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曼陀鈴怎麼調音
1、調音方法類似於小提琴。曼陀林一般有G-D-A-E調,從低到高,每個音調對應兩根弦。換句話說,如果按單根弦來算,曼陀林有G-G-D-D-A-A-E-E調。當你拿好曼陀林後,音最高的一組弦(E調)應當離地板最近。如果你彈過吉他,也可以把它想像成吉他最低的四根弦(E-A-D-G),但是方向相反。如果你是第一次開始學習曼陀林,這可以幫助你熟悉指法。
2、對應好每根弦的調音器。大多數曼陀林G弦和D弦的調音器都在琴頭靠近你的一側,而A弦和E弦的調音器則按順序排列在琴頭靠近地面一側。調音的時候,在琴頭上按順時針方向調節調音器,從上向下依次調節,將音調調高
3、既要調節每根弦,也要成組地調節一對弦。是什麼使得給曼陀林調音比小提琴更難呢,當然是因為它有8條弦而不是4條,這就意味著必須提高調節精度,否則樂器就會走調。彈奏樂曲時,很難分辨出哪根弦跑調。調音時用「多餘敲擊」的方法(演奏後使用撥片抑制每根弦發音)區分每個音調。這要比電子調音器更加精準,也比其他任何調音的方法要好。
4、調高,不要調低。調任何弦樂器的時候,你都要將音調從平調高,將音高調高,而不是從高往低調整。這是因為你需要將弦朝向齒輪調緊,而不是調松。如果將音調調低,彈奏時調音齒輪的緊張度很容易鬆弛,這容易使弦的音色變平。使用新弦時,尤其要注意這一點。
5、使用新弦。學習時,磨損的弦會更容易走音或者讓你的手指難受。經常更換弦,這樣樂器才不會走調。除非你是Tim Obrien,你不需要每晚更換琴弦,但是如果連續使用4-6周後,琴弦就應該更換了。
6、先大致調整,然後再細細調整。剛剛裝上新的琴弦時,想要很快調好音非常困難,因為用不了幾分鍾,新弦就會脫落。放上新弦後,每根弦都會給琴頸上增添許多負荷,這會使木頭慢慢變軟。你需要考慮到這一點,將新弦調緊後,讓樂器休息一段時間再進行微調。這樣你才能更迅速精準地調音。
如果幫助到你,能幫忙點個採納嗎,謝謝
⑵ 請問初學者要如何選購曼陀鈴琴呢。。
購買一件商品,首先考慮價位問題,購買曼陀鈴當然也不會例外。一回般來說,越貴越好。答所以要根據個人的經濟情況,選擇琴的檔次。
然後一定要把緊音準關。
其次是音色。再其次是外觀了。
注意,音樂是靠聲音表現的,在聲音面前,外觀就不是很重要的了。
拙見,僅供參考。
⑶ 曼陀鈴琴碼為何是斜的
購買一件商品,首先考慮價位問題,購買曼陀鈴當然也不會例外。一般來說,越版貴越好權。所以要根據個人的經濟情況,選擇琴的檔次。
然後一定要把緊音準關。
其次是音色。再其次是外觀了。
注意,音樂是靠聲音表現的,在聲音面前,外觀就不是很重要的了。
拙見,僅供參考。
⑷ 請問曼陀鈴這種樂器分哪些型號如何鑒別音質優劣
曼陀鈴屬於魯特琴的一種,全長約40厘米,琴體背部隆起成半圓形,不帶橫板,弦有四內對復弦,容使用義單或彈片彈,屬於旋律樂器,它的振音彈法最能帶給聽眾特別深刻的印象,調音法和小提琴相同,採取五度音隔。
曼陀鈴是十八世紀時從魯特的一種叫做曼德拉攏樂器中分離出來的一種樂器,經常與吉它等低音樂器合奏,很受大歡迎,其美妙的音色也可以在獨奏時單獨使用。
二十世紀初期,由Orville Gibson改良了曼陀鈴的琴身設計,由拱形背板改變成為平面背板,而此型在美洲地區較為流行
