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全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特等獎有哪些
支玉恆、竇桂梅、於永正、張在軍(方圓)、吳立崗、薛法根支玉恆:全國名師.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和研究工作幾十年,他勇於教改實踐,追求完美,追求出新,揮灑自如,幽默風趣,形成了其獨特的教學風格.他的教學在關注學生學習態度、學習興趣、學習方法、學習過程、創造能力、合作精神、學習習慣的形成諸方面,充分體現了《課程標准》的精神. 曾應邀到全國近 200 個城市講學講課,受到普遍歡迎. 靳家彥:全國著名特級教師,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小學語文教學專家,曾被國家授予 「 人民教師獎章 」 .是小學語文導讀法的創始人之一.原南開小學校長,全國中小學整體改革專業委員會委員.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工作 41 年,多次應邀赴全國各省市講學,課堂教學獲天津市一等獎、全國一等獎、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與中國政府教育合作項目一等獎. 於永正:江蘇省特級教師,中共黨員,徐州師范學校畢業後,一直從事小學教育教學工作,現任鼓樓區教研室主任.1995 年被評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專家,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張 偉:現任山東省青島市市北區教體局副局長,山東省特級教師,全國優秀教師,山東省優秀園丁,青島市拔尖人才.1989 年,獲得全國首屆教師閱讀教學大賽第一名.張偉 老師獨創的「球形」閱讀教學理論在全國小語界有廣泛影響. 薛法根:現任教於吳江舜湖實驗學校.1998 年被評為江蘇省小學語文特級教師; 1999 年,被評為江蘇省首批「名教師」; 2000 年被評為蘇州市「十大傑出青年」; 2001 年,被評為全國模範教師; 2002 年,獲全國「十傑教師」提名獎.在《人民教育》、《小學語文教師》等教育報刊發表教學論文 60 多篇,成為江蘇省「新生代教師」的代表人物. 吉春亞 :特級教師,中學高級教師.她教學自成一派——帶有濃濃「語文味」的且不乏詩情畫意的「言語學習型」的教學風格.曾主持和參與「語文思維訓練」和「小學學科創新教育理論與實踐」等 6 項省級課題,其成果獲得全國小語會科研成果評比一等獎等多項榮譽.另還撰寫出版了教學專著等書籍 18 本,又在《小學語文教學》、《小學教學參考》、《中國小學語文論壇》等報刊發表論文、教學設計 80 多篇,80 余次在全國各地舉行示範課和專題講座. 李雪琴:四川省特級教師,全國「注音識字提前讀寫」先進個人,其事跡被收入二十一世紀人才庫.現任四川省綿陽市警鍾街小學副校長.自 1978 年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和研究工作.她主持和參與了「融合教育個案研究」、「快樂學習」等多個省、部級科研課題的研究.在《小學語文教學》《小學語文教師》等教育報刊上發表論文、教學設計 40 多篇.主編了校本教材《課改筆記》《大課程學習》,參與編寫了地方教材《綜合實踐課程》、《走進新課程》等. 孫雙金:現任南京市北京東路小學校長.曾任江蘇省丹陽師范附屬小學校長、黨支部書記.語文特級教師、中學高級教師,江蘇省教育學會理事,江蘇省青聯委員,鎮江市教育學會副會長,本科學歷,研究生結業.曾榮獲全國師德先進個人、江蘇省十大傑出青年和鎮江市首屆名校長稱號,是省 「333 骨幹工程 」 中耀眼奪目的明星.事跡收入《江蘇教育名人錄》、《中國當代教育名人錄》和《全國小學語文名師精品錄》.1989 年代表江蘇省參加全國首屆中青年教師閱讀教學大賽獲一等獎.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近百篇文章,上海百花出版社出版了《孫雙金語文教學藝術》一書. 王崧舟:浙江省杭州市拱宸橋小學校長兼黨支部書記.著名特級教師、中學高級教師.浙江省小語會副會長,浙江特級教師協會常務理事.先後出版了五部學術專著,他的語文課曾在中國教育電視台「名師講壇」欄目播出.公開發表的學術論文有 100 多篇,經常應邀到全國各地做教學觀摩課並受到一致好評.
