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安全教育《莫把椅子當馬騎》的教案
一、說教材
"椅子"陪伴著大班走過了三個春秋,是小朋友離不了的好夥伴。在平時的活動中,就很喜歡有意無意地玩些椅子游戲,如把椅子當馬騎、當搖椅、當滑梯等,但這些游戲往往因擔心安全問題而被限制。根據這些特點,結合本階段主題活動,滿足好玩的心理,讓他們自由設計椅子玩法。通過椅子游戲,練習跨、跳、爬、鑽的動作。在活動設計中,我以游戲夥伴的身份加入進去,師生間能更好的進行情感交流和溝通,也更有利於活動的順利開展。並對幼兒進行安全保護,在這個活動中既鍛煉的四肢協調動作,激發勇敢嘗試活動的興趣,體驗體育游戲的快樂。
二、說目標
1.讓幼兒願意接受游戲,對戰勝困難充滿自信。探索椅子的各種玩法,充分練習平衡、跳等動作。
2.嘗試創造性地用椅子玩游戲,能勇敢大膽地行動。
此目標是根據綱要為指導,學習特點制定的,既體現了活動的重點,又體現了活動的難點,對發展四肢協調動作很有意義。
三、說活動的重、難點及活動准備
1.活動重點:練習跨、跳、爬、鑽的能力,培養戰勝困難的自信心。
2.本次活動的難點: 敢於利用椅子,進行跨、跳的動作。
3.活動准備:
A.每人一張椅子。這是本次活動中的主角,能激發嘗試活動的興趣。
B.運動員進行曲、自製金牌(反面畫有各項運動圖標)游戲場地。
四、說教法
1.本次活動主要是以綱要為精神、學慣用椅子做游戲的情況為主旨,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來開展活動。如游戲法在整個活動中就較為突出。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游戲能增強參與活動的興趣,在輕松、愉快的中很容易就能掌握所學技能。
2.本次活動讓小朋友都積極參加組織,能激發嘗試活動的興趣,能讓有一個全新的體驗。
3.活動中始終突出以椅子的游戲為主體,在進行商量搭建、嘗試運動的活躍氛圍中掌握活動的重、難點。讓在自己搭建的椅子造型上練習跨、跳、爬、鑽的技能,也體現了活動的趣味性。幼兒教育網(youer.1kejian.com)
五、說活動流程
1.開始部分--先向幼兒介紹體育活動的常規:准備運動,就在椅子上做"椅子操"。在場地上坐成4~6排,前後左右距離80~100厘米,與老師一起藉助椅子坐如下活動:坐在椅子上,雙手插腰,按口令聳肩、踮腳,雙手扶椅子背站立,按口令向左、右踢腿,向前、向後彎腰,上跳等。這是整個活動的開始,是讓有個好的心情後進行活動的基礎。做完操,告訴請他們設計玩椅子的方法,還要親子去跨、跳、爬、鑽過,為下面的活動做了鋪墊工作。
2.基本部分--我和椅子做游戲。先嘗試玩椅子的多種方法,如:站在椅子上跳下去,把椅子當馬騎等。接著鼓勵相互合作,增強游戲難度,如:把椅子放成一排,從椅子上爬過去等。再鼓勵相互學習,進行多種嘗試。設計椅子玩法的時候,教師在尊重的前提下,可適當地進行指導,也可以以游戲夥伴地身份加入進去,以增強游戲地趣味性。如果想像不出創造性地玩椅子地方法,教師可提供適當建議。如:椅子背對背依次擺放,引導站在椅子上,並從椅子上跨過去;椅子一張張拼成一直線,從椅子上爬過去;兩張椅子背對背放著,成兩排,從兩排椅子中間跳過去等。在活動中,跳、跨地動作難度較大,我會隨時注意的安全,如果站在較高處往下跳,可採取一些保護措施(在下面鋪上軟墊子等)
①騎馬。引導幼兒將椅背朝前跨坐在椅子上,手持椅背向前上方跳起,模仿騎馬動作在場地內來回行進2~3次。
②馬術。鼓勵幼兒模仿馬術做各種動作,如站在椅子上跳下、站在椅子上分腿越過椅子跳下、單腳站在椅子上等等,鼓勵幼兒合作游戲。
③爬山。引導幼兒兩人一組將椅子縱向並排放置成"小山",進行"爬山"練習,即踏上椅面→跨過椅背→踏上另一椅面→跳下。然後將所有的椅子排列起來,引導幼兒一一跨過所有的"小山"。
④走獨木橋。引導幼兒自由組合將椅子橫向並排當作獨木橋,進行"走獨木橋"的練習。練習一段時間後,引導幼兒將所有椅子並排放置在一起,練習走"長獨木橋"1~2次。
⑤走腳印。引導幼兒將椅背著地,把椅背與椅面之間的空間當成馬蹄印,沿"馬蹄印"行進1~2次。
