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班蝴蝶和影子教案
活動目標
1、激發探索光和影子的興趣和慾望,體驗探索、發現和游戲的樂趣。
2、初步知道影子的特徵,初步了解物體大小與影子大小有關、有光的地方就有物體的影子,影子會隨著物體移動。
3、能用粉筆沿影子邊緣把某一物體的影子描畫下來。
4、能大膽向老師、同伴介紹自己描畫的影子。
活動准備
1、有太陽的晴朗天氣。
2、小兔、小雞、魚、蝴蝶、水杯、紅旗、棒棒糖等各種大小不同、形狀不同的物品或動物形象標志硬紙卡片每幼兒一個(標志如頭飾大小)。
3、粉筆若干。
活動過程實錄
(一)引起幼兒對影子的興趣,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
1、組織幼兒到操場上手拉手圍成圓圈,老師唱《影子》歌曲,師幼一起圍著圓圈走。
2、師幼對話,引導發現地上的影子。
師:歌曲中的好朋友是誰呀?
幼:人影;影子。
師:地上的影子都是誰的呀?
幼:我的;小朋友的;我們的。
師:影子有很多秘密,比如,影子是怎樣的、影子有沒有漂亮的顏色、什麼地方有影子等等,你們想知道影子的秘密嗎?
(二)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探索,感知光與影子的關系。
1、引導觀察影子的特徵。
師:我們先來看看我們的影子是怎麼樣的。(師引導幼兒看地上的影子)
幼:黑黑的。
師:小朋友,你們的衣服有顏色嗎?再看看影子的衣服有顏色嗎?
幼:影子沒有漂亮的顏色;小朋友的衣服有顏色,影子的衣服黑色。
師:影子的樣子像什麼?
幼:像人;像小朋友。
師:我們看見的人的影子上有些什麼?
幼:有頭;有身體;有兩只手;有兩條腿;有耳朵。
師:小朋友,我們再看看老師和小朋友的影子,你們發現有什麼不一樣嗎?
幼:老師的影子高;小朋友影子矮;老師的影子大;小朋友影子小。
Ⅱ 小班數學蝴蝶飛飛教案
小班綜合活動教案:蝴蝶飛飛
動目標】
1、認知方面:引導幼兒初步學會兒歌,理解兒歌的內容。
2、情感方面:鼓勵幼兒大膽參與活動,體驗集體游戲的快樂。
3、動作技能方面:引導幼兒正確地發清「水」、「圈」、」「睡」的音。
【活動准備】
1、蝴蝶的服飾一套、三張蝴蝶動作圖各一幅、胸卡若干。
2、背景圖三幅,分別為「花園」、「河邊」、「樹上」。
3、音樂(三拍子音樂)、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引發幼兒活動興趣,教師帶幼兒游戲,給孩子一個兒歌的大概印象。
教師穿「蝴蝶」的衣服,跟著音樂飛舞,提問:「我是誰?」(幼兒回答)「今天我來做蝴蝶媽媽,你們做小蝴蝶,我帶你們一起去玩!」教師跟著音樂帶幼兒來跳蝴蝶舞。
第1場景:來到花園,看看花園來有美嗎?有哪些顏色的花?(幼兒觀察後回答)教師和幼兒一起在花園做操,重點突出「踢踢腿」這個詞語。
第2場景:來到河邊,看看河裡有哪些小動物?引導幼兒和他們打招呼。教師引導幼兒「小蝴蝶口渴了,小蝴蝶到河裡喝口水。」重點突出「喝口水」這個詞語。
第3場景:來到樹下,教師引導語:「剛才我們玩累了,一起到樹下休息一會吧。」重點突出「睡一覺」這個詞語。
二、出示背景圖,讓幼兒理解兒歌的基本內容。
師:「剛才我們玩得開心嗎?」(幼兒回答)
師:「有一隻美麗的小蝴蝶看見我們玩得很開心,她也想去玩。」
教師分別出示第一幅背景圖和蝴蝶的動作圖,教師提問:「小蝴蝶飛呀飛,它飛到哪裡了?在哪干什麼?」
教師再出示第二幅背景圖和蝴蝶的動作圖,師:「小蝴蝶又飛呀飛,有到了哪裡?去干什麼?
教師再出示第三幅背景圖和蝴蝶的動作圖,師:「小蝴蝶又飛呀飛,有到了哪裡?去干什麼?
