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請舉例植物種子四種傳播方式,每種傳播方式各舉兩種植物
植物種子的傳播方式有:
風力傳播:依靠風來傳播種子;
水力傳播:依靠水流傳播種子;
動物傳播:依靠動物傳播種子;
自體傳播:依靠植物自身傳播種子。
一、風力傳播:
1、蒲公英種子:蒲公英的種子上有白色絨毛組成的絨球,可以藉助風力隨風飄盪,在別處生根發芽。
Ⅱ 植物的種子由哪些部分構成
種子的結構主要是由種皮、胚和胚乳組成。
Ⅲ 《植物怎樣傳播種子》教學設計
一、情景導入
電腦出示班上一個同學的照片。
師:仔細觀察這個同學的腿上有什麼?她是我們班的哪位同學。
生:是蒼耳,只有蒼耳才會黏在人的腿上,她是馮楚楚同學。
生:老師,我知道,我最有發言權。我和馮楚楚一起在小區找蒲公英的,找了一圈,回來馮楚楚腿上就粘了這么多植物的種子,但是這不是蒼耳,這種植物種子比蒼耳小多了。
師:是的,這種植物就是通過黏在人或動物的身上把種子傳播到遠處的,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種子的傳播方式。板書:種子的傳播
二、探究
師:你知道種子有哪些傳播方式嗎?
生:靠風傳播
生:靠動物傳播
生:靠水傳播
生:靠自身力量傳播
(教師相機板書。)
師:你怎麼知道的?
生:我是上網查資料的。
師:你懂得請教電腦老師,真是勤學好問的好孩子。
生:我們二年級學過《植物媽媽有辦法》,我知道蒲公英的種子是通過風傳播的,蒼耳是通過動物傳播的,豌豆是通過自身力量傳播的。
師:你真聰明,會用我們學過的知識來解決問題。
生:人也可以傳播種子。
師:你講的對,我們人類可以把植物的種子帶到我們需要的地方,但這節課我們研究的是大自然中,沒有人類參與的情況下,植物種子是怎麼傳播的。
生:蒲公英的種子細小,比較輕。
師:誰還有補充?
生:像降落傘,被風一吹,就飛得很遠。
(師出示蒲公英的實物,請每個小組也拿出來仔細觀察。)
師:蒲公英的種子是不是有這些特點?還有其他的特點嗎?
生:蒲公英的種子還長有絮毛。
師板書:細小、質輕、有絮毛
師:你還知道哪些植物的種子是靠風傳播的?
生:柳樹、楊樹
生:風滾草的種子也是靠風來傳播的。
師:你怎麼知道的?
生:我是在網上看到的。
師:老師也在網上找到了風滾草的資料,請看大屏幕。
師:你還知道什麼植物的種子是靠風傳播的?
生:楓樹的種子也是靠風傳播的。(出示楓樹果實的實物)楓樹的種子像鳥的翅膀,有利於飛行。
師:這是楓樹的果實,種子在這個裡面。同學們也把楓樹果實拿出來觀察。(課前老師每三人發了一個。)
師:像什麼?
生:像一對翅膀
生:旋轉的時候像飛機的螺旋槳
……
師:你們觀察的真仔細,真棒。那你們說的這些特點主要有什麼作用呢?
生:有利於飛翔,有利於風傳播。
師:同學們的科學知識真豐富,是的,這是靠風傳播的另一種植物,它的果實有著特殊的結構。板書:特殊結構
師:(出示蘆葦的實物)這種植物的種子是靠什麼傳播的。
學生異口同聲說:是靠風傳播的。
師:馮楚楚身上的植物種子是通過什麼來傳播的呢?(這種種子大小如小麥,全身長滿小刺。)
生:動物傳播
課前每個同學發了一粒,請同學們把這種種子拿出來仔細觀察。
生:有刺
師:那麼老師在同學們進教室時,每人身上粘了一個蒼耳,看看蒼耳有什麼特點?
生:有刺
師:請仔細觀察刺的末端有什麼特點?
生:有倒勾
師:為什麼有這些特點就可以通過動物傳播種子?
生:因為有刺有倒勾就會粘在動物的皮毛和人的衣物上,而且不容易掉下來。
師板書:有刺、倒勾
師:你還知道哪些植物的種子是靠動物傳播的?
生:櫻桃
師:為什麼?
