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視頻設計 > 於漪晉祠教學設計

於漪晉祠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20-12-24 07:23:00

❶ 怎樣理解語文課教學設計是科學性與藝術性的統一

一、語文教學有序與無序的現象

❷ 狐鹿換腿教學設計,怎麼導入新課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導入,是每節課不可缺少的開端,就像每場戲的開場白,令人翹首以盼。正如著名特級教師於漪所說的:「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這「第一錘」的設置是否有效,對於整堂課的成與敗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開場白」精彩得法,片刻之間就能營造一種濃郁的學習氛圍,學生上課的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這就為學習講授新課內容締造了良好的開端;反之,「開場白」 枯燥無味,學生聽而生厭,學習興趣驟減,陷入被動接受狀態,影響整堂課的學習。

一、 新課導入中存在的問題。

1、 時間把握不準。

小學生的注意力持久性差、容易分散,所以導入的時間要把握好,合適的導入在3-5分鍾,不要太長也不要太短。如果時間太長,就會喧賓奪主,佔用了大量的教學時間,使教學的中心課題反而得不到充分展開;而如果太短就不會給學生留下什麼印象,也就不能成功敲好「課的第一錘」。

如在上教版第六冊《埃及金字塔》一課中,老師為了讓學生了解埃及金字塔是世界奇跡,便用一段介紹世界八大奇跡的視頻導入,這段視頻從中國的秦始皇兵馬俑、亞歷山大港燈塔、愛琴海太陽神像、奧林匹亞宙斯神像、阿爾特米斯月神廟、摩索拉斯陵墓、巴比倫空中花園到最後介紹到埃及的金字塔,足足播放了六分多鍾,但這些奇跡對學生來說比較陌生,與課文內容的學習關系也不大,而且還花費了大量時間,使得後續的教學受到了影響。所以,教師一定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最恰當的導入方法,短小精悍,富有效率,切不可過長過繁,顛倒主次。

2、 設計導入忽視了學生的學情。

課堂導入的目的是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所以導入要在了解學生的知識水平、心理特點的基礎上來設計,如果太難了學生會聽不懂、就會失去興趣,對後續的學習也產生一種畏難的情緒;如果太簡單就不利於學生產生探究的願望。因此,精彩的開場白就需要老師在了解學情的基礎上,靈活設計,讓學生「跳一跳,摸得著」逐漸把學生帶入到最佳狀態。比如說,有趣的故事是容易誘發出低年級學生學習興趣的導入素材,而適當地增加思考的力度,引導學生釋題、學會提問題則適合中年級學生的特點,而高年級的也初步具備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可以多採用設置懸念、釋題、簡介導入,導入既簡潔又直指向中心議題。如果將三者混淆,效果將要大打折扣了。

3、導入只注重形式而忽視了效果。

課堂導入的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如:質疑導入、談話導入、猜謎語導入、釋題導入等。根據教材內容的不同,我們要採取不同的形式,切忌千篇一律。但無論何種形式的導入都是為了激發學生求知的興趣,達到課堂教學的最優化。課堂教學過程應該是一個完整的系統。「導入」、「呈現」、「理解」、「鞏固」和「小結」這五個教學環節環環相扣,缺一不可。但有的教師不理解導入的意義、目的,為導入而導入,只注意了表面的熱鬧,使導入成為形式上的「走過場」,起不到導入應起的作用。因此無論課堂導入的形式多麼精彩,最終必須落腳在教學效果上,要體現在有效上。

二、有效導入的作用。

1、有效的導入,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高昂的學習興趣,就會產生求知 的「內驅力」,獲得學習上的自覺性。有效的課堂導入,猶如樂曲的引子、能觸動學生的心弦,促使學生進入一種有趣的學習狀態中,並對學習的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方式是多樣的,最常見的是創設情境式、提問質疑式、回憶聯想式、故事式導入等。

如在上教版第六冊《27 我多大了》一課,我先媒體出示圖片:地球。然後問學生:「認識它嗎?你知道它多大了嗎?」生回答。然後老師以地球的口吻講述:小朋友,我是「地球」,我的身上布滿了山川、河流、陸地、海洋……他們都是我的好朋友,我的生活幸福、快樂,可是呀,到現在我都不知道自己的年齡,當看到別人過生日時,我就難受,心理很著急。今天,我要問問我身邊的朋友,我到底多大了。師出示課題:我多大了(生齊讀)。