2. 竇桂梅的小學語文主題教學
從教30年,始終立足課堂,堅持兒童立場,以「語文立人」 為導向,圍繞完整人的發展,在長達幾十年的主題教學理論與實踐探索中,大致經歷了三個時期。
1)立足課堂的探索階段(1994.9—2007.8):提出語文教改的《為生命奠基的「三個超越」》 ,構建了超越空間與時空的大語文觀 。作為教育部更新教育觀念的主講人之一,在人民大會堂作該專題的報告,為國家小學語文課程標准修訂提供借鑒。
2)立足課程的完善階段(2007.9—2013.9):圍繞主題教學思想,系統構建目標、內容、實施、評價四位一體的語文主題教學課程體系,獲得建國六十五年首屆國家基礎教育成果一等獎,教育部將其作為第一個成果向全國推介。
3)立足全面育人的深化階段(2013.10—今):主題教學的立人思想,撬動學校「1+X課程」改革從主題教學提升為主題教育。 所構建的基於核心素養 的課程整合,引領全國基礎教育的課程改革,獲得第四屆全國教育改革創新典型案例大獎。 針對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割裂,難以形成核心價值觀;教學內容單篇講授支離破碎,難以整體提升語文素養;教學目標過窄、教學方式僵化,導致兒童學習負擔過重。為此,竇桂梅提出了用「主題」牽一切語文內容的「一發」,動整個語文學習過程的「全身」,實現著眼於人的整體發展的小學語文主題教學。
(1)界定核心概念
首先確定「主題」的核心概念界定。不同於專題、話題,也不同於課題,而是結合中華言語,主題式「表現與存在」,母體存在的「文以載道」 方式,圍繞小學階段兒童發展特點及生活經驗、語言習得規律等確定的核心語詞,以及由此表現出的相互聯系、立體、動態的意義群。主題與兒童的生命成長編織起來,生發語文教育的意義,旨在提高兒童的語文素養、培育與踐行核心價值觀,進而構成人發展的核心素養。
其次明確「小學語文主題教學」之內涵,即基於基礎教育的小學階段,以「語文立人」為核心思想,針對小學語文教學的現實困境,根據教學內容和兒童身心發展特點,從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高度、培養健全完整人的哲學角度,堅持以兒童的生命價值為取向,在綜合思維指引下,整合多種資源,挖掘教學內容的原生價值,生發教學價值。在語言文字的理解與運用中,引導兒童形成主題意義群,促進兒童語言發展、思維發展、精神豐富,整體提升語文素養與培育價值觀,進而逐步形成促進兒童核心素養發展的理論主張與實踐模式。
(2)確定核心理念
兒童立場——兒童站在課堂正中央。尊重兒童的獨特感受,張揚個性、提高參與意識,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整合思維——充分運用語文自身整合特點,整合閱讀資源、生活資源和文化資源,密切聯系兒童社會生活、情感體驗,實現課堂的整體構建。
語文立人——聚焦於兒童語文素養和核心價值觀的培養,挖掘有利於兒童的生命成長的語文內容,在與主題的交融中形成兒童語文素養及成長內核,為聰慧與高尚的人生奠基。小學語文主題教學努力實現既有語言的聽、說、讀、寫作為基底,又有高位的精神價值引領,形成了動態的、立體的教與學系統,整體「立人」。
(3)構建擁有「關鍵能力與必備品格」素養的主題教學體系
A科學設定主題教學的目標
作為一切學科基礎的語文學科,也是育人的基礎學科。發掘語文學科,培養擁有家國情懷(家庭愛、祖國情、民族魂)、國際視野(國際理解、世界眼光)的完整人,是根植於民族靈魂,實現母語教育學意義的價值觀目標重要准繩。為此提出「一手好漢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的「三個一」目標。
B精當選擇主題教學的內容
①優化整合現行教材:確定精讀、略讀課文。
②精選補充中外經典:優選誦讀內容及推薦整本書。
C有序組織「樂學善思」主題教學的實施
①課堂實施起點:學會教材解讀四步走。即「文本究竟說什麼」,「文本想要說什麼」,「文本能夠說什麼」,「文本應該說什麼」。
②重構課堂樣態:創建語文四大典型實踐樣態。單篇經典主題教學、群文主題教學、整本書主題教學、主題實踐活動。