3.游戲:運動員大奪金
(1).幼兒跨過跳欄、走過平衡木(椅子搭成),摘取金牌。(播放運動員進行曲)
(2).教師帶領幼兒進行放鬆活動。 ①我們玩得真開心!時候不早了,我們慢慢騎馬回家吧!(幼兒做放鬆活動。) ②下面我們把馬牽回馬廄吧!(幼兒每人拿上小椅子回活動室。)
4.整理場地、結束。
結束部分--椅子的游戲。請把自己想出來並嘗試過的椅子玩法進行整理,確定幾種玩法,並在場地四周用椅子設置各種障礙。引導互相商量並明確各種障礙的通過方法,在提醒游戲若干次後,根據的游戲情況,調整難易程度,並提醒活動量過大的適當休息。在活動最後,組織在椅子上聽著輕音樂做放鬆運動,放鬆下情緒,這也是動靜交替,整個活動考慮到的運動負荷,激緩結合。
5.小結
小朋友你們玩的開心嗎,激發幼兒的體育鍛煉的興趣。
② 小班歸位小椅子教案
我一次次的教導孩子們:「只要離開小椅子,就要將小椅子歸位,可總有那麼幾個小朋友依然會忘記,其實這件事老師自己順手一放就可以,但我們的蒙氏教育中要求每個小朋友離開時小椅子時必須要歸位,同時我也想結合我們班本階段「自己事情自己做」的目標,讓幼兒學會做事要有責任心和責任感。
談話活動時,我問小朋友,如果小椅子不歸位會有什麼後果。小朋友說了很多:如:容易被絆倒、還會影響大家的活動,有時屋子裡特別的亂……,我又問:你們是不是每次離開時都將小椅子歸位呢!。小朋友你看著我,我看著你,只有很少部分的幼兒說自己每次都歸位了。於是,我話鋒一轉:「我知道很多小朋友並不是故意的,只是沒有養成這個習慣,希望從現在起,大家都能做到小椅子歸位的習慣,並相互提醒。小朋友們一致同意了。
開始時幼兒還不習慣,常為誰沒將小椅子歸位尋找「肇事者。」一次,調皮的陽陽離開椅子時沒有歸位,被小朋友們發現並告訴了我,我要求他去歸位。可他用一隻手一推,小椅子「咚」的一聲,我要他重新做一次。只聽見他嘴巴嘀咕著:「真麻煩」。我忙抓住這句話對全班幼兒說:「負責任是挺麻煩的,但一個人麻煩點,用以換來整個活動室的整齊,大家說需要嗎?」
慢慢的,小朋友們習慣了將小椅子歸位,萬一有時忘了大家也會提醒幫助他。另外,在自己做工作的時候也能將工作材料歸位,吃完飯也能將碗放入水池中,睡覺時幫助小朋友將小鞋子排整齊方面也做得很好。孩子們在學習負責任這方面已有了很大的進步。
③ 大班教師生活活動《怎樣正確坐小椅子》教案
教學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搬椅子的正確方法及正確坐椅子的姿式!
2、如何愛護好小椅子!
教學活動准備:
1、椅子若干 、 2 小紅花 、
教學活動過程:
一、導入——故事
————幼兒坐成3條弧線,今天有許多椅子朋友來到我們班和小朋友做游戲,但是有一個椅子寶寶很不開心,傷心的告訴老師:我不喜歡和小班的小朋友玩,因為小班的小朋友經常欺負我。讓我找不到家,並且讓我總是摔的滿身臟死了,最可惡的是居然還有小朋友用腳去踢我,這時候椅子媽媽說:我相信小班的寶寶以後都不會這么做了,因為我們老師會教寶寶怎麼樣保護我的,小朋友聽見了椅子寶寶說的話了嗎?椅子寶寶可喜歡和老師玩,因為老師從來不欺負椅子寶寶,小朋友現在看看老師是怎麼樣和椅子寶寶做朋友的。
教師示範搬椅子和坐椅子的正確姿式
二、和椅子做好朋友
————— 請所有的小朋友去找到自己的椅子寶寶做朋友,和椅子寶寶說說悄悄話。(椅子寶寶我愛你啊!我會好好愛護你的,我坐完了會把你送回家的等)
—————請小朋友和椅子做游戲,看誰反應快,摸摸椅子的背,對椅子大聲的說句自己最想說的話,摸摸椅子的腳等等
—————那現在請小朋友讓椅子寶寶到座子媽媽那裡去休息一會吧!觀察幼兒搬椅子的方法是否正確,能否按著老師的說法要求做。
三、 老師小結
—— 小朋友們我們的椅子寶寶都開心的笑了起來,因為我們都做的很好,只是還有個別的椅子寶寶不是很開心,我要表揚以下這么多小朋友,她們剛剛是怎麼樣做的,老師一一說出來再給予紅花鼓勵,為了我們以後做的更好,椅子寶寶帶給我們一段好聽的三字兒歌,教我們做個愛護椅子的乖寶寶
—————(幼兒認真聽)
兒歌:小椅子—雙手搬—輕輕放—再坐上—人離開—椅收起—愛護它—常擦洗!
