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閱讀與識字《珊瑚》的教案
教學目標:
1、按順序觀察圖畫,同識字2中的詞語聯系起來。
2、學會讀韻文。
3、學會三種新筆畫和兩個生字。
4、能夠明白學校生活的有序及規律,養成良好的生活常規。
教學重點:熟讀韻文,學會三種新筆畫和兩個生字。
教學難點:將圖畫與識字2中的詞語聯系起來。
課前准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老師先請小朋友欣賞一首好聽的歌曲。你知道這是什麼歌?拼讀詞兒:上學(帶拼音)
2、有一個小朋友叫芳芳,她跟你們一樣,也是一年級的小學生,而且也剛剛成為光榮的少先隊員。她很喜歡上學,覺得小學生活有規律又有趣。今天我們就學習一篇和她的學習生活有關的韻文(板書:識字2)。其實啊,她每天早晨做的事跟我們小朋友是一樣的,不信你去看看。
二、情境中識字
1、首先老師要考考大家的耳朵靈不靈,眼睛尖不尖,(出示太陽、鬧鍾、小鳥)你聽到了什麼,看到了什麼?
用我看到了 。
我聽到了 。
2、這些說明了什麼呢?是啊,美好的一天開始了,太陽公公笑眯眯的升起來了,鬧鍾大聲的響起來了,外面的小鳥在嘰嘰喳喳地叫,好像在說:「起床了,起床了!」
3、出示:太陽 鬧鍾 小鳥
(1)你能讀准這三個詞語嗎?誰來試一試!
(2)老師發現這里有兩個字是三拼音節,你找到了嗎?誰能帶領大家把「小鳥」這個詞先拼讀一下,再連起來讀一下?
(3)我想我們班的同學看到這么美好的早晨,心情一定很開心,很高興,你能讀出這種開心的感覺嗎?誰來試一試!
找一位同學先來讀一讀,其他同學認真傾聽。去掉拼音你還認識它們嗎?
4、看,芳芳聽到了太陽公公、鬧鍾、小鳥的話,一骨碌從床上爬了起來,她接著做了什麼?請同學們大聲地讀一讀第二行的三個詞語:
穿衣 下床 起早
(1)你們知道什麼叫起早嗎?(就是起的很早)你們在家裡起的早嗎?我們可不能做一個小懶蟲啊!
(2)起床後的芳芳精神一定非常好,讓我們一起有精神的讀讀這三個詞語。
(師提醒:我們讀得時候要注意,穿和床是翹舌音。起早兩個都是三聲,第一個字要讀成二聲。)
(3)誰能把第一行與第二行連起來有感情的讀一讀?誰再來試一試?男女生比賽,看誰讀得最有精神?
5、芳芳起床後又干什麼了呢?看圖。
出示:用餐 刷牙 洗臉
① ② ③
(1)你能把這三個詞語按順序排一下嗎?誰能按著順序領讀一下?
(2)師小結:我們說話和做事一樣,要有一定的順序,否則就讓人聽了不明白。
(3)誰 能向老師這樣說一說呢?
芳芳起床後,先刷牙,然後 ,最後再 。
(4)讓我們一起學學芳芳的樣子,讀讀這三個詞語吧!
(5)小組開小火車,看小火車開的順當不順當?小組比賽,看誰讀得最准確?
6、早餐吃飽後芳芳開開心心地去上學了,上學以後芳芳又做了哪些事呢?想一想我們每個星期一早上二節課後都要做什麼?
升旗時你會聽見什麼?會看見什麼?你要怎麼做呢?(指導說完整:在嘹亮的國歌聲中,五星紅旗緩緩升起,少先隊員們立正敬禮)其他時候我們會做什麼呢?(做操)
(1)我們怎樣讀好「上」和「升」這兩個字呢?(舌頭要翹起來)
(2)怎樣讀好「做操」這兩個字呢?(舌頭要放平)
(3)同學們喜歡做操嗎?讓我們開開心心地讀讀這行詞語。
上學 升旗 做操
(4)第五組開火車,看哪一個同學讀得最好,一人讀一個。
7、讀全文。
師:好了,老師把所有的詞語寶寶都請來了,你們會讀了嗎?讓我們一起有感情地讀一讀吧!(同學們真棒)男女生分開讀,男讀前兩行,女讀後兩行。
(1)去掉拼音後你還會讀嗎?一二組讀第一行,三四組讀第二行,五六組第三行,七八組第四行。注意:讀出你們愉快的心情。
(2)我們每天早上起床後,就要按照這樣的順序去做每一件事,這樣才能把每件事做好!