生:因為櫻桃成熟後,顏色鮮艷,味道鮮美,動物會來吃。
生:我家的櫻桃成熟後,經常有小鳥來吃。
師:小鳥吃了怎麼能傳播種子呢?
生:小鳥把種子也吃下去了,種子不容易消化,通過糞便排泄出來。
師邊表揚邊板書:果肉鮮美
師:還有哪些植物的種子是靠動物傳播的?
生:花生、稻穀等
師:這些植物的種子為什麼也主要靠動物傳播?
生:因為動物喜歡吃,而且吃不完的時候就把它們儲藏起來。比如螞蟻和松鼠就喜歡儲藏食物等到來年再吃,在儲藏中沒有吃完的種子就可能發芽。
師:你說的真完整,比老師知道的還多。
板書:被動物儲藏
師:同學們知道有哪些植物種子是靠水傳播的?
生:蓮蓬
生:睡蓮
生:椰子
師:靠水傳播的植物有什麼特點?
生:生活在水中
生:靠近水邊
師板書:水裡,水邊
師:這種植物的種子有什麼特點?你知道嗎?
生:浮在水面上,順水漂流,就能傳播很遠。
師:還有嗎?比如說椰子,它有什麼特點?有誰曾親自動手敲開椰子吃椰汁?請舉手。
生舉手說:老師,椰子裡面很硬,太難敲了。
師:對,椰子外面纖維疏鬆,但是內果皮非常堅硬,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生:為了保護裡面的種子不腐爛。
板書:內果皮堅硬
生:我知道睡蓮種子是怎麼傳播的,睡蓮的果實長在水中,果實成熟後果皮腐爛,種子浮在水面上,順水飄流。
師:你是怎麼知道的?
生:我從網上看到的。
師:老師還真不清楚。
(我不得不佩服學生課前的准備非常充分,許多知識老師還沒有他們清楚。)
師:(師拿出一棵油菜,上面結滿了成熟的油菜果實。)你們知道這種農作物的種子是通過什麼方式傳播的?
生:自身力量傳播的
生:成熟了會開裂,油菜籽從裡面蹦出來。
師:仔細觀察,這種植物的果皮有什麼特點?
生:比較薄
師:薄對種子傳播有什麼作用?
生:薄有利於依靠自身的力量傳播種子,如果果皮很厚,植物自身的力量就撐不開。
師:同學們還知道哪些植物的種子是靠自身力量傳播的。
生拿出長有蘿卜、毛豆、蠶豆的果實的植株,一一介紹。
師:同學們知道農民收割油菜、芝麻、毛豆時是等到八成熟還是十成熟收割?
生異口同聲:八成熟
師:為什麼?
生:因為十成熟的時候,果皮開裂,種子就落到地里了,這樣子會大大降低產量。
師:說的真好,原來我們農民收獲時也要懂科學道理。
師:靠自身力量傳播種子的,還有同學補充嗎?
生:噴瓜,噴瓜成熟後,種子從裡面噴射出來。
師:老師這里也有視頻,大家欣賞一下。
師:還有嗎?
生:鳳仙花,我奶奶家就有,果實成熟的時候用手輕輕一碰,種子能噴到很遠。
師:剛才同學們講了這么多,我們通過視頻再看一下,種子傳播的具體過程。(讓學生加深印象,並總結這幾種傳播方式。)
三:引申
師:(出示懸崖上的松樹幻燈片)你知道這些松樹是誰種上去的?
