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視頻設計 > 花毽子踢法教學視頻

花毽子踢法教學視頻

發布時間:2020-12-23 20:14:17

㈠ 怎樣才能踢好毽子

有點難,看你的悟來性,再就是找一雙好自鞋子!里側面比較平,彈力好些,就象以前的旅遊鞋!在就是加上你的鍛煉!

一、 踢毽子的技巧:

「膝若軸,腰如綿,縱身猿,著地燕。」

解釋:踢毽子時全身的肌肉都要放鬆,身體自然擺動;跳躍時,要像山猿般靈巧;落地時要像燕子般輕盈,才能把毽子踢好。

二、踢毽子動作的指導要點:

1、選擇平坦的場地,避免風的干擾,空氣要流通,使肺部能吸收大量的新鮮空氣。

2.每個動作,先練習空踢,目的是培養學生動作的熟練度及身體的平衡感。

3.先從單腳踢開始,學完單腳踢的基本動作後,再練習連貫動作,要左右腳交互練習,以促進身體均衡發展。

4、踢毽子時兩眼要注視毽子,不要單看腳的動作正確與否,而忽略了掌握毽子落下的時間點。

5、當毽子失去控制時,盡可能用腳掌拍接,真正不得已才用手掌接住,不使其落地,可以此訓練對毽子的接續性及流暢性,並訓練學生的耐力及步法的靈活。

6、身體躍起在半空中踢毽子時,注意當落下時,以前腳掌先著地,以保持腳步輕快,並可避免腳踝受傷。

7、除花招動作特殊變換外,任何踢法務求毽子要直上直落。

㈡ 毽子有10種踢法,都是什麼

  1. 盤踢一腿站立支撐,另一腿屈膝外展,向內向上擺小腿,用踝關節內側踢毽,等毽子落到膝蓋以下的位置時,抬腳再次踢起,可以單腳持續踢,也可以雙腳輪流踢擊。盤踢是踢毽入門的基礎,沒有很好的盤踢基礎,其他一切踢法都是無法練習的。

  2. 磕踢自然放鬆站立,用手拋起毽子,然後提起大腿用膝關節將毽子磕起,注意小腿自然下垂,大腿不要外張或里扣。剛開始可以用手接毽,輔助練習,熟練後即可以磕踢、盤踢交替進行。磕踢特別適用於毽子下落時距離身體很近的情況,是盤踢的有益補充。

  3. 拐踢大腿放鬆,小腿發力向身體後斜上方擺動,用踝關節外側踢擊。當毽子距離身體較遠時,可以抬起大腿去接踢。這種踢法能夠照顧到身體外側和斜後方很大范圍。

  4. 綳踢大腿向前抬起,上身略微前傾,小腿向前擺動,髖關節、膝關節放鬆,在踢毽子的一剎那踝關節發力將毽勾起。綳踢的發力可高可低,能救起即將落地的毽子。踢毽的活動形式多種多樣。可以一個人單獨踢,綜合使用各種踢法進行計數;也可以兩三個朋友競賽,比如單項計時賽、多項馬拉松賽等等。