(3)下面聽清楚老師的要求:邊讀邊在腦子里想像早上起來後做事的順序,我們有感情地朗讀2遍,看誰能最先背下這些詞語!
三、游戲鞏固
1、創設情境
師:「芳芳見你們學得這么認真,決定請你們吃蘋果,如果你讀出蘋果上的字,並帶我們大家讀一遍,那這個蘋果就送給你。」
2、游戲。
四、教學生字。
1、出示「小」,這個字讀什麼?
(1)在學寫「小」之前,我們先來認識一個新的筆畫豎勾,教師范寫,知道寫勾。
(2)「小」有幾筆 ,都由哪些筆畫組成?
(3)師范寫,學生念筆順歌。
(4)學生念筆順歌,書空。
(5)組詞。
2、出示「鳥」,這個字讀什麼?
(1)教學橫折鉤和豎折折勾。
這個「鳥」字今天也給我們小朋友帶來了兩位新的筆畫朋友,你們想認識它們嗎,請看黑板。教師范寫筆畫。
(2)「鳥」的筆畫有些復雜,我們一起跟著電腦老師學一學吧。看看「鳥」一共有幾筆?
(3)看完了老師的書寫,有哪些小朋友已經會寫了,請你告訴大家。學生說筆順歌,教師范寫。教師說注意點。
(4)念筆順歌,書空。
(5)組詞。
3、學習到現在,生字寶寶有點累了,讓我們送她回家休息吧。從文具盒裡輕輕地拿出一支鉛筆,做好寫字的准備。背一背寫字歌。
學生書上描紅,教師巡視寫字姿勢。
五、作業布置。
1、讀一讀,朗讀《識字2》。
2、說一說,對爸爸媽媽說說芳芳早上都做了些什麼?
3、念一念,念一念筆順歌並且書空。
板書設計:
識字2
小:小鳥
鳥:小鳥
Ⅱ 巨大的的寶庫海洋 教案
教學目標: 1、了解海洋豐富的寶庫與人們生活的,萌發保護海洋環境的意識。
2、 關心日常生活中的現象,關注與科學有關的社會問題。 3、了解保護海洋資源的方法。
教學准備: 多媒體課件
教材分析:海洋資源安排在生物資源之後,讓學生不僅是要保護生
物資源,更要保護海洋資源,了解海洋資源。
學情分析:學生對海洋接觸的極少,也很少了解海洋的資源與我們
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所以用課件展現多一些關於海洋的圖片。
教學過程:
1、呈現本課話題----海洋。
2、了解我國優越的海洋環境極其豐富的海洋漁業資源
3、了解更多的海洋里的寶藏
(1)巨量的化學資源,如海鹽極其海水80多種元素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tatic.pay..com/resource/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2)潮汐發電
(3)巨大的海底油氣田
(4)豐富的礦產資源
4.交流網上更多關於海洋資源的分享
(1)海底里有美麗的珊瑚,珍珠,可以美化我們的生活;
(2)海水可以幫助人們運很重的物體(同時播放大輪船的圖片);
5、向海洋要寶
海洋空間按其利用目的可分為五類:
(1)生產場所。(2)貯藏場所。(3)交通運輸設施。(4)居住及娛樂場所。(5)軍事基地。
4、現今海洋污染狀況極其保護海洋的方法 (1)、地圖上海洋是藍色的,很美。但現在大海媽媽的顏色變了。 因為我們人類不斷的生產,不斷的把廢物投放到大海,大海受到了污染,所以在那裡生活的各種動物,生物的生命都受到了威脅。那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Ⅲ 中班關於海洋的教案
活動目標:
1、通過看圖,了解大海的分層和一些生活在大海里的生物。
2、了解海洋景觀是按照海水深度不同而不同的。
活動准備:
海洋里的生物圖片,幼兒用書,教學掛圖60-10.
活動過程
一、說說自己知道的大海的朋友。
1、小朋友知道大海是什麼顏色的?它有朋友嗎?誰是大海的朋友呢?為什麼你說XX是大海的朋友呢?