哪個寶寶能做到三字兒歌裡面,椅子寶寶就會很開心了,小朋友能不能做到啊!
——幼兒自由探討
小朋友一起來說說怎麼樣愛護椅子的,最後將椅子的三字兒歌讀一讀。
④ 中班教案愛護物品-椅子怎麼導入
幼兒園教案及教學反思:愛護公物—椅子
教師:屈老師
設計思路:通過一次給幼兒上課,有幾名幼兒坐不住椅子,在椅子上搖晃,搬椅子時怎麼搬的都有,為了培養幼兒的良好常規,根據本園開展的園本禮儀課程,養成幼兒的良好行為習慣,設計了這節愛護公物—小椅子。
活動目標:
1、懂得愛護自己的桌椅及正確搬取椅子的方法。
2、養成愛護小椅子的良好習慣。
活動准備:小椅子、故事圖片、行為做法的圖片、搬椅子的照片。
活動重點:能愛護自己的桌椅,會正確的搬取椅子。
活動難點:體驗正確搬椅子的方法。
活動過程
一、講故事引出小椅子
小朋友們,今天我要給你們講一個非常好聽的故事,聽故事的時候一定要認真、仔細的聽,聽完後我要有問題問你們,記住了嗎?
二、回憶故事內容懂得愛護小椅子。
1、現在故事講完了誰能告訴我故事裡講的是什麼?
2、誰來說一說小椅子為什麼嘆氣?
3、小桌子聽到小椅子的嘆氣聲,跟小椅子說了一句話,誰知道它說了什麼?
4、後來依依認識到錯誤,她是怎麼做的?
小結:你們可真聰明,依依認識到錯誤後再也不亂寫亂畫、不晃小椅子了,並且非常的愛護小椅子了。
那我想問問小朋友,我們小朋友在幼兒園都有自己的小椅子,那你們怎樣愛護小椅子呀?(幼兒討論)
小結:你們說得都很好,不能亂寫亂畫、不晃悠、要經常擦洗小椅子,愛護小椅子。這樣小椅子就會和我們成為好朋友了。
三、看圖,知道正確的用椅子。
我們都知道了要愛護小椅子,現在你們看一看這些小朋友是怎樣做的,這樣做對不對?(出示圖片)這里有兩種小標志,高興的笑臉和不高興的哭臉,做的對的就貼上高興的笑臉,錯的就貼上哭的標志。
小結:我們一定要正確的用椅,像這個小朋友一樣,小椅子就會很傷心了,如果知道愛護小椅子,正確的坐椅子。小椅子就會很高興了。
四、正確搬運椅子
1、小椅子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要愛護它,那除了不亂寫亂畫、不晃悠,還要用正確的方法來搬小椅子,那怎樣正確的搬椅子,不讓小椅子磕了、碰了呢?(幼兒討論)
2、教師示範,說清基本要點。
站在椅子的旁邊,用左手握住椅子的中央,右手握住椅子高部分的中央,將距離身體外的椅子腿先抬起,再抬另一端。眼睛直視前方走向目的地,到了以後挨著身體的椅子腿先放下,再放另一端。
3、幼兒學習搬椅子。
現在你們想不想試一試正確的搬椅子呀?現在讓我們一起來變一變隊形,真樣能讓我們更好的搬椅子。你們准備好了嗎?幼兒學習搬椅子(坐下時強調幼兒的坐姿,對椅子發出的聲音要給予提示)
五、活動延伸—宣傳愛護小椅子
我們今天學習了怎樣正確的搬椅子,我們小朋友都知道、懂得愛護小椅子。那你們像不想讓其他的小朋友也愛護小椅子?我這里有宣傳單,我們都來做愛護小姨子的宣傳員,好素所有的小朋友都愛護小椅子。那我們離開前要把小姨子收好了,請你們用正確的方法把小椅子搬到紅線外的地方,椅子的前腿挨著紅線,輕輕的走過去,放好就過來領取宣傳單。開始吧!