③重構課堂結構:動態語文課堂教學三流程。預學——學生初步自學、整理收獲、發現不懂的問題,帶著准備以及對主題的預期,走進課堂。共學——注重合作探究,層層推進主題。延學——學生帶著對主題更深層次的問題和渴望繼續探究。
④課堂操作有載體:提供教學保障四手冊。《小學語文樂學手冊》《小學語文寫字手冊》《小學語文作文教材》《小學語文主題閱讀》,實現多維度整體立人。
⑤課堂操作有設置:實現課時超時空。大課時:60 分鍾,側重落實精讀、主題閱讀等。小課時:35 分鍾,側重落實略讀文教學、群文教學等。微課時:設置長短不一時間,如課前3 分鍾演講、晨誦10 分鍾、閱讀微課堂……另外,根據主題綜合實踐活動開展的需要,如跨學科主題實踐、戲劇表演等,可以整合大、小課時為90分鍾。
D綜合開展「多樣多選」的主題教學評價
①課堂評價:課堂評價四個值。興趣值,主題是否激發了學生的學習願望;方法值:主題是否使得學生收獲方法並遷移;容量值:主題是否帶動了更豐富的學習;意義值:主題是否促進了思維品質提升、情感發展。
②過程性評價:「一單、一冊、一護照」。「一單」,單項的語文測試,如語文的百字過關、古詩文過關、讀書報告單、專題小論文、主題作文、閱讀能力測試等。 「一冊」,包括學習習慣的養成、平時學習情況記錄、文體活動以及參與社會活動等除語文學業成績以外的其他情況。「一護照」,即「主題護照」,記錄學生學習的全過程,與學生徽章、「校長獎」結合使用。在全面記錄學生綜合情況中,促進學生整體素養的發展。
(4)形成「建構、整合與深度」的教學特徵
A意義建構
建構的「意義群」包含語文素養、思維品質、精神情感世界這三個維度創生意義的學習。有些側重語言意義的建構,有些側重思維意義的建構(一個是再現思維,一個是創造思維),有些側重精神意義的建構。不同維度的主題,伴隨著學生的語文學習,不斷內化、發酵,溝通兒童世界與成人世界,最終成為順應了兒童思維和生命的節點與節奏的文化「胎記」。
B深度學習
主題教學既然是圍繞小學階段兒童發展特點及生活經驗、語言習得規律、優秀文化等確定的核心語詞,以及表現出的相互聯系、立體、動態的意義群,就意味著主題教學不是平面的學習,而是向著意義縱深的、立體的、深度的學習。其深度主要表現為情感驅動、深度思辨、動態生成。情感驅動表現在增強語言的表達力、加強動作的感染力、增進課堂的節奏感。深度思辨為學生提供思維空間和可能,學生閱讀文本,給學生提出疑問的空間;在分析與理解問題時,補充相關教學資源,或一篇帶多篇,或一篇帶一本,或多篇文本比較閱讀,包括同、異質文,整本書以及多學科文本等;在體驗與感悟主題過程中,學生自覺思考或教師提問引發深度思辨。動態生成按照兒童發展所需要的價值,重組教學內容,師生建立起平等交往與互動關系,為學生提供開放的質疑討論空間,在多維對話、自主建構中實現主題意義的創生。
C資源整合
這一特徵指向主題教學課程內容的資源整合。例如教材單元主題整合使學生將各個領域的學習統整到主題之下,使原本的單篇學習得到整合、篇與篇之間建立聯系,避免了知識的碎片化,同時對主題有了多元建構。當然,這里的資源不僅表現為文本的資源,還指兒童自身資源、教師自身資源,甚至環境資源。一句話,主題教學,整合閱讀資源、生活資源和文化資源,密切聯系兒童社會生活、情感體驗,實現主題教學課程的整體構建。
主題教學既是一種思想,也是一種方法,既在理念上引領,又基於培養完整人的目標。
3. 竇桂梅《優秀語文教師一定要知道的七件事》
第一件事:認識語文的本質
1、教語文的你應該是母語的化身。
2、母語教學中的取和舍
語文是姓「語」的,我們要力求把課上得輕松簡單,清淺但並不膚
淺。或華麗但不虛浮,如歌特式教堂厚重的綴飾,蘊含沉甸甸的美感。或朴實無華,但要嚴謹求實,可以在朗讀中感受語言的韻味,在批註中表達語言的准確,在分析中體會語言的魅力,學法指導精準到位。面對鮮活多變的課堂,教師應擁有處變
不驚、舉重若輕的專業自信。返璞歸真、反本開新、反躬自省,是專業語文教師的華彩樂章。
粗鄙的心靈,配不上優雅的漢語,而優雅的漢語,卻能拯救那些日益粗鄙的心。
第二件事:學生,教學的全部意義
一節低年級的課例,老師總叫前面的幾個同學發言,而其他也想得到小紅花的孩子一次次失望。下課後孩子向老師索要老師不給,還說:「你要在課堂舉手發言才能給呢!」這真是夠諷刺的。還有的老師動不動就在孩子臉上貼上一個小星星,動