2、出示海洋里的生物圖片,讓幼兒對海洋里的生物有感觀上的認識。
二、出示掛圖,引導幼兒了解大海的朋友都是誰。
1、出示大海的圖片,引導幼兒了解大海的分層:這是什麼?大海的顏色都一樣嗎?怎麼不一樣了?
2、小結:我們平時看到的大海的顏色大多數是藍色的,而且越往海底藍色越深。但是也有的大海顏色看上去是其它顏色的。
3、引導幼兒了解大海的分層:大海的上面(接近海面)叫大洋表層,中間有珊瑚層,最下面叫深海層,顏色也越來越深,越來越暗。
三、引導幼兒觀察大海里的一些生物。
1、大海的朋友很多,裡面有許多動植物,但是這些生物都在大海的一定范圍內生活。我們先看看大洋表層有哪些動植物呢。
2、珊瑚層有哪些動植物?深海層有哪些動植物呢?
四、結束活動。
1、大海的朋友很多,除了有動植物,還有些其他的朋友,請你們和爸爸媽媽一起查查資料,了解一下。
Ⅳ 《怎樣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閱讀能力》教學設計
小學語文教學的根本目的是培養學生的閱讀、寫作能力。可見培養閱讀能力是極其重要的。閱讀教學中普遍存在著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的現象。這樣,不能從實質上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學生的詞彙、說話、朗讀、概括、思維能力都得不到真正的提高。那麼,怎樣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呢?下面談談我的幾點淺見。
一、培養閱讀能力,首先要加強詞句訓練。
讀課文要理解其中的詞語和句子,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和基本思想;要會自覺地使用學過的詞語和組織出所需要的句子,才能更好地准確地表達出真情實感。掌握一定的詞語知識和句子知識,是發展閱讀和寫作的重要基礎。因此,引導學生理解詞語、積累詞語和引導學生運用詞語十分重要,是培養閱讀能力的重要內容。詞語訓練要注意兩點:一是既要重視理解又要重視運用,把學和用結合起來;二是要與閱讀課文與理解文章結合起來。一些常用的詞語,要引導學生在說話和作文中學習使用。一些基本句子形式,要引導學生加深認識,並讓他們口頭或書面造句子,學會使用。在引導學生理解詞語時應讓學生了解這些詞語和句子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意思和用法。有的詞語一讀就懂,不需要講解。有的詞語稍作比較;學生就理解了。教學的重點應放在哪裡?重點應引導學生說,也就口頭運用。第五冊《晨讀》中有一句「現在,他們已經懂得珍惜時間,用功讀書。」句子的意思學生不難理解,重點詞「珍惜」讓學生查字典理解回答,再讓學生比較「珍惜」和「愛惜」讓學生查字典理解回答,再讓學生比較「珍惜」和「愛惜」「珍重」有什麼異同,然後讓學生用「珍惜」一詞口頭造句。有的說:「我們一定要珍惜時間,刻苦學習。」有的說:「我們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學好本領,將來更好地建設祖國。」……通過說話,既加深了詞語的理解,又對學生進行了潛移默化的思想品德教育。
為了是學生更好地理解運用祖國豐富的語言,有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把課文中詞語、句式變換說法。如《精彩的馬戲》最後一句:「馬戲團的叔叔阿姨們真有辦法,能讓動物聽從人的指揮。」教師啟發學生:「如果你們看了這精彩的馬戲,會怎麼想,誰能說一說呢?」有的說:「啊!這么精彩的馬戲,多好看呀!叔叔阿姨們能把動物訓練得這么聽話,表演出這么精彩的絕技,真不簡單!」……這就大大地活躍了學生的思維,提高了運用祖國語言的能力。
二、培養閱讀能力要從學生和教材的實際出發。
小學語文教學往往只相信學生。以為學生什麼都不懂,課文的理解全靠教師的講解。甚至學生已弄懂了的,也是一句一句地講。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就不濃了,抑制了學生積極性,學生只是聽,被動地接受,閱讀能力怎麼能得到培養呢?其實有的課文,或者有的段、句讀讀就懂了,不需要教師多講。如《富饒的西沙群島》,形容海水種種色彩的:「有深藍的、淡青的、綠的、淡綠的、杏黃的,一塊塊一條條地交錯著,五光十色,異常美麗。」形容珊瑚的:「有的象綻開的花朵,有的象美麗的鹿角。海參……大龍蝦……」學生一讀就懂了而且讀得有聲有色,津津有味。比教師一味的分析講解,實際效果要好得多。
