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品德與生活《秋天在哪裡》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秋天在哪裡》一課是人教版小學《品德與生活》二年級上冊第二單元「金色的秋天」中的主題之一。本課旨在通過觀察秋天的天氣、動植物等的變化,感受秋天的季節特徵,欣賞秋天的美,培養學生親近自然、熱愛自然的情感。學生分析:我校地處農村,校園周圍有大片田地,地里有糧食、蔬菜、蘆葦、野草野花;校園內有石榴樹、柿子樹、冬青、松樹、柳樹等各種樹木;很多學生家中就種著各種果樹,有的學生家中還有菜園。這些地域特色,便於學生走進大自然,觀察大自然,直觀地發現秋天的季節特徵,有利於本課的教學。我班學生雖然從小生活在農村,但對秋天景物的變化缺乏細致的觀察、全面的了解,要通過本課的教學,培養學生觀察與交流能力,激發學生對秋天,對大自然的熱愛。我校每年十月份都要搞收獲節活動,師生一起收獲石榴、柿子,並保存著去年收獲節的錄像資料(錄像內容:學生和天津市關工委領導何國模爺爺一起採摘石榴)。所以,進行本課的教學,要與我校的收獲節活動緊密結合起來,體現學校特色,體現《品德與生活》教學和學校德育活動的結合。教學目標:1.通過課前的觀察、課上多種呈現方式的交流(口頭描述、實物展示、記錄表或圖畫的介紹、欣賞錄像等),了解秋天的農作物、天氣、花草樹木、小動物等的變化,觀察認識秋天的季節特徵,感受秋天的美,培養觀察、表達、合作的能力和熱愛大自然的情感。2.通過留住秋天的活動,激發熱愛秋天,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培養實踐能力和想像能力。教學重點:了解秋天的農作物、天氣、花草樹木、小動物的變化。教學難點:培養學生熱愛秋天,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教學准備:(一)教師准備:1.准備我校去年「金秋十月收獲節」的錄像片段。2.准備不同地區秋天美景的圖片,製作成課件。3.准備三個不同時期大小不同的青蘿卜(因為我家菜園種有青蘿卜)。4.准備寫有「農作物」「天氣」「花草樹木」「小動物」的標志牌。(二)學生准備:1.課前把全班學生分成四組,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別觀察秋天的農作物、天氣、花草樹木、小動物的變化,小組內要確定出每個人介紹的內容和呈現方式。2.想想用哪些方法可以留住秋天,准備留住秋天美工活動的一些材料。如:橡皮泥、野花、花瓶、蘆葦花、秋葉、剪刀、漿糊等。教學過程:活動一 秋天在哪裡(一)介紹身邊的秋天教室里的桌椅分四組擺放,桌上分別放著寫有「農作物」「花草樹木」「天氣」「小動物」的標志牌,全班學生按課前分的小組坐好。教師明確活動要求:每組同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在全班介紹你們所觀察到的秋天景物的變化,當一組同學介紹時,其他組要注意傾聽,可以給以補充。農作物組:1.本組學生結合實物介紹自己觀察的玉米、棉花、毛豆角、尖辣椒、稻子、高粱、絲瓜、南瓜等農作物在秋天的變化。2.請其他組的同學補充。3.教師補充:介紹自己家種的青蘿卜(出示3個),教師分別介紹這三個青蘿卜是什麼時候拔的。[設計意圖:課前讓學生觀察秋天景物的變化,老師作為一名參與者,也應該留心觀察秋天各種景物的變化,這樣,對於學生課上的介紹才能給以正確的引導、適時的補充。通過實物的對比展示,也使學生感悟到秋天是農作物成長、成熟的季節。]4.讓學生概括秋天的農作物有什麼變化?[設計意圖:培養學生概括能力,了解秋天的季節特徵。]天氣組:本組學生介紹秋天的天氣變化,有的學生結合自己記錄的前些天的氣溫來介紹。預估:1.如果學生說到秋天天高了,天氣涼爽了,教師引導學生用語文課上學過的一個詞概括:秋高氣爽。[設計意圖:體現學科間的整合,讓學生學以致用。]2.如果有學生說到秋雨的特點,教師就引導學生說出:「一場秋雨一場涼」。[設計意圖:體現和俗語的結合,豐富學生的語言和知識。]花草樹木組:1.本組學生介紹自己觀察的身邊的花草樹木。如:蘆葦、葫蘆、喇叭花、柿子樹、棗樹、冬青、石榴樹、葡萄、小草等。介紹時,有的結合實物介紹,有的結合自己畫的畫來介紹,教師適時引導。2.教師放錄像,學生觀看──我校去年「金秋十月收獲節」時學生們和何國模爺爺一起採摘石榴的錄像片段。3.請其他組的同學補充介紹。4.學生概括秋天樹木有什麼變化?花草有什麼變化?[設計意圖:此環節讓學生了解秋天一些花草樹木發生的變化,突出了本課的重點。但學生介紹的都是具體的某種花草樹木的特點,所以又設計了一個環節讓學生概括一下秋天的樹有什麼變化,花草有什麼變化,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教師補充了一段錄像,是將本課內容與學校的德育活動相結合,也是本課程開放性的一個具體體現。]小動物組:本組學生介紹,其他組補充,教師相機引導補充。預估:如果有的學生說秋天聽到蛐蛐叫了,教師再補充一個民謠。聽老人說,蛐蛐叫就好像在說:「拆拆洗洗,放在櫃里」。讓學生試著解釋這個民謠的意思。告訴學生,在秋天的夜晚,可以邊聽蛐蛐叫邊說這句民謠,那是件很有趣的事。[設計意圖:利用民謠,進一步了解秋天天氣的特點,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二)欣賞其他地區的秋景1.師:剛才大家介紹的是我們身邊的秋天,你們想不想了解其他地區的秋天是什麼樣子的?2.教師放課件(其他地區秋天美景的圖片,並配有《秋日的私語》的音樂),學生欣賞其他地區的秋景。(三)讓學生說說秋天到底在哪裡呢?(四)師:秋天,無處不在,秋天在我們身邊,在我們的眼睛裡,在我們的心裡,只要我們做有心人,就能處處看到秋天。你們有什麼話想對秋天說?(讓學生充分地說)[設計意圖:品德與生活課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並不是只講兒童身邊的生活。課上,不僅引導學生介紹自己身邊的秋景,而且還藉助課件欣賞了其他地區的美麗秋景,這樣不但陶冶了學生的情操,而且拓寬了學生的視野。]活動二 留住秋天1.師:今年,我們學校「金秋十月收獲節」除了採摘石榴外,還要開展留住秋天的活動,上星期我已經向同學們布置了一個作業:用哪些方法可以留住秋天?2.學生介紹留住秋天的方法。3.學生利用帶來的材料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