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一年級數學上冊求原來有多少教學反思
本堂課主要是讓學生學會看圖畫解決問題,也是在這冊書中出現的最完整的解決問題的一課。本課旨在讓學生初步體驗解決問題的過程。
現在新課程中,已經沒有「應用題」的說法了,更多的呈現方式則是「解決問題」或「用數學」。但其實,由於學生的識字障礙,這里的圖畫實際是一道完整的應用題。所以在整節課中我充分圍繞兩個條件和一個問題,讓學生說一說這三句話,幫助學生充分理解圖意,掌握圖畫式問題解決的方法。
課一開始,我便出示情境圖,這里出現了學生此前沒有見到過的「大括弧」,所以,我首先讓學生了解大括弧的意思,大括弧表示把兩部分合起來。圖上色彩鮮艷,學生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於是我抓住孩子興起的勁頭,引導他們說說圖畫的意思。圖一:「有4個學生捉蝴蝶,2個學生捉螞蟻,一共有幾個學生?」圖二:「一共有7個向日葵,採下了3個,還剩幾個?」然後讓學生比較,這兩幅圖畫的區別,引導學生歸納:問號在大括弧下面就表示合起來以後一共有多少的意思,要用加法計算。如果大括弧下面是一個具體的數字,表示一共有多少已經告訴我們了,問號跑到大括弧上面去了,表示求剩下多少,要用減法計算。
在這里更多的是讓學生自己看著圖說說這幅圖中要告訴我們的意思是什麼,並不單單符號所表示的含義,不過,藉助符號來理解圖意是更方便、直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