三、教師完整示範兒歌內容。
教師引導語:「小蝴蝶睡了,我們不要吵醒它,我們一起來聽一首好聽的兒歌吧。」
「你們會不會說這首兒歌呀?」引導幼兒和教師一起說兒歌,邊說邊指圖,說完後表揚說得好的幼兒,給個別幼兒貼上蝴蝶胸卡以示鼓勵,並激發其他幼兒的積極性。
四、引導幼兒邊說邊做動作說兒歌。
師:「小蝴蝶來聽誰的聲音最好聽,它就和誰做好朋友。」「這一次我們一邊說一邊做動作。」幼兒和教師一起邊說邊模仿。
教師給全體幼兒貼上蝴蝶胸卡,教師引導語:「這首兒歌還沒有名字呢?老師給它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蝴蝶飛飛』。我們一起說說看。」
教師引導語:「這次我們再來說一邊,聽誰的聲音最好聽。老師來說兒歌的名字。」
教師說名字後,幼兒一起再集體邊說邊表演。
五、帶幼兒再次游戲。
師:「小朋友說得真好聽,現在我們帶著自己美麗的小蝴蝶,一起來玩吧。」再次放音樂,教師和幼兒跟著音樂邊念兒歌邊做游戲。
附兒歌:蝴蝶飛飛
蝴蝶蝴蝶飛呀飛,飛到花園踢踢腿。
蝴蝶蝴蝶飛呀飛,飛到河邊喝口水。
蝴蝶蝴蝶飛呀飛,飛到樹上睡一覺。
【教學反思】
由於班裡孩子年齡小,對故事內容的理解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都比較差,對於集體生活和學習的概念還很模糊,通過本次活動讓他們充分感受集體活動的快樂。在活動過程中,採用了動靜交替、整體學習、正面鼓勵等一些教學方法。
Ⅲ 小班健康領域《蝴蝶飛》教案
活動目標:
1、通過各種方法引導幼兒發現自己的成長與變化
2、樂於與同伴交流,分享自己成長的快樂。
3、讓幼兒體會父母的辛苦,增進親子之情。
活動准備:
1、空間准備:幼兒小時侯照片,衣物及用品,桌椅排放成"同"形位置。
2、准備:"人的成長過程"圖片。
3、教具准備:已製作成長樹干,卡片紙,彩筆等美工材料。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活動開始,以活動室環境的變化引發幼兒對小時侯用品的興趣。
1、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許多漂亮的衣服,鞋子還有一些用品,請小朋友選一件自己喜歡的試穿一下。
2、請幼兒看照片展覽。
3、你發現了什麼?告訴老師和小朋友。
4、互相議論:現在與小時候比,自己有什麼變化?引導幼兒從更多方面進行比較。
二、基本部分:引導幼兒觀看兒童生長的不同時期的圖片、照片,幫助幼兒認識自己是怎麼樣長大的?
1、出示圖一觀察:你看到了什麼?告訴幼兒,這是小朋友在媽媽肚子里時稱為胎兒,生活在一個叫子宮的非常溫暖的地方。
2、出示圖二觀察:你看到什麼?小毛頭是誰生的?他最喜歡吃什麼?他會自己拿瓶喝奶嗎?小嬰兒很多事都不會,需要成人關心照顧他,誰最關心他?你們也都是媽媽生下來的,請小朋友說說自己那時是什麼樣子的?
3、出示圖三觀察:你看到了什麼?他在干什麼?誰在幫助他?那我們小朋友這時候和以前比起來有什麼變化?(扶著小床走路,會自己拿餅干吃,會把一塊塊的積木搭上去等)。
4、小嬰兒在成人關心照顧下又長大了,觀察圖四:你看到什麼?他在干什麼?小嬰兒又有了什麼變化?(他已經會走路、會跑、會玩游戲,會自己吃飯等)。
5、小朋友的變化都離不開誰的照顧?爸爸媽媽是怎樣關心照顧你們的,你是怎樣愛爸爸、媽媽的?
6、請幼兒說說自己的優點,並願意在集體面前展現自己的優點。
7、下面我們相互合作來做一個游戲:請小朋友用照片來給人的成長過程排序,表現人是怎樣變化的?
三、結尾部分:引導幼兒講述以後會長成什麼樣兒。
1、在爸爸、媽媽、老師的關心下我們長大了,小朋友以後還會長,請小朋友談談自己以後會長成什麼樣?