在這里老師以地球的口吻聲情並茂的開場白,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把學生很快帶進了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氛圍中,再學習後面的課文時學習也就很容易體會地球的著急,把握住課文的感情基調了。

2、有效的導入,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有效的課堂導入方式,可以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把學生的興奮點移到上課中來,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課堂的內容當中。上課一開始教師可通過自己幽默、風趣、富有啟發性的語言,使學生進入一種融洽的學習氛圍中,以最佳的精神狀態獲取新的知識。

例如在上教版第六冊《家是什麼》一課中,我先播放《吉祥三寶》樂曲, 在熟悉的樂曲中,老師這樣導入:「同學們,大家聽過這首歌嗎?是的,這是一首洋溢著濃濃親情與暖暖愛意的歌曲,它喚醒了我們心中對家的無限遐想,它觸動我們心底對家最溫暖的記憶。你的家是怎樣的?喜歡它嗎,能不能用一兩句話來說一說?」……在樂曲中,在老師的娓娓敘述中,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了學生對家的感受,為接下來的學習做好了鋪墊。

3、有效的導入,可以為新知識的學習作鋪墊。

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要利用各種教學媒體,使用各種的藝術導入技能,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引出新的學習內容,讓學生建立新舊知識間的聯系,從而使學生順利地將新知識「植入」自己的認知結構之中。正所謂「溫故而知新」。

如在上教版第六冊《春的消息》一課中,

師:「還記得一年級學過的的<風姑娘送信>這篇課文嗎?」有的同學記得,有得同學已經忘記,這時老師出示片段,進行誦讀,「風姑娘把信送給了燕子,燕子一看,說:『啊,秋天到了,我要到南方去。』」師述:風姑娘把信送給燕子,燕子就知道秋天到來的消息了。告訴別人有關事情的情況,這就是消息。送走了一個寒冬,我們又迎來了美麗的春天,春姑娘究竟給我們帶來了哪些春天的好消息呢?出示課題。

這樣的導入既復習了學過的知識,又拋引出即將要學的內容,起到承上啟下,新舊過渡的作用。對學生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4、有效的導入,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把握課文的內容與主旨。

教師選擇何種藝術的導入方法,其最基本的目的就是通過導入揭示本課堂的課題是什麼,體現教師的教學意圖,同時可以使學生在簡短的時間內理解課文的學習內容、學習目標、學習方式等,直接把學生引入課堂,帶到要學的課堂內容當中。在眾多的導入方法中,以釋題導入法最為明顯,從標題入手和學生一起釋題,探題,達到解題,從而了解全文主旨。

如在上教版第六冊《獨果》一課中。老師先板書課題:獨果。師:什麼叫獨果呢?我們先來看看「獨」在字典上的幾種解釋。(媒體出示:獨在字典上的注釋:①一個 ②獨自 ③唯獨 ④孤獨)你覺得在這里該選哪一種?學生交流。

生讀課文第2節。思考:什麼叫獨果?它是什麼樣的?生交流,師隨機出示文中的內容。學生利用板書,練習說話:我來向大家介紹獨果……

在本課中,以課題自然引入,抓住課題、通過理解字典中的意思、讀課文等方式理解課題,再通過「話說獨果」的釋題方式,對課文語言進行再創造的活動,既培養了學生語文學習的力度,同時對展開下文的學習,理解課文的主旨:體會一家三代人互尊互愛的美好心靈打下基礎。

5、有效的導入,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魏書生老師說:「好的導語像磁鐵,一下子把學生的注意力聚攏起來,好的導語是思想的電光石火,能給學生以啟迪,催人奮進。「好的導入可以點燃學生的思維火花,積極的思維活動是課堂教學成功的關鍵,現在語文新課標也要求: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像力和創造潛能。」那麼,在課堂教學中,訓練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第一站則是課堂導入。有效的、富有創意的導入,開拓學生思維的廣闊性和靈活性,使學生善於思考問題,並能培養其思維能力。

閱讀全文

與於漪晉祠教學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