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視頻設計 > 古詩畫教學視頻

古詩畫教學視頻

發布時間:2020-12-23 11:41:40

❶ 教學古詩時,要求學生根據詩意繪畫,這種做法好嗎

我覺得非常的好,這樣能讓學生好的理解詩詞的真正含義,同時開拓了學生的空間思維,提高課堂的氣氛。

❷ 古詩畫雞舞蹈教學視頻

徐志摩

贈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
象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
道一聲珍重,道一聲珍重,
那一聲珍重里有蜜甜的憂愁——
沙揚娜拉!

❸ 《畫》古詩的全解

遠看高山色彩明亮(實際上看遠處的山往往是模糊的),走近一聽水卻沒有聲音。春天過去,可是依舊有許多花草爭奇斗艷,畫上的花,無論在什麼季節它都盛開著。人走近停在枝頭上的鳥它就會受驚飛走,而畫上的鳥,即使你走近了,它也不會驚飛。

遠山含笑,有色便是好山,何為有色?清秀俊朗紅濕綠垂是色,寒色蒼蒼亦是佳色,奇傀峭拔也是異色,只因其距離而產生美感,讓人覺其有無限的風光。此乃是「 靜境 」, 靜境之美出乎首句,在於有靜心者能品之。

這就好比是陽春白雪,一開始就將下里巴人給趕出了藝術空間。取消了浮躁者的欣賞美的資格。

在這里,任何的浮躁都不行,有的只是心靜如水.但不是死水而是活水.你看畫中有水呢?一汪春水有著擋不住的盛情傾瀉而出.一種流動之美跳躍於詩人的眼中。

源頭活水本是「動境」,而無聲二字又進入靜境,寧靜致遠.和首句並無矛盾之處.動靜的取捨上詩人可以說是能夠做到游刃有餘.是什麼如此神奇?靜的如此讓人難以放棄去一探究竟,這樣,我們就會接近此詩此畫,這樣心神和山水便靠近了。一切的妙處只是因為「無聲」,無聲是一種美。

王羲之的詩中有「在山陰道上行,如在鏡中游」,便也是這種美。有聲無聲都溶在一起,完美的天籟之聲!莊子所提的「天籟」之聲就是如此,當「天籟」與「人籟」「地籟」一起時,便共同構成一個常人無法言語的自然之聲。

花兒在那個最美的季節里盡情的開放,並最終將自己的生命燃燒般的開到最美。美到極致後,飄然而去。但此中花兒不謝,只因在畫中。不僅僅是如此,寫的近近是畫中的花,是春盡之時,花兒盡逝,無處得美而傷懷的感觸在裡面 。

(3)古詩畫教學視頻擴展閱讀:

作品評價

看遠處的山往往是模糊的,但畫上的山色卻很清楚。在近處聽流水,應當聽到水聲,但畫上的流水卻無聲。在春天盛開的花,隨著春天的逝去就凋謝了。

而畫上的花,不管在什麼季節,它都盛開著。人走近停在枝頭上的鳥,它就會受驚飛走;但畫上的鳥,即使你走近了,它也不會驚飛。

全詩讀起來似乎行行違反自然規律,其實正是暗中設謎,把畫景於實景對照描述,顯示了畫的形神兼備。

❹ 美術老師留了一個古詩詞配畫的作業,讓我們畫完後在班上演講解說自己的畫(1分鍾)。我畫的是《江雪》,

四周的山連綿起伏,沒有了飛鳥的蹤影,所有小路上都沒有了人的行蹤,只有在那寬廣平靜的江上,有一個披著蓑衣戴著斗笠的老漁翁坐在孤零零的船上獨自垂釣。四周顯得十分安靜

❺ 唐代的孟浩然的古詩畫的視頻

《母別子》唐.白居易
母別子,子別母,白日無光哭聲苦。關西驃騎大將軍,去專年屬破虜新策勛。
敕賜金錢二百萬,洛陽迎得如花人。新人迎來舊人棄,掌上蓮花眼中刺。
迎新棄舊未足悲,悲在君家留兩兒。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牽人衣。
以汝夫婦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別離。不如林中烏與鵲,母不失雛雄伴雌。
應似園中桃李樹,花落隨風子在枝。新人新人聽我語,洛陽無限紅樓女。
但願將軍重立功,更有新人勝於汝。

❻ 古詩題竹石↘畫視頻

題竹石畫
咬定青山不放鬆,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
任爾專東西南北風。

這首屬詩著力表現了竹子那頑強而又執著的品佳。既是贊美了岩竹的題畫詩,也是一首詠物詩,開頭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擬人化,已傳達出它的風神;後兩句進一步寫岩竹的品格,她經過了無數次的磨難,長就了一身特別挺拔的豐姿,決不懼怕來自東西南北的狂風。鄭燮不但詠竹詩美,而且畫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用他的話說是「畫竹子以慰天下勞人」。所以這首詩表面上寫竹,其實是寫人,寫作者自己那種正直倔強的性格,決不向任何邪惡勢力低頭的高傲風骨。同時,這首詩也能給我們以生命的感動,曲折惡劣的環境中,戰勝困難,面對現實,像岩竹一樣剛強勇敢。

❼ 與古詩有關的水粉畫教學

只要譜得好,和古詩的韻味能相得益彰那就是好上加好了。我曾經聽過一首《別董大》的,覺韻味甚是綿長,對這首詩的體驗都感覺上升了幾個層次。

❽ 古詩《畫》這首詩講的是一幅什麼畫。畫上有什麼

古詩《畫》這首詩講的是一幅典型的中國畫。畫中有山、水、花、鳥。

原詩:

《畫》唐代:王維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釋義:

遠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聽水卻沒有聲音。

春天過去,可是依舊有許多花草爭奇斗艷,人走近,可是鳥卻依然沒有被驚動。

(8)古詩畫教學視頻擴展閱讀:

王維這首《畫》。

遠看山有色,為什麼要遠看?蘇軾《題西林壁》中寫到:「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在大自然中,人是十分渺小的,只有遠看,才能看清山的全貌。

山是什麼色?出生在南方沿海地區,對山的認識不多。多年游覽名川大山,發現山有很多種,有連綿起伏的,有層巒疊嶂的,也有拔地而起的。青崖狂客更願意相信,王維所看到的是高聳入雲的群山環繞。李白有詩雲「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何等壯闊。

近聽水無聲,山水,山水。山和水是分不開的。有山就有水。電影《閃閃的紅星》的插曲有句歌詞:「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這也常常被物理教學引用,以說明運動的相對性。

王維說,「近聽水無聲」,從側面反映,王維認為這水是應該有聲的。水本無聲,是誰流動撞擊到不同的物體才發出了聲響。所以,王維看到的不是靜止的湖光山色,而是活躍靈動的山間水流。

閱讀全文

與古詩畫教學視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