴,歇歇馬蹄子,觀望觀望周圍的花花草草。「小麟,你現在是班級的一名幹部,你的一舉一動大家都看著,你可得對自己要高標准嚴要求哦!」作為班主任,我又得調整自己的心態,耐心地勒緊手中的韁繩,夾緊馬肚子,更可以揚起堅毅的鞭子催他奮進。
直到現在,已經兩年過去了,小麟還是會時不時地耍耍小聰明,犯犯小錯誤。而作為班主任的我,當然得時時給他敲敲小警鍾。但是,他的進步也是有目共睹的,並且正朝著令人滿意的方向繼續前進。
七、體會
通過本案例,對於學生不良行為反復出現的對策主要可以通過以下幾方面來落實:
1.務必要改進教育方法,製造「差生」不差的心理氛圍,千方百計排除心理障礙。方式方法盡量含蓄些,對學生的點滴進步給予充分肯定,及時表揚。幫助他們挖掘發現其閃光點,使他們找到自信。總之,我們所做的一切,就是要讓他們真正感到我們是在真心實意地幫助他們。
2.要及時地與其家庭取得聯系,了解他們的家庭情況,為了學生的學習和健康成長,需要耐心地做這些學生家長工作,坦誠地交換意見,提出合理化的有針對性的建議。齊抓共管,幫助學生和家長走出家庭教育的誤區。
3.以耐心期待他們轉化。古人雲:「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才也。」行為經常出現反復的學生往往都意志薄弱,自控力差,所以做這些學生的思想工作不要簡單地認為通過一次談心他們就能徹底改好。遇到有不良行為出現反復,教師一定要有耐心親客觀分析不良行為反復出現的原因,要及時發現、及時抓住、及時誘導,做到防微杜漸。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就是這樣一個長期反復的過程,在不斷的教育中前進,在不斷的前進中再教育,再前進。值得肯定的是,每一次的反復都會比前一次有一定的提高。教育一個孩子是如此,管理一個班級更是如此。面對幾十個孩子,他們的思想、學習、興趣愛好及生活環境、健康狀況都是不一樣的,班主任不僅要有伯樂的慧眼,更應該像是一名統帥,策馬揚鞭,等待著那萬馬奔騰的時刻!
⑥ 高中物理教師如何進行教學反思
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師進行教學反思可從理論和專業基礎、教學基本策略等方面進行。
第一,對理論和專業基礎方面的反思。
物理老師要進行教學反思,固然依賴於自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積累起來的經驗,但是僅僅停留在對經驗的認識上是遠遠不夠的,因為教學是一種復雜的社會活動,對教學行為的反思需要以一定的教學理論和專業學識為基礎。
1.轉變物理教學理念。新的教學理念認為,課程是教師、學生、教材、環境四個因素的整合。教學是一種對話、一種溝通、一種合作共建,而這樣的教學所蘊涵的課堂文化,有著鮮明的和諧、民主、平等的特色。那麼,在教學中如何體現新的教學理念呢?在教與學的交互活動中,要不斷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的習慣,提高他們獨立思考、創新思維的能力。
第二,對教學基本策略方面的反思。
在一定的教學理論和學科專業知識基礎上,新課改背景下物理教師應該主要以課堂為中心進行教學反思。
1.物理課案例研究。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學過程中發生的這樣或那樣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現出來,並對此進行分析、探討。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一是研究自己的課堂,並從自己大量的教學實踐中積累一定的案例;二是觀察別人的課堂,從中捕捉案例;三是平時注意搜集書面材料中的案例。
2.物理課的聽課活動。聽課作為一種教育研究方式,是一個涉及課堂全方位的、內涵較豐富的活動。特別是同事互相聽課,不含有考核或權威指導成分,自由度較大,通過相互觀察、切磋和批判性對話,有助於提高教學水平。
聽課者對課堂中的教師和學生進行細致的觀察,留下詳細、具體的聽課記錄,並進行評課,課後再與授課教師及時進行交流、分析,進而推動教學策略的改進,這在無形中會促進物理教師教學反思能力的提升。
3.課後小結與反思筆記。課後小結與反思筆記,就是把教學過程中的一些感觸、思考或困惑及時記錄下來,以便重新審視自己的教學行為。新課改背景下,就物理學科來說,其實平常物理教學中需要教師課後小結、反思的地方太多了。
第三,對高三物理復習課教學方面的反思。