生:是松鼠
生:是風把種子帶上來的
生:是靠自身力量
師:大家講的都有可能。
四:總結:
師:植物媽媽真有辦法,她想出各種辦法讓她的孩子到盡可能遠的地方去旅行。我們的大自然真是太美麗太神奇了,同學們以後到野外,要多留心觀察植物果實和種子,看看它們是用什麼方法傳播種子的。
板書設計:
種子的傳播
風傳播:細小、質輕、有絮毛;有特殊結構
水傳播:水裡、水邊;內果皮非常堅厚
動物傳播:有刺、倒勾;果肉鮮美;被動物儲藏
機械傳播:依靠自身力量,(果皮)較薄。
教學反思:
這是我在黃山市科學課教研活動中上的一節公開課,本課是《植物繁殖的奧秘》第三課時,在教學中,我體會到:
1、課前學生和老師都要充分收集相關資料
我原來的教學設計是讓學生邊看視頻邊說出種子的傳播方式,以及各種傳播方式的特點。在上本課前,我們學校和歙縣深渡小學進行教學交流研討,我就在深渡小學上了這節課。由於學生課前沒有查閱和收集資料,雖然邊看視頻邊總結,但是課堂上幾乎是平靜如水,學生發言不積極,主要是老師在說。回來以後我深深地反思,布置學生上網查閱種子傳播的資料,到大自然中去走走,去找身邊熟悉的植物,了解它的傳播方式,並把這種植物帶進課堂。布置任務時,我就是以小組合作的方式,資料搜集的多給予加星獎勵。學生積極性很高,帶來了蒲公英、戚樹、油菜、蘿卜、蒼耳等等。正是因為課前學生收集很多資料,學生對這些傳播方式都有了一定的了解,這節課學生踴躍發言,課堂氣氛非常活躍。
2、利用學生已有知識
奧蘇貝爾曾在《教育心理學:認知的取問》一書的扉頁上寫有這樣一句代表他的核心思想的話:「如果我只用一句話說明教學心理學的意義,我認為影響學習的首要因素,是他的先備知識,進而配合設計教學以產生有效的學習,就是教育心理學的任務。」我結合語文課的學習,讓同學們在課堂上互相交流,互相啟發、補充,老師主要起組織、引導、總結的作用。
3、課堂氣氛民主寬松,及時評價獎勵
在上課時,我採用數學課中發言正確的就加分,各小組比賽,最後贏的小組加星。採用激勵的方法,所以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發言的積極性很高。下課時,有的同學就埋怨我,說她多次舉手我就給了她一次機會,我只好摸摸她的頭表示抱歉,因為舉手發言的同學太多,一個人不可能有太多的機會。在上課、交流或評價時,我始終是微笑的,就是學生回答不很正確,我也不會去批評他,只是說他這樣的回答不妥,說明原因讓他坐下。整堂課師生之間始終處於一種平等的環境下,所以學生發言自由,敢想敢說,學習的自主性和主動性得到了很好的展示。
4、科學課教學要注意時間性
這節課還給我一個啟示,我們科學課老師要熟悉全套科學課教材,注意不同季節去搜集資料,本節課需要的蒼耳,在秋天野外很多,往草叢中走一圈,身上就能粘上很多。如今是春季,蒼耳還沒有開始開花結果,我們上課用的是一位同學的奶奶從菜園地里找來的,很可能是被草叢或土覆蓋後才得以保留下來的,事先我自己反復發動學生到野外去找很難找到。今年秋天,我就要去搜集蒼耳了,科學課、語文課都能用到。
在這堂課中,也存在著一些不足。如有的學生在說某種植物種子的傳播方式時,我對這種植物卻一無所知,還有的學生說睡蓮也是靠水傳播的,我也不是很清楚,課後查閱資料,請教老師,學生講的是對的。科學課要求老師必須要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對老師的要求很高。
Ⅳ 植物種子的完整結構
種子的形成:
種子的結構包括胚、胚乳和種皮三部分,是分別由受精卵(合子)、受精的極核和珠被發育而成。大多數植物的珠心部分,在種子形成過程中,被吸收利用而消失,也有少數種類的珠心繼續發育,直到種子成熟,成為種子的外胚乳。雖然不同植物種子的大小、形狀;以及內部結構頗有差異,但它們的發育過程,卻是大同小異的。
(一)胚的發育
種子里的胚是由卵經過受精後的合子發育來的,合子是胚的第一個細胞。卵細胞受精後,便產生一層纖維素的細胞壁,進入休眠狀態。
傳粉後,花粉受到柱頭分泌的黏液的刺激,就萌發形成花粉管。花粉管沿著花柱向子房生長。花粉管內有精子。子房內的胚珠中有卵細胞。當花粉管到達胚珠時,花粉管里的精子就會與卵結合,形成受精卵。