2、你們將來都想做些哪些事情,告訴老師和小朋友。
3、請小朋友畫一張自己將來的畫像或在樹葉上畫一件自己想做的事貼在成長樹上。
4、活動延伸:請小朋友把自己的作品介紹給同伴。
Ⅳ 中班語言公開教案《花和蝴蝶》
活動設計:花兒與蝴蝶
設計說明:
在我們的生活中,到處充滿著數字,孩子們對數字也有著濃厚的興趣,由於孩子們的年齡特點,抽象邏輯思維的欠缺,因此對數序以及相鄰兩數的關系的理解和掌握不熟練,而相鄰數的學習可以使孩子們進一步了解一個數與相鄰兩個數之間的多1和少1的關系,進一步掌握數序。本節活動主要是使孩子們通過觀察,比較,合作,表演,游戲等活動,生動地學習相鄰數,在玩中學,進一步認識數的概念。
活動目標:
1、使孩子們同過觀察,比較,表演,游戲等活動認識1——9各數的相鄰數。
2、通過學習相鄰數,進一步了解一個數與相鄰兩個數之間的多1和少1的關系,進一步掌握數序。
3、在情景化的活動中,孩子們體驗表演的樂趣,對美的欣賞,對數的興趣。
活動准備:
1、繩子,大塊的布,若干小泡沫墊子;小草,小花,用傘做的蘑菇(每個花和蘑菇上有一個數字),地毯。
2、紙做的蝴蝶翅膀,蝴蝶觸角,若干數字;數字娃娃的頭飾。
3、錄音機,磁帶,有打雷聲、下雨聲的音樂。
4、小朋友會玩游戲《蝴蝶找花》。
活動過程:
一、老師、小朋友一起布置數字王國。
1、把小泡沫墊子拼成T型舞台,把繩子牽起來,遮上布,分成表演的前台和後台。地毯鋪在地上,在空地上撒上花和草,放上傘做的蘑菇成草地。
2、大家合作給蝴蝶翅膀塗上漂亮顏色。
3、小朋友們選擇角色進行裝扮:蝴蝶戴上翅膀,掛上數字;數字娃娃戴上頭飾,剩下的孩子做數字王國的客人。
二、、小朋友去數字王國做客。
師:今天我們要去數字王國做客,數字王國里做多的是什麼呀?(數字)是啊,每個孩子一定要有一個數字,才能進入數字王國的。
給每個小朋友臉上貼一個數字(1——9),進入數字王國,T型舞台前面的地上坐下來。
三、小朋友和數字娃娃見面。
師:咦,數字娃娃怎麼不見呢?我們一起喊喊吧!
1、數字娃娃(2)從布景後跳出來:「我在這里呢!」小朋友熱情的和數字娃娃打招呼。
2、數字娃娃(2)說:「接下來出來的是我的鄰居,他的數字比我的數字少一個,你們猜猜他是誰呀?」小朋友說對了,數字娃娃(1)就出來。
3、老師:數字娃娃(2)還有一個鄰居,他的數字比數字娃娃(2)多一個,他是誰呀?(小朋友說對了,數字娃娃(3)就出來)1和3是2的鄰居,也可以說1和3是2的相鄰數)。
4、依照此方法,1——9的數字娃娃有趣的出來。
5、給數字娃娃按數序排好隊。
6、請數字娃娃和小朋友坐在一起,不過數字娃娃的數字和小朋友臉上的數字是相鄰數就可以坐在一起。
四、觀看蝴蝶的時裝表演。
1、師:今天為了迎接我們的到來,蝴蝶們還准備了一場時裝表演呢!最先出場的是3號蝴蝶,大家歡迎!
2、在動聽的音樂聲下,3號蝴蝶在T型台上表演。
3、師:接下來出場的蝴蝶身上的數字和3號蝴蝶身上的數字是相鄰數,小朋友說他們是誰呀?(2號和4號,可以反復強調2比3少一個,4比3 多一個)現在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2 號和4號蝴蝶出場!
4、依照此方法1——9號蝴蝶都出場。
五、小朋友和數字娃娃給蝴蝶獻花。
1、小朋友、數字娃娃、蝴蝶手牽手邊成一個大圓圈。
2、師:我們的蝴蝶表演的這么好,我們應該怎麼表示呢?(獻花)我們到草地上采一些漂亮的花送給它們吧!花上面的數字和蝴蝶身上的數字是相鄰數,那朵花才能送給蝴蝶的。
3、小朋友、數字娃娃採花,鮮花。(把花貼在蝴蝶的身上)
六、音樂游戲《蝴蝶找花》。
1、交代游戲規則:大家一起隨音樂自由表演,蝴蝶到處飛舞,唱到一半的時候,每隻蝴蝶做一個花心,身上的數字和花心的數字是相鄰數的小朋友,數字娃娃就做花瓣,手牽手把花心圍起來。音樂完了,就從頭再玩。
2、大家玩游戲。
七、結束。
1、放打雷的音樂。
師:呀,要下雨了,我們到蘑菇下躲雨吧。免的擠在一起,你身上的數字和蘑菇上的數字是相鄰數,你就進去躲。
Ⅳ 中班小羊和蝴蝶的教案
活動目標:
1.通過圖畫書閱讀,了解小羊和蝴蝶不同的生活習性。
2.知道每個人都有與別人不一樣的地方,嘗試尊重別人的不一樣。
活動准備:PPT、記錄表、幼兒照片、改編故事《小羊和蝴蝶》
活動過程:
1.閱讀:小羊和蝴蝶。
(l)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關於好朋友的故事,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2)觀看PPT,欣賞故事至「留在這兒,我會凍死的」:小羊和蝴蝶有些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教師幫助記錄小羊和蝴蝶不一樣的地方:小羊群居、蝴蝶單飛;小羊走直線、蝴蝶彎曲飛等行走方式、路線、生活方式等的不同)
(3)討論:覺得蝴蝶要留下來嗎?如果你是小羊,你會怎麼做呢?(鼓勵幼兒表達自己不同的意見)
2.體驗:我和好朋友。
(l)你和你的好朋友之間有不一樣的地方嗎?