。
他可分為6種
1.義大利曼陀鈴(Blowback mandolins,圓背傳統型)
2.平背曼陀鈴(Flatback mandolins, A Model)
3.鄉村音樂曼陀鈴(F Model)
4.電曼陀鈴(Electric Mandolin)
5.雙頸曼陀鈴(Double-neck Mandolin
6.其他變體曼陀鈴 (Mandolin banjo…)
⑸ 曼陀鈴有教學指法嗎
曼陀鈴指法如下:
1、右手撥片拿法
拿彈片時,撥片應該在拇指和食指之間只露出一點尖。只有拇指不需要彎曲,其他手指都需要輕輕地半握,就像手心拿著-一個雞蛋。彈片的大半部分應該放在食指的第一關節以上,拇指不能太用力。由於撥片拿法與一般吉他沒有不同,因此不提供圖片了。
2、左手琴弦指法
首先把1、2、3指都放在第4弦的指定品格上,手指要斜對著指板,這樣指頭自然就會分開了。手指的長短人人不一樣,但只要能把G弦全部押住,就可以說是正確的押弦姿勢。
接下來,保持手指的形狀,在全部弦上押弦。3根手指不能夠全押在弦上的話,請調整一下手腕的角度。 押弦位置請參考下圖,這樣不需要過度費力,而且彈出來的音色又比較穩定。
(5)曼陀鈴琴教學視頻擴展閱讀:
練習曼陀鈴的注意事項
1、曼陀鈴上的弦軸金屬部件,需常加潤滑油,一般每季度加一次即可。在調弦過程中,應隨時注意琴弦的張力,不要一下子調得過高,以免斷弦。
2、曼陀鈴如長期不使用時,可將琴弦放鬆;經常要彈奏的,則不必放鬆琴弦。琴宜經常彈奏,使共鳴箱內空氣流動而保持一定的乾燥度,平時則懸掛在沒有陽光直射的通風處。過分的干、濕均會引起粘合劑開膠。
3、曼陀鈴帶出戶外時,應該在布質的保護套中,保護套可根據你的琴大小尺自製。
⑹ qinci琴茲曼陀鈴聲音如何
我一直喜歡優美的音樂和樂器聲音
⑺ 復音口琴怎麼吹曼陀鈴奏發含住一個孔的的舊式或者新式舌頭頂住了格子怎麼來回上下擺動
我的感覺是用嘴唇吸允口琴。然後就會帶來一種顫音
⑻ 曼陀鈴和柳琴!
柳琴我沒見過但是感覺曼陀鈴相對容易一點,我現在就在學,曼陀鈴的音階很好分辨,內我沒學過樂器自學慢容慢也摸出來了一點門道,樓主學過樂器那就容易了,樂器其實就是貴在堅持,有興趣可以去曼陀鈴論壇看看能學到很多。
⑼ 曼陀鈴和斑鳩琴的區別
曼陀鈴(又稱「曼陀林」、「曼德琳」)是彈撥樂器,起源於義大利,屬於魯特琴專族。有四組復弦屬,指板上有銅品。音域較接近於小提琴。有使用撥片彈奏,屬於旋律樂器,它的振音彈法最能帶給聽眾特別深刻的印象。調音法和小提琴相同,採取五度音隔。常與吉它等低音樂器合奏,亦可獨奏。
斑鳩琴,又稱五弦琴,在吉他還未插電的時代,是節奏組的常客。它並非美國傳統樂器,最早源自非洲,叫做」Xalam」,由西非隨黑奴傳入美洲,為一長勁撥弦。常用於民謠與爵士的演奏中。斑鳩琴手刷著和弦,讓銅管樂器盡情發揮,看起來低調,卻是美國早期南方音樂不可或缺的因子。少了它,早期音樂里那股「歲月」的氣味就沒了。
⑽ 魯特琴和曼陀鈴音色區別在哪兒
形狀結構接近,魯特琴體型比曼陀鈴大,用羊腸弦,現在一般用尼龍弦,曼陀鈴體型小一些,用金屬弦,而且是用撥子演奏,兩種樂器的音域也相差很多,真要相比的話,我的感覺就是曼陀林音色比魯特琴更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