  5. 叉踢/抹子:一隻腳不離地,另一隻腳從背後繞至前腿外側用腳內側或腳心踢。

  6. 背踢/倒打、背(音「杯」)毽:一隻腳不離地,另一隻腳向身後彎曲用腳心踢。

  7. 倒勾/倒勾:背對毽子即將運行的方向,在身體前上方用腳面向身後踢。

  8. 踹毽/踏毽:在身體前方、側面或身後用腳心或腳外側踢。

  9. 跳直踢:一條腿向前提起離地,另一條腿單腿起跳騰空,後離地腿在身體前方用腳面直踢並先落地。

  10. 對跳直踢:在用一條腿完成跳直踢後,當毽子回落後,立即連續用另一條腿完成與第一次動作對稱的跳直踢。

㈢ 一般有幾種踢毽子方法,最基本的方法是什麼方法

毽子的基抄本踢法,主要有「盤、拐、綳、蹬」四種,用腳內側踢為「盤」,用腳外側踢為「拐」,用腳面踢為「綳」,用腳掌踢為「蹬」,用腳趾踢為「挑」,用腳後跟踢為「磕」等。
不算雙腳同時離地的跳躍動作和其他復雜動作,踢毽子的基本動作共有8種,即盤、蹦、拐、磕、抹、背(音「杯」)、勾、踹。由於參與踢毽子的民眾廣及全國各地,而且踢毽子運動的流傳又年代久遠,所以對同樣的動作形成了各地的多達幾百種不同的稱謂。

㈣ 踢毽子有哪些花樣,還有每個花樣具體的踢法

一、一個人踢的:這個花樣特別多,看過網上很多人說,但感覺比我們小時候玩的差多了。
1、基本動作:
踢(正撇彎腿內側踢),
盤(反撇內側踢),
擺/掰(外側彎腿踢),
奔/綳(直腿向前,將毽子向上/前踢),
勾(直腿向前,將毽子向身後踢),
掛(腿向後踢,將毽子踢回身前),
磕(用膝蓋踢),
粘(用腳接住毽子,又分腳尖、內側外側、腳底,再引申用胸、頭頂、肩膀、額頭、後背,甚至用嘴咬住毽子毛,小時候沒覺得臟,每個人都是自己做一個毽子,還用梳子梳毛),以上都是單一腳動作,有難有易;記得小時候看電視大俠們用嘴接住飛刀,我都微微一笑。
以下是雙腳的,各地叫法可能差異更大:
打/拐:跳起,一腿向前抬起,大腿平,小腿順直,另一腿從大腿下方伸到另一側踢到毽子;
亞:不跳,一腿向前點,半蹲站住,另一腿從大腿下方伸到另一側踢到毽子;
跨:一腿從毽子上邁過,另一腳踢到毽子;
跪:跳起、一腿彎曲,大腿小腿彎折貼緊,另一腿踢毽子

2、花樣玩法:
光一個動作或以上基本動作幾個串到一起,尤其是挑戰自己的反撇子。下課10分鍾,幾個水平相當的人互相挑戰,爭奪自己的記錄。那時候一個小夥伴干打,打了20多個,牛牛的樣子。
畢竟課間只有十分鍾,只能提高難度。變態的還有掃、踹這些很難踢到2個的玩法。
3、小規則比賽:
學校會舉行一些比賽,為了全體參與,都是簡單的踢,沒什麼花樣。