(2)幼兒和朋友互相討論:如喜砍的人、喜歡做的事情、喜歡玩的玩具游戲等不一樣。
(3)教師發給幼兒每人一份「記錄表」,並介紹表格中每幅圖畫所代表的含義(喜歡吃的菜、喜歡做的事、喜歡玩的玩具、最喜歡的人)。
(4)請幼兒在表格內畫上自己喜歡的事物,用繪圖方式製作自己的「小檔案」。
3.游戲:小小調查員。
(1)幼兒當「調查員」,找到好朋友互相「調查」,看一看自己的檔案和別人的有什麼相同或不同之處,做好記錄。
(2)討論交流調查結果:你和你的好朋友什麼地方不一樣?大家彼此之間的不一樣會不會影響你們做好朋友?
4.結尾:我們都是好朋友。
(1)講述故事結尾:小羊是怎麼做的?
(2)小結:原來我們每個人總有一些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好朋友之間也是這樣,所以就像《小羊和蝴蝶》里講的一樣,就算有許多不一樣也會成為好朋友。
Ⅵ 小班《蝴蝶美美》教案與反思
活動背景
我在設計此活動時想到,蝴蝶是小朋友非常喜歡的小動物額內,我們平時的教容學中經常唱蝴蝶歌,跳蝴蝶舞,所以我想在幼兒對蝴蝶有一定感知經驗的基礎上,讓幼兒進一步的了解蝴蝶的轉變過程,豐富幼兒的知識經驗,嘗試用肢體來表現蝴蝶的轉變過程,體驗模仿喜悅,激發幼兒表現的慾望。
活動目標
1. 進一步了解毛毛蟲變蝴蝶的轉變過程,豐富知識經驗。
2.嘗試用肢體表現蝴蝶的轉變過程。
3.體驗模仿的喜悅,激發表現的慾望。
重點難點
1. 進一步了解毛毛蟲變蝴蝶的轉變過程,豐富知識經驗。
2.嘗試用肢體表現蝴蝶的轉變過程。
3.體驗模仿的喜悅,激發表現的慾望。
活動准備
1. 情景布置,製作蝴蝶,蜜蜂,毛毛蟲圖片各一隻。
2. 毛毛蟲變蝴蝶的轉變圖示。
背景音樂和蝴蝶飛的音樂。
活動過程
1.利用猜謎語的形式引出蝴蝶
2. 出示蝴蝶教具擬人化地與幼兒打招呼
3. 向幼兒介紹蝴蝶的基本特
4. 出示教學圖片進一步理清毛毛蟲轉變蝴蝶的過程
5.鼓勵幼兒大膽地用身體來表現蝴蝶的轉變過程
Ⅶ 小班認識蝴蝶和蜻蜓的科學領域教案
活動目標1、了解蝴蝶的外形特徵及其變化過程。
2、嘗試用肢體動作表現蝴蝶的生長變化過程。
3、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
活動准備:蝴蝶玩偶,教學圖片活動過程:
一、通過猜謎,引出蝴蝶主題。
老師:小朋友們好,今天,老師請你們猜猜一個謎語它是說的是什麼的小動物呢? "有樣東西真美麗,四片翅膀像花衣,春天飛到花園里,停在花上好神奇",你們來猜猜是什麼小動物呢?(蝴蝶)老師:你們說說為什麼是蝴蝶呢?(幼兒回答)老師:小朋友們說的真好,這個謎語的謎底就是蝴蝶!你們真的很棒呢,給自己 拍拍手吧!