物理復習課的教學目標是為了鞏固和加深所學知識,使知識系統化,並且使學生掌握復習內容的知識結構,同時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運用知識的能力和終身學習的能力。復習教學中要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實施探究教學,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實現教學三維目標和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改變舊的教學觀念,提高復習課堂的教學效率。
總之,雖然新課改背景下關於物理教師教學反思的研究,許多的問題都還需要我們進一步深入探索,但物理教學反思對促進物理教師的成長其作用是顯而易見的,它是物理教師實現自我發展的有效途徑,也是提高物理教學質量的新的嘗試,更有助於物理教師成長為研究型、復合型教師。
(作者單位:洛陽市伊濱區第六高中)
⑦ 如何進行物理教學反思
二、要想有所發現,還必須拓寬知識面,增加知識底蘊。要有精深的物理專業知識和心理學、教育學的基本知識,要廣泛涉獵其他學科,要學習國內外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以及物理教改成果,還要學會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發現新知識奠定基礎,否則將很難有所為。
三、要勤於動腦,善於思考。在上完每節課後都要進行反思,反思一節課的成敗得失,並及時做好記錄。課後的反思,雖然點點滴滴,但它來自於我們的教學實踐,出自於我們深刻的思考,是我們的真切感受,因而是非常珍貴的。
四、要善於總結,把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要經常看自己所寫的教後記錄,進一步對其進行深層次的探討,運用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的科學方法,拋開膚淺的、表面性的東西,注重對規律的揭示,對真理的發現。
五、寫教學反思記錄,還要做到持之以恆。 一篇好的教學反思,應該寫些什麼呢?
一、寫得失— 一節課下來,課堂教學抑或超乎所想的順利,抑或不盡人意。一堂課可因教師一句幽默奇妙的導語而使課堂氣氛空前活躍;可因教師一個手勢、一個眼神而令故事情趣大增;可因一種新教法的採用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或因講得多而學生興趣全無;也可因一個環節的遺漏或疏忽而走錯路、走回頭路等。再者,「因」與「果」是相互作用的。所以,不管是得是失,教師皆應實話實說,將其記錄在案,以期在往後的教學工作中安排更周到、操作更自如,少走彎路、不走回頭路。
二、及時反饋—寫師、生 教與學是兩種個體間發生的知識傳遞關系。教師起主導作用,學生則為學習主體。教師的情緒、教師的舉手投足、教師對教材對學生對教法了解的深淺等都直接作用於學生,影響著課堂氣氛與授課效果。相反,學生的注意力情況、學生的疲勞狀態、學生的知識差異等也反作用於教師。此二者同時存在,相互作用,彼此牽制,影響著課堂效果。鑒於此,課畢就該及時反饋,將課堂上師生表現與授課質量進行及時分析、綜合登記,以幫助自己在日後備課、授課時能對「師」與「生」的情況作更全面的分析。
三、綜合比較—寫教、學 教學反思記錄應該是說課的外延,它與說課互補。形成一個完整的「說課——備課——授課——寫教學反思」的程序。一節課過去
3
了,教師教法應用如何,達到預期目標沒有,效果怎樣,學生學習積極性如何,與教學要求是否相符,這都是實際操作中常出現的問題。教師應及時進行比較分析,找出問題的關鍵,把影響教與學的原因綜合出來,記錄在教學筆記中,日積月累,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
四、扣准要點—寫特點實際上,在平時的教學中,上一節好課不容易,一節課要面面俱到更不可能。一節課能有特色,能有個閃光點,能有一種值得借鑒的好做法,就算是成功。所以在教學反思中就可以把閃光點扼要地記上,寫下該節課之特點,有重點有選擇地採用教法,設計教學程序,做到一課一特色,課課有特色。
⑧ 初中物理教學反思
總結一:中學物理、化學要求學生要記憶的知識點很多,很雜亂。再加上物理專定律、化學反應現象和屬原理相對比較抽象,難理解。相對其它科來說理化比較枯燥,難理解,很多學生記不住,容易忘。考試的時候想不起來。我建議你去買點相關的教輔資料看看。我強烈推薦
一本叫《理化奪分奇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