㈤ 毽子踢法口訣

一接,二拍胸,三吊,四崖,五拐,六盤,七吸,八拍,九撇,十平,十一飛,十二兔。後面還有

㈥ 毽子最基本的踢法

毽子基本踢法都一樣的,即盤踢(腳內側踢)、磕踢(膝蓋踢)、拐踢(腳外側踢)、綳踢(腳尖踢)四種。
(一)盤踢
盤踢,即用左右兩腳互換踢毽。髖關節和膝關節放鬆,踝關節發力帶動小腿上擺,膝關節向外擺,大腿自內向外翻轉,用腳的內側向上垂直踢起毽子。一般踢起的高度不超過下頜。
初練習時,可以先不用毽子,模仿踢毽子的動作做「空踢」練習。練習時,一腿站立,另一腿膝關節外張,大腿翻轉至內側向上抬起,腳尖向前,腳跟與直立腿保持一腳遠的距離,高度約與直立腿膝關節相同。抬好後,堅持幾秒鍾再放下,換另一條腿練習。兩條腿的動作基本准確定型後,就可以用毽子直接練習了。這種方法可以比較快地掌握入門技術。
(二)磕踢
磕踢,即用兩腿膝蓋部分互換踢毽子。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放鬆,小腿自然下垂,足尖稍指地,膝關節發力,帶動大腿上擺,將毽子撞起,一般不超過下頜。
練習時,雙肘放於腰間,掌心向下,前臂前伸,同上臂成90°夾角不動。用「空踢」的方法進行練習,膝關節發力,用膝蓋部位撞擊雙手發出聲響,很像用手擊打膝蓋的聲音(但絕不是擊打),如果聲音不像,那麼就是動作錯誤,原因不外是膝關節、髖關節沒有放鬆,小腿沒有自然下垂,造成膝關節發力受到限制,此時需要及時調整動作。聲音相像後,再使用毽子進行練習,就容易多了。
(三)拐踢
拐踢,即用兩腳外側互換踢毽子。髖關節、膝關節放鬆自然下垂,勾腳尖,踝關節發力帶動小腿,向體側後上方擺動,當踢毽的瞬間,踢毽腳的腳內側應平行於地面,高度約為30厘米左右,踢起的毽子一般與肩膀平齊。
練習時,先採用「空踢」的方法進行練習,動作基本准確後,再用「一踢一接」的方法練習,即用手將毽子在體側拋起,高度約與肩部平齊,用拐踢將毽子踢起,用手將毽子接住,再拋、再踢、再接(這種方法適用於各種踢法的練習)。動作基本准確後,改為兩踢一接、三踢一接……熟練後不再用手接毽子,進行雙腿互換的練習,次數越多越好。
(四)綳踢
綳踢,即用腳尖外三趾部分互換踢毽子(其他部位踢出的毽子不穩,並且容易砸腳),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放鬆,大腿向前抬起,身體成150°~160°夾角。踢毽時,腳尖外三趾部位與腳跟同時發力,使腳尖外三趾向上發力時帶動全腳向上勾起。兩腳跟發力帶動小腿向前擺出,大腿保持原角度,將毽子踢起,高低均可。
練習時,先用「空踢」的方法進行練習,動作準確後再用「一踢一接」的方法練習。
在學習各種踢法的過程中,可以和同伴結合一定的游戲來進行練習,這樣可以增加練習的趣味性,提高練習者的學習興趣,也可以培養練習者互相合作、競爭的精神。