受精後,子房逐漸發育成為果實,而花的其他結構先後枯萎或凋落。最終,子房的各部分也逐漸發育成果實中相應的結構。
(子房中的子房壁發育成果皮,胚珠中的珠皮、受精卵分別發育成種子中的種皮、胚,果皮和種子即為一個完整的果實)
合子是一個高度極性化的細胞,它的第一次分裂,通常是橫向的(極少數例外),成為兩個細胞,一個靠近珠孔端,稱為基細胞;另一個遠珠孔的,稱為頂端細胞。頂端細胞將成為胚的前身,而基細胞只具營養性,不具胚性,以後成為胚柄。兩細胞間有胞間連絲相通。這種細胞的異質性,是由合子的生理極性所決定的。胚在沒有出現分化前的階段,稱原胚(proembryo)。由原胚發展為胚的過程,在雙子葉植物和單子葉植物間是有差異的。
1.雙子葉植物胚的發育
雙子葉植物胚的發育,可以薺菜為例說明,合子經短暫休眠後、不均等地橫向油裂為基細胞和頂端細胞。基細胞略大,經連續橫向分裂,形成一列由6—10個細胞組成的胚柄。頂端細胞先要經過二次縱分裂(第二次的分裂面與第一次的垂直),成為4個細胞,即四分體時期;然後各個細胞再橫向分裂一次,成為8個細胞的球狀體,即八分體(octant)時期。八分體的各細胞先進行一次平周分裂,再經過各個方向的連續分裂,成為一團組織。以上各個時期都屬原胚階段。以後由於這團組織的頂端兩側分裂生長較快,形成二個突起,迅速發育,成為2片子葉,又在子葉間的凹陷部分逐漸分化出胚芽。與此同時,球形胚體下方的胚柄頂端一個細胞,即胚根原細胞(hypophysis),和球形胚體的基部細胞也不斷分裂生長,一起分化為胚根。胚根與子葉間的部分即為胚軸。不久,由於細胞的橫向分裂,使子葉和胚軸延長,而胚軸和子葉由於空間地位的限制也彎曲成馬蹄形。至此,一個完整的胚體已經形成,胚柄也就退化消失。
2.單子葉植物胚的發育
單子葉植物胚的發育,可以禾本科的小麥為例說明。小麥胚的發育,與雙子葉植物胚的發育情況有共同處,但也有區別。合子的第一次分裂是斜向的。分為2個細胞,接著2個細胞分別各自進行一次斜向的分裂,成為4細胞的原胚。以後,4個細胞又各自不斷地從各個方向分裂,增大了胚體的體積。到16—32細胞時期,胚呈現棍棒狀,上部膨大,為胚體的前身,下部細長,分化為胚柄,整個胚體周圍由一層原表皮層細胞所包圍。
到小麥的胚體已基本上發育形成時,在結構上,它包括一張盾片(子葉),位於胚的內側,與胚乳相貼近。莖頂的生長點以及第一片真葉原基合成胚芽,外面有胚芽鞘包被。相對於胚芽的一端是胚根,外有胚根鞘包被。在與盾片相對的一面,可以見到外胚葉的突起。有的禾本科植物如玉米的胚,不存在外胚葉。
(二)胚乳的發育
胚乳是被子植物種子貯藏養料的部分,由2個極核受精後發育而成,所以是三核融合(triplefusion)的產物。極核受精後,不經休眠,就在中央細胞發育成胚乳。 胚乳的發育,一般有核型(nucleartype,non-cellulartype)、細胞型(cellulartype)和沼生目型(helobialtype)三種方式。以核型方式最為普遍,而沼生目型比較少見,只出現在沼生目(Helob-iales)植物的胚乳發育中。
核型胚乳的發育,受精極核的第一次分裂,以及其後一段時期的核分裂,不伴隨細胞壁的形成,各個細胞核保留游離狀態,分布在同一細胞質中,這一時期稱為游離核的形成期(freenuclearformationstage)。游離核的數目常隨植物種類而異,隨著核數的增加,核和原生質逐漸由於中央液泡的出現,而被擠向胚囊的四周,在胚囊的珠孔端和合點端較為密集,而在胚囊的側方僅分布成一薄層。核的分裂以有絲分裂方式進行為多,也有少數出現無絲分裂,特別是在合點端分布的核。 胚乳核分裂進行到一定階段,即向細胞時期過渡,這時在游離核之間形成細胞壁,進行細胞質的分隔,即形成胚乳細胞,整個組織稱為胚乳。單子葉植物和多數雙子葉植物屬於這一類型.
Ⅳ 植物怎樣傳播種子教學設計
舉例說明各種傳播方式最好,可配合些照片。教學過程現需要自己寫才行,別人的沒有自己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