學生閱讀能力能反映他們對課文的理解程度。如果課文中的詞語、句段意思不太懂,學生讀起來必然不流暢;如果意思領會不正確,閱讀時的語調、感情就不恰當、不自如。因此,我們要深入了解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程度,難點在哪裡,只要找上、中、下層生分別讀一讀課文,就能知道學生的實際。只有了解學生實際,才能有的放 進行教學。有些課文內容離學生的生活實際比較遠,學生一定難以理解。如第六冊《沙漠里的「船」》,由於生活環境不同的關系,學生對於沙漠、駱駝的情況知道得很少,如何讓學生理解呢?教師可放投影水中航行的船,卦一副一匹駱駝站在沙漠里的圖,通過兩幅圖的比較,讓學生理解「船」是指駱駝,是沙漠里的交通工具,所以人們把它叫作沙漠里的「船」。然後教師提出駱駝為什麼能在沙漠里生活?它有什麼特點?它如何適應沙漠而生活?有什麼作用?駱駝的「特點—本領—用途「三者之間有什麼聯系?引導學生讀議。這樣通過思維訓練,逐漸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能力。閱讀教學方法不應該是千篇一律的。而是看課文內容,看學生的實際水平,該講的講,該讀的讀,該練的練,該做的做。教師要大膽相信學生的理解能力,相信他們通過讀、練、議能掌握相當部分的內容,教師的精力集中到學生不易掌握的那些方面去,探索如何有效地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發展學生的智力。
三、培養閱讀能力要善於啟發學生質疑,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在閱讀教學中,只是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回答,學生總是處於被動的局面。我們要通過一篇一篇課文教學使學生學到閱讀知識的方法,形成閱讀能力。逐步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就要想辦法讓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這樣學生就學得比較主動了。教師可以讓學生預習課文,有不認識的字,讀讀拼音,詞義不懂的,查查字典。真正不能解決的,老師幫助解決。教學中,教師引導、啟發學生把不能理解的地方(如句子、某一自然段、某些內容等)提出來。有的時候,學生確實提不出來,教師就問他們某句話,某個意思懂不懂。這樣讓學生逐步養成閱讀課文時去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並且提出問題來的良好習慣。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盡可能啟發他們互相解答。他們確實解決不了的,才由教師講解。
學生一經起啟發,積極性就高起來,認真讀書,主動發現的問題也多起來了。學生的求知慾強了學習興趣也深了。如教學《我的弟弟「小蘿卜頭」》一課時,學生紛紛提出問題:「為什麼弟弟要跟著媽媽住在女牢房裡?」「為什麼弟弟每天要由特務押著去上課?」「特務為什麼要監視弟弟上課?」「在監牢里,弟弟為什麼能把各門功課學得很好?」「弟弟為什麼這樣刻苦學習?」……所以,善於啟發學生質疑,學生主動學習,的確能逐步培養他們的閱讀能力。
四、培養閱讀能力要注意培養學生廣泛閱讀的興趣
要提高閱讀能力,光靠課堂教學幾十篇課文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必須通過閱讀教學,激發學生在課外主動找讀物看的興趣。在教學中,有時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也一時難於解答。可是,發動學生又把疑難解決了。如有個教師教了《蜘蛛的網》後,有個學生提出問題:「蜘蛛的網能粘住小飛蟲,甲蟲等等,它自己卻不會粘住,是什麼原因?」教師想不到學生會提出這個問題。教師隨機應變,發動學生,說:「你們想想吧!看誰能想出來?」有個學生回答說:「因為蜘蛛身上有油,所以粘不住。」教師接著問:「你是怎麼知道的呢?」學生答:「我在《動腦筋爺爺》那本書上看到的。」由於學生多看課外書,既提高了閱讀能力又增加了科學知識。在教學中,我們常常發現有的學生在回答問題時能恰當地用上許多是在教材沒學過的詞語,可見,學生是在課外閱讀獲得的知識。因此,激勵學生廣泛閱讀是提高閱讀能力的途徑。平時,教師要注意適當地介紹符合學生接受水平的讀物讓他們閱讀。教師還要啟發學生運用教學中學到的閱讀方法進行閱讀。
學生廣泛閱讀,必能豐富知識,開拓思路。無疑是朋友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好方法。
總之,通過有目的、有計劃、有方法、循序漸進的訓練,去培養和發展,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會得到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