㈦ 毽子有幾種踢法

跳繩運動動作技巧
1、側身斜跳
這個動作能訓練你的耐久力,增強你的外展肌和內收肌。兩人一前一後站在跳繩的左右兩側,先側身單腳躍繩向前跳,然後斜身跳回原位。跳躍時應注意用力擺動雙臂。跳1分鍾之後休息10秒鍾,重復練習2次。
2、跳繩基本功:簡單跳繩法
准備動作:雙腳並攏,進行彈跳練習2至3分鍾(彈跳高度為3至5厘米)。
開始跳繩,注意手腕做弧形擺動。初學者先跳10至20次,休息1分鍾後,重復跳10至20次。非初學者可先跳30次,休息1分鍾後,再跳30次。
3、單腳屈膝跳
右腿屈膝,向前抬起。踮起腳尖,單腳跳10至15次,換左腿重復上述動作。休息30秒鍾,每側各做2輪。
4、分腿合腿跳
先做跳繩准備運動(參閱練習2),然後跳繩,跳躍時雙腳叉開,著地時雙腳並攏,重復動作15次。
5、雙臂交叉跳
先做跳繩准備運動(參閱練習2),然後雙臂交叉跳繩。當繩子在空中時,交叉雙臂,當跳過交叉的繩子之後,雙臂反向恢復原狀。
6、雙人跳繩
(1)採取並排站立的姿勢。每人用外側的一隻手握住繩柄。先開始練習簡易跳繩法(參閱練習2),兩人同時用雙腳跳繩,然後練習同時用單腳跳繩。
(2)採取一前一後的站立姿勢。身高者站在後面,並揮動跳繩。
7、繞旋跳
兩人跳繩練習:一人叉開兩腿蹲下,甩動繩子使跳繩在地上畫弧線,另一人則不斷地從甩動的繩子上跳過去。速度由慢逐漸加快,1分鍾後兩人交替。
8、側腳跳
先從簡易跳繩法開始(參閱練習2),然後用雙手手腕揮動跳繩,右腳跳繩,不著地的左腳則斜向一側,跳15次。換另一隻腳跳15次。非初學者可練習快速跳繩,即繩子從腳下滑過時連跳2次。練習時,應注意腳不要抬得過高、過慢,否則容易被繩子絆住。
編輯本段學習提案
Step 1 學會彈跳
學跳繩前,經常和孩子做些跳躍練習、耐力練習,像蛙跳、跳蹦蹦床、跳起摸物、單腳跳。這樣,孩子在實際跳繩時就靈活得多。
Step 2 空手跳
主要是訓練孩子熟悉、掌握「跳」的節奏。媽媽可以和孩子面對面站著,邊拍手說「一二三」邊隨著節奏雙腳跳,反復數次。然後,依照已經熟悉的節奏,媽媽從孩子的身後拉著他的雙手,讓他的雙臂模仿跳繩的樣子旋轉搖動,配合跳躍。最後,再讓孩子雙腳同時跳起、落下,配合兩臂空手搖動。搖動時以肩為軸,手腕用力、兩手心向下或相對。
Step 3 袋鼠跳
孩子站在媽媽身前,媽媽搖繩,一邊念叨著「一二三跳」,一邊帶著孩子像袋鼠一樣雙人跳,讓孩子體會雙腳離地、繩子從下面滑過的感覺。
Step 4 親自上陣
孩子一隻手握住繩的兩頭,按節奏模仿跳繩動作,要求繩子落地時雙腳跳動。可以左、右手交替拿繩。熟悉了這個動作,再教孩子兩手握繩柄,繩垂在身後,由後向前搖繩,雙腳隨著繩的搖動迅速跳起,繩從腳下滑過。
Step 5 花樣
逆向跳 如果孩子學會了最基本的跳法,不妨教他逆向跳——繩垂在身體的前面,雙手由前向後搖繩,其他動作不變。
單腳跳 把重心放在起跳腳上,另一隻腳懸空,手的動作不變,繩子從跳動的腳下滑過。一隻腳跳累了換另一隻。
左右開弓 雙腳交替跳——單數時,繩子從一隻腳下通過;雙數時,從另一隻腳下通過,如此循環往復,直到累了為止,速度由慢而快。
行進跳 跳一下往前進一步,類似於跑跳。以「左右開弓」的方式跳要防止懸起來的那隻腳鉤住繩,把自己絆倒;雙腳行進跳時則身體不能過度前傾,那樣容易摔傷。

踢毽子基本動作:
湘、鄂、渝、黔四省邊境地區踢毽子的基本動作有:盤、拐、磕、蹦四種。
盤:用腳內側交踢,俗稱"盤毽子。"
拐:用肢外側反踢,習稱"打拐拐腳"。
磕:用膝蓋將毽子向上彈起。
蹦:用腳尖踢毽,習稱"叮叮貓打鏢雞"。
除此外,還有很多其他的踢法。

㈧ 關於踢毽子的幾種經典踢法

踢毽子最常見的方法有四種:盤踢、磕踢、拐踢、綳踢。 .盤踢:一腿站立支撐,另一腿屈膝外展,向內向上擺小腿,用踝關節內側踢毽,等毽子落到膝蓋以下的位置時,抬腳再次踢起,可以單腳持續踢,也可以雙腳輪流踢擊。盤踢是踢毽入門的基礎,沒有很好的盤踢基礎,其他一切踢法都是無法練習的。 2.磕踢:自然放鬆站立,用手拋起毽子,然後提起大腿用膝關節將毽子磕起,注意小腿自然下垂,大腿不要外張或里扣。剛開始可以用手接毽,輔助練習,熟練後即可以磕踢、盤踢交替進行。磕踢特別適用於毽子下落時距離身體很近的情況,是盤踢的有益補充。 3.拐踢:大腿放鬆,小腿發力向身體後斜上方擺動,用踝關節外側踢擊。當毽子距離身體較遠時,可以抬起大腿去接踢。這種踢法能夠照顧到身體外側和斜後方很大范圍。 4.綳踢:大腿向前抬起,上身略微前傾,小腿向前擺動,髖關節、膝關節放鬆,在踢毽子的一剎那踝關節發力將毽勾起。綳踢的發力可高可低,能救起即將落地的毽子。 踢毽的活動形式多種多樣。可以一個人單獨踢,綜合使用各種踢法進行計數;也可以兩三個朋友競賽,比如單項計時賽、多項馬拉松賽等等。更常見的娛樂方法是:幾位朋友圍成一圈互相傳踢;當人數達到六七人甚至以上時,就有必要選出一位技術高超的踢毽愛好者,請他站在場地中央,不斷接毽並向外圍傳毽。既鍛煉了身體,又增進了友誼,不失為一舉兩得的健身項目