二、出示蝴蝶實物,引導幼兒觀察蝴蝶的外形特徵。
老師:好了,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美麗的蝴蝶是什麼樣子的呢?
老師設置以下問題進行提問:
(1)蝴蝶的身體是什麼樣子的?(橢圓形的)(2)蝴蝶的頭上面有什麼?(兩個觸角)(3)蝴蝶的胸部有什麼呢?(有腳)(4)蝴蝶的翅膀是什麼樣子的?(翅膀上面有花斑)(5)蝴蝶有幾只腳呢?(六隻腳,腳也叫做足,兩只腳就是一對足,那我們數一數有幾對足,三隊足)(6)蝴蝶在哪裡生活呢?(蝴蝶喜歡花,生活在花叢中)(7)它在花叢中飛來飛去是在干什麼呢?(蝴蝶喜歡吃花蜜,所以它們就喜歡待在花叢中)老師小結:剛剛小朋友們說的都很好,蝴蝶的身體是長長的橢圓形的,頭上有兩個觸角,胸部有和腹部長有三對足,翅膀上有花斑,喜歡生活在花叢中,因為它們很喜歡吃花蜜,它們在花叢中飛來飛去就是在尋找自己喜歡吃的花蜜哦!它們只要找到了自己喜歡吃的花蜜就會賴著不走。
(8)那小朋友知道蝴蝶是怎麼來的嗎?
三、引導幼兒了解蝴蝶的生長過程。
1、老師有感情的講述故事.
一隻美麗的蝴蝶媽媽在她要死去之前在樹葉上產下了一批像菜籽一樣大小的東西,這個東西的名字就叫做卵。這個卵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成長,慢慢的蛻變成了一隻毛毛蟲;因為天氣的變化,這個毛毛蟲就把自己藏到了一個橢圓形的小簍子里,這個橢圓形的小簍子的名字就叫做蛹,慢慢的這個蛹長出了翅膀,長出了橢圓形的身體,兩只觸角,三對足,身體上也長出了花斑,漂亮極了。春天到了,花兒都開了,蝴蝶姑娘們都出來了,看!她們正在吃著甜甜的花蜜呢!
2、老師進行提問,幫助幼兒了解蝴蝶生長變化的過程。
(1)蝴蝶媽媽在樹葉上產的什麼呢?(卵)(2)蝴蝶的卵是什麼樣子的呢?(像菜籽一樣大小的東西)(3)這個卵經過成長蛻變成什麼了?(毛毛蟲)(4)毛毛蟲在小簍子里發生了什麼事情?(長出了翅膀,還有三對足,兩個觸角)(4)蝴蝶是由什麼變的,怎麼樣變的?
3、鼓勵幼兒嘗試用肢體動作變現蝴蝶的生長過程。
老師:我們一起來學一學蝴蝶蛻變的過程,好嗎?
四、結束部分:
我們美麗的蝴蝶仙子們我們一起出去吃花蜜吧!跟我們後面的客人老師說再見吧!
(幼兒有秩序的離開,活動結束)
Ⅷ 大班科學公開課教案《毛毛蟲是怎麼變成蝴蝶的》
活動目標
復1、對蝴蝶的演變過程充制滿好奇。
2、嘗試運用繪畫的方式表現蝴蝶的特徵和生長過程。
活動准備
毛毛蟲變蝴蝶視頻、剪紙
活動過程
一、引入課題<用時2分鍾>
以拼圖游戲引入活動主題
(共6各組,每組各一個拼圖<蝴蝶>與同伴共同完成)
提問:誰玩過拼圖游戲?你們能拼出來什麼?
幼兒:玩過/沒玩過 蝴蝶
二、幼兒討論<用時3分鍾>
1、引導幼兒了解蝴蝶外形特徵
提問:拼出來的蝴蝶是什麼樣的?
(小結:通過顏色、翅膀、觸角、身體、花紋)
2、教師:你見過蝴蝶么?知道蝴蝶的寶寶是誰嗎?毛毛蟲怎麼變的?
三、引導幼兒了解蝴蝶成長的過程<用時15分鍾>
1、欣賞視頻(無目的觀看)
教師:你看到了什麼?
幼兒:毛毛蟲、蝴蝶
2、欣賞視頻(有目的觀看)
教師:毛毛蟲是怎麼變成蝴蝶的?先…..後….然後…再…)
幼兒:圓的(卵子)、毛毛蟲、蛹、蝴蝶幼兒講述剛才看到的過程
教師:進行糾正並在黑板上貼上剪紙(蝴蝶演變過程)
四、運用繪畫的方式表現蝴蝶演變過程<用時10分鍾or延伸課題>
(註:不進行評價幼兒的繪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