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求陋室銘練習題答案!!!急!!!
理解課文內容。
1. 根據教學設計>文章的內容,可以將這篇短文分為三部分:
一、(1—3句):以山水起興,引入正題, 即居處雖然簡陋,卻因主人的有「德」而「馨」,聲名遠播。
二、(4—7句):寫陋室環境與豐富多彩的日常生活,表達了陋室主人雅緻淡泊的生活情趣。
三、(8—9句):引古人之言, 收束全篇, 說明陋室「不陋」。
2.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運用什麼修辭手法?在文中起什麼作用?
明確:運用比喻、對偶起興,以虛襯實,以山水引出陋室。用有仙之山和有龍之水與陋室類比,表明陋室也具有「名」與「靈」的性質。
3. 「斯是陋堂,惟吾德馨。」這兩句在文中起什麼作用?深刻含義是什麼?
明確:「陋室」二字扣題。「德馨」二字統領全篇,是全文的核心。用「惟」字加強語氣。這兩句包含兩層意思,一層是由於人的品德高尚,就忘卻了室陋,另一層意思是由於人的品德高尚為陋室增光添彩。
4.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是寫什麼?
明確:寫陋室幽雅的恬靜的自然環境。
5.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是寫什麼?
明確:寫陋室來往客人之高雅。可知堂中人也是一樣的高雅。
6. 「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這幾句寫什麼?
明確:寫室中事。可見主人高雅脫俗的情致,怡然自得的神情。
7.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這兩句寫了什麼?它們與陋室有什麼關系?作者這么寫有什麼作用?
明確:運用類比,引古賢之名定證「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賢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賢的志趣和抱負,在更高境界上頌揚了「惟吾德馨」,說明陋室不陋。
8. 「孔子雲:何陋之有?」是寫什麼?
明確:這是全文的點睛之筆。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潔傲岸的情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9. 作者居於陋室卻不嫌其陋,居於陋室卻不失其雅緻的生活並能充滿感情地描繪陋室,可見作者是一個怎樣的人?
明確:高潔傲岸、安貧樂道之人。
小結:
1. 教學設計>文章在哪些方面體現出陋室不陋?
明確:直接表現:環境:清幽淡雅——「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朋友:談風高雅——「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生活:安閑清雅——「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間接表現:自比諸葛廬和子雲亭。
2. 陋室之所以不陋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明確:居住在陋室中的人高雅。
差不多都在了吧,自己找找看。
『貳』 運用讀議講練法對《陋室銘》的教學設計
教學設想】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1、掌握作者劉禹錫等背景資料和文體版等文學常識;權
2、在疏通文意的基礎上識記重點的文言字詞(實詞的意義和虛詞的用法),了解特殊文言句式的翻譯。
能力目標:1、能夠當堂成誦;
2、理解文章的主旨,領會作者托物言志的寫法;
3、學習並了解文中對偶等修辭。
德育目標:結合作者的寫作背景,了解文章主旨,學習作者安貧樂道、偉岸傲物的志趣情操,培養學生高潔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