活動反思:
在活動過程中,第一、二個環節中故事非常的吸引人,孩子們聽得很認真,並能回憶故事內容認識到要愛護小椅子,不在椅子上亂寫亂畫。在討論愛護小椅子的方法時孩子們能夠說出好多的方法。第三個環節是正確的用椅,圖中的小桌子和小椅子採用擬人的方法吸引孩子。通過觀察圖片上小朋友的做法,激發孩子們想像自己是不是也這樣做過,糾正錯誤的同時,讓自己更深一步的認識到正確用椅的正確性。第四個環節是本節活動的難點部分,在孩子們嘗試正確搬椅子的過程中,大部分幼兒能夠根據順序進行操作,在放的過程中個別的幼兒的椅子發出了響聲,出現這個現象我應該及時的去糾正,使幼兒知道搬、取椅子需要注意的問題,整個活動孩子們活動的較好,懂得了愛護自己的物品,搬取椅子應以雙手;坐椅子或離開椅子時,應先拉開或收放好。
通過上這節「愛護小椅子」的活動,孩子們搬椅子和坐椅子的常規有了明顯的進步,但是我們要把它真正的深入到日常的生活、學習中,在日常要多引導、多提醒幼兒愛護小椅子,正確的搬小椅子,而且還要定期的開展「清潔小椅子」的活動。
(更多教案盡在:屈老師教案網)
⑤ 中班安全不搖椅子玩教案
活動目標:
1、了解桌椅使用不當會有哪些危險。
2、學習正確搬放桌椅的方法。
活動准備:
1、多媒體教學資源:故事《小桌椅的對話》。
2、幼兒用書第18~19頁。
活動過程:
1、 講故事《小桌椅的對話》。
(1)播放多媒體教學資源故事《小桌椅的對話》講述故事。
提問:小椅子對小桌子說了些什麼?小桌子又對小椅子說了些什麼?
(2)教師小結:小猴拖拉桌椅、攀爬桌椅、搞惡作劇等,不僅自己摔倒受傷,還讓小夥伴也受到傷害。
2、引導幼兒結合生活經驗說一說:日常生活中,如果我們不愛護桌椅,不小心使用,會有哪些危險?
3、引導幼兒學習如何正確的使用桌椅。
(1)組織幼兒談話,討論:
我們要怎樣使用桌子和椅子?(輕搬輕放,不攀爬桌椅,不拖拉桌椅,發現桌椅壞了及時告訴老師修理,制止破壞桌椅的行為等)
怎樣搬動椅子最安全?怎樣做才不會碰到其他小朋友?(椅子腿向下,雙手握住椅子背,輕搬輕放)
(2)教師示範正確搬動椅子的方法,請幼兒練習。
活動延伸:
1、在日常生活中隨時提醒幼兒愛護桌椅,輕搬輕放,進餐、活動結束後及時收拾,整理好桌椅、操作工具和材料。
2、教育幼兒在家中不攀爬桌椅,不拖拉桌椅。
⑥ 幼兒英語教案認識桌子椅子
教學案例、教學設計、教學實錄、教學敘事的區別:①教學案例與教案:教案(教學設版計)是事先設想權的教育教學思路,是對准備實施的教育措施的簡要說明,反映的是教學預期;而教學案例則是對已發生的教育教學過程的描述,反映的是教學結果。②教學案例與教學實錄:它們同樣是對教育教學情境的描述,但教學實錄是有聞必錄(事實判斷),而教學案例是根據目的和功能選擇內容,並且必須有作者的反思(價值判斷)。③教學案例與敘事研究的聯系與區別:從「情景故事」的意義上講,教育敘事研究報告也是一種「教育案例」,但「教學案例」特指有典型意義的、包含疑難問題的、多角度描述的經過研究並加上作者反思(或自我點評)的教學敘事;教學案例必須從教學任務分析的目標出發,有意識地選擇有關信息,必須事先進行實地作業,因此日常教育敘事日誌可以作為寫作教學案例的素材積累。
⑦ 如何教幼兒畫線描椅子教案
這個有點難,但還希望你能加油吧
教小孩子需要耐心。
配上幾張圖。,。
加油(ง •̀_•́)ง,偉大的幼師