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視頻設計 > 靜止和運動教學設計

靜止和運動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20-12-24 09:34:47

❶ 哲學上運動和靜止的區別是什麼

(抄1)靜止是運動的特殊狀態,是物質運動在一定條件下、一定范圍內處於暫時穩定的平衡狀態.
相對靜止有兩種基本情況:一是在機械運動中特定事物之間沒有發生位置移動;二是事物處於量變階段,沒有發生根本性質的變化.
(2)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是辯證統一的:相對靜止中包含著絕對運動;絕對的運動中也包含著相對靜止的狀態;物質的具體形態都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
承認運動的絕對性,並不否認相對靜止;承認相對靜止,但不能把靜止絕對化.
否認絕對運動,把相對靜止絕對化,就會走向形而上學不變論;借口絕對運動,否認相對靜止,就會導致相對主義詭辯論.

❷ 運動和靜止的含義和關系

運動來是指事物的一般變化和自過程,標志著事物變動不定的動態過程.
靜止是運動的相對狀態.是相對的,不是永恆的.
哲學(唯物辯證法)中講「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這句話大意是:事物的「變化」是一直發生著的,「不變化」是暫時的,或者不過是變化不明顯.哲學上所講的運動、靜止、相對,含義跟物理學所講的運動、靜止、相對,是不同的。
運動和靜止的關系:唯物辯證法認為,運動和靜止是辯證統一的。其一,運動和靜止是有區別的。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它包括一切變化。靜止指事物的位置或性質未變的狀態。承認相對靜止的存在有重要意義:只有承認相對靜止,才能區分事物,才能理解物質的多樣性;靜止是運動的量度和環節,不承認靜止,運動無法衡量,也無法理解運動。其二,
運動和靜止是相互滲透的。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其三,靜止是相對的,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一定時間、一定范圍的靜止,是運動的特殊狀態,而運動是無時、無所不在的,永恆的。否認運動及其絕對性,是形而上學世界觀;否認相對靜止的存在,會導致相對主義、詭辯論。它們都從不同方面割裂了運動和靜止的辯證關系原理。

❸ 運動和靜止的辯證關系是

運動是物質的存在形式和固有屬性。它包括宇宙間的一切變化和過程。版辯證唯物主義認權為,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永恆運動著的。物質和運動是不可分的,世界上沒有不運動的物質,也沒有離開物質的運動。不可能有不運動的物質。也不可能有離開物質的運動。



(3)靜止和運動教學設計擴展閱讀

辯證觀點

關於運動與物質不可分離的原理是人類全部實踐經驗和科學成果的總結。現代自然科學更深入具體地揭示了物質與運動不可分離的聯系。狹義相對論(見相對論)關於質量與速度關系的定律──質量隨速度的變化而變化 ,和質量與能量關系的定律──沒有無能量的質量,質量與能量成正比(E=mc2)就是有力的例證。

❹ 靜止與運動的區別

世間萬物都不是靜止的也不是運動的。
如果要說他是運動的,必須專找一個作為參照標準的物體,屬即參照物。若參照物與物體都是靜止的話,那麼所選物體(他)是靜止的;若參照物與物體其中一個運動,那麼就說這個物體相對於所選的參照物是運動的。若2個物體同時朝相同方向,相同速度同時運動,那麼這個物體是靜止的!
例:1個在桌上的蘋果相對於開著的汽車而言是運動的。
1個從空中落下的物體相對於擺在桌上的蘋果是運動的。
1個坐在車上的人相對於坐的車子是靜止的,而相對與窗外的任何靜止或不是相對運動的物體(樹、地面等)而言是運動的,但正在開動的汽車與車內的人相對與地球而言永遠是靜止的!

❺ 靜止與運動的關系

朋友,哲學上的「運動」和「靜止」與物理學上的「運動」和「靜止」是不同的范疇 哲學上的更寬泛 物理上的較狹隘
不能在不同范疇進行比較

❻ 靜止和運動是什麼概念

運動是物質復的根本屬性運動是指制宇宙中發生的一切變化和過程,它是物質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
靜止是運動的特殊狀態,是物質運動在一定條件下、一定范圍內處於暫時穩定的平衡狀態。
相對靜止有兩種基本情況:一是在機械運動中特定事物之間沒有發生位置移動;二是事物處於量變階段,沒有發生根本性質的變化。

❼ 怎麼寫運動與靜止的教學案例分析

靜止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就像在資本主義社會的性質沒有改變的情況回下,它們的內部仍然在運答動,並且歸根結柢要引起它們的質變。因此,靜止都是有條件的、暫時的、相對的,只是運動的一種表現形式,而運動本身則是無條件的、永恆的、絕對的。正因為事物有相對靜止的一面,事物的運動才成為可以衡量和計算的東西。例如要計算物體的位移,就必須選擇一定的參考系作為靜止的框架;這種選擇之所以可能,是因為相對的靜止是客觀存在的。 這一點也就可以否定克拉底魯的詭辯論。如果相對靜止不是客觀存在,那麼克拉底魯所坐的椅子就不會乖乖聽話任由他屁股壓著了。 運動和靜止是對立的統一,沒有絕對的運動就無所謂相對的靜止。 另一方面, 沒有相對的靜止就不可能確定究竟什麼東西在運動以及它以什麼形式運動,因此也不可能有絕對的運動。這種關系也表現在運動的非間斷性和間斷性的對立統一上。即使最簡單的機械運動也是非間斷性和間斷性的對立統一。

❽ 靜止和運動是什麼概念

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運動是指宇宙中發生的一切變化和過程,它是物質的根內本屬性和存在容方式。
靜止是運動的特殊狀態,是物質運動在一定條件下、一定范圍內處於暫時穩定的平衡狀態。
相對靜止有兩種基本情況:一是在機械運動中特定事物之間沒有發生位置移動;二是事物處於量變階段,沒有發生根本性質的變化。

❾ 求青島版六年級科學第三單元教案 特別急求《靜止和運動》

六年級第三單元單元計劃

單元分析

本單元包括《靜止和運動》、《距離和時間、《改變物體運動的狀態、《物體的運動方式、《動物的運動》等5課內容。

本單元從學生的運動與靜止現象切入,讓學生通過觀察、實踐探究、搜集整理信息等活動,探究物體靜止與運動的有關知識,知道靜止和運動的相對性,學會描述物體位置的變化,知道物體的運動方式包括移動、滾動、轉動、擺動等,使學生能用簡單的測量工具對物體進行定量觀察,會採集數據。並作簡單記錄。

本單元課與課之間有密切聯系,《靜止和運動》、《距離和時間》兩課用學生熟悉的生活現象作為研究對象。讓程序而生通過實驗觀察記錄等形式描述物體的變化。《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以以前兩課的探究為基礎,讓學生認識物體的靜止和運動狀態的改變以及運動狀態的變化特點,從而認識慣性。《動物的運動》著重從動物的運動方式上進行探究,讓學生認識常見動物的運動特徵,從而對動物的運動規律有一個初步的了解。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知道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認識一個物體的位置變化是相對另一個物體來說。

知道物體運動的主要方式。

知道物體都具有保持運動狀態的特性。

過程目標:

能用簡單的工具進行簡單定量的觀察,財局數據,並作簡單記錄。

能綜合利用所學知識,製作帶有創造性的科技作品。

能應用已有經驗對所觀察的現象作假設性解釋。

情感目標:認識到科學是不斷發展的。

樂於用學到的科學知識改變生活。

教學安排:

各一課時。

http://www.kxsy.net/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621 這個網站很好但復制不了文字自己看把

閱讀全文

與靜止和運動教學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