不動就拍手歡呼:「你真棒!」之類的「鬧」課。我們做教師的一定要注意在表彰一些孩子的時候,要照顧到另外一些孩子的情感。要小心輕放每一個孩子的心。在課上要學會傾聽,目前一些研究課熱鬧大於寧靜,言說多於傾聽。有一些教師甚至
聽不出學生讀錯說錯的內容,這怎能談得上指導學生。所以,學生要學會傾聽,為人師表的教師率先學會傾聽學生的聲音。
第三件事:讀書,我們必須的生活
「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澆灌,則塵俗生其間。照鏡覺面目可憎,
對人亦語言無味。」「工資再低也要買書,交情再淺也要送書,屋子再小也要藏書。」讀書,我們必須的生活。只有通過讀書,才能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園。語文教師每年的閱讀量不少於200萬字,身為語文教師為兒童文學作品保留一個特殊的位置,
和學生一道在閱讀中呼吸。
第四件事:擁有面對文本的力量
手捧教科書,為自己,更為學生,我們必須懷著虔誠而又審慎的態度,從閱讀出發,或鑽進文字的裡面,透視到文字的背後,主動索取文字里的巨大財富。拿
到教材我們首先要將教材置於廣袤的林子。在如何解讀教材?這個問題上竇老師提出了教材解讀四問。第一,文本究竟說了什麼?第二,文本想說什麼?第三,文本能夠說什麼?第四,文本應該說什麼?闡述的非常清楚,讓我受益匪淺。
解讀文本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座高山,我們必學積蓄力量攀登。第五件事:公開課,生命試練的地方
上公開課,真的是「痛而後快地成長。」能多得到上公開課的機會,樂意打開自己教室的大門,自己的成長會更快。
4. 語文教師如何做到劍氣合一(王崧舟講座摘錄)
我來自上虞,語文是我的精神家園,我對我的故鄉有著深厚的感情。 我把我的精神家園建築在語文學科,語文課程,語文教學,乃至整個語文教育上,所以我的標題的後半句是,"在語文的家園安身立命"。作為敏感的老師就已經能看出將人生,生命跟我的語文融合在一起。Ep當這個標題一打出來,我就發現有的老師在竊笑,因為還有個"劍氣合一","劍氣合一"是怎麼回事呢?在中國小語界有人戲稱有"三劍客",網上有人說:一個是江蘇的孫雙金老師,一個是北京的竇桂梅老師,還有就是浙江的我。戲稱"三劍客"。;Tg"我今天的"劍氣合一"是受盧真金教授的教師專業成長模型的影響。今年暑假,我請盧教授到我學校講課,請他談教師的專業成長。他打出了一個模型,這個模型是一個三角形,立足篇,理論篇,實踐篇,把理論篇富有創意地稱為作為"氣宗",把實踐篇稱為"劍宗",認為教師的成長,特別是名師的成長,當他通過了立足篇的發展之後,一定有一方面的偏向,有的是走"劍宗"的發展,有的是走"氣宗"的發展,還有就是特殊的"劍氣合一"的發展。...... 好,前面權且作為我教育敘事的研究,我回顧了自己的成長經歷,我希望大家體會到我的成長經歷走的是一條劍氣合一的道路,那麼下面,我分開來,先跟大家談談我的劍宗,再談談我的氣宗,最後談談我的劍氣合一。~%
5. 小學語文名師
上海特級教師賈志敏
江蘇特級教師於永正、江蘇省特級教師孫雙金
天津內市特級教師靳容家彥
上海特級教徐善俊
特級教師支玉恆
北京特級教師,竇桂梅 (這些是當前的)
斯霞(已故)
靳家彥(天津)
於永正(江蘇)
支玉恆(山東威海)
竇桂梅(北京)
孫雙金(江蘇南京)
周益民(江蘇南通)
丁筱青(江蘇揚州)
王崧舟(浙江)
李吉林(江蘇)
丁有寬
周一貫(浙江)
王燕驊(杭州)
賈志敏(上海)
薛法根(江蘇)
袁浩
劉軍
王紅(浙江)
吉春亞(北京)
許漢(廣東)
張偉(山東)
武瓊(北京)
楊麗娜(北京)
俞國娣(浙江)
袁瑢
霍懋征
杜蘊珍
王雷英(浙江)
孫建鋒(浙江)
張志芳(上海)
楊明明(浙江)
胡軍(浙江)
洪志明(浙江)
……
6. 竇桂梅 與語文教改的三個超越 超越教材是什麼意思
靈活運用教材,不受教材束縛,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適當的擴展、增加或刪減。
7. 關於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書籍(名稱)
輔導書就是,只要照著上面的做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