㈨ 求視頻:毽子五花樣:干蹩、乾脆、干拖、里外拐、干掛纏的踢法

沒視抄頻但有講解……

http://www.doc88.com/p-499549872306.html

㈩ 毽子的花毽的四種基本踢法

用足內側互換踢毽,膝關節向外張,大腿向外轉動,稍有上擺,不要過大,髖和膝關節放鬆,小腿向上擺,踢毽時踝關節發力。踢起的毽子一般不超過下頦。
練習方法:一般人的左足沒有右足靈活,沒有踢過毽子的人,右足也能踢一兩次,所以,練習時左足先開始為宜,即先用左足踢起一次,要求垂直,用手接住,右足再踢一次用手接住,較熟練後,連續踢。左右足都可連續踢後,改為左右兩足各踢一次接住、各踢兩次接住、各踢三次、各踢四次......接住,靈活熟練後就不用再接, 踢的次數越多越好。 用兩腿膝蓋互換將毽子磕起(撞起)的踢法。髖關節、膝關節放鬆,小腿自然下垂,膝關節發力,將毽子磕起,大腿不要外張或里扣,踢起的毽子一般不超過下頦。
練習方法:練習時,用手拋起不超過下頦的毽子,用膝蓋磕起(撞起),然後用手接住,同盤踢的練習方法一樣,形成一磕一接,熟練後不用手拋毽,改用盤踢,形成一磕一盤,協調後兩膝互換,踢的次數越多越好。 用兩足外側互換踢毽,大腿放鬆,小腿發力向體後斜上方擺動,勾足尖,踢毽時大腿不得擺到體前,小腿向體後斜上方擺動不要過高,毽子和足外側相碰的一剎間,踢毽腳的內側離地面一般不越過三十厘米,踢起的毽子高度隨意。
練習方法:練習時,可象盤踢一樣,採用一踢一接的練習方法。為了避免動作出錯誤,練習時,踢毽腳一側可向牆或樹木等,身體與牆距離約與體寬相同,如果踢毽腳踢時碰到牆或樹木,便是錯誤動作。 有的地方叫做「綳尖」,是用兩足尖外三趾部分互換踢毽,單足踢毽也可以。綳踢能踢起即將落地的毽子,毽子被踝關節的發力一綳而起,所以叫綳踢。其動作是,大腿向前抬起,和身體成為150º——160º夾角,小腿向前擺動,髖關節、膝關節要放鬆,踝關節的發力,要在踢毽子的一剎間,足尖外三趾向上猛地用力,將毽勾起。踢起的毽子高低都可,但應避免忽高忽低,為以後的花樣踢法打下基礎。
練習方法:練習時,可採用盤踢的一踢一接的練習方法,但在開始練習時要踢得低一些,一般不超過腰部,再低一些更好,這樣能踢的次數多一些。為了避免動作出錯誤,練習時可面向牆壁或樹木,距離約與體同寬,如練習時踢毽腳碰到了牆或樹木,便是錯誤動作,原因是膝關節沒有放鬆,大腿抬得過高。

閱讀全文

與花毽子踢法教學視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